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改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小学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小学作文】

第一篇、农村改厕工作的困难和对策探讨

改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年5月第23卷第3期J

EⅡvil0ⅡHe血th.May2006,Vol23,No

-279

【工作交流】

文章编号:1001-5914(2006)03.0279-02

农村改厕工作的困难和对策探讨

李凤霞,张奎卫,胡军,曲宝泉,孙林

关键词:土壤;卫生调查;农村

中图分类号:R1242

文献标识码:E

农村厕所卫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

一,山东省农村改厕工作在省爱卫会的指导下,正在持续稳步地进行,为农村卫生环境的改善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在实际改

厕工作中还存在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亟待制定相关对策,加快

农村改厕工作的步伐。

1山东省农村改厕的基本情况

我省一直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

的重点,多年来,大力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提倡建设无害化卫生

厕所和沼气池,提高农村卫生厕所的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减少肠道传染病的发生。20世纪60年代初,在农村以管水、

管粪为重点.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改水改厕活动。近几年,随着社

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和快速发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和厕所卫生,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部分市以爱卫会牵头,卫生、城建、农业等职能部门分头负责,各级领导层层带头,落实改厕目标责任制,集中解决农村改厕问题。在改厕工作中,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注重实效,较好地解决了农

村改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我省以安全、无害化为目的,主要推广了粪尿分集式、三格

化粪池和双瓮漏斗式等卫生厕所,三联式沼气池厕所等。截止2004年底,全省农村改厕已达1334.63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

达到6656%,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已达6938%。党中央、国务院

对农村卫生和农民健康越来越重视,2004年专门拨付专项经费用于我省农村改厕。农村改厕项目的开展,不仅能带动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也是预防疾病,造福社会,保护广大农民健康和提

高生活质量的一件大事。

2农村普及卫生厕所的制约因素工1经济落后夏资金匮乏

经济落后以及资金匮乏严重制约农村改厕工作。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群众性、技术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专职人员和资金,资金是保证农村改厕顺利进行的关键,广筹资金是解决改厕经费的有效办法。但是,目前我省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许多地区经济发展慢,生活水平低,农民还没有解决或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几百元投入厕所建设,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如果没有政府的经费支持,农民自筹资金是不现实的,推

进农村改厕也只是一句口号。所以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要

建造卫生厕所,应由国家支持,地方补贴,农民自筹相结合,方可改变农村厕所的现状。

2.2技术人员缺乏且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建造卫生厕所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到卫生技术、

作者单位: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济南250014)

作者简介:李风霞(1963一),女。副主任医师,扶事环境卫生学研究。

万 

方数据工程建设等领域,这项工作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改厕技术跟不上,技术指导不到位,建造的卫生厕所存在质量问题,会

严重挫伤农民改厕的积极性。目前,农村卫生厕所的土建工程的

98%由农民自行组织建造,建造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甚至有些施工人员连基本的设计图纸都看不明白,而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农村改厕的进程。根据2003年

对全省从事农村卫生工作人员的现状调查表明,202名从事农

村卫生工作的人员中,有58名从事农村改厕工作,占28

71%,

其中,省级3人,市级17人,县、乡级38人,分别占从事农村改厕工作人数的5.17%,293l%,6552%。58名从事农村改厕的人员中,主任医(技)师2人,副主任医(技)师16人,中级以下40人,

分别占3.45%,27.59%,68.97%。但是,担任单位行政职驽且具有

副主任医(技)师及以上业务职称的有12人,占从事农村改厕工

作人数的20.69%,具体从事农村改厕工作具有副主任医(技)师及以上业务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6人,占从事农村改厕工作人

数的10.34甜”。为了配合全国农村改厕工作,我们举办了全省农

村改厕技术培训班,培训前,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了摸底考试,

考试内容主要是农村卫生厕所的基本内容,分值为100分,培

训班共分3期。第1期主要对市级卫生、工程和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培训,41人参加,最高为90分,最低分为20分,平均分为62

27;第2、3期主要对县(区)级卫生、工程和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共80人参加,最高分为75分,最低分为10分,两期平均分为42.57,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我省从事农村改厕技术人

员的技术水平。由此可见,要想真正承担农村改厕的技术指导,卫生、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和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迫在眉睫。

2.3农民卫生观念淡漠且科学改厕意识不到位

由于受千百年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民没有真正认识

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束的真正好处,农民的卫生意识不高。大多数农民认为,厕所就应该是脏的、臭的,没有必要把钱和物投入到厕所上。许多农户使用连茅圈,由粪便传播的疾病不能得到有

效控制,苍蝇孳生地难以消除,地下水质受到污染,各种肠道传

染病在农村多有发生,许多农民宁愿出钱看病,却不舍得出钱改厕。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并没有意识到厕所卫生水平也是决定

生活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改厕的农户,也是疏于管理.大多数起不到卫生厕所的作用。3对策讨论

3.1加强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实行目标管理

目前,要使政府领导重视改厕工作,必须做好领导的开发工作,使各级领导真正认识到农村厕所卫生是关系到农村环境卫生,关系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大事。落实农村改厕管理是实行

目标管理的重要一环,要在政府的领导下,采取有力的干预措

施,协调好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做到职责分明,监督有力,奖罚分

280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年5月第23卷第3期JEnⅥmflHealth,May2006,Vol23,No3

明,这一问题应该能得到解决。同时,各级政府应蕈视农村改厕的资金投入,调动农民改厕的积极性,也可以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鼓励个人投资改劂。特别是20()4年中央财政对找省农村改

件、居住环境以及生活习俗,农{t改胞0必须从实际出发,选择符合群众意愿和农村经济水平的改造模式,不能搞“一刀切”,当

然,农村改厕尽可能建造节水型、无害的卫生厕所。其次,必须尊蕈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认

识到改厕的直接受益者是他们自己,把改厕工作变成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自愿参加。第三,要加大对基层干部工作的技术指导,使基层卫生_[作能抓住重点,解决实质性问题。刚绕农村改

厕的政策支持和资台资助,更应该利用这次契机,在中央财政的

支持下,各级政府应该适当提供地方配套资金,激励农民建造卫生厕所的积极性,同时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大监督力度,把农村改厕落实到实处,}F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切吏感受到改厕的好处。3.2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健康教育

农村改厕工作要继续坚持“农民自愿,自建公助,多方筹资,

厕,要选拔政治素质高,事业心强,业务水平过硬的专业技术人

员对下级业务人员或直接对乡镇和村干部进行卫生厕所技术培训,或者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及时收集总结在改厕项目工作中的好典型、好经验,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各种形式加以宣传推广。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符合民心民意的有力措施,搞好技术培训和健康教育工作。各

建管并重,行会治理,注重技术,科学改厨”的原则。改厕的关键

在宣传动员L,这就要求在对群众宣传发动上必须加大工作儿

度,加强法制宣传,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的

宣传活动,凋动广大农民改厕的{}}{极性,并不断向群众推荐适宜的改厕技术、方法和模式。

地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具体指导修建n生厕所,讲授具体

的施工方法等。

3.4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规范卫生厕所的管理

农村改厕足系统工程,是改观念、改设施、改行为的综合体。

近年来,随着富民政策的小断落实,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

意识不断提高,对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特别是农村厕所的改善要求也日趋迫切。厕所是家庭建筑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也是防病火病的主要措施。《山东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条例》(简称《条

例》)中规定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开展爱国

卫生运动,改善农村卫生基本设施,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和垃圾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许多农民对使用卫生厕所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但是,许多农民对建成的n生厕所

缺乏管理经验,卫生厕所小卫生。所以,各地应结合开展《条例》

处理工作,创造清洁卫生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所以,我们要严格

执行《条例》规定,树立大卫生观念,结合开展“亿万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广泛宣传和普及卫生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应采取多种形式,如电视、广播、报纸、黑板报等,向农民宣传改厕的好处和长远意义;也可必编写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分发到农民手中;或在农村建改厕样板,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改厕带来的好处,

宣传和“亿万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围绕爱国卫生运动,帮助农民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教育群众讲究卫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卫生厕所领导小组,制定规章制度,进行定期或小定期检查评比,使日常管理真正落到实处,使群众正确掌握使用和维护的方法,确保改好

一个、用好一个、巩固一个,充分发挥设施效益,做到建管并重,讲求实效,把p生厕所的日常管理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和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1]胡军,张奎卫,李风霞,等山东省农村改水改厕、卫生村镇创建专业人员基本情况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4):57—58

(收稿日期:2005一10_24)

营造改厕的氛围,以点带面,让农民主动投人到改厕工作中。

3_3加强改厕技术培训,注重科学改厕

对修建卫生厕所的形式,应根据各地具体经济情况和资金设计经济实用的卫生厕所,注蘑科学改厕,保证施T质量,防止因质量不合格造成经济损失而挫伤农民改厕的积极性。首先,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根据我省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

(本文编辑:杜宇欣)

÷仆{HHHH“}**{H洲HHHHHH{:蚌抖HHHH洲HHH“忖}{}}¨HH十{H}}抖HHHHHHH}十}十}十}“

卫生部通报2005年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情

2005年1—12月,共监测发现化妆品不良反应1053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996例。年龄集

i主。病例数量比2004年增加了76例,病例年龄构成和职业分布等与前儿年临测情况基本一致。1改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品接触性皮炎(939例)最常见。这些化妆品不良反应共涉及2295种化妆品,其中国产普通化妆品1039种,幽产特殊用途化妆i品162种;进口普通化妆品826种,进口特殊用途化妆品71种。在引起不良反应的普通类产品中,护肤类化妆品(1023个)数量最多,其次是抗皱类化妆品(238个)。在引起不良反应的特殊用途化妆品中,防晒类化妆品<107个)数量最多,其次是祛斑类化妆品(86个)。值得注意的是有52个不良反应病例与美容院使用的化妆品有关,且病变通常较为严重=

据分析,引起化妆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包括化妆品原料导致的过敏反应或刺激反应、卫生质量不合格导致不良反应,标签标识说明书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造成消费者选择化妆品不当或使用不当。如在对1774种引起不良反应的化妆品以患者自身进行斑贴试验后发现,596个产品呈阳性(强阳性8个),阳性率33.6%。在斑贴试验阳性的化妆品中,以普通类化妆品为

!主,共357个。

卫生部要求,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将不兑反应监测信息与化妆品日常监督检查以及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相结合,要重视±

!消费者投诉和举报,要加大对美容院使用化妆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同时,要做好对化妆品标签标识违法宣传的监督检查工作。

±

本刊讯

母HHH}{㈣HHHHH¨时¨.}汁十HHHHHHHHH}{}十HH“蚪HH抖抖HHHHH洲洲“H“州}{}{};}}HHHHHHH洲HHH{“}}

万方数据 

农村改厕工作的困难和对策探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李凤霞, 张奎卫, 胡军, 曲宝泉, 孙林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济南,250014环境与健康杂志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HEALTH2006,23(3)4次

参考文献(1条)

1.胡军.张奎卫.李凤霞.曲宝泉.孙林 山东省农村改水改厕、卫生村镇创建专业人员基本情况调查[期刊论文]-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5(4)

相似文献(2条)

1.期刊论文 张蕴晖.陈秉衡.郑力行.褚建辉.丁训诚 环境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测定与分析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3,20(5)

目的了解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s)的污染情况.方法采集上海及周边杭州湾和运河地区的水样、土样、底泥及鱼、虾、蟹等水生生物样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的含量.结果phthalates在水中的含量<土壤<底泥<水生生物;不同水生物对phthalates的生物富集程度不同,泥螺和虾较易富集DEP和DBP,而鱼类和河蚌较易富集DEHP.结合国内资料,推算60kg成年人每日摄入量为3.4 mg,低于人每日安全摄入量.结论上述地区普遍存在phthlates的污染.

2.期刊论文 王杰.彭言群.肖云龙.艾健康 某县土法金银冶炼业环境污染调查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7)改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目的 了解某县土法金银冶炼业周围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方法 于2000年4-7月采用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土法金银冶炼业污染的环境介质(车间空气、农田水、饮用水、蔬菜、稻谷和土壤)中的砷进行监测,对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土法金银冶炼生产工艺落后,冶炼业布局不合理,"三废"未进行处理.环境介质均不同程度受到砷污染,其中农田水砷浓度最大超标达1 749倍,致使稻谷砷含量最大超标达37倍,蔬菜砷含量最大超标达35倍,车间空气砷浓度最大超标16倍.当地部分居民被检出为慢性砷中毒.结论 土法金银冶炼业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砷污染,危害当地居民的健康.

引证文献(4条)

1.李爱春.崔亮亮.齐立香 2004~2005年济南市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改厕项目实施情况调查[期刊论文]-预防医学论坛 2009(1)

2.王玉华.方颖.焦隽 江苏农村"三格式"化粪池污水处理效果评价[期刊论文]-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8(02)3.曲宝泉.张奎卫.李凤霞.孙林 2005年山东省农村改厕情况调查[期刊论文]-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7(11)4.余钢.阙思思.方正 浅谈我国农村粪便污水处理设施[期刊论文]-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05)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0年1月5日

第二篇、2016网络学习考试 答案 (1)

改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支持东北地区率先发展,更好辐射带动其他地区。()

错误

9.持有、实际使用运动健身卡、会所和俱乐部会员卡、高尔夫球卡等各种消费卡,违反了党的廉洁纪律。()

错误

34.四川是全国唯一的()聚居区。

A、土家族 B、布依族 C、彝族 D、羌族

29.《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

A.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 B.正面倡导、面向党员领导干部

C.负面清单、面向全体党员 D.负面清单、面向党员领导干部

30.()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

A、宪法 B、党章 C、党纪处分条例 D、廉洁自律准则

23.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全局性任务来部署推进,鲜明提出()工作目标。

A、两个好 B、三个好 C、四个好 D、五个好

24.“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A、社会公德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社会法治 D、社会责任感

行政文化的评价一般有两种大的形式,一种是社会评价,一种是自我的评价。()

错误?

8.从业人员享有批评、检举控告权和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行使上述权利而对其进行打击报复,如:降低工资、降低福利待遇和解除劳动合同等。()

正确

5.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启动实施“三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

错误

发挥()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努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A、技术创新 B、改革创新 C、科技创新 D、能源创新

42.我国水生态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

A、江河干涸 B、湿地减少 C、水域污染 D、过度取水

45.安全工作对企业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根据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是()。

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严厉问责 D、综合治理

发生社会安全事件后,应当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是()。

A、强制隔离当事人 B、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

C、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身份证

D、加强对核心机关的警卫

7.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要求,准确把握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攻方向,要注重脱贫致富与全面小康有机结合、加快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精准扶贫与区域开发有机结合、夯实基础与提升能力有机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动员有机结合。()

正确?

12.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正确?

21.“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统筹()、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

A、水生态保护 B、环境信息监测 C、农村饮水安全 D、土壤污染防治

22、就四川而言,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地区

农村

25.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是在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推进“()”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A、两个跨越 B、三个跨越 C、四个跨越 D、五个跨越

30.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强体育工作,做好()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筹办工作。

A、2020 B、2022 C、2024 D、2026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A、农村贫困人口 B、贫困人口 C、城镇人口 D、农村人口

以下原则中哪一个不属于预警警报发布权的原则()。

A、属地为主原则 B、权责一致原则 C、受上级领导原则 D、紧急情况特殊对待原则?

18.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是由我国公务员队伍的性质决定的。()

正确改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9.“心治”是培养公务员秉公办事、奉公守法的品德,在公务员道德建设中讲究“心治”的国家是()。

A、韩国 B、新加坡 C、美国 D、英国

42.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着力抓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建立大病保险、大病救助机制,深化医疗卫生对口支援,抓好()等地方病综合防治。

A、大骨节病 B、包虫病 C、结核病 D、地氟病

2.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天空整治行动。()

错误

4.长江横贯四川全省,宜宾以上称嘉陵江,宜宾至湖北宜昌河段又名川江或蜀江。() 错误

5.四川省十届七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创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正确

6.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王东明作了重要讲话。第一次全体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方式扩大到各市(州)、县(市、区)。()

正确

8.强迫、唆使他人违纪的,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正确

9.不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工作要求,向组织请示报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正确

10.现在,以人为本提高了安全工作的层次,安全不仅仅局限于安全生产的领域,也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附属品,更是一个社会方面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正确

11.在突发情况下,我们要重视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

正确

12.公共安全事件制度总体思路要坚持有效控制危机和最小代价原则。()

正确

13.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公务员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

正确

14.公务员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

正确

15.职业道德的作用机制实质是加强公务员的责任监控机制,强化职业道德建设。() 正确

16.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正确

17.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正确

19.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外在动力。()

错误

20.《易传》的作者在《文言》篇中提出“人天和合”的观念。()

错误

20.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提出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 () 正确

2.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正确

3.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中等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错误

4.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正确

5.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正确

6.四川城市人口成断层效应。()

正确

7.历史上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

错误

8.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错误

9.四川省十届七次全会提出,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加快推动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建设先进制造强省。()

错误

11.隐瞒入党前的严重错误的,一般应当予以除名。()

正确

12.相互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对方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搞权权交易的,违反了党的工作纪律。()

错误

13.党员领导干部组织、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违反了党的组织纪律。()

错误

14.安全生产立法有两层含义,其中,狭义的概念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订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活动。()

第三篇、农村改厕工作调查

改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24卷第6期2002年12月

宜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JournalofYichtmUniversity(nattLralscience)

V01.24,No.6Dec.2002

农村改,厕王作,调查.

齐振文,李晓艳,莫俊生

(焦作市卫生防疫站,河南

焦作454001)

[摘要]目的:了解农村改厕情况,指导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方法:对焦作市农村改厕情况进行调查,对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进行监测.结果:焦作市农村改厕率达83.17%,粪便无害

化处理效果良好.结论:加强改厕宣传、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继续巩固农村改厕成果.

[关键词]

农村改厕;粪便无害化处理;调查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380X(2002)04—0084—02

.废除单缸(池)厕所和露天粪坑.

目前已经建成使用双瓮(格)漏斗式厕所519810个、沼气池1826个、改造农村公厕3526座,占农村应改厕所的83.17%.简易厕所、露天粪坑已经消灭.

2.2主要类型厕所的构造:双瓮漏斗式厕所是河南发明并推广,适用农村的卫生厕所,也是焦作地区农村主要推广的厕所类型.其设计合理、构造简单、造价低廉、易于推广.主要构件如下:①漏斗型便池:为放置在前瓮上的便器,多由各县陶瓷厂统一烧制.表面光滑上轴,易于冲洗.②瓮型贮粪池:分前瓮和后瓮,后瓮略犬于前瓮.容积一般为3.5m3.瓮体为各乡村统一使用水泥预制而成.③过粪管:一般采用塑料管或陶瓷管,内径10~12cm,长50~60cm.放置时从前瓮距瓮底50cm高处向后瓮抬高30cm,呈300左右仰角斜插后瓮.④便池塞和后瓮盖:为了促进粪便厌氧发酵,前瓮便池必须加塞,后瓮必须加盖.便池塞可用塑料或棉麻等材料制成,后瓮盖则由水泥预制而成.厕所地面硬化,前瓮和后瓮的上沿要高于周围地面,后盖严密,防止污染.双格漏斗式厕所多为旧厕改造而成.将原厕截隔为前后两格,两格之间以过粪管连通,前格加漏斗便池,后格加盖封闭,类同双瓮漏斗式厕所.

2.3无害化处理效果:抽取50户双瓮漏斗式厕所进行监测,后瓮粪液大肠菌值均在10—2~10—4的范围,蛔虫卵沉降率为98.2%,粪液无孑孓,池的周围无蛆、蛹和新羽化的成蝇,完全达到了国

[中图分类号]R124.2

对农村传统的单缸(池)厕所进行改造,使粪便达到无害化处理效果,是消灭传染源,控制肠道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为了解焦作市农村改厕工作现状,指导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我们于2002年6二7月,对焦作市辖县(市)农村改厕工作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焦作市农村厕所.

1.2方法对农村改厕进展情况、主要类型厕所的构造进行调查.在温县已改建使用的双瓮漏斗式

厕所登记中,随机抽取50户进行粪便无害化效果

监测,按国家GB7957—87《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同时随机抽取150家农户,进行改厕前后对比调查.2结果

2.1

改厕进展情况:近年来,为改善农村环境卫

生状况,在市爱会的组织领导下,卫生、城建、农业等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县乡村领导层层带头,落实改厕目标责任制,集中力量解决农村改厕问题.在改厕工作中,用“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注重实效,节约投资”的原则指导改厕工作;在资金筹措方面,采取“市县奖一点,乡镇补一点,村里筹一点,农户拿一点”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农民负担,较好地解决了农村改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改厕以卫生、安全、无害化为目的,主要以推广双瓮漏斗式厕所为主.具体要求每户建一个双瓮漏斗式厕所,养猪农户可根据宅基地情况建造“三合一”沼气池.街道厕所改造建成三格化粪池或双瓮(格)漏斗式厕所.农村学校应建造大三格化粪池

家GB7957—87《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要求.

收稿日期:2002—09—09

作者简介:齐振文(1964一),男,河南焦作人,副卡任医师、学士,主要从事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工作

84

万方数据 

第6期

齐振文,李晓燕,莫俊生:农村改厕工作渊查第24卷

通过调查150家农户,农户一致反映,建造使用双生、臭气消失;蛆虫消灭,苍蝇减少;加塞加盖:禽畜安全;提高肥效,粮菜增产.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中.③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根据不同的地方和经叨,既使群众乐于接受,1义顾及了改厕效果.如在城区和条件较好的乡镇大力推广水冲式厕所,在学校推广三格式化粪池厕所,在农村推广双瓮漏斗式厕所’.而在双瓮漏斗式厕所推广过程中,又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改厕样式.凡新建住房,要求~律建成标准化的双瓮漏斗式厕所,而老住户,则经过科学的研究和论证后进行改造,即在老住户原有便池的旁边,再挖一新的便池,通过过粪管按规定标准连接起来,对原有粪池,上面安装漏斗后封闭起来,对新挖的粪池,砌好后用盖子封闭,这样,既利用了原有粪池,节约了资金,又达到了改厕的目的,其作用与新建的双瓮漏斗式厕所完全一样,干部群众都非常满意,③加强技术服务,确保建好用好.在改厕过程中,卫生防疫人员要充分发

瓮漏斗式厕所与旧厕相批瘴很多明显拢点船壬净遥_.?,,。济发展状况,一采取不凰的形式,避免一个模式一刀

存在的问题①宣传不到位,部分农村干群

对改厕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改厕积极性不高.②改厕技术指导不力,个别厕所建厕质量不符合要求.如过粪管过细、斜插放管倒置,使粪管堵塞,以及后瓮盖预制不规范、。封闭不严等.③改厕后使用管理不善.如便池不加塞、后瓮不加盖、以及在后瓮中乱倒垃圾粪便、扔病死禽畜等,造成后瓮中已发酵的粪液再次污染,影响无害化效果.3.2对策

针对改厕工作出现的问题,我们采取

的主要对策是:①重视宣传发动,营造改厕氛围.改厕工作虽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但由于

农村多年来的陈规陋习和农民重经济,轻生活环境;挥专业优势,深入改厕第一线,做好技术指导服务的思想意识,改厕工作开展起来并非易事,为厂激工作.督导改厕农户按标准进行设计、进料、施工

发广大群众自愿参与农村改厕的积极性,转变思想

.对改厕农户进行定期回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④加强改厕厕所的日常管理工作.教育群众勤刷洗便池漏斗、勤打扫卫生,不要把不易腐烂的物质倒人前瓮;不要把污水、赃物直接倒入后瓮.村队成立厕所管理领导小组,定期检查,使Et常管理要

求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使群众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改厕管理变成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确保改好一个,用好一个,巩固一个.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观念,广泛宣传教育群众是改厕成功的关键,在这

方面,一是坚持开展“十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广泛普及科学卫生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二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墙报、黑板报、标

语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改厕的好处,并组织人

员编写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改厕小资料分发到有关乡镇、村街和农户.三是大力宣传改厕成功的典型样板,利用这些典型现身说法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改厕氛围,动员农户积极投入到改厕工作(上接第77页)

表2

两组剖宫产术后情况比较子宫浅肌层后再撕开,不需要推膀胱,减少膀胱损伤.(4)皮肤采取包埋缝合法减轻了外缝线引起的牵拉疼痛、针眼红肿及线结反应,切口平整呈线状,无缝线疤痕.(5)不缝合腹膜,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r腹膜牵拉所致的术中不适及术后疼痛,且腹膜愈合快,术后下床早、排气早、便于哺

※P<0.0i

AP<0.05

乳、子宫复旧及术后护理¨J.(6)脂肪及腹膜采用撕拉法,缩短了进腹时间.(7)拆线时间短,5日即可拆线,既增加F床位使用和周转,又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和费用.缺点:该术式暴露稍差,胎儿娩出有时困难.参考文献

3讨论

本组采用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取得厂良好的临床效果,此术式优越性表现为:(1)切口选择在pfannenstiel皱壁,术后疤痕易被腹壁皱褶遮盖,且疤痕细,不影响外表美观,可以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2)钝性撕开皮下脂肪,使行走在脂肪中的血管、神经保留下来,减少出血量,有利于术后恢复.(3)在子宫下段上部1/3处切开腹膜反折及

[1]于慧敏,其木格,乔惠珍等.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

(7):410.

万方数据 

85

农村改厕工作调查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齐振文, 李晓艳, 莫俊生, Qi zhen-wen, LI Xiao-yan, Mo Jun-sheng焦作市卫生防疫站,河南,焦作,454001宜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ICHUN UNIVERSITY2002,24(6)0次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谭铁强.张兆仁.陈振中.刘国雄.黄渤 武汉市农村改厕技术实施现状与展望 2001

为了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卫生,提高厕所粪便的利用率.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分析了武汉市农村改厕技术实施现状.结果显示,改厕技术分为五类,一类为室内水冲式厕所.这类厕所粪便处理效果差,在我市农村中占61.14%;二类是三隔或二隔式化粪池.在我市已大面积实施推广为33.07%.三类双瓮式厕所,在我市属于试点实施.四类是沼气式厕所占0.45%.五类为真空抽吸收集粪便厕所.目前处于初试阶段,它解决了农村和偏远山区及贫困缺水地区分散式厕所粪便易污染环境,通过真空管道封闭集中收集粪便的问题.作者认为,它是节水节能型粪便收集系统,为后期粪便无害化处理创造有理条件,也为今后农村改厕、科学进行粪便处理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期刊论文 杨云.文正葵 湖南省农村改厕动态分析及发展 -实用预防医学2003,10(5)

目的对湖南省1984~2002年农村改厕现状的分析,为农村改厕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湖南省农村改厕统计报表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湖南省农村改厕在125个县(市、区)全面进行,累积投资10 887.30万元,建成卫生厕所663.77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为51.38%,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26.48%.结论农村卫生厕所的普及推广和粪便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是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重要内容.我省在农村改厕工作中,逐年增加了对农村改厕的投入,改厕工作进展顺利.

3.期刊论文 文正葵.杨云.吴传业.WEN Zheng-kui.YANG Yun.WU Chuan-ye 湖南省农村改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22(6)

目的了解农村改厕对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选择不同地理环境的6个县检测沼气池、双瓮池、三格池的卫生效果,并以相邻未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单池)的村作为对照组,调查改厕前后5 a内法定肠道传染病(甲肝、痢疾、伤寒等)以及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进行人群问卷调查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3种无害化粪便处理设施均能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要求,与未改厕村比较,改厕村的人群寄生虫总感染率降低了61.32%,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降低了45.25%,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降低了42.62%;肠道传染病、感染性腹泻和寄生虫感染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分别减少16 678.1、4 291.3和7 427.7元,合计28 397.1元,人均减少疾病损失2.45元.改厕减少了粪便对水体、土壤和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蚊、蝇、鼠等孳生条件,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结论3种化粪池均有明显的防病效果,并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农村改厕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4.期刊论文 张成云.蔡梅.刘影.赵萍.蒲川贵.王余华.许建强 四川省农村改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2)

目的:摸清四川省农村改厕工作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按全国爱办对标准卫生厕所的分类,参照儿童环境与环境卫生项目(CES项目)的工作方法开展调查.结果:全省卫生厕所普及率为33.46%,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10.34%,卫生厕所主要有沼气池、三格化粪池、完整下水道式3种类型.结论:增大改厕经费的财政投入,加强粪便无害化监测和加强农村卫生改厕适宜技术的培训.

5.期刊论文 文正葵.杨云.Wen Zhengkui.Yang Yun 湖南省农村改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10)

目的为了解农村改厕对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以湖南省地理环境分布不同的6个县作为观察点,采用实验室检测、人群问卷、回顾性调查和建立数学模式等方法,对改厕村和未改厕村的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感染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3种无害化粪便处理设施都能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要求,改厕村的人体寄生虫总感染率比未改厕村低67.04%,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低58.33%,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低56.30%;改厕降低了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减少了粪便对水质、土壤和环境的污染,防止了蚊、蝇、鼠等引起的疾病,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改厕每年可直接减少肠道疾病和寄生虫病的经济损失共28 397.1元,人均减少疾病损失2.45元.结论3种化粪池均有明显的防病效果,并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农村改厕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6.期刊论文 潘玉钦.张美霞 农村改厕与卫生防病效果分析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2,19(3)

目的探讨粪便无害化处理对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效果.方法对卫生厕所普及率、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与常见乙类肠道传染病及发病率及蠕虫卵的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卫生厕所普及率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的逐年提高,3种肠道传染病(痢疾、伤寒、肝炎)、蠕虫卵感染率从1991年的

175.14/10万、76.88%逐年下降,到2000年三种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下降到57.78/10万,下降了67.01%;蠕虫卵感染率下降至22.16%,下降了71.17%.结论粪便无害化处理具有明显的卫生防病效果,在农村应大力普及粪便无害化处理厕所.

7.期刊论文 杨云.李爱斌.文正葵.聂红专.谭开庭.章世清.周诗云.姚正才.鄢有富 湖南省农村改厕对控制肠道传染病和蠕虫感染效果评价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2)

目的探讨湖南省农村改厕对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感染效果.方法按不同地理方位及不同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类型分别选择6个县作为观察点,采用检测粪大肠菌值、寄生虫虫卵沉降率、人群问卷和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改厕村和未改厕村的肠道传染病、感染性腹泻、寄生虫感染、蔬菜虫卵残留检测及卫生行为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双瓮、三格和沼气式三种类型处理设施处理的粪液,其粪大肠菌值达标率分别为95.0%、93.5%和91.7%,寄生虫卵沉降率分别为90.0%、90.3%和87.5%,改厕村的人体寄生虫总感染率比未改厕村低67.0%,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低58.3%,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低56.3%.改厕组与对照组的蔬菜样品中,蠕虫卵检出率分别为11.31%和20.51%.改厕村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农民对粪便与疾病、改厕与防病等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等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明显高于未改厕村.结论改厕后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对肠道传染病、感染性腹泻和寄生虫感染均有不同程度的防病效果.农村改厕对农民的卫生知识、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有重大影响,并产生明显效果.

8.期刊论文 陈国忠.林金福 莆田县农村改厕成果与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分析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0,6(6)

[目的]探讨通过农村改厕途径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效果.[方法]对卫生厕所普及率、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与3种常见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的逐年提高,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结论]农村改厕是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9.期刊论文 金立坚.曹昌志.黄怀勋.孙莉 四川省农村改厕现状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23(4)

目的 了解四川省农村改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 按全国爱办对标准卫生厕所的分类,参照儿童环境与环境卫生项目(CES项目)要求的方法开展调查.结果 卫生厕所普及率及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厕所2004年和2005年普及率分别为35.94%和38.33%,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为27.40%和29.57%,卫生厕所主要类型有沼气池、三格化粪池、完整下水道式3种.结论 四川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较低,卫生效果较差.

10.期刊论文 纪忠义.徐德风.屈波.冯威 辽宁省农村改厕工程模式探讨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5)

辽宁省农村改厕建造了多种工程模式的卫生户厕.但自然气候条件对北方地区改厕工程的运行影响较大.因此,改厕工程选择的工程模式,即要保证卫生厕所在寒冷气温环境下正常运行,保证粪便无害化处理和厕室环境指标达到《农村户厕卫生标准》(GB19379-2003)要求,同时,还要考虑改厕工程的造价.本文通过对辽宁地区建造的卫生户厕的调查分析,探讨适合辽宁地区特点的户厕工程模式.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0年1月5日

第四篇、康定市农村改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改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康定市农村改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康定市农村改厕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实地调研,农村改厕统计数据收集。结果:康定市共农户1.6438万,累计卫生厕所户数有0.7996万,卫生厕所普及率为48.64%,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为15.07%。卫生厕所主要有完整下水道冲水式、其他类型厕所(旱厕)、三联沼气池式卫生厕所3种类型。结论:促进康定农村地区公共卫生资源均等化,转变农牧民的卫生观念,减少疟疾、血吸虫病等传染病的发病,提高农牧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康定农村改厕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与扶持以促进当地厕改进程。

[关键词]农村改厕 现状 问题

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体制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农村改厕工作已被列入《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中[1]。同时,2014年农村改厕工作被纳入到四川省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中。提高民族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及转变人们的卫生意识,减少农牧地区疟疾等传染病的传播。为推进幸福美丽新村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于2015年7月在康定市进行调研。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根据康定市各乡镇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与民风民俗等其他因素,共选取康定市5个项目镇作为调查对象。每个镇整群随机抽取3个项目村,每个村随机抽取45人左右,本次调研共采访695人。

1.2方法

走访康定市当地爱卫办收集统计数据资料;访问农牧民。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共调查695人,其中男性占23.1%,女性占76.9%。调查对象的年龄为18~65岁;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34.6% ,依次为小学、高中或大专以上,分别占30.8%、23.1% 和11.5% ;受家庭经济主要来源以畜牧、养殖等出售为主,占34.7%,依次为外出务工收入、手工业收入、政府补贴或者减免收入、其它收入,分别占30.8%、17.9%、10.5%、7.1%。

2.2改厕基本情况

康定市共农户1.6438万,累计卫生厕所户数有0.7996万,卫生厕所普及率

为48.64%,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为15.07%。卫生厕所主要有完整下水道冲水式、其他类型厕所(旱厕)、三联沼气池式卫生厕所3种类型。但是各地厕改工作的发展及进程不均衡,卫生厕所普及率最高的是新都桥,最低的是塔公。

2.3厕改经费来源情况

康定市的厕改经费来源渠道单一,2013年中央投资0.05万元,省政府配套0.01万元,群众自筹0.04万元。2011-2013年厕改经费来源具体情况(见表1)。

表1.2011-2013康定市厕改经费来源情况

2.4卫生厕所比例及无害化处理率

康定市农村卫生厕所的类型主要有完整下水道冲水式、其他类型厕所(旱厕)、三联沼气池式卫生厕所3种类型, 三联沼气池式卫生厕所目前被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应用。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仅为9.50%, 尤其是化粪池厕所无害化率相对较低(详见表2)。

表2 2012年康定市各类卫生厕所无害化处理率及构成比例

类别 粪便无害化

处理率

三格化粪池

双翁漏斗式

三连沼气池式

粪尿分集式

完整下水道冲水式

双坑交替式

其它类型

合计 0.09 0.98 3.09 0.00 5.34 0.04 1.26 19.7 0 27.8 0 51.2 100.00 构成比(%) 累计建设户数(万户) 0.004 0.109 1.722 0 2.4307 0 4.6064 8.88 0.00 0.00 9.50

3.存在的主要问题

习近平主席在考察江苏的时候提到“厕改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可以说小厕所、大民生”

[2],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重大民生工程[2]。康定市实施农牧区改厕项目一方面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厕所建设滞后现状,推动其全面发展的需要;可有效降低“粪-口传播性疾病”,提高农村农牧民的卫生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可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和农村精神道德风貌建设,推进幸福美丽新村的建设。厕改对民族农村地区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是在改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3.1经费投入不足

改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改厕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资金是保证农村改厕顺利进行的关键[3]。就民族地区县级财政而言,康定市政府财政赤字严重,2011-2013年财政赤字分别为59515、74610、104310万元。防治费用依赖度比较高,形成“财政收入少—经费紧张—改厕经费不足—群众患病数量多—生产能力差—经济发展落后”的恶性循环。康定市财政仅承担经常性支出已经非常困难,基本无力承担专项配套资金。由于财力有限,财政配套资金中存在不及时、不足额到位,甚至假配套、不配套情况。加之,康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均收入低,2011-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为4303元、5550元、6554元,根据调查数据来看农牧民生活并不富裕,厕改经费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牧民的支持力度,阻碍了厕改工作的进程。

表3.康定市2011—2013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

3.2农牧民落后的卫生健康观念意识

由于康定市地区特殊区位、独特文化和固有的生产方式也影响了民族地区农牧民改厕观念。民族农村地区地域广袤,高山高海拔,交通条件恶劣,自来水工程覆盖率较低,许多新建厕所缺乏清洁来源,加之当地冬季气候条件极差,厕所的下水管道会被冻住,导致厕所建设造价高、建设周期长,如果国家给每户的补贴是一样的,在民族地区所取得的效果和收益相对较小,严重影响了农牧民改厕的积极性;牧民“随水草而居”,季节流动性很大,在没有实现定居的地区农牧民不可能修建卫生厕所;在一部分民族地区,原始财富文化观念、原始宗教消费观念和显富消费文化观念也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厕所改造资金来源,经济条件差的农牧民首先解决生存和温饱问题,无力改善厕所条件。经济条件好的农牧民改

善自己居住条件主要修缮“看得见”的地方,如房屋的建筑和装修,而对于“看不见”的地方认为是不重要的,再加上当地农牧民个人健康卫生知识匮乏和意识淡薄,康定地区改厕工作已陷入了经费投入不足和改厕弱势地位的窘境。

3.3监管体制不健全

首先是对厕改经费的监督不到位,有的地区本身配套有厕改经费,但是资金经过层层拨放,会出现资金挪用、贪污腐败等不良社会现象。最后到农牧民手中的经费微乎其微。加之,农牧民得到了这部分经费也首先会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也不会意识到用来改善厕所的卫生条件。在经费的下拨及使用过程中爱卫办及政府没有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其次,没有成立专门的技术监督小组,培训工作不到位,基层不仅缺乏懂技术的改厕骨干而且专业技术人员流动较频繁[4],建起来的卫生厕所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与检验,导致厕所质量严重不合格,许多农牧民反应这些所谓的卫生厕所会经常堵塞、整个屋子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农牧民对卫生厕所建设的信心,影响厕改进程。

3.4卫生厕所使用不到位

由于受当地风俗文化习惯的影响,部分农牧民尚未养成使用新厕所的习惯,仍保持着往年的旧俗,出现新厕所成“摆设”现象。其次,卫生厕所的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1)个别农户不注重对新厕所的室内清洁,许多厕屋内有臭味和蚊蝇,而且将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化粪池的情况依然存在;(2)各部门没有认真落实农户卫生厕所的后期管理与监督工作,造成很多新厕所被浪费、滥用等现象;厕改项目中成立的技术工作小组也只是临时性的,项目工作结束后,技术工作组并没有定期地对农户进行相关技术培训与指导。加之项目施工方也是只管建,不管修,导致农户厕所使用寿命不长。

4.保障康定市农村改厕项目顺利进行的对策建议

4.1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在厕改项目经费投入上,政府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将厕改经费纳入到年度预算中,并逐步提高部分地区的补助标准。同时政府要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条件及卫生厕所的建设情况,有的放矢,着重扶持经济落后的、卫生厕所普及率低的农牧区。最大化地利用厕改经费。另一方面,要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地方财政配套补助+社会投资+农户个人出资”的方式。鼓励农户和社会力量参与筹资,用于厕所的建造、维护、使用与管理。响应社会企业与个人为当地农村厕改项目投资,对出资人在当地办企业给予减税、土地方面等优惠政策。根据农户改厕的自身情况来发放厕改专项补助资金。实行“愿改多补、先改多补、改好多补”。同时,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户收入来源,让农户有剩余资金用于改厕。

4.2进行广泛教育宣传,增强对厕改的重视力度

加大教育宣传,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和农牧民的卫生意识及对卫生厕所建设的迫切性。在厕改工作中,(1)政府要重视农村改厕,将改厕工作纳入到部门和个人的考核绩效。加强对内部工作人员教育培训,讲解改厕项目的相关政策、本地厕改项目的进程及效果等情况。每个村派有3-5名组成的项目组对项目村进行全程宣传、指导与监督,并实行责任问责制。同时,为了当地厕改项目地顺利有序进行,应该根据本地经济、文化等情况制定一套合适当地的改厕政策方案;(2)提高农牧民的卫生意识:项目村利用广播、地方卫视、墙报、宣传单横幅及印发厕改方面的宣传学习资料的方法,对广大农牧民进行厕改健康教育、移风易俗。让他们了解改厕有利于减少血吸虫病、肠道传染病等疾病的传播,改善村容村貌,建设清洁美丽乡村、使村民的身体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意义。正确掌握卫生厕所的使用和管理方法,在基层工作人员的示范带动下,改厕农户亲自使用完善卫生设施的实践,受益农户的卫生意识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虽说,转变农牧民的观念难度是非常大的,但却是厕改主要任务,无论是从社会治理角度还是从公共卫生角度,一切以人民最切实的利益为中心,改厕工作是否顺利首先要得到农牧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

4.3把厕改纳入地方政府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多方配合

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必须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明确各个部门在具体工作中的责任和分工。农村厕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首先取决于各地政府是否重视该项工作,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各级政府要大力倡导,把农村厕改项目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5],将改厕工作纳入年度到工作重点,列入到地方、部门甚至个人的综合考核指标。各级政府要召开动员会,建立改厕领导小组,制定改厕方案,逐级签订改厕责任书。其次,爱卫办、村委、水利、环保局、财政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协同做好厕改工作并给予资金、人力、物力上的支持。共同推进农牧区厕改工作的有序进行。

4.4科学规划,加大技术投入力度

首先各级政府应与爱卫办共同组建专门的改厕领导小组,对当地的厕改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并对整个项目的进程与工程质量承担相应责任,因此,要严格把关项目招标、资金下拨、资金来源及使用明细等各环节。其次要加强改厕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一是可以邀请我国有名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来讲授厕改知识,指导改厕工作;二是可以邀请我国在改厕工作中做得较好的省市,为我们分享其成功经验,或者派工作人员去学习技术经验。三是为县乡镇村培养专门的技术人员,成立专门的技术小组。四是入户培训。技术人员定期进行闻讯入户,为村民讲解卫生厕所的如何使用与管理,并手把手的进行指导。五是对新建的卫生厕所做到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模式、统一施工、统一验收[5]。更重要的是在建造厕所时,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及风俗习惯,积极探索优良的改厕形式,创新研发新技术,走出适合高寒地区、缺水地区农村改厕的新路子。同时,厕所的建造也要满足不同人的需求,特别是针对老人、儿童、孕妇、残障等弱势群体厕所设计要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第五篇、改厕实施方案

改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农村改厕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改厕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2011

年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临泽县农村改厕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提高我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加快农村改厕无害化进程,到2011年底,全镇农

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达2320座。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

在全镇*个村建设160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其中: 座。

(二)项目内容

建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从全国爱卫办推荐的粪尿分集式、水冲式和三格化粪池式3

种类型中选择适宜类型,严格按照标准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并通过改厕带动农村环境卫生

综合治理。

三、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川镇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

室设在综合文化站,具体负责全镇农村改厕项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制定项目实施

方案,确定项目村,负责项目村改厕物资的发放,积极宣传动员群众参与改厕,督导落实户

厕建设任务,监督检查已改厕农户正确使用和管理卫生厕所情况。 – 1 – 2、各项目村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农村改厕工作的重要性,把

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村上要专门成立农村改

厕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要制订实施工作计划、方案,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确保

责任到位,人员到位,工作措施到位,以确保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顺利开展。

(二)类型要求

各项目村要按照省爱卫办推荐的农村卫生厕所的类型,选择粪尿分集式、水冲式和三格

化粪池式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

1.无害化卫生厕所的选址:根据我县农户居住的特点,卫生厕所的厕屋要求选在农户院

内,尽可能在中院或前院,便于使用,严禁建在院外和低洼地带及水体周围。

2.建厕材料选择:便器、110型pvc排气管(管壁厚2㎜、长度超过屋顶50㎝)、小便

通管、厕门、晒粪板、卫生洁具、水泥、过粪管、编号牌等建厕材料由县项目办按规定招标

采购,各项目村拉运物资时要及时向县爱卫办提交相关材料及证明。

3.建厕施工要求:要严格按照省爱卫办提供的《农村卫生厕所建造技术》教学片图纸施

工,以确保通过上级部门检查验收。

(三)能力建设

各项目村要积极组织村社干部及项目农户参加由县爱卫办举办的改厕技术培训班和健康

教育培训班,确保每村培训人员不少于100人。

四、监督指导

– 2 –

(一)镇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项目村改厕工作完成情况及健康教育开

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整体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建

设任务。

(二)各项目村工作领导小组要深入改厕现场,指导农户改厕工作,确保改厕质量,并

指导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每月20日前向镇工作领导小组上报改厕进度和开展健康教育情况。

(三)各项目村要认真做好项目实施情况的自查验收工作,采取资料评估(文字、影像

资料、自查验收资料等)、现场检查评估、群众访谈等形式,主要内容是:改厕技术是否规范、

数量完成情况、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卫生厕所使用和管理情况)、环境改善情况等。 – 3 -篇二:2011年度农村改厕项目实施方案 零陵区2011年度农村改厕项目实施方案 为认真完成省、市下达的农村改厕项目任务,加快我区农村改厕进程,切实改善农村环

境卫生,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健康和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我区实际,

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建设原则

坚持农村卫生改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加快农村改厕步

伐,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推进我区卫生厕所气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项目建设任务

2011年度农村改厕项目任务根据省市爱卫办安排。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2500户农村

改厕任务。

三、项目实施的范围和标准要求

1、项目实施范围。计划在我区石岩头镇和平村、财家村,珠山镇乐塘村、翻身洞村、康

家村、马家村,邮亭圩镇新光村,南津渡办事处仙神桥村,石山脚乡等5个乡镇11个村。

2、建设要求与标准:每个项目村改厕农户不少于全村总农户的80%。

1、化粪池按省里下发的宣传册标准采用现浇模式施工。

2、厕屋应封顶粉刷,内墙壁白瓷砖贴墙1-1.5米,地面应铺有防滑地砖。

四、项目资金安排

2011年度中央财政补助农村卫生改厕计划在我区实施2500户,共计补助资金125万元,

每户补助500元。

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厕所的改造及装修所需费用主要由受益户自行负责。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改厕费用和统一标准,改厕所需蹲便器、冲厕装置的购置采取统一招标采

购。

六、项目实施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爱卫办负责项目实施,组织制定实施方案,下达年度计划和项目的组织、协调、落实、

督导等工作。各乡镇配合区爱卫办做好项目实施过程的督导、检查和验收工作。

(二)严格质量标准

对改厕所使用的蹲便器和冲厕装置等主要产品,要实行统一招标,统一采购,为改厕农

户提供节水的优质产品。按照改厕方案要求,统一标准,统一施工,保证项目建设质量。

(三)加强资金管理

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下达以及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区爱卫办要加强对资金使用

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专项资金管理的规定,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

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改厕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款物发放要有清楚详细的纪录,

到户物资要有领取人的签字。

(四)落实项目责任制 区与项目乡镇签订责任书、乡镇要与项目村签订责任书,落实任务,明确责任,抓好落

实。各项目村要对参与改厕的农户,在村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七、项目监督与评估验收

(一)加强项目督导

区爱卫办对改厕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各乡镇党委、政府要

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督导、检查,报告农村改厕进度,并对项目的组织管理、建设质量、

建设进度,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项目的验收

项目验收内容:项目的组织管理、资金使用、任务完成、项目质量、基层反映等。项目

完成后,各乡镇要及时对项目进行验收总结并上报,区里在各乡镇验收的基础上对项目实施

情况进行初验,并形成初验报告上报有关部门。 零陵区爱卫办

二o一二年元月十日篇三:2010年改水改厕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 中央和省补助2010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农村 改水改厕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促进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村改水改厕进程,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保障农村饮水安全,2010年国

家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农村改水改厕项目。中央财政对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已

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根据国家《2010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改水改厕项目方案》,现制订下发《中央

和省补助2010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在项目地区建设16万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提高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加

快农村改厕无害化进程,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二)对全省2000处已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进行水质卫生监测,完成8000份水样监测

任务,完善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和防病效果。

二、项目实施范围和内容改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项目实施范围

1、根据各市推荐,在全省13个市的55个县(市、区)开展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

2、在全省17个市的63个县(市、区)已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进行水质卫生监测。

(二)项目内容

1、建造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各地从全国爱卫办推荐的三格化粪池式、双瓮漏斗式、三

联沼气池式、粪尿分集式、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双坑交替式等6种类型厕所中选择适宜类型。

开展改厕技术培训和健康教育工作,注重通过改厕带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2、对已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进行水质卫生监测。监测重点内容:工程基本情况,包括

建设和营运时间、投资情况、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消毒情况、供水范围、覆盖人口等;

饮用水水质监测情况,每个监测点一年分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每次采集出厂水、末

梢水水样各1份。监测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与消毒

有关的指标等,共20项。

三、项目的组织实施

省卫生厅成立省项目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详见附件1)。各级人民政府、卫生局、财政

局、爱卫办、项目乡镇、村明确职责,实行责任制管理。

(一)项目实施机构职责

1、省项目领导组职责

(1)组织落实财政部、卫生部下发的农村改水改厕项目计划,按要求完成目标任务;

(2)负责全省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

(3)督促、指导各相关市、项目县(市、区)政府落实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工作任务;

(4)按项目要求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保证专款专用。

2、省爱卫办职责

(1)在省项目领导组的领导下,结合我省实际,制订《安徽省2010年重大公共卫生服

务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实施方案》, 组织各市及项目县(市、区)具体实施;

(2)组织省级项目技术指导组开展项目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

(3)指导项目县(市、区)做好改厕项目建厕物资的招标采购;

(4)掌握全省工作进度,定期收集、汇总、上报工作报表及通报进展情况;

(5)组织落实对各项目市、县(市、区)工作的检查指导、监管、质控和评估。

3、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责

(1)在省项目领导组的领导下,组织省项目技术指导组专家落实农村改水改厕项目的各

项技术工作;

(2)组织制订省级项目相关技术方案和培训计划,组织具体实施和落实;

(3)指导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4)组织落实全省项目工作的基础调查和业务指导,卫生厕所建造、水质检测分析的质

量控制和相关健康教育工作,配合完成项目工作的各项评估。

4、市卫生局、爱卫办职责

(1)成立市级改水改厕项目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领导组、指导组文件及专家名单报省

爱卫办备案;

(2)在省项目领导组、省爱卫办的领导下,以市为单位组织落实辖区内各项目县(市、

区)改水改厕任务,负责日常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3)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当地实际,协调市爱卫会相关部门落实支持性政策,

财政部门落实配套资金;

(4)组织落实辖区内各项目县(市、区)的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健康教育等工作,指

导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保证项目工作质量;

(5)以市为单位,按要求向省爱卫办报送进度月报表;

(6)对辖区内各项目县(市、区)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和评估,保证改水改厕项目工作

任务按要求完成。

5、市、县(市、区)财政局职责

(1)在省财政厅和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加快资金使用拨付进度,

确保专款专用,发挥项目资金最大效益;

(2)对项目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和评估,保证项目工作任务按要求完成。

6、县(市、区)政府职责

(1)在省市项目领导组,省市卫生厅(局)、爱卫办的领导下,负责项目工作的领导协调、

监督管理、组织实施,落实建厕任务;

(2)成立县级项目领导组,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为本项目第一责任人,

在卫生局设立项目办公室,卫生局主要负责人任项目办主任,有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3)组织落实省项目实施方案目标任务,结合当地实际,制定项目执行方案,按项目承

诺落实配套经费;

(4)结合本县(市、区)实际,组织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协调县级爱卫会成员单位落实

支持性政策;

(5)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保证项目工作的顺利执行;

(6)督促县(市、区)卫生局、爱卫办及各项目镇(乡)、村落实项目工作任务。

7、县(市、区)卫生局、项目办职责

(1)在县(市、区)项目领导组的领导下,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项目办公

室主任为本县(市、区)项目具体实施的责任人;

(2)组织成立县级项目技术指导专家组,落实基础调查、 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健康教育、质量控制、档案管理及考核评估等工作,指导解决项

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3)组织指导各项目镇(乡)、村按要求完成卫生厕所的建造,保证卫生厕所的建造质

改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量;督查、指导项目日常工作;

(4)与县(市、区)财政部门共同成立采购工作组,落实改厕项目建厕物资的招标采购;

(5)组织做好项目启动、实施过程中的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

(6)规范县级项目档案资料的管理,按要求向市爱卫办报送进度月报表。

8、项目镇(乡)职责

(1)项目镇(乡)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为本镇(乡)项目责任人,负责

协调落实本镇(乡)项目工作,并落实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2)在县(市、区)项目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按要求落实配套经费;

(3)检查督促各项目村落实卫生厕所的建造,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4)组织项目镇(乡)、村有关人员参加改厕技术培训,组织施工队统一开展建厕,保

证建厕质量;

(5)做好建厕相关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

(6)掌握各项目村建造卫生厕所的农户、建厕钱款和物资的发放等情况,按要求上报建

厕进度报表。

9、村委会职责

(1)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为本村项目责任人,组织防保人员、妇女主任、村民组长、党员、

团员等相关人员落实建厕任务;

(2)督促建厕户按要求建造卫生厕所,及时协调解决建厕篇四:农村改厕实施方案 ??乡农村改厕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了推进我乡农村改厕工作,改善全镇卫生状况,结

合我乡的实际对农民户厕实施三格式无害化改造,特制订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落实省委、区委

关于农村改厕的规划,用半年的时间,精心组织,广泛发动,积极引导村民进行户厕无害化

改造,使我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二、总体目标

无害化厕所的普及率是小康村、小康乡创建的纲性指标之

一。为了确保改厕达标,乡党委、政府确定今年全乡改厕项目村 个,分别是;计划年

底前完成200座,力争使无害化厕所的普及率达到75%以上。

三、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月份) 一是成立班子,制定方案。九湖乡成立以乡为组长,分管卫生负责人为副组长的九湖乡

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和以乡卫生院为职能单位的技术指导小组,制订全乡改厕工作实施方案,

各村相继成立本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村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同时制

订本村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落实改厕对象并上报乡办公室。 二是宣传发动,落实任务。利用多种形式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宣传,教育群众讲卫生,保

健康,养成良好的科学、文明的卫生习惯,摒弃旧的不卫生陋习,同时将改厕任务落实到组、

到户,确保连线成片,形成改厕的浓烈氛围。

2、业务培训、示范启动阶段(3月1-3月31日)

第六篇、关于农村改厕工作的总结汇报

改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灵爱卫会发[2008] 号

签发人:张晓红

灵台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

关于灵台县2008年农村改厕工作的总结

市爱卫会: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减少传染病传播的系统工程,是一项破除农民千年生活陋习的革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造福于民的创举,

坚持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保持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为目标,将农村改厕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和为民办实事的系统工程来实施,今年以来,我县在不断巩固提高创卫成果的基础上,以农村“三清五改”工作为契机,把农村的改厕工作作为全县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实事来抓,全县上下密切配合,克服了重重困难,农村的改厕工作进展良好。在改厕的过程中,县、乡(镇)、村三级职责分明,标准明确,管理规范,群众赞成,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就把今年的改厕工作作以简要总结:

一、认真研究,精心部署,在“细”字上下功夫 2008年省爱卫办下达我县农村改厕任务3000座,任务明确以后,县爱卫办及时抽组人员,对我县所辖的13个乡镇的农村厕所现状和使用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研,调研组深入农户,在一线做了大量而艰苦的工作,对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做了详尽的分析,发现我县农村大部分的厕所卫生存在很大问题,粪便外露,臭气熏天,粪便几乎没进行无害化处理。为此,爱卫办领导把所调研的情况及时而如实地向县委、县政府做了汇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赴现场进行了查看,针对农村厕所的现状和使用情况,决定对我县所辖的13个乡镇都进行卫生厕所的项目实施运作。同时,县上及时制定了全县改厕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细化了工作措施,并逐级签订了工作责任书。4 月20日我们召

开了全县改厕工作项目启动会,专题安排部署了此项工作。由于改厕工作在我县是首次开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工作中的失误,使改厕工作顺利进行、日臻完善,使改厕效益更加凸显,爱卫办组织工作责任心强,业务能力过硬的同志,曾4次分别赴崇信、华亭、泾川、长武等县去参观学习,主要观摩了他们卫生厕所的构造设计、施工技巧和相关档案资料建设,汲取人家的精华,及时完善、改正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为我们的改厕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二、强化宣传,全面发动,在舆论声势上做文章

针对过去改厕过程中部分群众认识不到位,认为改不改厕无碍大局等错误观点,我们通过召开会议、广播宣传、张贴标语、办黑板报等措施和办法,充分利用了集市和进村入户等方式对广大群众进行宣讲活动,大力宣传了农村改厕工作的目的、意义及作用,在全县积极印发了卫生与健康、防病、除害知识和改厕及环境整治的各类宣传资料,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讲文明、除陋习活动,普及了环境和卫生科普知识,努力培育了广大群众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使农村改厕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激发了农户的参与热情,营造了千家万户齐动手、人人参与搞改厕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召开了改厕动员会议和各种培训会议,并适时组织了部

分干部群众外出参观,增长了他们的见识,积累学习了其他地区先进的改厕经验,切实把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了改厕势在必行上来,统一到了改厕是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味的先决条件上来。止目前,全县共举办改厕技术培训班32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0多份,在电视台播放健康知识专题片3场次,悬挂书写横幅标语12条幅。通过扎实深入的健康教育宣传,为全县农村群众卫生习惯的养成、卫生意识的提高和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强有力地助推作用。与此同时,对一些思想上有顾虑和未按标准要求已经实施改厕的农户,县、乡、村三级干部及时上门耐心细致地做了思想发动工作,打消了群众的思想顾虑,协调落实了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为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扫清了障碍。县广播电视台、县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报道了全县农村改厕工作进展情况及典型做法,为全县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上下联动,凝聚合力,在“实”字上出成效。

(一)抓组织领导,农村改厕工作的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强。 面对改厕工作数量大、技术要求高、建设任务重等实际,县上迅速成立了以政府副县长任组长的“灵台县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爱卫办,爱卫办主任兼任办公

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督促检查,并帮助乡村两级协调解决项目实施当中的各种具体困难和问题。各乡镇、各项目村也成立了农村改厕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乡村干部包抓责任制和村级服务配套措施,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在具体项目实施当中,我们根据各项目乡镇、项目村和项目农户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现场进行了技术培训和合理科学规划。县与乡、乡与村、村与户逐级签订了改厕工作责任书,切实做到了级级有责任,层层有担子的工作格局。

(二)抓建设配套,农村改厕工作的建设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经费不足是改厕的一大难题,为进一步推动全县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采取了国家、政府、农户三结合的筹资办法,即国家投资,政府补贴、群众自筹,先后总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5万元,县财政补贴52万元,农户自筹443万元,保证了改厕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改厕技术力量。我们以乡镇为单位举办了多次改厕技术培训,确保了各乡镇都有熟练的改厕技术专业人员。同时,爱卫办的全体人员多次出乡,直接进入工作第一线,现场进行耐心细致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有力保证了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 抓物资到位,农村改厕工作的物质保障进一步强

第七篇、改厕现场会发言材料

改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高山镇农村改厕工作现场会

发 言 材 料

高山镇位于荥阳市西部,辖19个行政村,3.2万口人,面积61.5平方公里,东距荥阳市区19公里,距郑州市上街区10公里,310国道从镇域东边缘通过,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从镇域北部通过。

近年来,高山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干群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大力发扬“坚忍不拔、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的高山精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注重改善民生,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05年作为十个经济快乡镇之一被郑州市表彰,2006年进入郑州市乡镇综合实力20强,位居第18位,2007年再次前移,居第12位,曾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阀门之乡”、“河南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河南省阀门重点产业集群区”、“河南省科普示范乡镇”。 2008年共完成生产总值23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0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4元。

2005年以来,高山镇以改善农村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为抓手,全面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按照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整体工作思路,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使全镇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镇共完成厕所改建7350余座,

完成沼气式改造1809座,改厕率达到80.2%。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

我镇高度重视改厕工作,为把这一民心工程做到有人问,有人抓、有人管,我们将此项工作纳到入镇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要求各单位切实提高对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改厕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是健全组织,完善机构。四年来,我们一直施行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副科级领导分片抓,包村干部亲自抓,村两委成员具体抓的组织机构,并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改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农村改厕工作,形成了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明确职责,层层抓好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为改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强化目标,加强督导。我们根据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每年都与各村签订农村改厕目标责任书,对各村的改厕工作下任务、定目标,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抓好任务落实。在工作中,镇里督导检查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两种形式,到各村督促检查指导,并印成简报下发到各单位,确保了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问。

三是加强协调,筹措资金。资金落实到位与否是农村改厕工作的关键,我们通过镇里补一些、村里贴一些、群众拿一些,上级部门协调一些的办法,积极筹措改厕配套资金,同时要求城镇管理服务中心、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等部门通力协作,各司其职,把改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了改厕工程顺利进行。

二、加强宣传发动,确保思想统一

针对改厕过程中群众怕花钱、怕费力、怕费事,认为改不改厕无碍大局等错误认识,我们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横幅、标语等宣传媒介,利用集市和走村入户等形式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积极宣传卫生与健康、防病、除害知识和改厕及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深入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活动,广泛普及环境和卫生科普知识,使改厕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此外,针对有些村干部认为改厕难度大,效果不明显等错误认识,我们还分批分期组织镇村干部到登封市徐庄镇、豫龙镇怀西村、上街区观沟村等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这些地区先进的改厕经验。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学习,广大干群对改厕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改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显著提高,为推动改厕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加强示范引导,确保整体推进

由于我镇群众居住分散,各村改厕进度也不均衡,为了使各村的改厕工作能够齐头并进,我们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整

体推进的原则,从抓典型入手,从抓示范着眼,全面推进改厕工作。一是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机关干部、村干部、全体党员自身做起,要求凡是目前还不是卫生户厕的党员要带头先改,同时还要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户厕改造。二是积极发挥团委、妇联、武装部等部门职能作用,动员全镇广大团员、青年、妇女、民兵及退伍军人等各方面积极行动起来,为推进改厕全面进行带好头、当表率。三是建立卫生示范村,确定高山村、竹川村、冢岗村、吴沟村、苌岗村、白水村6个村为改厕工作示范村,通过示范村的典型作用和辐射能力,从而推动全镇的改厕工作全面推进。

四、加强服务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为确保改厕过程中能按质按量完成。首先,我们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之前,都要召开一次全镇改厕技术培训会,将一些技术规范及要求,向各村负责人员进行详细讲解,以确保各村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其次,本着“统一设计、统一购料、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原则,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施工过程中要定好点,选好型,购好材,用好队,确保各个环节不出问题。三是镇里改厕工作领导组成员将全程对各村的改厕施工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对施工过程中执行技术规范不严格的,及时制止并予以纠正,以避免物料浪费,对完工后没能达到技术标准

的,要坚决不予验收,翻工重修,以确保改厕这一“民心工程”能够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使百姓长期受益。

五、建立奖惩机制,确保任务落实

为切实调动群众参与改厕的工作力度,我们制定了奖励机制,对于建成沼气池并改建厕所符合标准的农户,奖励1300元;对于只改建厕所,且改建后厕所符合标准的农户,奖励300元。同时,为增强镇村干部改厕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将改厕工作纳入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创工作及村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如未能按质按量完成年初下达的改厕任务指标,该村将不能参加年终评优评先。正是由于奖惩机制的建立,我镇改厕工作形成了镇督村、村督户,户户齐抓共建的良好局面。

2005年来,我镇的改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2007年来我镇争创国家卫生镇的三年间,我们以争创国家卫生镇为载体,加快推进工作力度,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掀起了改厕工作新高潮。短短三年时间,我们完成了改厕7000座的任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加大力度,迎难而上,为进一步扩大改厕覆盖面,为促进镇村环境再上新台阶,为构建和谐靓丽新高山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八篇、农村改厕工作总结

改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高禹镇古苑村农村改厕工作总结

古苑村位于安吉县高禹镇东北部,地处高禹、梅溪、泗安三镇交界处,杭长高速、梅高线、晓南线穿村而过,计划建造的商杭高铁也即将穿村而过,交通条件极其优越。村内群山环绕,资源丰富,山水浑然成一体,交相辉映。古苑村现有人口1610人,劳动力1046人,农户460户(其中150户列入整村整治范围),辖1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60亩,林地5000多亩,斗堤3000余米。今年以来,我村以创建中国美丽乡村为契机,把农村的改厕工作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和实事来抓,全村上下密切配合,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首先贯通好全村各户自来水的前提下,农村的改厕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2011年5月我村农村改厕工作正式实施,在改厕的过程中,村、组二级职责分明、标准明确、管理规范、群众赞成,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为止,全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已达到300户,其中新建三格式化粪池112户,改建三格式化粪池136户,集中进管网52户,改厕普及率达到96%(列入整村整治范围的农户未计算在内)。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我村农村的改厕工作做到村党支部书记直接抓,村主任具体抓,建立了8人组成的农村改厕领导小组,村民小组配备了2名改厕专管员负责指导督促各农户的改厕工作,从上到下建立了农村改厕一条线领导管理体系,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改厕工作,及时解决具体问题,领导经常下队现场督促指导。

二、把握标准,全面铺开。 农村的改厕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在改厕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点带面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教育引导与行政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统一标准,严格

把好验收关。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抓住关键,重点解决出资上矛盾,采取村、农户相结合的筹出资办法,即村里出一点、农户负担一点。为确保改厕的质量标准,我们还制定了四个统一,即:统一规格,按照县爱卫办提供的三格式化粪池图纸,严格要求不走样;统一规划放样,对水管排污道主线路由村里统一规定,村民小组定位定点施工,力求做到科学合理;统一施工队伍,施工队人员要经过集中培训,明确具体做法和标准要求;统一组织验收,施工结束后,由县爱卫办会同村干部对改厕农户进行质量验收,对不合格的要返工改建,直到达标为止。另外,我们还经常深入农户督促指导做好使用管理工作,不图形式,确保实效。在改厕的同时,我们还贯彻建房的有关规定,在审批建房的同时把建卫生户厕作为审批建房的要求之一,对改厕的用地面积实行优惠政策,优先安排,确保解决。 我们在开展农村改厕工作中,重点在户厕的配套上下功夫,我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一定的制约措施,督促农户在建立三格式化粪池的同时要安装卫生设备,特别是对村干部、党员、队长要求带头完成改厕配套任务。目前全村农村全面取缔了露天粪坑,化粪得到了无害化处理,彻底改变了农村几千年来露天粪坑不卫生的旧风陋习。

三、职责分明,成效显著。 人员到位,职责分明是农村改厕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因此我们在改厕工作中做到了行动快、措施实,从村到村民小组实行分级管理,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改厕施工管理队伍。因此,我村农村改厕工作不断深化,无害化卫生户厕不断增加,质量标准不断提高,成效显著。

我村的改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卫生户厕配套还未达到100%,有的改建质量

标准还达不到所规定的要求,还有少部分农户化粪没有达到无害化处理。因此,我们要以农村改厕验收考核标准,扎扎实实地把农村改厕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为巩固提高“中国美丽乡村”的创建成果作出新贡献。

高禹镇古苑村

2011年10月8日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改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