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观后感 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第一篇、《改革开放30年》读后感

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观后感

《改革开放30年》读后感

四川省安岳县天宝九义校 四年级1班 蒋庆

自从看了《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本书以后,我为祖国因实施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而自豪。

书中告诉我,三十年前,国民经济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严重地求大于供,买什么东西都需要票据;按人口分配,买米要粮证,粮票,买肉要肉票,购布要布票,可谓是票证“满天飞”,如果没有票证的话,只好忍冻挨饿。而小孩子想得到一件新衣服,吃点好吃的,谈何容易?必须得等到过年,才能用布票购来的布做一件衣服,穿着这样的衣服,就高兴得不得了。而如今,走在街上一看,街上的人们都穿着各种各样的服饰,街上的大小超市鳞次栉比,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一应俱全。现在,要吃好的,何必要等到过年呢?天天都是鸡鸭鱼肉,比过年还丰盛。

以前的农民,真可谓是“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年来辛辛苦苦,起早贪黑地耕作,好不容易盼上收成,却因为交缴农业税花去了一大半,剩下的粮食连家庭日常开支都维持不了,更谈不上其他待遇和福利了。而如今,国家不仅废除了农业税,还实行惠农政策,鼓励农民多种田,种好田。为了让农民尽快地脱离贫困,奔向小康,富裕起来,国家实行“村村通公路”工程,让农村日新月异,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很多地方都建设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不用人工,机械化插秧、收割、现代化育秧,新一代无土栽培,各地都建起了高科技自动控温的蔬菜大棚,正所

谓“科技致富”。为了不让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国家特地设立医保中心,农民个个打心里眼儿高兴,直夸党的好政策。 过去,教育设施简陋,连几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教学楼只是危房似的破旧校舍。今天,国家倡导,以尊师重教为本,知识改变命运,实行义务教育,提出“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如今,一座座教学楼拔地而起软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当然,这些只是改革开放成就中的凤毛麟角。

再比如, 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盛况空前的第29届奥运会;神奇的“天路”——青藏铁路顺利通车;“神舟七号”成功上天;香港、澳门回家了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三十年,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

评语:本文小作者通过读书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到的材料,运用对比的手法,展现出改革开放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减轻农民负担和实施惠农政策方面的优越性,由衷地表达了对改革开放的赞美之情;做到了读有所获、有所感。文章语言流畅、优美,可以看出她平时善于积累,是一位生活的有心人。(指导老师:唐玲)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观后感

地址:四川安岳天宝九义校 邮编:646362 电话:0832—4020866

家 乡 巨 变

四川省安岳县天宝九义校 四年级1班 邓佳豪

听爸爸和妈妈说,我们家乡以前特别穷,人们居住着破旧的茅草屋,常常走泥泞不堪的小路,只有街上才能找到一个商店,商店里的东西也很少。一年很难吃到一块糖和其它的零食,买东西都要用票,如果买东西没有票给再多的钱也没有用。平时吃的饭也没有什么营养,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好一点,所以那时侯他们最高兴的就是过年了。爸妈小的时候穿的衣服都是自己的姐姐们穿小了的旧衣服,而且衣服上有很多补丁,穿的鞋子基本上都顶着脚指头,上学背的是一个布做的书包,学习用具也很少,而且一直用到不能再用才换掉。小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玩具,就是经常上坡捡柴,下地干活。那时侯有电视的人家很少,而且还是黑白的,电视频道也很少,电视节目也不象现在这么丰富多彩。 然而,现在我们的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破旧的茅草屋成了一座座白墙红砖的高楼;各村都有了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公路;街上是人来人往,商店林立,热闹繁华。现在我们想要吃的东西在超市里都可以买到,家里的零食也从来没有断过,妈妈每天变着花样给我们做有营养的饭菜,可有时我还挑三拣四的,嫌东西不好吃,我们现在的生活太幸福了!还有我们现在几乎穿的衣服都是新的,鞋子有一点小就不想再穿了,到现在我已经用过好几个书包和文具盒了—— 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强大。

而我们可以玩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家家户户都有电视,频道也非常多,而且还有针对我们的少儿频道,除了看电视,我们还可以玩电脑,上网,出门旅游等等。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观后感

现在,国家对教学事业重视了,新建学校,而且学校的设置齐全,有宽阔的操场,图书室,多媒体室等。最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国家推行了义务教育,减免学杂费,为贫困住宿生的提供生活补助,为优生设立政府奖学金,切实减轻农民家庭负担,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够高高兴兴的上学去。

这一切都是因为改革开放,我们才有了这么美好的生活,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一切。我祝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希望用我们的双手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世界强国!

评语:本文小作者通过自身的深切体会,运用对比的手法,展现出改革开放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减轻农民负担和加大教育投入方面的优越性,由衷地表达了对改革开放的赞美之情。文章语言流畅、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实感。(指导老师:唐玲) 地址:四川安岳天宝九义校 邮编:646362 电话:0832—4020866

第二篇、高考1977观后感 范文精选

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观后感

范文一:

1977年是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的一年,孩子的学习被整整耽误了11年。大学生都是千里挑一,不,万里挑一。这还不包括无法参加考试的孩子。有些孩子,学问不少,一肚子墨水,却因为出身问题而无法考试,这些孩子的命运都掌握在一枚小小的图章上,这图章好比皇上赐的尚方宝剑,盖与不盖都关系着一条生命的发展和前途。

为了考试,学生们付出的不只是汗水,和泪水,有时还有血。电影开头的呢个场面令我们大多数同学都难忘。呢个被大家称为小根宝的小孩。一副小小的身板,却参加了呢个啥玩意儿的背重高考,一人为了参加高考背起了300斤重的袋子。到后来实在坚持不住,在终点前半米处倒下了。大伙都被他感动了,临时决定改变规则,将终点线搬起,向后移了一米,让他参加了高考。他还因为不能考试而闷闷不乐上吊自杀。

知足吧,起码我们不会因为出身而不能参加考试,想想1977年的同胞们,我们有什么资格说累。更没有资格说什么书本枯燥乏味。在那个年代看书是一种福气,上课跟是梦中的事。 没有人给他们布置作业,也没有人逼他们学习,是他们自己选择了学习,选择了高考。当我们毫无意义的咒骂中考时,1977年的学生却在努力的学习,以学为乐是我们当代学生难以做到的一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范文二:

生于1977年末的我,对于那年全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隐隐约约在父辈们的口中知其一二。1997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高考1977描写的是一群南方人在黑龙江的一个农场下乡的知青生活,描写了他们为了追求幸福,借助高考逃离北大荒的矛盾与痛苦,幸福与追求.而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历史反革命的父亲为了女儿能踏上这迟来11年的改革火车,不辞千里为女儿送上复习教科书和解开女儿的政治思想包袱,甚至为了女儿能通过政审关,在那个政治气氛浓厚的年代里,不惜以身试法,私刻公章。这都是为人父为了自己的孩子啊!!!!!已为人父为人夫的我,想起自己当兵时,自己的父亲为了我能健康成长,同样是费尽脑筋费尽心思,而年少叛逆的我偏偏忤父亲的意。父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在此时我怀着一份感恩的心谢谢父亲给了生命给了我思想,虽然很多思想在现今社会是错的,但一条永远是对的,那就是做个好父亲做个好丈夫。我永远为你感到骄傲而自豪!!!

范文三:

看完高考1977之后,感触颇多,可以说这部电影拍的很好。原以为这是一部很刻板的电影,原以为这样题材的电影总是会从学生,家长,老师三维一体的来描写,看后才明白不是这样的。本片从细微入手,围绕黑龙江农场三分厂的插队知青展开。以时代的变迁为大背景,以潘志友和陈琼的爱情为主线,穿插陈甫德对陈琼深沉的父爱,强子、阿三等人之间的友情,还有老迟这一级组织在时代变迁下,对于渴望知识青年从顽固到帮助的过程,语言诙谐幽默,

没有脱离生活,真实感人,从一个特别的视角,诠释出爱情、亲情、友情、和那个时代知青们对知识的渴求和时代的变迁。

一个时代的变迁,总是会深远的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总是会给后人留下点什么。1977年12月被诸多评论家称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它所恢复的不仅是参加了那场考试的考生的信心,更是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正如影片中陈琼的父亲陈甫德所说,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

影片中其实描述了两个感人的爱情故事。一个很明显,就是潘志友和陈琼之间的爱情。在那样的年代,许多的爱情都是一种渴望最终很难实现。当时的成分观念和组织省察太严苛和偏激。正如在影片中,老迟对潘志友说,你的成分好,又是干部,她也长得不咋地啊,为什么喜欢上她,你小心以后,交结婚申请,不给盖戳等等话。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陈琼以莫大的勇气为潘志友留下,而潘志友用莫大的勇气将陈琼送进了新的时代。在影片中,陈琼对潘志友说,我答应老迟给我寻个婆家,就是想留下来,在远远的守着你,兴许,哪天你累了,想要找个人说说话,说说以前的事,我还在,还能陪陪你。潘志友拿着草稿纸走出考场,对老迟说,我考,是为她,我要把她送进考场,然后和你一起在这扎下根。还有一个爱情故事就是陈琼的父亲和母亲之间的爱情故事。陈琼父亲由于被判为历史反革命,被迫断掉六亲。在影片中陈琼曾哭着在门外对父亲说,妈妈在去世前让我一定要转告你,如果有来世,她还愿意和你做夫妻。

历史反革命陈甫德对陈琼深沉的父爱,留在未寄出的信纸上,那些无奈的呼唤,琼儿,跨过白山黑水,只化作一封陌路的书信,和一摞帮助女儿参加高考的复习材料,以及假公章的证明材料。在那样的非常年代,不仅爱情无望,连亲情也是奢望&&。也难怪陈琼后来只能对着远去的火车大叫爸爸。

强子,阿三等等人之间的友情也是很让人感动的。过去知青的出路就是推荐读大学和招工,否则就只有永远在这里。例如,阿三做为已经招工的知青,为了一个不知道是否可能的消息就跑十几里地,给其他知青们带去。后来,为知青们带去最新的报考信息,虽然那是一个很破旧的收音机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但是在当年来说也是很难的了。

知青们对知识的渴求也是很感人的。在那里的8年里,他们看不到任何未来的方向,突然宣布恢复高考的消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大家开始自发复习应考,为了寻找复习资料,强子黑夜去偷书,却不幸被巡查人员抓住,送进派出所。临走前,警察把他的书包还给了他,整整一包书都被没收了,却留下一套高考复习资料。历尽磨难的他们犹如盲人重见了光明,每天发疯似的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了争取报名的权利,强子不惜绝食抗议。

印象最深的是这群知青们拼尽全力地追火车去高考的镜头。他们中一直有人摔倒,并互相搀扶,但还是不断地有人掉队。我在想,他们拼命追的不仅是火车,他们追的是希望,他们想要追回那被浪费在深山雪岭中的11年的青春。

影片结尾,一直老顽固一样,企图用公章阻止知青们参加高考的老迟,驾驶农场的拖拉机把他们送进考场,送进新的时代。老迟腰上挂着的那枚如金牌令箭一样的公章,为陈琼担下了私自递交假证明的罪名,要是为了女儿,你敢私刻公章么?&&我也敢。他乐着说,这些都是我的孩子!

最后的镜头是老迟在农场的广播,陈琼,北京大学数学系录取。好啊,去北京上大学!张国强,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录取&&,老迟的声音依然通过大喇叭响彻农场的各个角落空旷的田地,寂静的草场,从前知青们常常嬉闹的院落。

今天,1977年12月10日,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去读书去!这是里面的台词,话里讲的这位老人就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32年前正是在他的指引下,无数上山下乡的知青走进高考考场,也伸延出知识改变命运的一个沉重的话题。到这里影片就是完结,但是我觉得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还有很多,对于我们这些80后的人来说

也很有教育意义。

第三篇、《高考1977》观后感

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观后感

《高考1977》观后感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在高考这个战场上,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走上了心中理想的殿堂。不久前,我看了描述高考制度恢复时间的故事片《高考1977》,感触颇深,难以自已。

我从来都没想过,如今被社会广泛诟病,被誉为现代科举制度的高考在那个年代是如此的被那么多人看重、珍视,我也从来没想过,如今对于广大学子们唾手可得的高考机会在那个年代是竟然是那么难得。

影片《高考1977》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今天,1977年12月10日,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去读书去!”当时我听了心潮澎湃。这句话里讲的这位老人就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35年前,正是在他的指引下,无数上山下乡的知青走进高考考场,用知识改变了命运。

然而,在这背后有一个沉重的话题。当现在的我们把高考仅视为一块跳板时,从未想过它在上一辈心中曾今是那么神圣。1977年12月被诸多评论家称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它所恢复的不仅是参加了那场考试的考生的信心,也是历史的转折,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觉醒。电影呈现的1977年高考改革的日子里,那些普通人,为了改变命运所做出的挣扎!影片围绕着黑龙江农场插队的知青展开,他们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在那里的8年,他们看不到任何未来的方向,突然宣布恢复高考的消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大家开始自发复习应考,为了寻找复习资料,

强子黑夜去偷书,却不幸被巡查人员抓住,送进派出所。临走前,警察把他的书包还给了他,整整一包书都被没收了,却留下一套高考复习资料。

历尽磨难的他们犹如盲人重见了光明,每天发疯似的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在那个冬天,类似这样的学习和复习,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在读书无用论的年代里,仍然有很多人暗暗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但是他们要真正实现鲤鱼跳龙门谈何容易志愿报考和单位推荐,青春的萌动和农场的管理者的思维的差异,围绕着小小的红色公章做着与命运的抗争,为了争取报名的权利,强子不惜绝食抗议,为了女儿高考的机会,被打成历史反革命的老陈被迫私刻公章伪造平反公函。

1977年的高考是癫狂的。人们笑是为了11年后重回大学校园,哭,是为了一个不小心错过了唯一的机会。高考,于那辈人而言,是命运的咽喉,扼住了,便活,是救命的稻草,抓住了,便生。在影片中,老陈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你是否参加高考并不重要,能否录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尊重。

这句话,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因为失去了对知识的崇敬,物质便会横行,这真是那一代人最惨痛的记忆。

1977,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

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观后感

现在高考已经持续了35年。有许多人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

想的大学。但是,35年过去了,高考在这个号称社会主义的国家里已经不再像当年那样是所有知识青年的转折点。如今,我坐在这个课堂里,深刻的感受到,不是一次的成功和失败便会决定一生的命运,人生是由很多的成功和失败组成的,最最关键的是自己一生坚持不懈的奋斗。

无论怎样,我都会奋斗不止。

第四篇、1977观后感

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观后感

《高考1977》观后感

在入党积极份子学习期间,我们组织看了一部电影——《高考1977》,它给我们展示了同样年龄的一群年青人和他们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境遇,看后感触颇深。一卷胶片,承载着一段深沉的记忆;一段历史,书写着一个民族不屈的精神;一部电影,展示着整整一代人对于知识不绝的渴望;一种感动,鼓励着浩浩中华民族向着光明的未来大步前进。回顾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在饱览了《高考1977》所展示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时,在回忆那个时代风起云涌、岁月变幻的特殊时期,一群青年人如何在理想与信念的鼓舞之下不懈努力,一代中国人怎样在对于获得知识的期待与渴望的指引之下奋勇拼搏的奋斗史、发展史之后,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倍加珍惜改革开放给我们每个人生活带来的巨变。

生于90后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文革。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人的艰辛,那个时代人的迷茫与冲动,那个时代的人的悲哀.人总是这样,越是没有经历过的越觉得神秘,即使是那样悲惨的时代,有人说,高考本身并不伟大,伟大的是恢复高考这一创举。

《高考1977》把我带回了过去的岁月。一群在黑龙江农场上工作的知青在得知了恢复高考这一制度之后,他们沉睡了11的心脏又开始跳动,他们热血沸腾,感觉到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契机,他们奔跑着前进,只为了赶上这新时代的第一班火车。当强子得到小道消息即将恢复高考时,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告诉了身边的伙伴,这下迎来惹身之祸。由著名演员孙海英饰演的场长、书记兼革委会主任老迟坚决不相信此消息。他固执己见,刚愎自用,自以为代表最高权力的组织,只相信红头文件和报纸。在那个年代,革委会主任是一个绝对响当当的头衔,令人敬畏。他把农场的公章栓在裤腰带上,极力阻挠知青们渴望参加高考的想法。但最后,他人性复苏,不仅亲自驾拖拉机送知青们到考场,还说服了高招办主任把陈老师证明作弊的事予以澄清说明。藏于影片中的一个个小细节也如涓涓细流般沁入人心,两个偷书的年轻人被抓进警局,被放出来时一名警察还给他书包时在里面偷偷塞进教科书,片尾老场长那段如自言自语般对着空荡的农场广播高考成绩时,那种如自家孩子评上三好学生向邻居显摆时明明心里高兴,还要捎带的骂上几句“这个小犊子不成气”的恨铁不成钢的父辈才有的得意之感,真是让人面带笑容的时候还能心生温暖,感谢那些默默的在他人危难之时能一伸援手的人,感谢那个时代中让人温暖的人类所有的美好情感。结束也算给人一个充满希冀的结尾;然而感谢导演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温馨的结尾,从场长与招办负责人间关于陈琼成分问题的秘密对话,让我再次感受到长辈对晚辈的期待之情,“私刻公章这种罪你敢不敢干?为了我女儿我就敢”那种发自真心的生怕下一代再被耽搁的呵护溢于言表。恢复高考的意义比参加高考的远远大得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也是第一生产。父辈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不顾一切地学习,现在我们很多人缺少的就是对理想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激情。《高考1977》以邓小平的复出为起点,预示着中国将要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77年底,文革刚刚结束,邓小平同志出来主持中央的工作,首先解决的就是高考问题,提出了恢复高考的建议并且力主让所有符合条件的知识分子都能参加高考。高考在当时意味着很多实现上大学的梦想、为国正光、摆脱上山下乡的命运等等。可以说有机会参加当时的高考承载了太多太多的梦想和期待,恢复高考,以考试方式招录人才,让中国演进了上千年并经历史证明卓有成效的人才选拔制度得以延续,并以更为科学的方式,开辟了一个平等竞争、公平公正的人才流动通道,为社会各阶层向上流动建立了最为公平公正的秩序。这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也是世界发展大

潮。恢复高考,上承国脉,下合民心。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稳定快速发展,高考制度可说是居功至伟。恢复高考,也是恢复科学、民主、平等。一个不尊重科学的民族,绝对只能是越来越愚昧的民族;一个不懂得民主的国家,肯定是没有发展后劲的国家;而一个没有平等的社会,没有对人的基本权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则一定会是动荡不安,人心浇漓的是非之地。现在的我们就在不断前进的路上迷失了自己。这同时也是个交流极为便利的年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信息,由于缺乏辨别力,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稚嫩的头脑往往很容易被这些鱼龙混杂的信息混淆了认知和判断。通过这部电影,联系今天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更加理解与时俱进的深刻内涵。人无完人,一个政党也是一样。我们的党,是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党,是勇于承认错误、虚心接受建议、并积极改正的党。事实上,这些年来我们经历的一切,让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充满信心。从西部大开发、到东北振兴,再到中原崛起;从取消农业税,到医疗体制改革;从全力抗震救灾,到成功应对金融危机;从奥运盛会,世博举办到神七上天;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到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我们的党,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自然受到人民的热爱和拥护。

对于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明在人生旅途上树起了前进的风帆,开始了新的政治追求。就现实而言,我要不断加强自己在思想政治领域的学习,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此同时我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不断加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各项基本素质,为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第五篇、高考1977观后感

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观后感

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观后感

品《高考,1977》有感

“砺志报国,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笑书人生,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

定夺魁。”千百年来,莘莘学子为实现自己翘首以盼的梦想,不惜寒窗苦读,古有匡衡凿壁偷光,孟母三迁供孟子以学之优。今有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古往今来,读书能改变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命运,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时光荏苒,光阴似箭,改革如春风般沐浴在中国大地上。在电影中,我看到了知识的伟大。 知识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内在,但在1977年,它更加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高考,1977》就是在这个风雨时代中的故事。

一.故事梗概

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观后感

199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直到1977年才结束,漫长的十年时光,对于生活

在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而言,无疑是黑暗的日子。本片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东北农场名叫三分场的地方,一群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下乡干农活,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苦不堪言的农场生活,对于知识改变命运苦苦期待,在那个知识分子等于反革命的时代,邓小平让他们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引领他们这样的知识分子走向前去。。。。。

故事里面的潘志友是一个很有能力的青年才干,思想觉悟很高,但是也做出

了一系列令老迟不喜欢的事情,公然和右派的一个女孩陈琼谈恋爱,老迟希望陈琼离开,极力不要他们在一起。一天的晚上,老迟给大家放映流动电影,里面有新闻记录,其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人物—邓小平,大家都非常的兴奋,这个人的出现必然会带动一些列的变化。这是一定的。大家都这样坚信着。虽然知青们很木讷的在农场干活学习,不过他们一直想改变自己命运的心从未改变,强子,小根

宝想着通过农场的推荐去大学读书,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准备着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人生,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个机会老迟居然给了陈琼,陈琼陈琼很明显是老迟最不喜欢的人物。但是老迟居然做出这么让大家不可思议的事情出来。一时间也让大家摸不着头脑,陈琼出身“历史反革命”家庭,这对于那个时代而言,对陈琼的生活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老迟想的是通过把她选为队长,让她离开农场,这对潘志友好好踏实工作是很有帮助的。虽然陈琼获得了先机,但是为了得到读大学的推荐,其他知青们还在做着竞争。他们决定用扛大包的比赛方式来一决胜负,看看谁能拿到推荐表。最后,出人意料的是小根宝居然赢得了比赛,原因是因为他获得了潘志友、强子等人的强力支持,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不胫而走的消息让大家苦苦支撑的“死水”局面震动出涟漪——高考制度将于当年恢复,推荐上大学从制度上就此成为了历史。现在最新的制度就是每个青年才俊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一味的跟所有人一样,命运被别人,被现实改变,每个急于改变命运的知青打开了。

然而,有一个人是难以接受这个高考改革制度的,那就是老迟。这么多年的农场生涯,投入了他的青春和理想,也收获了成绩,当然,同时也收获了一种固定难移的思维模式。在他看来,这些学生这个不安分守己的思想是不符合党的正确路线的,是不符合毛主席的教育的。他思想守旧、老化,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新的事物,新的改变,更何况这一次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引诱和动摇,他岂能接受自己权威受到这样的挑战。他当然下意识地排斥着,坚决认定那是谣言,更加严厉地管辖起自己的部下,做任何事情需要请示上级。都需要经过那个章印,而老迟就是掌握章印的那个人。那么就是说那是掌握大家生死大权的印,真的是这样的么?老迟就使出浑身解数,尽量让大家生活在自己圈定的范围之类,不仅仅是行

动,还有那些浮动的思想变化。更加主动地安排着所有人的每一道人生轨迹,更试图用全力推动大雁洼的计划和憧憬,让一切恢复到“正轨”。但是,他很快就感到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大家虽然还是像以前那样做事。但是思想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都在积极准备着考试。一个偶然的机会老迟发现他所看中的潘志友居然和陈琼睡在了一张床上。这对于老迟来说是很难接受的现实。他就更加下定决心要凭借一人之力改变这群人的命运。

1977年12月10日, “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这位老人不仅仅叫醒了上山下乡的青年,他叫醒了整个中华民族!“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邓小平从思想与灵魂上唤醒了沉睡的中国!那个时候大家都热心积极准备参加高考。老迟最终是被大家感化了。也同意大家参加考试。在考试的那一天,他们去考试坐火车的时候。汽车跑不动了。大家拼尽全力像那个目的地跑去,跑出了自己的人生。老迟最后还帮助了他们。最终的机会可以说是老迟给他们的。从一个极不情愿大家参加考试的固守分子到帮大家竭尽全力的男人。老迟这个人物形象一下就升华了。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观后感

二.暗线分析和人物形象分析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观后感

这部电影中非常鲜明的就是那一枚章印。那枚鲜红如血的章印贯穿着文章

的始终。影片中出现好几次队章印的描述。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将这个物品做出多情节段的描写?结合当年的政治状态,结果自然分晓。文化大革那冷酷的政治环境。那个时代都是发人省醒的。我们不了解政治。也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也许命运是不公的,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广大老百姓,多少的青年才干埋下了多少痛苦。那一枚章印正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大家都在所谓的理想主义社会中苦苦针扎,没有理想没有奋斗目标,电影深刻揭露了文革对知识青

年的残害,同时也表现了知青们与命运抗争直至取得胜利的顽强拼搏精神。从这方面讲,电影更具有了真实的历史意义,也表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章印最终没有能够拴住那个时代的人民。当邓小平同志复出发表讲话,貌似已经习惯了农村的知青们都预感到,一场大变革将迅速在全国蔓延。变革俩字放在21世纪的今天可能不足为奇,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最终人们逃脱了。这意味着中国的腾飞。改革开放的力度前所未有。那一刻。我想所有中国人的心都是澎湃的。本片没有华丽的背景,没有闪耀的明星,没有钱权之斗没有世俗之争。只是用最普通的人物最殷实的语言最曲折的剧情将最真实的历史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能感受到的,是至善,是求知,是不屈,还有对战胜命运的深深赞叹!

电影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主人公老迟。影片中将这个人物刻画得很生动,他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但他原则性强,党性强,甚至有点不通情理。作为一个军人。军魂永远在心中。当知道邓小平上台之后对高考的改革,所有的知青不需要推荐就能凭借自己的知识参加高考。老迟曾猜疑过,彷徨过、抗争过,他不想放走这些他眼中的孩子,“骨干都走了,农产怎么办?”但是在剧情的继续发展下,慢慢的老迟那颗心被大家撼动,他不是那种思想一成不变的守旧派,对于中央的最新指示,他持怀疑的态度,严格限制大家不让大家参加高考,这与后来那个承载这些知青到考场的老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物形象,更是一个人思想的进步。大家都没有错。他为大家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为了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他见证了国家的变化。诠释了知识的力量。

第六篇、《高考1977》观后感

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观后感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1977年高考的恢复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1977年高考的恢复,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一大批优秀青年从此成为了民族进步的中流砥柱;1977年,一个国家和时代发生了彻底性的转折。

前段时间,毛概课上,老师让我们观看《高考1977》这部影片,影片以知识青年比较集中的北大荒为背景,讲述了在东北某农场三分场中一群知青为了回到自己的城市,想借着“工农兵大学生推荐资格”跳出这片贫瘠的土地,但是这样少有的机会毕竟只能降临在少数人身上。1977年春夏之交,高考制度的恢复让知识青年们都看到了希望30年的高考,不仅仅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更是改变国家的命运扭转了时局,所以这部影片承载了众多人的回忆、感慨。

“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

1977年12月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总设计师”书就的大手笔,也为日后的变革埋下重要的伏笔。

本片故事立足于东北某农场三分场一堆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他们中有被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看好的接班人(北京知青潘志友),更多的则是不堪农场生活,苦苦期待改变 “知识青年”命运的青年人(上海知青强子、陈琼、小根宝等)。在那个意义非凡的年份的夏秋之际,邓小平的复出,高考制度的变革让几乎在苦中作乐的环境中日益麻木的他们看到了希望……

但是,就他们所处的年代和环境,要想真正走出“鲤鱼跳龙门”的一步,甚至仅仅是获得尝试的资格都谈何容易,志愿报考和单位推荐的颠覆、青春的萌动和农场管理者思维的差异、渴望改变命运和家庭成分历史“斑点”之间的鸿沟……不同的人,围绕着小小的红色公章,做着命运的搏击。强子的绝食、小根宝的意外弃世、陈琼的反革命父亲风波……他们的身上凝缩着“知青”这个特殊类群所承受的历史苦难。

结局是喜剧的,所有的矛盾在“人性”这两个字中悄然冰融,甚至可以说有点跨越历史的理想主义。而在纪念改革开放34周年的现在,当我们回味恢复高考制度前后那并不长久却异常凝重的时刻时,终于可以说:它作为历史的一页,毕竟已经翻过去了!

这部影片所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关于高考的深思,或许还有对于人生的思考。作为一个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90后,我们面的挫折、苦难更是少之又少。正是这样,我们才需要好好地思考,对比与上一代的不同,我们从中可以学到我们缺乏的勤奋、节俭。高考,从来都被我们看作人生的转折点,在看了电影以后,对于高考我又重新审视了高考。通过高考,我们体会到的更是人生的意义。无论最终是否能考上大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追求梦想的精神。

1977年,这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陈甫德说:“恢复高考比高考被本身更伟大”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并不算惊天动地的大事件,高考的恢复让人与知识的脱离不在,同时也恢复青年对命运,对前途的信心。高考的恢复足以让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轨迹发生改变。这部影片除了让我们重温历史之外,给我们更多的是忠告与警示,知识永远在任何时候带给我们光明与希望,不仅个人如此,民族也如此。

经济与管理学院

06125003 刘磊

第七篇、高考1977观后感

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观后感

我们是幸运的

——《高考1977》观后感

这是一部关于读书的电影,对于活到老,读到老的我们来说,值得反思。影片讲述的是在黑龙江农场插队的知青,他们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在那里的8年,他们看不到任何未来的方向,直到突然传来恢复高考的消息。影片中热血青年对知识和理想的渴望和追求深深震撼了我,那是一种久违的感动。

“今天,1977年12月10日,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去读书去!”这是《高考1977》中的台词,话里讲的这位老人就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33年前正是在他的指引下,无数上山下乡的知青走进高考考场,而知识改变命运的背后有一个沉重的话题。当我们把高考仅视为一块跳板时,从未想过它在上一辈心中曾经是那么神圣。

影片围绕着读书展开。为了寻找复习资料,强子黑夜去偷书,却不幸被巡查人员抓住,送进派出所。临走前,警察把他的书包还给了他,并且留下一套高考复习资料。历尽磨难的他们犹如盲人重见了光明,每天发疯似的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场长老迟希望知青们能够扎根边疆,留下来继续生产建设,于是想用测验来阻止大家参加高考,强子决定用绝食来维护尊严,小闻、根宝,甚至原先的死对头老皮也纷纷加入。陈老师被打为历史反革命,为了女儿陈琼能参加高考,陈老师深夜里在复习书上给女儿做笔记,私刻公章伪造平反函。十一年没有再教书的陈老师在简易的平房里为知青们复习。渐渐地老迟理解了这些孩子对未来的渴望,他放弃了自己曾经的坚持,加入到拥护高考的队伍中来。最感人的一幕是那些赶考的知青们没有赶上火车正处于绝望时,一个熟悉的声音挽救了他们,老迟开来了拖拉机,带着孩子们上路了。在片尾,老迟在空旷的农场里, 对着喇叭,报着考上大学的名单,笑着、念着、说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多数人来说,历经千难险阻求学的情况已经不多,反倒是课业多学习负担重的抱怨不少,这与教育制度有关,但也不能否认,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方面我们忙于在信息的海洋里去糟粕取精华,无心思考学习的意义,另一方面,各种信息铺天盖地随手可得,知识的神圣感微乎其微。我们学的不少,用心学的却不多,被动接受的不少,主动追求的不多。如果我们不去反思,就会像蒙着眼睛的毛驴,只能绕着磨坊原地转圈。所以,我们需要停下来,让心跟上自己,日三省其身。 影片里老陈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你是否参加高考并不重要,能否录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尊重。” 片中还有一个镜头,离开讲台十一年的陈老师在给知青们上课时,师生间很简单的对话“老师好!同学们好!”却是那么感人,只有学习来之不易的人们才会如此虔诚地把普通的一声问候当做一种仪式。

1966年6月,中国终止了高等院校的招生制度。1977年10月,中国恢复了高等院校的招生制度。耽误了十一年的知青们在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时说“我们是幸运的”,那么现在我们正享有上一辈做梦都想拥有的东西,我们是否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呢,这是我们每个现代人需要自问的问题。

第八篇、高考1977观后感

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观后感

《高考1977》观后感

该影片以1977年邓小平同志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主要讲述一群在东北农场下乡的各地知识青年,在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后,冲破重重阻力参加考试最终改变命运的故事。“人可以无力,但不能无知,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重要的多、伟大的多!”影片中的这句话,是对这场变革最好的注解,也是影片的意义所在。

那时的中国根基未稳,百业待兴,国家贫穷,国家领导人迫切地希望国家快速地富裕起来,因此提倡的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把中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变成一个工业大国,鼓励大跃进、知识青年下乡等,而在此期间领导人也形成了一些错误判断,导致了对所有知识青年来说不亚于一场灾难的文化大革命,从1966到1976年,整整持续了十年,在这漫长的十年中,所有的知识青年感受到的只有压抑、痛苦,却看不到未来在何方。然而,1977年,随着邓小平同志的复出,头等大事便是提出重新恢复高考,而党中央也开会一致通过关于教育的重大改革,恢复高考制度。邓小平同志的这一举动,无疑给了所有渴望学习、渴望知识的有识青年希望,让他们可以改变命运,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都说知识就是力量,而中国就需要这力量,来改变国家的命运。

当看到影片中的青年们的手共同举高着一个渺小的收音机,认真听着邓小平宣布“恢复高考制度”,激动地泪流满面的时候,我似乎能体会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高考的期盼。因为想学习,想高考,他们每天都等待着机会,哪怕一等就是11年。而现在,他们沉睡了11年的心脏重新开始跳动起来,他们热血沸腾,感觉到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契机。他们偷偷钻进贴了封条的图书室偷书;深夜不睡觉,靠着煤油灯的微弱光线复习数理化;父亲为了女儿,不惜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黑龙江送去复习资料和“证明”;为了反抗农场革命委员会提出的“报名资格考试”甚至集体绝食;为了赶到县城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在去火车站的半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便索性跑到火车站,一路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相互支持,就为了赶上沉睡11年后恢复的第一次高考,为了赶上这新时代的第一班火车。由此可见,他们对于想参加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如此的渴望、执着。

而从邓小平同志的决定中,我们体会到领导人的急切心情,他们迫切把知识还给整个民族,还给每一个中国的有志青年。因为国家想要继续向前发展,就需要各种知识的支撑。而由于受长期“左”倾错误干扰,想要重新恢复高考制度的任务无疑是非常艰巨的,但是邓小平同志以他无私无畏、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排除万难,果断决策,拯救了无数渴望为国家贡献自己力量的知识青年,使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有知识、有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他的这些有关培养人才、发展教育的理论,成为邓小平思想体系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不断深入而载入史册。

恢复高考是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突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中国人才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历史转折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邓小平同志无疑是促成这些的关键人物,历史和人民将会永远铭记邓小平同志在这重要的转折关头所做出的特殊贡献,他永远是我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伟人。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观后感 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