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一年级池上教学设计 古诗池上教学设计

小学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一年级池上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小池》《池上》教案

【篇二】一年级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迹、浮、萍”五个生字,;会写“首、采、无、树”四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词语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过程:

一、设疑探究,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12课《古诗两首》,认读“首”字,我想先考考大家,你们知道编辑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安排在一起吗?

这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夏天”这个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首诗:

出示课题:池上 并板书

理解课题:池塘里,荷花塘里。

设疑引入:只是描写美丽的荷花池吗?美丽的荷花池里有什么有趣的事呢?

二、初读古诗,指导朗读。

1、带着问题,我们来读诗吧。大家会读吗?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正音,学习字形。

首、踪、迹、浮、萍

3、光会读正确还不算会读,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

听课文朗读。

《池上》这首五言绝句要读出什么节奏来呢?大家读一读,可以用铅笔在诗上划“/”作记号。

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声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

4、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同学们觉得这样读有趣吗?老师想出一个办法,

可以让你读诗有趣一些。你们看——

诗做动作读

5、这样读有趣一些吧?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读诗?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几种方式,非常好,但是都是一个人读的,可不可以采用两个人一起合作的方式呢?(学生两两组合,一人读一句。)也可以小组合作,一人读一句。

6、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来把读诗变得有趣,现在,你们就自由选择最喜欢的方式,把这这首诗都美美地读一读。

7、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手舞之,足蹈之,摇头晃脑,你们觉得这样读诗读得有趣吗?那以后,你们也可以用多种形式,把诗读得有趣一些,让学古诗变得轻松有趣好不好?

三、走进文本,理解内涵。

1、这首诗我们都会读了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对,我们还要了解诗中写了什么。在充满生机的田野、乡间,让我们张开想像的翅膀,来到美丽的荷花池。孩子们除看到些什么?猜猜在这个小娃娃身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本。

2、介绍学习古诗的方法

首先:知诗人,解诗题。

介绍白居易。你还知道白居易写过那些诗吗?

一年级池上教学设计

3、学习古诗的方法

第二:抓字眼,明诗意。

你们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吗?(字典,工具书,插图,询问老师同学等)

同学们说得很好,那现在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词语,理解诗意。

音乐中,小组合作交流,老师在教室内巡视。

4、抓字眼:

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

莲:莲蓬。

解:知道、懂得。

藏:隐藏。

浮萍:小池里的一种水草。

一道:一条。指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踪迹。

5、明诗意:

(1)请同学们读一读并想一想这句诗的意思: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出示白莲的图片)

(2)交流感悟: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小娃为什么要偷采白莲?

此刻你是小娃,心情怎样?

(3)理解: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出示浮萍的图片)

(4)看着图片,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配上音乐)

四、品诗情,绘美景。

1、再读诗。

《池上》这首诗简单明了,一读就懂,但仅仅懂得诗意还远远不够,因为一首诗一幅画,一首诗一段情,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这些诗句,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都说诗中有画,读了这首诗,如果让你来给诗配上一幅画,你会画上哪些景物?

(一个小孩,一条小船,还有白莲,一些浮萍。)

2、老师根据你们所说的景物,把这首诗改了改,(出示“ 娃撑艇 偷白莲 不解藏 一道开”),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是呀,老师给诗减了一下肥,这就叫把诗读瘦了。字数少了,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却更大了。现在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

情景创设:(播放背景音乐——老师轻轻地描述:

一个夏日的清晨,几朵白云悠闲地飘浮在瓦蓝瓦蓝的天空,初升的太阳明媚地照耀着大地,湖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清风,满池的荷花开的格外娇艳

3、同学们,这美丽的情景你们看到了吗?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这个小娃娃又是怎样偷采白莲的?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美美地写下来。

在音乐声中尽情想像,静静地描写。

4、同学们可以放下你手中的笔了,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想象到的画面。

学生交流。

同学们你们真会想象,在你们的笔下,我感觉白居易写的《池上》仿佛变成了一副活的画向我们走来。此时,在你的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 (天真无邪、调皮活泼)

5、如果他知道偷了莲蓬还会藏了踪迹,你们还觉得他有这么可爱吗?

师:是呀,正因为他的天真无邪,才会偷采莲蓬而不解藏踪迹啊!你们喜欢这个孩子吗?那就带着你的喜爱之情,读这首诗。

生有感情地诵读《池上》

6、师: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调皮小娃形象。你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喜爱之情)

7、师: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整首诗虽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充满童趣。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一次想象画面,试背。

8、课前搜集其它描写儿童生活的诗,交流积累。

四、总结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夏季,在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池塘边跟随着诗人白居易走进诗歌,走进童年,我们无限畅想,我们深切感悟,让我们永远保持一颗童真、童趣。

板书设计:

池上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心、童趣

《池上》教学反思之

在本课的教学中,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是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先出示前两行诗句,并且把“小娃撑小艇”的两个“小”变为红色,引导学生重读,进而体会娃娃的弱小、天真,然后再理解“偷”字,学生就自然明白不能理解为“偷窃”,而应是偷偷地、瞒着大人去的。此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然后,紧紧抓住“不解”、“藏踪迹”等学生难以体会的词句展开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朗读,悟出作者的情。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

抒己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

这首诗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没什么大的困难,所以我在引导学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如:想象荷花池的美景,联想到学过的古诗,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等。通过让学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感受小娃的天真可爱。在充分挖掘想像力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简单而生动的画面,配上音乐,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其对诗句的理解更透彻。

【篇三】一年级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五龙小学 一年级 任鑫雨

《池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有感情朗读古诗,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谁能背一背你最喜欢的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池上》这首诗,相信你们会有很多的收获!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课件2) 2、检查初读情况。(课件3-6)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指导“艇”字的写法及结构。 ②学习新词:浮萍,白莲,踪迹,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古诗。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同学们,这首诗我们都会读了,是不是这样就可以了呢?我们还要了解诗中写了什么,你们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吗?(字典、工具书、插图、询问老师同学等)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内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课件10)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课件11)

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巩固练习。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篇四】一年级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案

《池上》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一年级池上教学设计

2.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采”等7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 和美好的意境。

难点:培养学生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积累引入,以旧带新。

(出示书本荷塘及荷花图片)

1、师:初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让人想起诗人杨万里的名作《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学生情不自禁一起吟诵) 有的已经露出了绿色的莲蓬,又让我们想起《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老师介绍“采莲”:碧绿的莲蓬中有很多莲子,轻轻一剥,露出乳白色的连、莲肉,嫩嫩的、甜甜的,是孩子们夏季难得的美味,既好吃又好玩。

2、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理解题目含义。

3、出示古诗,了解作者

(1)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关于作者的资料。

生:我们学过白居易的《草》,我想给大家背背。

(2)教师补充介绍资料: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个别读。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读一读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后鼻音)读准。一年级池上教学设计

(2)看看它们的字形,你又发现了什么?(都是形声字。提示:从字形上你能猜出大概意思吗?)一年级池上教学设计

(“撑”是提手旁加个掌,说明是用手掌握着竹竿。)

(“艇”是舟字旁,它指小船,这种船很轻便。)

(“萍”是草字头,下面还有一个三点水,说明它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植物。)

(3)对浮萍还有更多的了解吗?

“浮萍”是浮在水面上的一种水生植物。

一年级池上教学设计

3、生字检测

(1)开火车朗读生字

(2)齐读古诗。师生合作读。一年级池上教学设计

4、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借助注释,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内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一池的荷花非常美丽。

生:我好像看到一个小孩偷偷地划着一个小船,出来偷采莲蓬了。

3、相机品读:偷

(1)在我们的印象中,“偷”是不光彩的,人人都讨厌。这里的“偷”又该怎么理解呢?

老师摘录了“偷”在字典中的三种解释。

(出示:一是偷盗;二是瞒着别人、悄悄地;三是抽出(时间),) 你觉得这儿的“偷”该选哪一个?

生:瞒着别人、悄悄地。

(2)你有没有小时候偷偷瞒着大人做一些事,即使被大人发现了也不会责怪你?

学生交流自己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

(3)猜想一下,此时小娃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他怕别人发现,所以很紧张。

生2:我觉得小娃会很高兴、很快乐,因为他有莲子吃了。

(4)那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孩?

生:很可爱。

生:很调皮。

4、这个小孩偷采莲蓬,真的没有被发现吗?

5、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6、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个别读,齐读。

7.猜诗人:

(1)诗中不仅藏着一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一个人呢?猜,他是谁?

(2)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窥视、偷笑)

(3)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

(这小孩好玩,可爱。白居易太喜欢这个孩子了。看着这个孩子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看到这个孩子在笑,白居易也被逗笑了。)

8.悟情感:

(1)这首诗里不仅藏着一个人,还藏着一份情呢。

(白居易对孩子的喜爱之情。对童年的留恋。)

(2)(板书“喜爱”)让我们带着这份情、这份趣来读一读。

生个别读、齐读整首诗。一年级池上教学设计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童年是一段美好、快乐的时光。古代的儿童和你们一样,一年四季,寒来暑往,除了读书之外,也有许多充满情趣的事情。

瞧,春天去放风筝——(生背)《村居》

夏天,可以去捕鸣蝉——(生背)《所见》

秋天,当然要去逮蟋蟀了——(生读)《夜书所见》

冬天,还可以玩冰雪呢——(生读)《稚子弄冰》

五、板书

【篇五】一年级池上教学设计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一年级下《池上》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六】一年级池上教学设计

2017年春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2《古诗二首:池上》教学设计1

12 古诗两首

池上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2、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意境,学会朗诵古诗。

教学准备:古诗图片

教学过程:

1.活动导入:

—我们猜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对:青竹竿,顶蜂窝,吃了肉,还有窝。(莲蓬)

2.理解古诗《池上》

—看看,图上还有什么呀?(有白莲花、小朋友、小船、浮萍、水草??)

—这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撑着小船采白莲)

教师小结:小娃娃撑着小船,悄悄地去采白莲玩,可是在回来的路上,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形迹,河面上。绿绿的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荡开了。这件事被白居易爷爷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池上》,“池上“——池塘上,下面听老师来读一遍(出示古诗)。

3、欣赏古诗

介绍古诗《池上》,指导幼儿理解重点词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⑴小娃撑小艇:小娃娃撑着小船。

⑵偷采白莲回:偷偷地去采白莲回来。

⑶不解藏踪迹: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形迹。

⑷浮萍一道开: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荡开了。

4、学习古诗。集体念,师生对念,男女生轮念。

5、启发幼儿边念边用动作表达诗句含义。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活动反思:

由于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比较多地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古诗,绕口令等一系列中国特有的民间活动,所以孩子们对于这样形式的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同时为了便于他们的理解,我利用了自己画的图片,这样便于他们的观察和记忆。

古诗《池上》内容简单,易懂,比较能够激起孩子们学习的欲望。同时我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层层递进的帮助孩子们进行巩固和记忆,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这是我们民俗教育的内容,也是我们现在的每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事情!

小池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一年级池上教学设计 古诗池上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