【 – 小学作文】
【篇一】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简答题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重点问题简答
《桃花源记》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2345家,皆出酒食。
6、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78本文的顺序是:时间顺序
1011、
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陋室铭》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2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5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爱莲说》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
2、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作者对追
45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9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 象征————不趋炎附势的人。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的人。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的思想感情。
1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12
14
《核舟记》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
2、本文采用
第三部分是第⑥段
3、核舟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体积小(2)所刻内容多 (3)构思巧 ⑷刀法精
4、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
5 答:用心 爱心 专心 2
6表明核舟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是:
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
8、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9么一段:“撤屏观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两文均用数字结尾,作者的意图相同吗?为什么?
意图相同。两文的结尾都用了列数字的方法,都是为了表现艺人技艺之高超。
10、文言文使用数量词和现代文有所不同,试根据本文比较一下,不同在哪里?
《大道之行也》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
是儒家 有归。”同《孟子》中的哪句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 “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联系?
《三峡》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23以疾也。
45
78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1011、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12、作者先写夏水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三峡水夏季最盛,所以先写“夏水”。
13、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答谢中书书》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答谢中书书》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3、《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
56《记承天寺夜游》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 唐宋八大家之一。
2
345678妙的境界? (或者怎样赏析本句?)
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10选择它的理由。 《观潮》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用心 爱心 专心 4
1、《观潮》
2 3仅如银线;
在这对潮水的描写中 (“仅如银线”“吞天沃日”是夸张)
4、《观潮》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有什么作用? ①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象做了补充, ②照应前文“天下之伟观”一句 ③为下文写军事训练和民俗表演作了
“争先鼓勇,溯迎而
《湖心亭看雪》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
的景象。
6矛盾?
突出 自已与舟子等一般人的志趣不同, 反衬自己 清高与孤傲 的情怀。
7、“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8、结尾的“痴”有何含义和作用?(结尾舟子的话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情感?) 9、“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情怀?
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 写出了作者 超然脱俗的性格和清高与孤傲的情怀。
10、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或者 写湖心亭巧遇两人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② ③写痴”情人不只“我”一个,巧妙地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篇二】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简答题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习题
一[基础知识训练]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③.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二)、解释加点的词语
从流飘荡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负势竞上 蝉则千转不穷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互相轩邈
猛浪若奔 任意东西 蝉则千转不穷
(三)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听觉感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翻译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8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五)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用法。
蝉则千转不穷。( )
①. 欲穷其林。( )
猿则百叫无绝( )
②.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③.果如鹤唳云端。( )
(六).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 介绍 了优美的景色。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
扣
的特征。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
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
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
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 __②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
的处世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视觉:____________
听觉: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
7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8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
同工之妙?
9、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
想感情?
10、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
11、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
12、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语段阅读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
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
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连接
B 水皆缥碧:青白色 望峰息心:平和的心态 窥谷忘反:同“反”,返回
C 有时见日:同“现” 互相轩邈:高大 横柯上蔽:树木
D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负势竞上:凭依 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
2、翻译句子: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选文甲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的,《三峡》一文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
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
4、选文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 的思想,他的《饮酒》(之
五)中“ ,
”两句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5、选文甲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是,抓住了山 水 的特点,反映出
作者
的生活情趣;选文乙通过描绘桃花源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表现桃花源人 的生活,反映出作者的社会理想。
6、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
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7、从写景方面看,甲文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
参考答案:
(一)略(二)略(三)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
下独绝。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四)1.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2.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3.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4.当人们仰望盘旋峰顶的老鹰,就自然而然平息了追求名利的欲望 。
5.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6.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五)①尽,完 走完 ②停止 消失 ③至 叫
(六)山水小品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二、1.C 2.B 3.①形容词作动词 消失 ②使动用法 使""平息
4.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其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对朋友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 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
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
成韵。 表达效果: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7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8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也。9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10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11泉水激石,泠
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12望峰
窥谷
七、1 D 2知了长久不停的叫,猿猴接连不断的啼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田园生
活(乡村生活)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5、 奇(清急) 水
异(高险)沉迷山水(寄情山水、热爱山水)安宁、闲适
6、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7、由高到低,由远及近 视觉,听觉
《与朱元思书》习题精选
一、按要求写出句子。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听觉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二、翻译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参考答案: 1.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2.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3.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4.当人们仰望盘旋峰顶的老鹰,就自然而然平息了追求名利的欲望 。 5.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6.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22、五柳先生传
[基础知识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注音
①造饮辄尽( ) ②箪瓢屡空 ( ) ..
③短褐穿结( ) ④衔觞赋诗 ( )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每有会意: ②造饮辄尽: ...
③环堵萧然: ④晏如也: ....
⑤不戚戚于贫贱: ⑥不汲汲于富贵: ....
3、翻译:好读书,不求甚解
4、本文是一篇 ,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我们在上学期曾学过他的散文《 》。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5、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_______ __ ②衔觞赋诗____________________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8、“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参考答案
22、《五柳先生传》
1、略 2、①对书的旨意有独到的体会 ②就 ③冷清的样子 ④安然自若的样子 ⑤忧愁的样子 ⑥心情急切的样子 3、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 4、传记 陶渊明 东晋 《桃花源记》5、①往、到 ② 酒杯 6、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中于发财做官。
7、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或隐士) 8、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9、这两句形象地描写出诗人恬淡、闲适、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句中“悠然”“见”用得好,体现出诗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而平静的心境;
五柳先生传 》习题精选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11)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会意:
(12)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 期:
(13) 箪瓢屡空,晏如也 宴如:
(14)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萧然:
2、填空。
【篇三】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简答题人教版
八年级下人教版语文古文整理
八年级下古文整理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夹(jiā)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yīng)嘤成韵。蝉(chán)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横柯(kē)上蔽,在昼(zhòu)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xiàn)日。
译文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中心思想
表现了作者喜爱自然,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注释
共色:一样的颜色。共,一样
从流飘荡:(船)随水流漂浮移动。从,顺,随。 任意东西:任凭(船)向什么方向。
东西:方向,在此名词活用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独绝:独一无二。 绝:绝妙的。 缥(piǎo)碧:青白色。
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形容水清澈透明。 湍:急流的水。
奔:飞奔的马。(这里是动词活用作名词) 寒:使人感到寒意。(这里是使动用法) 负:凭借。
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舒展。轩,向高处。邈,向远处。(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激:冲击 好:美丽的。
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鸟鸣声。韵,和谐动听的声音。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
鸢(yuān)飞戾(lì)天:意思是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戾,至。
望峰息心: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经纶世务者:处理政务的人。经纶,筹划。
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通“返”,返回。窥:看 。 犹:像
通假字
(1)“转”通“啭”,鸟叫声。原句: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反”通“返”,返回。原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 “见"通"现",看见。原句: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古今异义
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猛浪若奔: 蝉则千转不穷: 鸢飞戾天者: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古义:方向词,向东或向西。 古义:表示约数,左右。 古义:本文指飞奔的马。 古义:穷尽。 古义:至。 古义:筹划、治理。 古义:看,观察,侦查。
今义:指物品。
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今义:奔跑。奔 今义:贫穷。 今义:罪恶。
今义: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 今义:偷看。
一词多义
(1)[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没有第二个) (2)[上]负势竞上(向上) (3)[无]直视无碍(没有)
(4)[百]一百许里(确数,十的倍数) (5)[直]直视无碍(直接) (6)[负] 负势竞上(凭借) (7)[穷]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 (8)[见]有时见日(见到)
猿则百叫无绝(断,停止) 横柯上蔽(在上边) 猿则百叫无绝(不)
猿则百叫无绝(概数,表示多) 争高直指(笔直)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愚公移山》 穷冬烈风(深)–《送东阳马生序》 才美不外见(通“现”显现)–《马说》
穷则独善其身(不得志,不显贵)–《孟子·尽心上》
词类活用
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互相轩邈
(“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停止) 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负势竞上
(“竞”: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语的意思) ("上":方位名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向上生长") 皆生寒树(“寒”:使人感到有寒意)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奇峭的山和奇异的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重点句子翻译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都在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这些山)争着伸得更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猴也长久不停地啼着。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喝醉了就离开,从来不会留恋着而不肯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五柳先生)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略微显示自己的志趣。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心态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
字词注释
许:处所 详:清楚地知道。 为:作为。 性:生性,生来就。 嗜:特别喜欢,酷爱。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老朋友。 如此:这样。 置酒:置办酒席。 辄:就。 既:……之后。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吝情:舍不得。
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萧然:空寂的样子。
短褐:用粗麻布衣做成的短上衣,短 同竖、裋。
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屡:经常
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晏,平静,安逸。 自娱:自娱自乐
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
以:凭借。
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其:大概,表推测。 兹:代词,这、此人。 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俦(chóu):辈,同类。 觞(shāng):酒杯。 志:心意,志向。 欤:表疑问,相当于“吗”
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以:(1)因以为号焉 以:把。以为,以之为。 (2)以此自终 以:凭借。
之:(1)或置酒而招之 之: 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 之:助词,的 (3)黔娄之妻有言 之:助词,的 言:(1)闲静少言 言: 说,说话(动词) (2)黔娄之妻有言 言:言语,话(名词)
如:(1)晏如也 如:……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 如:像
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其:句首语气词,表推测 (2)亲旧知其如此 其:代词,指五柳先生
古今异义
每有会意: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确指出的意思。 亲旧知其如:古:<名>旧交,旧友 。今:<形>过去的,过时的。
不求甚解: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时。 今:或者。
赞曰:古: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称赞,赞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古:处所。今:允许,许可。
造饮辄尽:古:往,到。今:制造。 颇示己志:古:稍微。今:很; 相当地。
词类活用
详:亦不详其姓字 (形容词用作动词,知道) 亲旧:亲旧知其如此( 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乐:以乐其志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 酒: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写作主旨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简答题人教版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清高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品质与节操。[3]
本文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作者以简洁的笔墨表达不同流俗的性格,并不提及姓甚名谁,不过分夸耀,塑造了一个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形象。作者写此篇时已是晚年,生活相当困苦窘迫,但作者丝毫不后悔自己选择的归隐生活,而是以古贤者颜回自况,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情怀。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千里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搀杂在普通马中间)与普通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称它为千里马。
(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要吃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的马)来喂养。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方法,喂养它却不能使它的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走到千里马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知道(认识)千里马吧!
注释
故:因此 。 虽:即使。 名:名贵的。 祗(zhǐ):只是。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骈:两马并驾。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
马厩。
以:因为。
一食:吃一顿。食,吃。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是:这样,指示代词。 美:美好的素质。 见:通“现”,表现;显现。 且:犹,尚且。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策之:鞭打它。
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材:通“才”,才能。 策:名词,马鞭。 临:面对。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其: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恐怕,表反问语气。 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意为“吗”
知:懂得,了解,认识。
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饲养。本文“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两个食,都读“sì”,都是通假字 ;“材” 通 “才”,才能。
(3)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通“只”,只是。
古今异义
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例: 策之不以其道。 例: 虽有千里之能。
古义:马鞭,鞭策。 古义:即使。
今义:策划,策略。 今义:虽然。
古义:这样的。 古义:怎么。 古义:同样。
古义:有时,有的人,也许。
今义:或者。 今义:判断词。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一词多义
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的,结构助词。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它,代词。
食之不能尽其才: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千里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代千里马的。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词,它的。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鞭策千里马的方法。
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活用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以
不以千里称也:因为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承接。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使……尽,竭尽。
虽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故虽有名马:即使
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
【篇四】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简答题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③.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二、解释加黑的词语
从流飘荡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急湍甚箭 负势竞上
蝉则千转不穷 鸢飞戾天者
经纶世务者 横柯上蔽
互相轩邈 猛浪若奔
任意东西 蝉则千转不穷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简答题人教版
三、翻译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8。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9.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四、填空
1.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__________。
3.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听觉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① 视觉:
② 听觉:
③ 表达效果:
6. 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7.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8.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9. 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
10. 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
11. 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2. 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
里?
13. 从写景方面看,甲文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
14.
五、选择题
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1
五柳先生传
一、给下列加点的注音
造饮辄尽( ) 短褐穿结( ) 衔觞赋诗 ( ) ...
性嗜酒而家贫( ) 曾不吝情去留( ) 颇示己志( ) 箪瓢屡空,晏如也( )( )( )( )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无怀氏之民欤(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每有会意: 造饮辄尽: ...
环堵萧然: 晏如也: ....
衔觞赋诗____________________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 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
不汲汲于富贵 汲汲: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俦:
亦不详其姓字。 详 : 颇示己志。 颇:______________
亲旧知其如此。 旧: 或置酒而招之。或:________ 置:___________
三、翻译: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简答题人教版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四、填空
1. 本文是一篇 ,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我们在上学期曾学过
他的散文《 》。选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 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
的精神。
4. “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中“不慕荣利”与下文“赞语”中的哪句相照应?
答:
7. 从表达方式看,文段主要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这部分内容与下文的“赞”语的关系是
8. 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
①性格: ③志趣:
五、选择题
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2 ②生活:
《马说》
一、给下列加点的注音
祗辱( ) 骈死( ) 槽枥( )一食或尽粟一石( )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 粟.( ) 外见.
(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或尽粟一石 : 虽有千里之能 : ..
才美不外见 : 且欲与常马 :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
[策]之不以其道(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
才美不外见 通 含义: 其真无马邪 通 含义:
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 含义:
三、翻译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简答题人教版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
四、填空
1. 《马说》是一篇 ,作者 朝 。文章短小精悍,通篇运用 手法。
2. 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做“ ”,
而伯乐喻指 。
3.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作者借此表达了 的心情。
4. 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5. 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往往遭受到“ ”的命运。
6. 怎样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整理文中有关句子回答)
7. 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
是: , , 。
8. ⒋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不以千里称也
9. 归纳第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3
10. 第二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11. 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 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
①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
②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_________
③ 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
④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
⑤ 不以千里称也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马说》的中心论点是: 。
14.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15.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16.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
17.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
18. 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
19. 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 。
20. 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 。
21. 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
22. 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
23. 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
24. 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5. 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6. 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7. 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8. 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
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
30. 本文采用“_______”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 ______; “伯
乐”指___________ ; “食马者” ____________ 。
五、选择题
“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丛草为林 C、以至鸟兽木石 D、不以善小而不为
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食之不能尽其材 B.才美不外见 C.其真无马邪 D.安求其能千里也
2.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执策而临之 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D.骈死于槽枥之间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
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C.《马说》第二自然段中四个“不”有力地谴责“喂马人”的无知。
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1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4
A、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并列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养
C、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鞭子打 D执策而临之 临:靠近
六、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②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②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26 小石潭记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篁( ) 冽( ) 坻( ) 缀( ) 翕( ) 怆( ) 邃( ) 佁( )
二、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③ 如鸣佩环( )
④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
⑤ 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⑥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⑦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 )
⑧ 隶而从者( )( )
三、翻译
①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③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7 岳阳楼记
一、给加点字注音。
谪守( ) 霪雨霏霏( )( ) 岸芷汀兰( )( ) 樯倾楫摧( )( ) 浩浩汤汤( ) 阴风怒号( )
二、解释加点的词。
增其旧制( ) 前人之述备矣( )
沙鸥翔集( )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胜状__________骚人_________去国__________仁人_________庙堂_________微:__________
尝: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潜:__________ 把:__________
三、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a.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b.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填空。
1. 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 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 “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____________”一句照应。
4. 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 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前人之述”指的是
___________,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6. 分别默写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
7. 表达范仲淹忧乐观的句子
8. 写出文段中的四对反义词:(4分)
(1)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
【篇五】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简答题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测试题精编及答案
八 年 级 下 册
文言文检测题精编
一、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叱咄.(duō) 缥.碧(piǎo) 弗之怠.(dài) 为坻.(chí)
B.烨.然(huá) 泠.泠(líng) 轩邈.(miǎo) 浅鬣.(li^a)
C.皲.裂(jūn) 箪.瓢(dān) 大庇.(bì ) 辄.尽(zh~a)
D.婵.娟(chán) 伛偻.(lǚ) 黔.娄(qián) 汲.汲(jí)
二、选出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2分)
A.风烟具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鱼歌互答,此乐何极!
D.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屦行深山巨谷中。 三、选择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至舍.(学舍,书馆) 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 容臭.
(气味,臭味) B.铁未销.(销蚀) 薄.暮冥冥(迫近) 把.酒(端起)
C.期.在必醉(期望) 伛偻..提携 (腰背弯曲) 甚.箭(快)
D.戾.天(至,到) 土膏.微润(肥沃) 何许.人(处所)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8分)
1.绝: 百叫无绝( ) .2.好:好鸟相鸣( )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
五、写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在横线上写出通假宇、 好.
读书( ) 3.至:礼愈至.( ) 4 )
至.舍( ) 而.
不知( ) 5.和:政通人和.( ) 6陵胜状( )
春和.景明( ) 楼之大观.
也( ) 7.秀:佳木秀.而繁阴( ) 8( )
. 而:既醉而.退( 足肤皲裂.观:予观.夫巴此则岳阳.乍:波色乍.明本字及读音。(6分)
1.窥谷忘反: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食之不能尽其材:
4.其真无马邪: 5.玉盘珍馐直万钱:
6.属予作文以记之:
六、理解文言句意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B.环滁皆山也。
译文:环滁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山。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从小潭往西南方向远望,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七、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醉翁亭记》的作者是 , 朝
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号 ,又号 。
2.《小石潭记》的作者是 ,字子厚,
代文学家,“ ”之一。
3.《岳阳楼记》是 朝 所作,选自《 》。
4.《满井游记》的作者是 ,字中郎,号 , 代
家,与其兄、其弟并称为“ ”。 5.《五柳先生传》是一篇 (体裁),作者 ,是 代文学家,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文 、 。
八、根据要求填空(10分)
1.默写上下句。(5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 (2) ,身世浮沉雨打萍。 (3) 瀚海阑干百丈冰,
(4) ,蜡炬成灰泪始干。 (5)不畏浮云遮望眼, 。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 。”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2分)
3.《饮酒》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作者抒发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
5.《己亥杂诗》表达诗人昂扬向上、奋斗到底的倔强精神的千古名句是 。
九、阅读
(一)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
不知马也。 1.用现代汉语译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4分) (1)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
2.千里马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2分)
3.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原因的是哪句话?(2分)
4.“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恶果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6.第二段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强烈谴责?(2分)
7.找出第三段中的中心句。(1分)
8.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而以“千里马”喻指 ,以“伯乐”喻指 ,讽喻和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4分)
(二)
至于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A)前者呼,后者应,(B)往来而不绝着,滁游人也。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着,太守宴也。③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C)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D)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篇六】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简答题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文知识要点
八年级(下册)通假字
26、蝉则千转不穷 “转”(zhuǎn) 通“啭”《与朱元思书》 27、窥谷忘反 “反”(fǎn) 通“返”《与朱元思书》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ì) 通“饲”《马说》 29、才美不外见 “见”(xiàn) 通“现”《马说》 30、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cái) 通“才” 《马说》 31、其真无马邪 “邪”(y~a) 通“耶”《马说》 32、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zhī) 通“肢”《送东阳马生序》 33、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pī) 通“披”《送东阳马生序》 34、百废具兴 “具”(jù) 通“俱”《岳阳楼记》 3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 通“嘱”《岳阳楼记》 36、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xiū) 同“馐”《行路难》 37、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zhí) 同“值”《行路难》 八年级下册古文知识归纳
一、与朱元思书
1.出处:选自《艺文类聚》,作者是吴均,今存其诗一百三十余首,其中多借自然之物以抒其愤闷抑郁之情;《粱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骨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对当时文坛有很大的冲击。本文是一片山水名作,作者的题意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2.词语: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窥谷忘返:“反”通“返”,返回。
3.古今异义: 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4.一词多义: ①绝:独一无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停,断,猿则白叫无绝。 ②上:向上,负势竞上;上面,横柯上蔽。 直:一直,直视无碍;笔直,争高直指。 ③百:数词,十的十倍,一百许里;数词,极言其多,猿则百叫无绝。
5.词语活用: ①负势竞上:动词“竞”作“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②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高处和远处,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③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④凤烟俱净:净,受副词“俱”修饰,胸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⑤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充当“若”的宾语。
6.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省略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省略主语“我的小船”,译为(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翻译:①急湍甚箭:应为“急湍甚于箭”。译为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那些追求名利,极力攀爬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了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7.备注:本课出现较多骈句,即四字一分,一句两分;后来出现的六字一分,也属于骈句的范畴。
二、五柳先生传
1.出处: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见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
本文视为作者的自传,以第三人称,从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称号写起,重点描写了他的生活、性格特点,描述出一个安贫乐道,抱朴存真,不追求荣华富贵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来取得富贵,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情感。在写法上多用否定句,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是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2.字音:辄[zh~a] 箪[dān] 俦[chóu] 觞[shāng ]
3.词语: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辄,就。 其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不求甚解: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在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4.古今异义:①造:往、到,造饮辄尽;今常用于“创造”“制造”等义。②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今常用于“赞美”、“夸赞”等义。
5.一词多义:①以:把,因以为号焉;凭借,以此自终。②之:代词,他,或置酒而招之;
助词,译为“的”,无怀氏之民欤?③言:说话,说,闲静少言;言语,话,黔娄之妻有言。 ④其:代词,他,亲旧知其如此;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⑤如:"的样子,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像,亲旧知其如此。
6.词语活用:①亦不详其姓字:详,形容词作动词,详细地知道。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旧,形容词作动词,亲戚朋友。③以乐其志: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
7.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省略句:①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 ②因以为号焉。(应为“因以为号焉。”译: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 倒装句: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译: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于贫贱”“于富贵”介词结构后置,译: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翻译: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译:已经醉了便回家,没有留恋之情。“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留;表现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三、《马说》
1.出处:选自《韩愈文选》,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字退之,代表作有《昌黎先生集》《原毁》《师说》《柳子厚墓志铭》等;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古文概念提出始于韩愈,古文运动的实质是散文革新运动,对我国散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散文在继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 字音:祉[zhǐ] 骈[pián] 食[sì]
3.词语: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句意:才能和特长不能表现出来。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喂养它,又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其真无马耶:“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句意:真的没有马吗?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句意:喂马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喂养它。
4.一词多义:①之:助词,译为的,虽有千里之能;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代词,它,代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不译,补充音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②食:吃,食不饱;通“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顿:一食或尽粟一石。③策:名词,鞭子,执策而临之;动词,鞭打,策之不以其道。④以:用,不以千里称也;按照,策之不以其道。 ⑤能:能够,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力,虽有千里之能。⑤其:它的,代词,策之不以其道;表反问语气,难道。其真无马耶?其实。
5.词语活用: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形容词作动词,辱没。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③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 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⑤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6.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倒装句:①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千里”是中心词“马”的后置定语。译:千里的马。) ②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于”相当于“在”,“于奴隶人之手”是介词结构的后置。译:只好屈辱在低贱的人的手里。) 翻译: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译:鞭策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哪里,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四、《送东阳马生序》
1.出处: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是明初散文家宋濂,字景濂,号潜溪,代表作有《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杜环小传》;宋濂的写景散文数量亦不少,且风格近似欧阳修,文笔清新,写景状物生动,不事雕琢,代表作有《桃花涧修禊诗序》《环翠亭记》等。他亲自经历了元末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故他的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往往在生动的描述中包含着寓意深刻的哲理,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明太祖朱元璋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
2.字音:叱咄[chìduó] 俟[sì] 箧[qi^a] 屣[xǐ] 皲[jūn]裂 膡[yìng]人 衾[qīn] 烨
[y^a]然 缊[yùn]
3.词语: 言和而色夷:“夷”通“怡”,和善,愉快。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句意:到了校舍,四肢坚硬不能动弹。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句意: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的衣服。
4.古今异义:①走:跑,录毕,走送了;今表行走。 ②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③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趋:奔,快走,尝趋白里外从乡之迭达;表趋向,执经叩问。
5.一词多义:①以:用,以衾拥覆;连词,因为,以中有足乐者;相当于“而”,俯身倾耳以请;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家贫,无致书以观。②书:书籍,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信,与朱元思书。③从:向,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跟从,当余之从师也。④其:他,俟其欣悦;他的,门人弟子填其室。⑤至:周到。礼愈至;到,到底,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⑥若:好像,烨然若神人;如,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患:动词,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名词,忧患,无冻馁之患矣。故:连词,所以,故余虽愚;副词,特意,故意,余故道为学之难以若之。道:名词,学说,益慕圣贤之道;动词,说,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质:动词,询问,援疑质理;名词,本资,资质,非天质之卑。
6.词语活用:①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②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③手自笔录:手,名词作动词,动手; 手自笔录: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县官日癝稍之供:名词作状语,每天。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岁,名词作状语,每年。余立侍左右:立,名词作状语,站着。 是可谓善学者矣: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录毕,走送之:走,动词作状语,跑着赶快。
7.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判断句: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他们的学业要是不精通,德行要是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的,而是用心不及我的专一罢了。省略句: 先达德隆望尊,(先达)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余)援疑质理,(余)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余)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余)则又请焉。译: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求学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候遇到他地训斥、呵责,(我的)表情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等到他高兴了,我旧又请教。(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省略主语)(我)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同(我)交游,(向他们请教)。寓(于)逆旅主人。(省略介词)我寄居在旅店主人那里。倒装句:①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宾语前置,“之”是“怠”的宾语,“弗”表示否定,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往往前置。译: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书。)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于藏书之家”,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译: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其劳。 自己说少年时学习用心很劳苦。 翻译: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因为(我)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情,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五、《小石潭记》
1.出处:选自《永州八记》,作者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字子厚;代表作《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寓言代表作有《三戒》。传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山水游记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骚赋代表作《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
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时列为“唐宋八大家”。本文作者主要记小
石潭,他写水、写岩石、写树木、写游鱼,宛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是富有诗意的散文,写得极为精美。
2.字音:清冽[li^a] 卷[quán]石 坻[chí] 嵁[kān] 俶[chù]尔 翕[xī]乎 悄怆幽邃[qiǎo chuàng yōu suì](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气息;悄怆,忧伤的样子。)
3.词语: 下见小潭(“见”通“现”,文中句意为:向下走,出现一个小潭。)
4.一词多义:①可: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②从: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③清: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冷清,以其境过清。 ④差:长短不一,参差披拂;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⑤以:因为,以其境过清;表示前一行为是后一行为的的方法或手段,“一”前面的成分是后面动词的状语,可以不译,近岸卷石底以出。 ⑥乐:以"为乐,心乐之;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见:动词,通“现”,出现,下见小潭;动词,明灭可见。
5.古今异义:①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②去:离开,乃记之而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今常用义为“往”。
6.词语活用:①西,向西,名词作状语。例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乐:a.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例句:心乐之;b.形容词作动词,嬉乐,逗乐,似与游着相乐。 ③下,a.名词作状语,向下。例句:日光下澈;b.名词作状语,在下面,下见小潭。 ④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例句:斗折蛇行。 ⑤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例句:斗折蛇行。 ⑥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例句:其岸势犬牙差互。 ⑦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例句:凄神寒骨。 ⑧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例句:凄神寒骨。 ⑨空:名词“空”用作“游”的状语,“在空中”。例句:皆若空游无所依。⑩近:形容词“近”带宾语“岸”,作动词表示靠近,接近。 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四面竹树环合。 彻:形容词充当“阳光”的谓语,深深透过;日光下彻:译为:太阳光直射水底。
7.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倒装句:全石以为底。(应为“以全石为底”。译:以整块石头为底。) 省略句:(余)以其境过清。(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清凉。) 日光下澈(潭水)。太阳光直射到潭底。(溪泉)斗折蛇行。溪水像北斗星座那样曲折,又像蛇那样爬行。 坐(于)潭上。坐在潭边。翻译: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树枝藤条)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译: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互相嬉戏。
六、《岳阳楼记》
1.出处: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字希文;范仲淹在学术上以易学著名,其文学亦为后世景仰,在文风卑弱的宋初,范仲淹反对西崑派,反对骈体文,主作用质朴的、有实际社会内容的作品来矫正文弊。他一生论著很多,诗、词、散文都很出色,有不少爱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的好作品,艺术上也颇见工力,颇具特色。
2.字音:浩浩汤汤[shāng shāng] 芷[zhǐ]
3.词语:“具”通“俱”,全,皆。 “属”通“嘱”,嘱咐。
4.古今异义:①微:没有,微斯人;今义细小。②气象:景象;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5.一词多义:①以: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观:看,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一:一,一碧万顷;全,长烟一空。 ④开:放晴,连月不开;打开,开我东阁门;开设,设置,旁开小窗。 ⑤则: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极:极点,感极而悲者矣;尽,此乐何极。 ⑦或: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⑧空:天空,浊浪排空;消散,长烟一空。 ⑨通:顺利,政通人和;通向,北通巫峡。 ⑩和:和乐,政通人和;和煦,至若春和景明。夫:那,予观夫巴陵盛状;发语词,不译,夫环而攻之;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鼾声起。 去:离开,去国还乡;距离,西蜀之去南海;逃离,逃跑,委而去之。 为:行为,活动,或异二者之为;做,为,全石以为底。
6.词语活用: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作状语,“先”“后”是形容词,在这里意思是“在"之前”和“在"之后”,作状语。 句意: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乐。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7.本课成语: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政通人和:政事通畅,人们和乐。
8.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 这些就上岳阳楼的壮丽的景色。
倒装句: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于其上”介宾短语作“刻”的状语,后置。正常的语序应为“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译:在岳阳楼上雕刻了唐代名家和近人的试赋。) ②多会于此(状语后置,“于此”介宾短语作“会”的状语,后置。正常的语序因为应为“多于此会”。译:大多在这里聚会。)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后置,“高”是“庙堂”的定语,“远”是江湖的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居高高之庙堂”,“处僻远之江湖”;译:在朝廷上做官就为拚命百姓忧虑;不再朝廷上做官就替君主担忧。) ④吾谁与归?(宾语前置,“谁”是介词“与”的宾语,疑问句中常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吾与谁归”。译:我和谁一道呢?) 微斯人,吾谁与归?要不是这种人,我又同谁在一起呢? 省略句:(其)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其”即洞庭湖。译:(它)连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藤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 (藤子京)嘱咐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翻译: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是因为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悲或喜。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七、《醉翁亭记》
1.出处: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作者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代表作有《新唐书 》《新五代史》《集古录》《欧阳文忠集》;欧阳修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主张除积弊、行宽简、务农节用,与范促淹等共谋革新。晚年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讥评;但比较实事求是,和司马光等人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欧阳修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字音:琅琊[lang ya] 伛偻[yu lu] 觥[gong]筹交错 阴翳[yi]
3.词类活用: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名之者谁?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一词多义:①.而:表顺接的连词,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表并列的连词,泉香而酒冽;表递进的连词,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转折的连词,可是,却,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表时间的连词,不久,已而夕阳在山。②.绝:停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到极点,以为绝妙;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③.也:与“者”连用,表示判断语气,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语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④.之:助词,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代词,名之者谁?⑤.酿泉:名词,泉的名称,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宾动短语,酿造泉水,酿泉为酒。⑥.乐:快乐,动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趣,名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⑦.秀: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开花,文中指繁荣滋长,佳木秀而繁阴。⑧.意: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临: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到,临溪而鱼。名:名词,名字,卷卷有爷名;动词,给""命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5.词语活用:①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命名。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句意: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临,靠近。
7.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简答题人教版 人教版八下语文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