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人从众木林森 人从众木林森课件

小学作文 zuowen 4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人从众木林森

识字6 人 从 众 木 林 森

2

【篇二】人从众木林森

2017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 人从众 木林森》教学设计1

《识字6 人从众 木林森》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理解第一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

《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大概):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条死去的大青虫,去搬,搬不动。又来了一只,也搬不动。后来,又来了三只、四只最后,一大群蚂蚁终于把比它们体积大上千倍的大青虫搬回洞里。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课内悟人从众木林森

(一)导入:

1、认读熟字:木、人、工、心。

2、板书课题。

(二)初次看图,自渎生字词

1、看书上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轻声读,读准字音,想一想课中哪些生字与图有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三)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左图(一)

2、图上画了谁?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走路)

3、他走路的姿势像一个什么字?(出示)人

“二人”是干什么的?

4、左图(二)(三)教法如上。

5、小结:刚才我们边看图边学习了哪几个生字,新词?想想,这些生字与图有什么关系?

(四)看图学习短文

1、自由读短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金:前鼻音成:翘舌音,后鼻音

3、检查儿歌朗读情况

4、读懂儿歌:

“二人从”是什么意思:“三人众”是什么意思?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

回顾刚才的“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人从众木林森

4、 背儿歌

三、教学生字

1、认读生字词

2、按笔顺描红

反馈‘变、成、金’的笔顺

5、 学新偏旁:“群”:羊字旁

6、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7、指导书写,师重点指导以下字:

众:上面的人要盖住下面的从,从的左边的人的一捺要写成一点。 群:君与羊都要写得瘦长些,羊的一竖还要写得长些。

成:第四笔斜钩要写舒展,略有弧状

金:人字头要写得舒展些,盖住下面的字。

8、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师范写。

9、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四、课后练:

1、填空:

成: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 变: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 金是()结构的字,共()笔,第6笔是()。

2、 课文内容填空:

一人单独走是什么字?()

二人结伴走是什么字?()

三人成一群是什么字?()

人从众木林森

教学后记:“群”“黄”容易写成错别字。人从众木林森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剩余5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

【篇三】人从众木林森

2017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从众 木林森》教学设计与评析

2017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人从众 木林森》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

3、朗读儿歌,理解两首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理解儿歌第二句的意思。

课前准备:举行一次拔河比赛。

教学准备:挂图、拔河比赛的录像、生字词卡片、歌曲磁带《众人划桨开大船》、轻音乐磁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两个偏旁“羊”、“戈”,学会部分简单的字及词语。 2 、看图识字、学词,感受会意字的造字方法,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

3 、正确朗读并初步理解儿歌。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其余几个字,培养自主识字、赏字兴趣。

2 、理解并背诵两首儿歌。

3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培养合作探究、大胆交流的能力,指导学生与人交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书空易记生字:(根据上节课学生情况而定)

2 、抽读难记生字卡片:

3 、指名读韵文。

二、理解儿歌

1 、边看拔河比赛录像边回忆当时情景,思考:你知道你们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是怎样的吗?

学生看录像。

比赛前,我们两队的选手人数一样,力量也差不多,比赛时每人都使了劲为什么红队赢了,绿队输了呢?

(回忆与再现拔河比赛的情景,使学生一下子回到比赛的状态,“入境始生情”,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更好地总结成败的原因。) 2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当引导:

(比赛时的队形,绳子的情形)

A 赢了,大家使足劲,绳子拉直。

引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板书: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人从众木林森

B 输了,绳子扭动,歪了。

引导:虽然心里想了,每个人都使了劲,但是做得不一致,赢不了,这就是“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自然之中揭示原因,使学生感悟出两句话的大意及两者的正反关系。)

3 、分别出示两句话。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指名读。人从众木林森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引导学生充分的自主读书。整体感知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为深入体验和感悟,打好坚实的基础。)

4 、谁愿意学习当小老师,介绍一下自己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谈谈,理解层次不必强求。

5 、再读句子。

读了这两句话,你想到了什么?(提示:相关的谚语、故事、歌曲、广告语、自己知道的事情或谈谈自己的体会都可以。)讨论交流,如: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蚂蚁搬青虫》,《团结就是力量》

淮安是我家,创卫靠大家。

人从众木林森

6 、听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

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把“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及细致观察、大胆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多听多读多记。)

7 、再读儿歌。

引读,男女轮读,齐读。

8 、有谁记得了?

指名试背,齐背。

三、指导写字。

1 、说说上节课,我们大家公认的难记、难写的字。(群黄成) 2 、现在,困难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也来学习小蚂蚁搬青虫的精神,让聪明过人的诸葛亮看看,我们这么多聪明的小朋友的高明的办法,好吗?

(学以致用,巩固深化,使理论应用到学习生活中来,让学生感受到道理就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思考并自由讨论,想办法记住难写、难记的字。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篇四】人从众木林森

第5、6单元教案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人从众木林森 人从众木林森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