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最新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篇二】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非谓语动词语法讲解一、非谓语动词的概念 动词的基本用法是作谓语。 当句中已经有了谓语动词了, 要选或要填的动词就 只能用非谓语形式了。 非谓语形式有三种:1、动词不定式:to do 2、动词的 ing : doing 3、 动 词的过去分词:done 二、三种形式的含义(基本用法) 不定式:表示目的和将来;动词的 ing:表示主动和进行;过去分词:表示被 动和完成。 三、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一般式 不定式 主动 被动 to do to be done 完成式 to have done to have been done 进行式 to be doinging 形式主动 被动doing being donehaving done having been done过去分词被动done四、非谓语动词的否定形式 在非谓语动词前加 not, never. 即 not / never to do, not / never doing 五、非谓语动词的复合结构 不定式的复合结构:for / of sb. to do sth. 动词 ing 形式的复合结构:宾格或所有格+doing (-ing 形式作主语时,用的 所有格+doing) 六、非谓语动词的做题步骤

1、判定是否用非谓语形式。方法:看看句子中是否已有了谓语动词了 2、找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方法: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一般是句子的主 语。 3、判断主被动关系。方法:非谓语动词与其逻辑主语的主动还是被动关系。 4、判断时间关系。方法:分析句子,看看非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 语动作之前、之后还是同时。之前常用 done; 之后常用 to do; 同时常用 doing. 学习非谓语形式时,建议把三种形式一起来比较学习,会更加有效一些。 一、非谓语动词作主语和表语的比较 1、不定式和动名词作主语和表语 a. 不定式表示一次性的、具体的动词。 动词 ing 常表示一般的、泛指的或 习惯性的动作。如: ________ is a good form of exercise for both young and old. A. The walk B. Walking C. To walk D. Walk(分析) a good form 暗示泛指一般的行为,用动名词作主语,选 B b. 不定式作主语时,常用 it 作形式主语,即用句型:It is + adj. / n. + (for / of sb. ) to do sth. It’s important for us to learn English well. It’s kind of you to help us. 注意:下面几个句型是用动名词: It’s no good / use doing sth. It’s useless doing sth. There is no need to do sth.

2、不定式、动名词、分词作表语的比较 1、不定式、动名词作表语,.表示主语的内容。如: My job is teaching / to teach English. (teaching / to teach English 是 my job 的内容) Knowing who we are means knowing what we like to do. (主表语要用同一 种形式) 2、 分词作表语 记住:一些表示情感、情绪的动词,常用分词形式作表语。现在分词表示主语 的性质特征,用过去分词表示主语的状态。常用动词:surprise (使某人吃惊), surprising (令人吃惊), surprised (主语)感到吃惊)类似动词有:excite (激动), astonish (惊奇),shock (震惊),scare (惊恐), disappoint (失望),move (感 动), 如:The movie is exciting. We are excited at the news. 3、 在 seem / appear (似乎,好像), prove / turn out (被证明是), remain(仍然是,尚待)等连系动词后,可用不定式作表语。如:He seemed (to be ) very happy.

【篇三】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篇四】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第一讲 语文课程评价的内涵

评价,就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语文教学评价就是运用评价理论、方法和技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系统地、科学地收集、处理语文教学信息,对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过程。 其主要问题表现为:

重选拔、轻发展;

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

重量评、轻质评;

重结果、轻过程。

针对上述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

"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一个体系:纵向讲,贯穿一个过程,横向看,增强一个多元、多维。 五个评价功能:鉴定、导向、激励

1、评价的目的: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

2、评价的特点:"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 什么是整体性和综合性?一是做到全程评价。不能只抓期中、期末,更要重视对平时教学情况的考查。俗话说,"学理如建塔,学文如聚沙",语文素养形成是一个渐进的积累的过程,有些进步并不立竿见影,更应注重评价的整体性。二是做到全面评价。不仅看知识,还要看能力、情感、态度、习惯;不仅采取书面的形式,还包括口头的以及课外阅读、练笔和参加语文活动等方面的评价。

3、评价的类型: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2)"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

4、评价的主体: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新课程倡导多主体评价,这就给了学生多一份激励,多一种力量,多一种可能,多一份希望。

1、师评。

(1)重视评价的作用。

(2)明确评价的目的。

教师的评价不能只盯着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用真诚的话语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关爱,增进师生感情,发挥隐性教育的效果。

(3)研究评价的方法(表扬后进生)。

2、生评。这是评价中新区、开发区。

(1)学生自我评价。

(2)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3、家长评

家长参与评价,可以让家长了解我们的评价改革,促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而且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完善的信息,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

有助于学

用意: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到了评价中来。他们用积极的眼光,多角度地去评价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从而促进所有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他们在自尊、自信中快乐成长。

第二讲 语文课程评价的功能

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

1、检测诊断功能

2、 调节反馈功能

3、展示激励功能

第三讲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一)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评价

1、知识和能力的评价

(1)对语文知识的评价。

知识和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语文知识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基础知识和文学知识等。

(2)对语文能力的评价。

语文能力:

①听说读写这些语文的基本能力。

②语文的"发展能力",即认识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等。 知识和能力的评价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要求制定不同学段的评价标准,评价中应着重关注:识字写字知识评价、读写知识评价、文学知识评价、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评价、语文发展能力的评价。

2、过程和方法的评价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1)价值功能。过程与方法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学习。

(2)如何评价。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要求制定不同学段的评价标准,评价中应着重关注:听说读写的过程与方法、观察和积累的过程与方法、思维想象的过程与方法、自学的过程与方法、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

(1)价值意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语文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是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各种材料的积累中,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逐渐培养形成的。因此学习语文课程,还有一个在语言积累的过程中发展语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问题。

(2)如何评价。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应着重关注: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学习的态度和习惯、语文学习的交往与合作、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参与语文实践的情况等。 评价的难点在第二和第三维度。

改革的思路是:

第一和第二维度可以定量评价。

第三维度评价用定性评价。

(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评价

语文课程的评价内容应"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评价时应注意各学段的层次性。一)汉语拼音

1、结果性评价:具体考察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普通话的能力,能运用音序法查字典。

2、过程性评价:考察学生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二)识字与写字

1、结果性评价:考察识字量、书写的质量(正确、端正、整洁),对要求掌握的汉字的意思理解。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2、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重视书写积极性。

(三)阅读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了哪些具体评价建议?

阅读评价综合考查阅读过程(感受、体验、理解与价值取向),阅读兴趣与习惯(选择材料、阅读量)和阅读方法(精读、略读、浏览)的运用。

加强感情朗读,鼓励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领悟。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阅读,尊重独特体验。

语言文字知识不求系统,但求实用,语法、修辞知识不作考试内容。

阅读评价要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在阅读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筛选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

(1)朗读、默读的评价。朗读是阅读教学评价的重点。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区分不同文体,并考察其对内容的理解。评价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2)精读的评价。精读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

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3)略读和浏览的评价。略读与浏览不同于精读的深入钻研,而只求通览全篇,概览大意,吸取其精华,获得其旨趣。因此评价学生的略读和浏览能力,不能从语言的品位、思路的展开、到主旨的把握、写作的探究全面加以考核,而应把重点放在阅读方法和由此获得的信息量上。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4)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理解是阅读过程的中心环节,它要求综合读物所有的字词、句段、篇章,获得对读物的一种整体性的理解,并获得自己独特的主观感受。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古诗文阅读的评价,重点不在于考查学生对词法、句法等文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并通过他们记诵积累的情况考查其在发展语感方面的努力程度。

(5)背诵的评价。背诵一定量的名篇佳作,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学生背诵的评价,重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诵积累,反对生吞活剥的死记硬背。要保护和扶植学生背诵名篇佳作的积极性,反对把背诵当成是惩罚学生的手段。

(四)习作1、结果性评价:

(1)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2)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6) 0分钟能按要求完成规定字数的习作。

2、过程性评价:

(1)重视考察学生写作兴趣(如编书、办报)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2)重视考察学生搜集素材的方法。

(3)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方法和习惯,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提高写作水平。

(五)口语交际

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1、结果性评价:

(1)听别人的话,能理解并复述大意。

(2)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

2、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参与交流的情意和态度,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考察学生。

(1)是否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六)综合性学习

1、结果性评价:见课标各学段要求。

2、过程性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1)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2)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3)能否及基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4)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5)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6)学习成果的展示和交流。

第四讲 学生学业评价

(一)评价方式

语文课程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照量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按照评价的作用,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按照评价的参照系,可以分为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按照参与评价的主体,可以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等等。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1967年,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斯克瑞文)提出的两种评价类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叫过程评价,是对语文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各个阶段进行的评价。布鲁姆说"形成性评价,就是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以便对这三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过程加以改进。" 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在于及时了解语文课程的动态过程,反馈有关信息,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语文课程的根据。(平时、单元)。

终结性评价又叫总结性评价,是对语文活动结果的评价。在语文课程开发或语文课程实施完成之后对语文课程计划的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其目的在于了解语文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并对语文教育活动的成效优劣进行甄别。

因此,应淡化终结性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的运用,构建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单元%+期中30%+期末40%)。

2、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又称为量化评价或数量化评价,就是力图将语文教学现象和语文课程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对语文课程的成效作出定量的评价结论,如用分数来表示学生语文成绩、根据课堂教学量化评价表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打分等都属于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具有简明、精确、客观的特点,客观、可信,它能够加强评价的区分度,降低评价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定量评价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占据了评价领域的主导地位,一度成为世界范围内风靡的评价方式。在我国的语文评价中,定量评价所占比例较大,对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评价,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常用定量评价的方式,有些定性评价也要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思想品德85)。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定性评价方法在对量化评价的反思、批判而发展起来的。

定性评价又称为描述性评价,就是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的揭示和描述语文课程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中的意义。它不片面追求数量化的方法,而是在评价过程中,注重

【篇五】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克思主义和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一)教学的总要求

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 1.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

2.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学会其中2500个左右,做到会写,并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3.学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能独立

4.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用毛笔临帖,字写得匀称

5.对阅读有浓厚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0篇(含课文)。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

6.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累语言材料。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背诵优

7.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

8.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礼貌。听人说话能领会主要内容。坚持说普通话,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思。

(二)各年段的要求

一二年级为低年级,三四年级为中年级,五六年级为高年级。五年制小学三至五年级参照中高执行。

低 年 级

汉语拼音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识字写字 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旁部首。

3.学习查字典。

4.用铅笔写字,姿势要正确。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阅读

5.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

秀诗文。阅读浅显的儿童读物,能大致了解内容。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 写话

7.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口语交际

8.认真听别人讲话。听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复述基本内容。 6.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每学年

9.学说普通话。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中 年 级

汉语拼音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识字写字

2.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能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3.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方法查字典。

纸面干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阅读

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4.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用毛笔描红、仿影、临帖,能正确地执笔、 5.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叙述顺

6.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每学年背诵30篇左右优秀诗文。 的习惯。课外阅读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

习作 7.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

8.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16次左右。

9.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口语交际 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会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学写日记、书信。

10.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边听边想,了解主要内容。坚持说普通话,能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 高 年 级

汉语拼音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识字写字

3.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能独立识字。 11.参加讨论能说清自己的意思。有不理解的地方向别人请教,有不同的意见与别人商量。 2.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正确地理解和运

4.用钢笔写字有一定的速度,抄写汉字每分钟不少于20个,字迹工整,行款整齐。用毛笔临纸面干净。

阅读

解,能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00字。每学年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

习作 5.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6.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其他文章,稍作准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速 7.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

8.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

9.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口语交际

10.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能理解主要意思,并能转述。

贯。能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 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40分钟能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课内习作每 11.能清楚明白地口述见闻。稍作准备,能围绕一个意思当众做两三分钟的发言,态度大方,

(三)课文 课文要体现教学目的,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气息,文质兼美,难易适度。

低年级课文要注意儿童化,贴近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课文 课文一般可分精读和略读。中高年级每学期课文总数35篇左右。

(四)语文实践活动 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

可以在课内外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诵、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三、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道德情操,培养爱美的情趣。 言、诗歌、故事为主。中高年级的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应该多样,要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 (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提高

(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需求,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还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

(四)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

(五)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每一个学生,努力提高文文、用语文方面起示范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创造性地开展教

(六)几个具体问题

1.关于汉语拼音和识字写字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防止繁琐、不恰当的教学要求。 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汉语拼音教学的重点是学会声母、韵母和声调

识字包括“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的要求。会认的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要求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识字教学要体现汉字的特点,合,要改进识字方法,注重培养识字能力和查字典的习惯。要加强写字教学,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地

的写字习惯。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等汉字知识,是用来帮助识字、写字和查字典的,范围。

2.关于阅读

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 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

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要引导学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重视语言的积累。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还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

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关于习作

观察日记、读书笔记、书信等。 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 小学低年级可以练习写话。一般从中年级开始学习作文。要练习写简单的记叙文,还要根据日

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造性。

要改进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和讲评。要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的原意,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讲求实效。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

4.关于口语交际

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自由表达。讲评要肯定成绩,抓住带有共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批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小学阶段应在此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四、教学评估

语文教学的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

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估依 对学生的评估要有利于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要从态度情感和知识能力几方面、采

【篇六】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的总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学会其中2500个左右.做到会写,并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3.学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能独立识字。

4.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用毛笔临帖,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显示全部信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的总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学会其中2500个左右.做到会写,并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3.学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能独立识字。

4.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用毛笔临帖,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5.对阅读有浓厚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

6.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7.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

8.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礼貌。听人说话能领会主要内容。坚持说普通话,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各年段的要求

一二年级为低年级,三四年级为中年级,五六年级为高年级。五年制小学三至五年级参照中高年级的教学要求执行。

低年级

汉语拼音

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识字写字

2.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问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3.学习查字典。

4.用铅笔写字,姿势要正确。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 ]

1、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大体上可以分为汉语拼音和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目前课程标准又增添了一项“综合性学习”,我们姑且算之。以上这几项纵横交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体框架。阅读教学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核心内容。

人们把语文能力归结为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语文教学需要着力培养的也就是这四项基本的能力。从能力角度来说,这四项能力都是重要的,本无轻重之分。但是从语文学科特点来看,从四项能力的形成过程来看,从四项能力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程度来看,即谁对谁影响、作用更大一些;从阅读教学所占用时间和师生所投入的精力来看,从次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来看,阅读教学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语文教学诸个矛

盾中的主要矛盾;是其他教学的基础,对其他训练的影响、作用似乎更大一些,似乎在起着制约的作用,是语文教学主体中的主体。道理很简单,一个不具有阅读能力的人,他的写作能力则无从谈起,这是自不待言的事情。识字无非是手段,目的是为阅读和习作作准备。至于过去不被重视的口语教学,虽然现在已经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然其“度”再高,也不能与阅读教学比肩。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虽然都是表达思想感情、进行交际的工具,但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来看,书面语言是比口头语言出现的晚的一种更高级的语言形式,使用书面语言是比使用口头语言更高级的语言能力,使用书面语言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口头语言可以在生活中自然习得,书面语言则必须经过专门的教学才能掌握。小学生入学后,就语文学科而言,摆在他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尽快地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阅读教学则是最直接、最重要地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曾经在全国推广过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和目前进行的识写分开、多识少写的识字教学,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尽快地进入阅读学习所采取的措施。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抓住阅读教学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