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初中书法教案设计 书法教案设计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初中书法教案设计

八年级全册书法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八年级上册全册

书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 认识行书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中国书法传统

2、让学生明白学习书法的意义

3、了解什么是行书及行书的特点

教学重点:什么是行书与楷书有什么区别

教学难点:行书与楷书的区别

教学过程 :

一、介绍

1、什么叫做书法?

(1)“书法”这一名词在我国已运用了三千多年,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名词了,从广义上理解,书法就是 写字的方法,因为“书”所指的就是写字,而“法”可以理解为方法; 而从狭义上说,书法特指用毛笔书写的汉字艺术。

(2) 或许有的 同学会问,书法既然是写字的方法,那么外国是不是也有书法艺术 呢?有没有同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书法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艺 术,它的产生与我国古代的书写工具毛笔有很大的关系。记得西汉时 期的著名书法家蔡邕说过: “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由此可见,汉字与 毛笔的特殊性,是产生书法艺术的主要原因;造型与表现的有机结合 是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这样的说法一时之间或许我们还很难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会慢慢理解的。

(3) 现在我又想到了 一个问题,书法是怎么会诞生的呢? 其实书法是从

实用中发展而来 的。我们知道在原始人的时候没有文字,他们记事很不方便,于是他们每当有事的时候都会在腰带上打上一个结,大事就打一个大结;小 事就打一个小结,这件事做完之后就把结解开。这就是最初的结绳记 事说。 但这样还是不方便, 传说是黄帝派他的一个史官仓颉创造文字, 使人们能够详细地记录所发生的或要去办的事, 文字也就因此而诞生 了。文字的存在必须经过书写,于是书法也就诞生了。 二、学习书法的意义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早在周代,就把书 法列入了“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后人更是注重 书法的教育,文字是写给人们看的,具有一手好字,不仅能够让人有 赏心悦目的感觉,更能给人以艺术的美感。或许有的同学会说,在科 学发达的今天,电脑早就可以代替人类的书写工作,我们为什么还要 舍易求繁呢? 书法走到今天,已经逐渐转换为了纯艺术,它的实用 功能已逐渐地减少,所以说,我们的书法课其实和美术、音乐等课程 一样,均属于艺术类课程,在书法课上,我们所要学习的,不光是书 写的技巧,更重要地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领略书法艺术的美感,体会其 中的韵律,提高我们的艺术审美观。 三、怎样学好书法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所以要学好书法首 先要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就是古人所说的要有 “书卷气”要写“文化字” ,其次就是要多看,多读,多思考,只要 勤奋,勤能补拙 四、1、什么是行书?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 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 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2、笔法特点行书比楷书简化,笔法以简便为主,多露锋入笔,笔画 间多牵丝映带,以达到提高书写速度的目的。

五、练习

临摹书上的字体,体会与楷书的区别。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 基本笔画的书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细心观察(读贴),能建立汉字“形”的概念,提高学生汉字的造型能力及感悟能力。

2、通过对汉字基本笔画的观察临写,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从基本笔画入门硬笔书法。

3、学会基本笔画横、竖、撇、捺基本笔画的用笔和书写。

4、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写字的质量和速度,并能在书写中有自己独特的表现。

5、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品质;感受正楷的结构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的书写及用笔特点;

2、汉字的结构美(结合例字)。

三、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水笔或钢笔一支

教师准备: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的讲义及学生作业纸。

四、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的写字练习课学习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的写法。板书课题。

肯定与鼓励会让学生以兴奋的心态走进新课学习中。

(二)在观察中感受美

引导学生观察讲义,初步感知基本笔画横、竖、撇、捺。(可以讨论) 学生自己观察,说一说:每一种基本笔画的基本要点。

1、点:点虽小,但要写得饱满有力。

竖点:侧落笔,稍顿,转笔垂直向下,回锋收笔。

右侧点:写法是轻落笔,侧下,用力稍顿,然后回锋收笔。 左侧点:写法与右侧点相同,只是用笔角度相反。

长点:写法是轻落笔,再徐徐向右下行笔,稍顿,回锋收笔,用笔过程由轻而重,笔道形状由细而粗,略具弧形。

2、 横:横画有短横和长横两种。

短横:写法是轻落笔,再向右行笔,用力由轻而重,稍顿,回锋收笔。 长横:落笔稍重,略按,再向右行笔,然后稍顿回锋。整个长横略带一点弓势。

3、竖:有悬针和垂露两种:

悬针:侧落笔,略顿,再转笔向下,然后提锋抽笔。

垂露:侧落笔,略顿,再转笔向下,到末端用笔稍重,然后回锋收笔。垂露要直中带曲。

4、 撇:有平撇、斜撇、撇三种。

平撇:短而平,常在字的上部;侧落笔,稍顿,然后向左撇出,笔道较为接近水平。

斜撇:斜而长,往往与捺相对称;侧落笔,稍顿,然后向左下撇出。写法与水平撇相同,只是线条长些,角度斜些。

竖撇:先写竖,到下半部向左撇出。

5、 捺:有斜捺与平捺两种:

斜捺:轻落笔,略向右行,然后转笔走向右下,稍顿,再迅速向右方捺出。

平捺:逆向入笔,略向右偏上移动,然后转笔向右下行走,笔道接近水平,稍顿,迅速向右捺出。

6、挑:提画一般都是向右上方提出。但角度根据具体情况略有不同,长短也有差距。

提画的写法是:侧落笔,稍顿,随后迅速向右上方提出。

7、钩:有斜钩,竖钩,卧钩,竖弯钩几种。

斜钩:侧落笔,稍顿,随即向右下行笔,略带弧度,稍顿,迅速向上钩出。 竖钩:侧落笔,稍顿,随即垂直向下,到末端稍顿,迅速向左钩出。 卧钩:轻落笔,然后用力向右下弯出,稍顿,再迅速向左上钩出。 竖弯钩:侧落笔,稍顿,随即垂直竖下,转笔写横,稍顿,向上钩出。

8、折:折画是两种笔画连接起来构成的。写折画,用笔的起止要分明;折时不宜太快,用笔要缓些,重些。

9、横折:先写横画,稍顿,然后折笔写竖,竖是直竖还是曲竖,要看字的形态而定,一般是短曲长直。

10、竖折:先下笔写竖画,稍顿,折笔写出横画。

11、撇折:先下笔写撇,然后转笔写提。

【篇二】初中书法教案设计

书法课教学设计

独体字写法教学设计

石家庄第五十中学 田彦艳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包含长横、长竖、撇、捺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根据要领书写与例字类似的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意识和责任感,发展个性,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包含长横、长竖、撇、捺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教学难点】

学生在例字中归纳和总结书写的要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作为初中生要写好硬笔行楷字,从书法技法上讲,关键有两条。一是笔画,即要掌握好自然连带这一最基本的笔画组合规律;二是结构,即要掌握笔画之间的搭配、布白。总的来说,写好笔画是为结构服务的。因此,归根到底是要写好结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汉字中的独体字的写法。

二、温故

师:同学们,正确的姿势是我们写出美丽汉字的前提条件。钢笔应该怎么拿呢? 生:这样拿。(学生们拿起钢笔,示范)

师:请同桌之间互相观察,对方的握笔姿势正确吗?

(大部分正确,个别同学获得指点,纠正了握笔姿势)

师:书写的正确坐姿是怎样的?

生: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三、知新

(一)长横长竖

1.观察汉字,寻找特点

师:同学们对书写的执笔姿势和坐姿已经熟捻于心,今天这节课肯定可以写出漂亮的汉字。

(出示ppt)

师:“十” “千” “上”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独体字。

师:书写这类例字时,在结构和笔画上我们要注意什么?

(小组讨论)

生:字主要由横和竖组成,要注意搭配。

师:写字也像穿衣服一样。搭配好了才漂亮。

生:横都是长横,除了“上”的那个短横。

生:竖都是长竖。

师:对,像这样有长横和长竖的字,在书写时要让它横平竖直,这样结构比较稳重———稳定原则。比如说这些字“丁”、“干”、“王”、“士”等。

2. 尝试练习,巩固写法。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练习这些字(黑板板书)

生(写):“十”、“上”、“丁”、“王”、“士”的写法。

师:请同学们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

(老师巡视,纠正不规范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写完,小组内互相交流,评价小组成员哪一笔写的好,哪一笔写的不好,并说出理由。

(组内成员评价,师巡视点拨)

请每个小组拿出一份习字,全班展示并评价。坐姿和握笔姿势。

写完,小组内互相交流,评价小组成员哪一笔写的好,哪一笔写的不好,并说出理由。

(组内成员评价,师巡视点拨)

(二)撇、捺

1.分析“人” “火” “央”的书写规律。

师:“人” “火” “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有撇和捺。初中书法教案设计

师:书写这类例字时,在结构和笔画上我们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

生:注意撇捺的角度。

师:对,有撇有捺的字,撇捺的长度可能不同,但是撇捺的角度一般是对称的,而且撇捺的末端右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对称原则。

拓展例字:“八”、“冬”等。

2. 尝试练习,巩固写法。

练习:“人” “火” “央”、“八”、“冬”的写法。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练习这些字(黑板板书)

生(写):“人”、“火”、“央”、“八”、“冬”的写法。

师:请同学们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

写完,小组内互相交流,评价小组成员哪一笔写的好,哪一笔写的不好,并说出理由。

(组内成员评价,师巡视点拨)

初中书法教案设计

四、欣赏

每组选一到两名写得最好的学生作品,展示,其他同学共同参与评价。

五、总结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独特的一种文字。它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汉人的思维方式具有经验综合性特征,它倾向于对事物作经验的整体把握。倾向于让步,中和,这些思维特点都在汉字中有所体现。俗话说,“字如其人”,字写得好,更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实践,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六、作业:将每个字练习五遍

七、板书

独体字的写法

稳定原则:十 上 丁 王 士

对称原则:人 火 央 八 冬

【篇三】初中书法教案设计

初中写字课第7教学设计 总第 7.8.9 节

初中写字课第七课教学设计 总第 ( ) 节

初中写字课第八课教学设计 总第( )节

初中写字课第九课教学设计 总第( )节

【篇四】初中书法教案设计

初级中学书法课教案

中学书法课教案

爱 中 华

———–欧体短撇及其变化

肇庆市鼎湖区永安镇初级中学 陈永湛

科 目:书法。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弘扬祖国的传统书法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初步学会短撇的写法、感知短撇的特点和变化。

3、初步学会“爱”、“中”、“华”三个字的写法。

4、通过对作品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初步感知书法作品之美。 教学重点:学会短撇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会相关字的写法。

教学拓展:初步认知短撇的变化;学会简单书法作品的写法;得到思想道德教育;感受祖国传统高雅艺术的魅力。

教具准备:示范用笔、示范用纸、磁铁、墨汁、笔架、盘子、多媒体等。 学具准备:毛笔、练习纸、宣纸、墨汁、字帖、羊毛毡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书法作品欣赏

教师出示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给学生欣赏,激发兴趣,

树好榜样和威信。

2.导语

师:同学们,要练好书法,最好从楷书着手。今天我

们继续学习欧体楷书基本笔画。欧体特征:骨气劲峭,法

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

二、新授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笔画,学习“短撇”。有同学要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笔画,怎么还学笔画?其实啊,练字呢,要从一笔一画练起,而做人呢,要一生一世做真人。

“一笔一画学写字,一生一世做真人”。

1.短撇

(1)、看短撇,并根据口诀进行

练习。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2. 短撇的意境

啄法,像匕首、鹤嘴、竹叶,也像小鱼的鱼鳍、尾巴等。

3. 教学范字“爱”

“爱”字有几个短撇,这两个短撇有什么区别?

引出短撇的变化——平撇

(1)、练习平撇。

(2)、教师示范“爱”字。(拓展:“爱”字下面的两

个长撇也有变化。)

(3)、学生练习。

4. 教学范字“中”

通过练习复习其中的悬针竖的写法。

(1)、悬针竖的收笔和短撇的收笔有什么联

系?

(2)、写好一个字,除了写好笔画以外还要注意些什么?(结构:布白匀称) 悬 针 竖 口 诀 起笔:逆锋起笔、右下作顿 运笔:中锋运笔、往下作竖 收笔:渐提渐行、力送笔尖 短 撇 口 诀 起笔:逆锋起笔、右下作顿 运笔:中锋运笔、左下撇出 收笔:渐提渐行、力送笔尖初中书法教案设计

5. 教学范字“华”

三、缤纷展示

爱中华 爱家乡 爱永安

四、评价小结

1、评价

(1)、互动,用五角星评价。

2、小结

五、板书设计:

短 撇

啄法 像:匕首 利剑 如犀象之牙角 平撇等 对联 斗方 中堂等

【篇五】初中书法教案设计

七年级书法下册教案)

华文版七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设计

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2

步做到钢笔字写得流畅活泼,潇洒自如。 二、教学重点难点

流畅活泼,潇洒自如,

有一定的速度。

三、工作要点初中书法教案设计

1、进一步明确书法教学的重要性。

1

观。 (

2(3

2、上好书法教学课。

1

(2自如

3

3 (

1

2

七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左右结构的行书写法(二) 第一周 目字旁、月字旁字写法 第二周 口字旁、日字旁字写法 第三周 左耳旁、右耳旁字写法 第四周 示字旁、衣字旁字写方法 第五周 绞丝旁、言字旁字的写法 第六周 米字旁、金字旁字的写法 第七周 书法比赛 第八周 书法比赛

第二单元左右结构的行书写法(三) 第九周 女字旁、牛字旁字的写法 第十周 车字旁、弓字旁的写法 第十一周 子字旁、足字旁的写法 第十二周 马字旁、食字旁的写法 第十三周 石字旁、火字旁写法 第十四周 反犬旁、舟字旁写法

流畅活泼,潇洒自如,美

60%

95%以上。

四字

流畅活泼,潇洒

第十五周 集字练习 第十六周 书法比赛初中书法教案设计

第1课时

目字旁、月字旁

1、掌握目字旁、月字旁结构的字的写法。

2

写有范字的图片。

一、引言: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 俗语说:字如其人。 众所周知,一手好字,可以给人留下终身好印象。

当今社会中,钢笔书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无论是签合同、签协议、考职称等等,一手好字绝对能给人非常好的印象! 可现今,写一手漂亮字体的年轻人真如凤毛麟角一样稀少,老祖宗传下来的书法精髓被大多数年轻人抛在了脑后,令人扼腕痛心,所以这更显得难能可贵! 练好硬笔书法,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 学生写一手好字,会得老师喜爱。 成人写一手好字,会被上级器重。

写一手好字,可以给人好的印象,改变仕途,平步青云,改变人的一生!在我的见识中,因为一手好字改变命运的例子比比皆是!

练字可以培养品格,让人养成耐心、稳重的心理素质。

很多人都梦想练出一手好字,却反反复复练了很多年都没有成功。

现在,一种可以让你少走98%的弯路的方法诞生了,每天练习本方法30分钟,只要坚持练习一个月(中途不可间断,这点很重要),仅仅一个月,每天15分钟练习,即可写出一手让周围的人羡慕的好字,绝对真实! 当然,行家都知道,书法无止境,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取得惊人效果之后,仍要继续坚持练习一段时间,效果会得到更好的巩固!古语云: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长期练习,效果最佳。

三、讨论交流

1、认识各种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

2

目字旁

写好左竖后,顺势写横竖勾折。然后再翻笔写中间两小横(两小横要连写),随即提笔写下横(收笔取之挑之势启右),两竖要挺起,成相背状,下横要写成横挑状。 如:

月字旁

落笔先写左竖撇,收笔时用力向左上趯出,然后顺势写横折竖勾,勾时须顿笔有力,最后随笔连写中间两短横(可用点代替或变成竖提),连写的点画要轻灵飞动。

教师边指导边讲解。 五、临写

1

2

3 六、练习

第二课时

口字旁、日字旁

1、掌握口字旁、日字旁结构的字的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研究的能力。

掌握字的占位比例的写法。

范字图片、投影仪

出示: 写字之诀窍

写好字,要牢记: 手一寸,胸一拳, 眼一尺,头摆正, 肩放平,腰挺直, 腿并排,足要安, 写字无诀窍,认真最重要。 读帖不可少,摹帖要专心。 临帖须动脑,勤练熟生巧。 功到自然成,书法冶情操。 写字既需要持之以恒地精神,还要讲究方法,练一手好字有什么方法呢?一起来看: (

读贴、临帖、对贴、背贴)希望,这些好方法能帮助你,让你的

字写得更漂亮。

1

2 小组讨论总结。

3

怎样把它写好,请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4

日字旁落笔写左竖,再提笔写横竖折,然后另起笔写中间一点,顺势提笔连写下一点。不过作为偏旁的日字下一点总是写成上挑,以便书写右面的点画。如“明”字。

口字旁 先落笔写左短竖,再提笔写右短竖,最后再顺势勾出。口字旁的口字往往快写成相连的两点,但左点要比右点长些,而且要带有一定的斜势。如“叫”字。当然也要注意“叫”最后一笔悬针竖。 欣赏书法 第七页博观 总结

1、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2、师总结。同学们真是学有所获啊。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希望大家课下,能继续徜徉在书法艺术的殿堂里,因为练一手好字,受益一生!

五|作业:请同学们完成这张作品,下节课我们开展优秀书法作品展评。

第三课时

左耳旁与右耳旁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双耳旁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分别为左耳旁和右耳旁,并能根据形态说出名称。 2.初步掌握左耳旁与右耳旁的书写要领。

3.知道同一个偏旁在字中的位置不同,它的形状和写法也会有所变化。

4.掌握带有双耳旁汉字的结构特征,并写好“邮、阳”两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写好左耳旁和右耳旁。双耳在字中的位置不同,形状也不同,写法也会有所改变。 难点:掌握带有双耳旁汉字的结构特征。 三. 教学过程:

大家知道吗,双耳旁是一对亲兄弟,我们来认识一下吧。(板书:左耳旁与右耳旁) 四、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这两个字。(出示“陈、都”) 老师范写,学生观察,琢磨如何占位。

左耳旁落笔写短横,顺势用笔而下写弧,再顿笔勾出,接

着写竖勾,竖勾要挺劲,带有一定的弯势。如“陈”字。

右耳旁 落笔由轻而重写横出折,再顺势写弯勾,然后翻

笔而上写竖画,竖如悬针,上粗下细.一般来说,左耳收,右耳放;左耳流利,右耳工整;左耳竖有勾,右耳竖无勾;左耳占地小,右耳占地大。如“都”字 六、写一写

全班练习,左耳旁和右耳旁各写5个,老师个别指导。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偏旁,还学会了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写法,你们一定有了很大的收获。要想把一个字写得漂亮,一定要注意它的间架结构,希望你们平时写字时能细心观察,规范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山海关,又称“榆关”,位于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山海关城,周长约4公里,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1961年,山海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国务院将山海关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景区,“老龙头”、“孟姜女庙”、“角山”、“天下第一关”等六大风景区对中外游客开放,闻名国内外。

萧显(1431—1506)字文明,号履庵、海钓,山海卫(今河北山海关)人。成化八年(1472),明宪宗朱见深下旨,要在山海关的东城门上悬一“天下第一关”的横匾。镇守山海关的兵部主事不敢怠慢,派人爬上城楼丈量尺寸,随即请人制成一块长一丈八尺、高五尺的匾额。如此巨匾,自然须由大手笔题写,经过一番遴选,选定进士出身,已然辞官归隐的萧显。 翌日,兵部主事造访萧府,说

明来意。萧老先生略一沉吟,答应下来。不过,他提出个要求:写这种字,急不得,须酝酿一段时日。

不几天,兵部主事差人送给萧显数丈素绢和几支特制的大湖笔。送礼人回来禀报:萧老先生并未写字,而是手持一根扁担在院中练武,仿佛面临千军万马。兵部主事疑惑不解,心想,由他去吧。 过了半月,兵部主事又差人送去许多上好的宣纸和徽墨。送礼人回来说,萧老先生还未写字,只在房中吟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篇六】初中书法教案设计

《书法欣赏》教学设计

《书法欣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书法家的风格特点及书法评价标准,能够结合书家的人格、精神等对书画作品进行

简单的评述,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认知、体验、练习、展示、评述等完成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书法的艺术美,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

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 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及如何评价书法作品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书法的字如其人以乃精神风貌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室的影视设备,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提问:书法是什么?书法工具有哪些?中国书法的书体演变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一、引入关于汉字和汉字书法的有关知识。

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 ,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

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 ,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无尽的智慧,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1.什么是书法。

书法, 就是写字之法, 即是以汉字为对象 以毛笔及各类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

造型艺术 。

2.中国文字书法的发生的诸因素。人类为生活、生存而创造了文字,并使文字的形式

——书体不断发展变化,如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行书等。每一次书体的变化,都使它的服务范围拓宽,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汉字的式样,在越来越统一的基础上,变得越来越精美,这样就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书法。再加上汉晋以来统治阶级对这一艺术的大力倡导,在人民群众中也有了广泛的影响。我国历代出现了

许多书法家,他们留下了大量的名帖和墨迹,成了民族传统文化中光辉灿烂的花朵。

书法源于汉字, 汉字是书法的基础。 汉字的产生,也就孕育了书法艺术的因素,如以

线造型,以及匀称、平衡、变化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先民们仰观俯视,审美地观察世界,

把思维、观念、追求寄托在这些刻划线条。

二、介绍书法欣赏的有关内容(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1.书法欣赏的特点。

(1)书法欣赏的再创造。 欣赏者欣赏书法作品,总是根据自己的学识修养在感受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

象,对书法作品进行积极的能动的再创造。但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简约的线条艺术,它不应

言,也不具象,仅以一线或浓或淡、或枯或润的墨迹,表达书者情思。可以说,任何一种艺

术欣赏都是艺术的再创造,但欣赏书法的再创造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有明显的不同。看小

说可根据自己生活经历想象出书中的情景、气氛和人物相貌,看绘画则可以所绘形象跟现实

物体建立起一种对应的联系。书法更接近于音乐,有人称书法为“无声之音” ,音乐的要

素一是旋律,二是节奏。书法也一样,每一笔每一字都是在不同的轻重缓急中有节奏地写出

来,而每一行每一篇忽如“奔雷坠石,鸿飞兽骇” ,忽如“山崩海啸” ,忽如光风明月。

这正象音乐中的不同旋律和不同乐曲。音乐可以表现喜、怒、哀、乐,可表现激昂、忧伤、

悲壮、恬静各种不同的感情,书法亦然。各种艺术都应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我们以

为文字内容就象歌词,表现文字内容的书法就象为歌词谱曲。曲谱要尽可能地去表现歌词(文

字)的内容。这样的书法既可以与文字内容一起欣赏,也可以独立欣赏书法。单看书法也有

欣赏价值,但不够完美,因为连同文字内容一起欣赏是民族传统习惯。比如我们用“瘦金体”

去写岳飞的“满江红” ,如果连同“壮怀激烈” 的内容一起去欣赏,就很难令人满意了。

总之,书法欣赏具有再创造的特点。

(2)书法欣赏的模糊性。

书法欣赏的模糊性是什么?首先是线条的抽象性。中国书法中的线条,是书法者内心感

情活动的轨迹,它区别于几何学上的线条,它活生生,有感情,有力量,有形象。但它究景

是什么情调和意趣,难以确指。例如,一横,在欣赏者眼里,可以看作“千里阵云“,也可

看作是“一条钢筋” ;一点,可以是“高峰坠石”,也可以是“平地砖头”。很难用准确语

言表达出来,是因为书法欣赏具有较强的“模糊性” 或叫“朦胧感” 。只是道出大致的感

觉而已。

书法欣赏的层次,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审美力的高下。由于书法欣赏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那就必然带有欣赏者的主观色彩,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造成其差异性的原因有主要有三个:

一是受政治立场影响。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认为,欣赏作品就是欣赏人格,如果一个人在政治上有亏大节,在道德品行上低下,那么他的书法作品技巧再高,格调再雅,也为人所不耻。苏东坡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如古人对赵孟兆之书法,他作为元代书坛盟主,练就一身笔墨工夫,虽然缺少变化和过于平整,也足以是一代大家。而不少人认为他身为南宋宗胄,不应仕元,由此而大受批判。说是“为人少骨力,故字无雄浑之气” (李桢伯)。

二是受趣味爱好的影响。有的人喜欢雄强质朴,有的人喜欢精巧别致,不一而足,“萝卜青菜,各有所好” 。而这势必影响对书家及其作品的评价。如被称为“书圣” 的王羲之,他的书法秀美典雅,而有人却站在壮美的立场上说他的作品“虽圆丰妍美,乃乏神气,无戈戟铦锐可畏,无物象生动可奇” ,“有女郎才,无丈夫气” 。

三是受流派观念影响。一定历史时期的各书法流派,都有自己的思想基础、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因此互相之间必然会出现互相竞争甚至互相争斗的局面。往往对同派的书家和作品加以褒扬,对异派进行批评甚至抵毁。如康有为作为碑派代表,极力鼓吹北碑,称颂魏碑之美,“北魏碑无不佳者” 。而对以妍美见长的帖派书家董其昌的书法大力抨击,贬低。“局束如辕下驹,骞怯如三日新妇” 。由于有这种“门户之见” ,就很难产生公允的评论。

2. 书法欣赏的标准。

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的欣赏一样,有个相对的审美标准。古人云:“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书法艺术重在有神采,而要有神采,必须有“功” 和“性” 。“功” ,指功力、技巧,即指对一定的法度对笔画、结构、章法等的把握。“性 ,指性情、风格,即指其中寄托的意趣、情操、学识、修养和感情。因此,功力、技巧、个性、风格是我们欣赏书法的基本标准。具体主要有下面几方面。

(1) 点画的线条美。

汉字由点画组成,点是线的浓缩,线是点的延伸。点画是中国书法的基本造型因素,本身也具有独立的美学品格。线条美主要表现在:一是线条的力度。不论何种书法作品,都必须以“力度” 为基础。没有笔力,形态再美,也毫无审美内涵。只有笔力雄浑,才显示其美妙。所谓“力透纸背” 、“入木三分” ,就是对笔力的称赞。二是线条的节奏。书法线条是书家情感和心理变化在纸上留下的轨迹。线条的节奏像音乐。音乐的节奏是通过音的长短、高低现出来的。而线条的节奏则通过用笔的轻重快慢表现出来。音乐可以“一唱三叹” ,

书法线条可以“一波三折” 。这正节奏上的起伏。所以,书法被称为“无声之音” 。墨色也是线条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它使作品具有立体感。黑白反差,虚实对比更增强艺术效果。

(2) 结构的造型美。

书法的艺术结构是指每个字点画之间的搭配组合。点画的轻重粗细、方圆长短、部首大小高低,偏正宽窄,经过书家巧妙的组合可使字起伏隐显,阴阳向背皆有意态” 。简单的笔画可以产生出姿态万千,变个化无穷的结构造型。如小篆的古朴、隶书的阿娜、楷书的端庄、行草的险劲等。结构形式的多变,但离不开其中的规律,即平衡、对比、变化、统一是最基本的规律。历史上的书法家,对汉字的艺术结构进行了十分丰富的创造,如颜体的端稳丰润、欧体字的险峻修长、柳体的刚健骨气等。在遵循形式美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汉字形体的可塑性,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意趣,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受。

(3) 章法的整体美。

学习书法一般是从笔画到结构到章法,而欣赏书法则正好相反。因为章法给人以第一视觉效果。有不少书法作品,笔画结字都不错,但组成篇后却毫无生气,艺术效果不好,原因是章法处理不当。历来书家都重视章法。“篇幅以章法为先。” (蒋骥)

怎样处理章法?一是虚实恰当。章法也叫“布白” ,无论分行布列安排,还是落款铃印位置,做到实处不挤,虚处不空,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二是行畅通。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要一气呵成。做到一字管领数字,数字管领一行,一行管领数行,数行管领全篇。

(4) 风格的个性美。

“风格就是人” (马克思),风格就是在作品中体现的个性,是艺术家成熟的标志。历史上光照千古的书法家无一不是个性特出,风格鲜明的。有的平和简静,有的跌宕洒脱,有的端庄,有砾雅逸,有的霸悍,有的敦厚,都能给人以审美上的享受。

(5) 构思的意境美。

意境,就是书者通过作品表达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对其形式必定作一番构思,这种构思就是设计布局。

(三)、展示一些书法作品并直到欣赏。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

(其字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后世尊称为“书圣”。真迹无存,传世均为临摹本。)被人们誉为“书圣”,

张旭,怀素,唐代书法家。

(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

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

颜真卿,唐代书法家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

柳公权

(他书法初学王羲之,以后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然后自成一家,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为后世百代楷模。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而柳体较精瘦,有骨感美。)

(四)、总结反思: 通过书法的赏析,学生更深的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字的精深内涵,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习字如学做人,通过他写的文字可以看出此人的性格气质

(五)、作业布置

临摹一页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书法家的书帖作业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初中书法教案设计 书法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