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七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题答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七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题答案

七三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七年级上册)

七三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邹斌

各位家长:你们好! 

  非常欢迎各位家长朋友的到来!感谢大家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孩子的成功是老师、家长、孩子本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了您的孩子健康成长,我愿意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各位家长,你们准备好了吗? 

  【自我介绍】我叫邹斌,七三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今年37岁。有18年的教学经历。去年和前年连续带了两届初三。  

【班级介绍】我们班有53位学生,男生27人,女生26人。我们在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四科开展了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课改实验。因此大家发现我班的座位摆放形式不同于其他年级。这种改革的目的是要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们的课堂改革已经起步,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的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

【班级培养目标】很多家长可能关注的是三年后自己的孩子能不能考上高中。将来能不能考上好的大学。但我更得关注的是你的孩子将来会不会是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会不会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会不会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不会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会不会是一个讲道理的人。这些重要的东西才会让他收获成功的人生,让父母安度幸福的晚年。我也建议各位家长多关注一下这些方面。一个孝顺父母、品德高尚、心理健康、遵纪守法、讲道理的学生他的学习还会差吗?因此,我把“知礼明理”作为初中三年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他的智力有联系。但很多聪明的孩子在上学的道路上却失败了。这就是非智力因素起了作用。非智力因素有很多。但我认为起重要作用的是他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习惯。他有没有认真学习认真做事的态度。他有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他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这些都会影响他最终的学习成绩。因此我把“态度决定高度”作为警句挂在教室里时刻提醒他们要有端正的态度。

【月考情况分析】第一次月考考了语、数、英三科,每科总分120分共计360分。本班人均193分。我们班均分位列全年级第一。全年级8个班共408名学生。总分位居前50名的我们班有13人,前100名的我们班有19人。从优秀率和良好率来看我们班都居全年级第一。但是这些成绩并不能掩盖存在的问题:我们班有三位同学三门总分不够100分。这让我有些揪心。希望家长也想想办法。

【存在的问题】

1、少数学生行为习惯差,好动,注意力难集中。

  2、作业拖欠或潦草敷衍。

3、不会听课,不懂得如何做笔记,如何融入新的课堂。 

  4、粗心马虎,常丢三拉四。 

  【治班策略】根据班级目前的这种情况,我提出的带班原则第一是关注细节,注重个人习惯培养。有一句话,叫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叶圣陶先生曾深刻地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认识到习惯很重要,正确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会使孩子终身受益。特别对于初一新生,我非常关注习惯的养成。可以说,我的很多要求比学校的更严格,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那么近期我的班级管理策略就是针对习惯养成,让学生在近两个月中能改变原先那些不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良好的习惯,学习的成绩必然会跟着上来。 

   我的第二个原则是倾注真情,关注每一个学生。从学生一进校开始,我就给他们说,在老师的眼里,没有天才和笨蛋之分,只有懒惰和勤奋之分,我经常鼓励着学生,希望他们能进步,我尽量的去发现每一个学生每一次的闪光点,并表扬出来让他们有成就感。树立人才观,赏识每一个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人才,只要我们双方愿意付出时间和经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成功的。只要学生发扬了优势,展示发展了特长,改掉缺点,有了进步就是成功的。 

我的第三个管理原则是严格要求。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还是孩子,从内在因素来说,心智与情感不够成熟,意志也较为薄弱,自控能力有限;从外部因素来看,当今社会各种物质享受、五花八门的影视节目、网络文化、社会转型期的种种不乏杂质的思想观念等等波涛汹涌,来自现实社会的诱惑和干扰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并且日渐增多,同时,目前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方法尚有待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似乎更应重视“强化”教育观念。我们家长要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一方面鼓励褒奖,注意因势利导;另一方面更要严格要求,置学生于一种具有相当力度的教育教学的规范下,在施教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压力,强化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在学校和家庭中被严格要求的学生,成才的多一些;反之,你松一寸,他就松一尺,成才的极少。

  最后我有几点看法: 

  1、 好学生是老师教出来的,更是自己学出来的 

  2、 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成功的 

  3、 每个学生都渴望进步,他们的落后是暂时的和有原因的 

  4、 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的几个危险因素:上网、交友、看不健康小说 

  5、 家长不要给孩子手机,有事打我电话就行。 

    请家长谈谈感受和提宝贵意见。

邹斌

【篇二】七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题答案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最新同步练(含答案):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时练习

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时练习

基础达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商酌( ) 累赘( ) 拖沓( )丁卯( ) ....

慎重( ) 删减( ) 妥帖( ) ...

2.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繁碎 教晦 草率 B.生疏 恳切 恢复

C.鞠躬 公寓 感慨 D.体例 躬行 格式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不耻下问:

颠沛流离: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第6~8段,回答问题。

4.选文第1段第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5.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6.作者是怎样说明叶圣陶先生注重文风简洁的?

7.说说作者在选材方面的特点和作用。

【答案】

1.zhuó zhuì tà mǎo rǒng shèn shān

2.A(“教晦”应为“教诲”)

3.不耻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颠沛流离: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4.过渡句,承上启下,由上文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厚”过渡到下文写他律己严。

5.“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6.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是“了”,一个是“太”,“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

7.作者选取与自己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篇三】七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练习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商酌( ) 累赘( ) 拖沓( )丁卯( ) ....

慎重( )删减( )妥帖( ) ...

2.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繁碎 教晦 草率 B.生疏 恳切 恢复

C.鞠躬 公寓 感慨 D.体例 躬行 格式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不耻下问:

颠沛流离: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使我们深受感动。 ....

B.课堂上我们要敢于向老师提问,这种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 ....

C.在抗战时期,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 ....

D.我们的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必须艰苦奋斗,以身作则。 ....

5.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末一起去江边游玩。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小亮对小明说:

A.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6.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①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A______,则吾未之有得。”②一处是,

“B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③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④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只要是A______,就能B____________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1)在横线上补填语句。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②句中都有一个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句是一个病句,请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第6~8段,回答问题。

7.选文第1段第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8.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9.作者是怎样说明叶圣陶先生注重文风简洁的?

10.说说作者在选材方面的特点和作用。

拓展阅读

孤独温暖的旅程

铁凝

①有一个冬天,在京西宾馆开会,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旁边有人告诉我,这便是汪曾祺老。当时我没有迎上去打招呼的想法。越

是自己敬佩的作家,似乎就越不愿意突兀地认识。但这位灰衣老人却招呼了我。他走到我的跟前,笑着,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儿头发也不留呀?”他打量着我的脑门,仿佛我是他久已认识的一个孩子。这样的问话令我感到刚才我那顾忌的多余。我还发现汪曾祺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正如同他对于人类和生活的一些看法。

②不久以后,我有机会去了一趟位于坝上草原的河北沽源县。去那里本是参加当地的一个文学活动,但是鼓动着我对沽源发生兴趣的却是汪曾祺的一段经历。他曾经被下放到这个县劳动过,在一个马铃薯研究站。他在这个研究马铃薯的机构,除却日复一日的劳动,还施展着另一种不为人知的天才:描述各式各样的马铃薯图谱----画土豆。汪曾祺从未在什么文字里对那儿的生活有过大声疾呼的控诉,他只是自嘲的描写过,他如何从对于圆头圆脑的马铃薯无从下笔,竟然到达一种“想画不像都不行”的熟练程度。他描绘着它们,又吃着它们,他还在文中自豪地告诉我们,全中国像他那样,吃过这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人,怕是不多见呢。我去沽源县是个夏天,走在虽然凉快,但略显光秃的县城街道上,我想象着当冬日来临,塞外蛮横的风雪是如何肆虐这里的居民,而汪曾祺又是怎样捱过他的时光。我甚至向当地文学青年打听了有没有一个叫马铃薯研究站的地方,他们茫然地摇着头。马铃薯和文学有着多么遥远的距离呀。我却仍然体味着:一个连马铃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对生活该有耐心和爱。

③1989年春天,我的小说《玫瑰门》讨论会在京召开,汪曾祺是被邀请的老作家之一。会上谌容告诉我,上午八点半开会,汪曾祺六点钟就起床收拾整齐,等待作协的车来接了。在这个会上他对《玫瑰门》谈了许多真实而细致的意见,没有应付,也不是无端的说好。在这里,我不能用感激两个字来回报这些意见,我只是不断地想起一位著名艺术家的一本回忆录。这位艺术家在回忆录里写到当老之将至时,他害怕变成两种老人,一种是俨然以师长面目出现,动不动就以教训青年为乐事的老人;另一种是唯恐被旁人称“老”,便没有名堂地奉迎青年,以证实自己青春常在的老人。汪曾祺不是上述两种老人,也不是其他什么人,他就是他自己,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爱的老头。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寥、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是焦躁不安的世界。

④我常想,汪曾祺在沽源创造出的“热闹”日子,是为了派遣孤独,还是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是他觉得世界更需要人去抚慰呢?前不久读到他为一个年轻人的小说集所作的序,序中他借着评价那年轻人的小说道出了一句“人是孤儿”。 ⑤我相信他是多么不乐意人是孤儿啊。他在另一篇散文中记述了他在沽源的另一件事:有一天他采到一朵大蘑菇,他把它带回宿舍,精心晾干(可能他还有一种独到的晾制方法)收藏起

来。待到年节回京与家人做短暂的团聚时,他将这朵蘑菇背回了北京,并亲手为家人烹制了一份鲜美无比的汤,那汤给全家带来了意外的欢乐。

⑥于是我又常想,一位囊中背着一朵蘑菇的老人,收藏起一切的孤独,从塞外寒冷的黄风中快乐地朝着自己的家走着,难道仅仅为了叫家人盛赞他的蘑菇汤?

⑦这使我不断地相信,这世界上一些孤独而优秀的灵魂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将温馨与欢乐不求回报地赠予了世人吧?用文学,或者用蘑菇。

11.作者在回忆汪曾祺先生的时候,既有与汪老的直接接触,也有从书本中了解的汪老。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1)文中作者说汪曾祺先生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结合文章分别回答“温和”“剔透”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2)“我想象着当冬日来临,塞外蛮横的风雪是如何在这里肆虐,而汪曾祺又是怎样挨过....

他的时光。”这句话中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3)文中“一位囊中背着一朵蘑菇的老人,收藏起一切的孤独,从塞外寒冷的黄风中快乐地朝着自己的家走着,难道仅仅为了叫家人盛赞他的蘑菇汤?”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13.从文章看,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汪曾祺?

14.文章的标题“孤独温暖的旅程”有什么含意?

15.第⑤段中“我相信他是多么不乐意人是孤儿啊”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汪曾祺为什么说“人是孤儿”。

【答案】

1.zhuó zhuì tà mǎo rǒng shèn shān

2.A(“教晦”应为“教诲”)

3.不耻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颠沛流离: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4. B

5. D

6. (1) 躬行君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 把两个“一处是”后的“,”改为“:”

(3) 把“只要”“就”分别改换成“既”“又”

7.过渡句,承上启下,由上文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厚”过渡到下文写他律己严。

8.“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9.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是“了”,一个是“太”,“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

10.作者选取与自己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拓展阅读

11.

【篇四】七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题答案

最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同步练习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同步练习

1、 填空

②叶圣陶(1894-1988),名 ,字 ,江苏苏州人,著名 家、著名 家.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 》。“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 》等著名的短篇小说。 2、注音释词

搀和:( ): 。 ...东四八条: 。

冗长:( ) 。 ..

著作等身: 。 沾溉: 。 高文典册: 。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 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

缘由: 。

选材: 。

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

(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4、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5、课文可以分五部分,请写出每部分的段落起止,并概括层意。

参考答案

《说梦草》、《顺生论》、《流年碎影》等

②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著名教育家.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

注音释词

搀和:chān huo 掺杂混合。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

冗长:rǒng cháng (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含贬义。

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沾溉:浸润浇灌。

高文典册:经典性著作。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3、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

明确:

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

选材:与作者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

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明确:待人厚,律己严。

待人厚:(1)第三自然段:修改文章

(2)第四自然段:送客

(3)第五自然段:复信

(4)第六自然段:会上发言

律己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明确:“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4、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明确:(1)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说是“不成问题”。

(2)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主张是切中时症的。

(时症: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

5、课文可以分五部分,请写出每部分的段落起止,并概括层意。

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6段从“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至“努力争取不愧于屋漏”):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7-10段从“以上说待人厚”至“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11最后一个自然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篇五】七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题答案

最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练习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练习

一、填空题

1.叶圣陶,又名_________,二十世纪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中行是当代知名_________ 家、_________家、_________家。

3.《流年碎影》的作者是_________,《顺生论》的作者是_________。

4.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主要品德是_________。

5.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的两个主要主张是_________、_________。

6.叶先生认为,“做”的意思是行为,“作”的意思是_________。

7.学而不厌,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8.仁者见仁,_________。

9.《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_________散文。

二、选择题

10.叶圣陶先生是_________的发起组织者之一

a.新月社 b.未名社 c.创造社 d.文学研究会

11.下列作品哪一部不是张中行先生的作品( )七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题答案

a.《顺生论》 b.《倪焕之》 c.《流年碎影》 d.《佛教与中国文学》

1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举“做”、“作”分工的例子,旨在说明叶圣陶先生( a.宽厚 b.礼让 c.律己严 d.谦虚

13.本文选自( )

a.《流年碎影》 b.《顺生论》 c.《文言与白话》 d.《谈文论语集》

三、解词题

14.高文典册

15.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16.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七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题答案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8.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19.己欲立而立人,己于达而达人

20.著作等身

21沾溉后人的。

22.不愧于屋漏

23.不即不离的文就会发荣滋长

24.余然之

四、简答题

25.本文是记人散文,为什么用很多篇幅记述叶圣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

26.写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对刻画叶先生的形象有何好处?

27.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

28.试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29.叶先生写话主张的内容是什么?

五、阅读分析题

30.阅读本文第五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本段反映了叶先生什么品德?

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本段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

一、填空题

1.叶圣陶,又名

,二十世纪著名作家、

2.张中行是当代知名

3.《流年碎影》的作者是。

4.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主要品德是__待人厚,律己严 _______。 5.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的两个主要主张是__“写话” 、“简洁”______。

6.叶先生认为,“做”的意思是行为,“作”的意思是__充当_______。

7.学而不厌,_诲而不倦________,何有于我哉?

8.仁者见仁,_智者见智_。

9.《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_记人(回忆性)_______散文。

二、选择题

10.叶圣陶先生 d 的发起组织者之一

a.新月社 b.未名社 c.创造社 d.文学研究会

11.下列作品哪一部不是张中行先生的作品( b )

a.《顺生论》 b.《倪焕之》 c.《流年碎影》 d.《佛教与中国文学》

1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举“做”、“作”分工的例子,旨在说明叶圣陶先生( c ) a.宽厚 b.礼让 c.律己严 d.谦虚

13.本文选自( d )

a.《流年碎影》 b.《顺生论》 c.《文言与白话》 d.《谈文论语集》

三、解词题

14.高文典册 经典性著作。

15.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16.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

做到了哪些呢?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18.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亲:亲近;辅:帮助。指老天爷公正无私,总是帮助品德高尚的人。

19.己欲立而立人,己于达而达人 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20.著作等身 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21 沾溉后人 沾润灌溉,引申为使人受益。使后来人得到好处 。

22. 不愧于屋漏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23.不即不离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24. 发荣滋长 荣:草类开花或谷类结穗;滋长:生长.指草木繁茂生长.比喻茁壮成长.。

25.余然之 我觉得对。

四、简答题

25.本文是记人散文,为什么用很多篇幅记述叶圣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从“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至“努力争取不愧于屋漏”):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第四部分(从“以上说待人厚”至“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谈学习和效仿叶先生品德的思考。多角度表现叶圣陶先生的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德。

26.写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对刻画叶先生的形象有何好处?

突出叶先生严以律己的品德。

27.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

待人厚,律己严。

28.试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在感情表达方面: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显其真挚。

2、在人物刻画方面,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3、在文风方面: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

29.叶先生写话主张的内容是什么?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五、阅读分析题

30.阅读本文第五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本段反映了叶先生什么品德?

待人厚

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

本段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 语言平实,朴素

【篇六】七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题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练习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练习

一、填空题

1.叶圣陶,又名_________,二十世纪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中行是当代知名_________ 家、_________家、_________家。

3.《流年碎影》的作者是_________,《顺生论》的作者是_________。

4.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主要品德是_________。

5.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的两个主要主张是_________、_________。

6.叶先生认为,“做”的意思是行为,“作”的意思是_________。

7.学而不厌,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8.仁者见仁,_________。

9.《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_________散文。

二、选择题

10.叶圣陶先生是_________的发起组织者之一

a.新月社 b.未名社 c.创造社 d.文学研究会七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题答案

11.下列作品哪一部不是张中行先生的作品( )

a.《顺生论》 b.《倪焕之》 c.《流年碎影》 d.《佛教与中国文学》

1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举“做”、“作”分工的例子,旨在说明叶圣陶先生( a.宽厚 b.礼让 c.律己严 d.谦虚

13.本文选自( )

a.《流年碎影》 b.《顺生论》 c.《文言与白话》 d.《谈文论语集》

三、解词题

14.高文典册七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题答案

15.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16.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8.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19.己欲立而立人,己于达而达人

20.著作等身

21沾溉后人的。

22.不愧于屋漏

23.不即不离的文就会发荣滋长

24.余然之

四、简答题

25.本文是记人散文,为什么用很多篇幅记述叶圣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

26.写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对刻画叶先生的形象有何好处?

27.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

28.试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29.叶先生写话主张的内容是什么?

五、阅读分析题

30.阅读本文第五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本段反映了叶先生什么品德?

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本段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

一、填空题

1.叶圣陶,又名

,二十世纪著名作家、

七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题答案

2.张中行是当代知名

3.《流年碎影》的作者是。

4.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主要品德是__待人厚,律己严 _______。 5.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的两个主要主张是__“写话” 、“简洁”______。

6.叶先生认为,“做”的意思是行为,“作”的意思是__充当_______。

7.学而不厌,_诲而不倦________,何有于我哉?

8.仁者见仁,_智者见智_。

9.《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_记人(回忆性)_______散文。

二、选择题

10.叶圣陶先生 d 的发起组织者之一

a.新月社 b.未名社 c.创造社 d.文学研究会

11.下列作品哪一部不是张中行先生的作品( b )

a.《顺生论》 b.《倪焕之》 c.《流年碎影》 d.《佛教与中国文学》

1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举“做”、“作”分工的例子,旨在说明叶圣陶先生( c ) a.宽厚 b.礼让 c.律己严 d.谦虚

13.本文选自( d )

a.《流年碎影》 b.《顺生论》 c.《文言与白话》 d.《谈文论语集》

三、解词题

14.高文典册 经典性著作。

15.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16.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

做到了哪些呢?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18.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亲:亲近;辅:帮助。指老天爷公正无私,总是帮助品德高尚的人。

19.己欲立而立人,己于达而达人 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20.著作等身 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21 沾溉后人 沾润灌溉,引申为使人受益。使后来人得到好处 。

22. 不愧于屋漏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23.不即不离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24. 发荣滋长 荣:草类开花或谷类结穗;滋长:生长.指草木繁茂生长.比喻茁壮成长.。

25.余然之 我觉得对。

四、简答题

25.本文是记人散文,为什么用很多篇幅记述叶圣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从“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至“努力争取不愧于屋漏”):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第四部分(从“以上说待人厚”至“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谈学习和效仿叶先生品德的思考。多角度表现叶圣陶先生的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德。

26.写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对刻画叶先生的形象有何好处?

七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题答案

突出叶先生严以律己的品德。

27.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

待人厚,律己严。

28.试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在感情表达方面: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显其真挚。

2、在人物刻画方面,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3、在文风方面: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

29.叶先生写话主张的内容是什么?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五、阅读分析题

30.阅读本文第五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本段反映了叶先生什么品德?

待人厚

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

本段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 语言平实,朴素

【篇七】七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题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 3.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3.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导语设计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也是他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 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教育家,却时时在反省自己。我们呢?我们是否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离别之时,你希望别人是怎样评价你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重点)

学习过程

来源:Zxxk.Com]

板书设计

修改文章 待人厚送客 复信

作文做人

律己严力求完美

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 速读课文,梳理思路。(重点) 2. 细读课文,品味语言。(难点) 3. 理解写法,把握形象。(重点) 4. 联系生活,拓展训练。(难点) 学习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因小见大的写法 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第四部分(第6—8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行文平易、内涵深厚

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效仿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本文的篇幅比较长,因此布置预习很有必要。

2.本文的语言表现出两种不同风格,因此有必要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来辨析。 3. 课后引导学生修改作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不足之处:

1. 忽视了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细节问题,课后有必要进行补充。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七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题答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