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多想去看看教案 2017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多想去看看教案

《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冀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

二、教材分析

《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分别以一个天山孩子和一个北京孩子的口吻,通过“我”与妈妈和爸爸的对话,表达了天山孩子想去北京,北京孩子想去天山的强烈愿望。

三、学情分析:

课文两段文字对仗基本工整,以两个孩子和父母对话的口吻,道出了两个孩子心中的愿望。“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冰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是北京和天山最富有代表性的景观,用此指代孩子们了解外面的世界的渴望。宜以男女生分段朗读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激情,利用这种激情,引导学生想象,视频观看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于学生们都没有去过天山,因此,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知道天山位置,欣赏天山的风光、雪莲的洁白,让学生在课堂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表演等环节让学生在熏陶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然后在说话训练中引导学生动脑、动口说出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最后再次点燃激情齐唱《我爱北京天安门》,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识字、写字,练习朗读,读好诗中的长句子。

五、教学重点、难点:读好诗中的长句子。

六、教学准备:

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课堂中使用《我多想去看看》多媒体朗读课件,北京、天山风光图片和升旗仪式视频,给学生听觉和视觉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小朋友,你还记得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吗?你们学得真好。这节课我们还是来学习8课,请大家一起复习生词。小蜜蜂也来凑热闹了,看,几只调皮的

小蜜蜂把生字都采到了她们的篮子里去了,让我们去看看,这些生字是什么。(出示生字卡片)

2、小朋友,你们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他们叫什么?

3、小朋友,你们把这些朋友的名字牢牢地记住了,真了不起!看,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新词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

4、指名读课文。齐读。

(二)、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告诉大家,文中的两个小朋友分别是从哪里来的?(明确:天山和北京)

(展示北京的风光图片。)同学们,谁能知道这是哪里呢?(天安门)

2、今天,老师想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一起来吧!

边讲解边出示北京的(天安门、故宫、万里长城、颐和园、天坛、水立方、鸟巢"")风景图片。

3、小朋友,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

师:多想去看看,天山的孩子也想去那儿看看?他想看什么呢?(明确:去北京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

3、谈话: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感受吗?

学生自由发言。

4、师:既然学校里就可以看到升旗仪式,为什么天山的小朋友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去看升旗呢?

学生发言。

5、激情: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

(课件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实况录像)多想去看看教案

6、现场采访:看了你们这入神、激动的样子,我想现场采访一下几位小朋友:

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人多,解放军战士严肃威武)你觉得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怎样?(随机板书:壮观)

⑵你看了之后,心情怎样?

⑶你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我多想去看看)

⑷你想对五星红旗说些什么?(国旗国旗,我爱你)

7、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8、全班交流: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

引导理解:弯弯的小路、遥远

(三)、学习第二段。

1、师:天山的小朋友想去北京,而北京的小朋友却想去天山。这是为什么呢?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

(指导朗读:我知道,冰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2、教师展示天山的图片,进行简单介绍。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冰山”、“洁白的雪莲”。

3、师:看了天山的图片,你也想去那儿看看吗?有多想呢?

学生诉说对天山的感受,表达愿望。。

4、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四)朗读背诵。

1、同桌合作读课文。一个同学读第1自然段,另一个同学读第2自然段。

2、会背的被给大家听,教师指导背诵方法:两个自然段结构一样,文字也有许多重复之处,记住一个自然段,也就记住了另一个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

1、师: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很多让人向往的地方,你肯定也有自己最想去的地方,把它介绍给大家吧!

学生发言,介绍自己想去的地方。

2、组织谈话: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六)、布置作业:

课下背诵《多想去看看》。

【篇二】多想去看看教案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对首都北京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会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方法和过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 态度 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通过朗读让学生产生对北京的热爱。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天安门升旗的录像片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激情,利用这种激情,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于同学们基本上没有去过北京,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风光,向学生讲一讲北京的风光,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教学策略: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首诗歌,全诗由三句话组成,押an韵。教学前,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教学中,抓住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在读中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小学生对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会有些了解。结合这一特点,教学时准备升旗仪式录像片,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升旗仪式的壮观,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展示北京的风光图片 同学们,谁能知道这是哪里呢?(天安门、故宫、万里长城、颐和园、天坛……)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2、导入:有一个山村的小朋友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他也想去北京,去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我多想去看看》。(板书课题:我多想去看看)学生齐读课题。学习生字“想”。认识偏旁“心”字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先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对蓝线条中的生字在课文圈出生字,再拼读三遍。 3、出示生字卡,(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

4、游戏出示课件,认读长城台阶上的生字,看谁最先登长城,夺下红旗。还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5、师:我们越过了高山,登上了八达岭长城,来到了北京,美吗?(美)那就让们唱起来吧!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老师范读,同学们数数课文有几句话。分句读。 2、出示图片说说图上画的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一个妈妈在给孩子讲天安门的故事。

3、自由读,看看课文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什么? 4、读后回答。

出示:妈妈的话。

5、你能自己读懂吗?你知道了什么?

6、(出示课件)理解“弯弯”、“遥远”、“壮观”,指导朗读。 相机进行词的训练:弯弯的() 7、“我”说了什么? 出示:“我”的话。 我多想去看看,看什么呢?为什么要去北京看升旗仪式呢?我们来读几句话。

出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的国家领导人都在北京办公、生活、处理国家大事、接见外宾,你在电视上看见过这样的镜头吗?同学们想去吗?

出示: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你们见过五星红旗吗?它是什么样的?(出示国旗) 出示:我们爱北京,我们爱五星红旗。

只有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是和太阳一起升起来的,一边是冉冉升起的太阳,一边是在国歌声中飘扬的国旗,那种庄严的场面多么激动人心啊!同学们,你们想去看看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小作者的心愿,谁能把这个山村小朋友特别想看升旗仪式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朗读。

四、激情感悟,指导说话。

1、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录象,你们想看吗?(放录象)

2、看完录象,你想说什么?

3、下面,老师来读妈妈的话,同学们读山村小朋友的话。 4、背诵课文。 五、拓展练习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不仅仅是山里孩子想去的地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向往的地方,想去的地方,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北京的风光

图片,老师相信你们对北京会有跟多的了解。 板书设计:

我爱北京天安门多想去看看教案

天安门 升旗仪式

【篇三】多想去看看教案

多想去看看教案

多想去看看

教材分析:

两个中国娃,一个生活在祖国的西部边陲脚下,一个生活在祖国北京,两个孩子共同心愿————走出家乡,“多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课文两段文字对仗基本工整,以两个孩子和父母对话的口吻,道出了两个孩子心中的愿望。“天安广场的升旗仪式”“冰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是北京和天山两地最富有代表性的景观,在课文中代表中孩子们对了解外面世界的渴望。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多、告、诉、会、有、京、安、门、广、升”十个生字。 2会写“去、走、门、广”四个生字。

3借助拼音朗读两位小朋友的想法,产生“想出去看看”的美好想法。 4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会写“去、走、门、广”四个生字

2借助拼音朗读两位小朋友的想法,产生“想出去看看”的想法。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多、告、诉、会、有、京、安、门、广、升”十个生字。并说一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2正确流利读课文,并思考两位小朋友的愿望。

预习环节

读:

1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用圆圈圈出来(3分钟)

2把会认的字,借助拼音小朋友,师生师友互读3遍。(3分钟)

3小组内开火车读10个会认的字(4分钟)

4自读2遍课文,第1遍读正确,第2遍读正确流利。(5分钟)

展示环节

检查:一

ppt中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多少、告诉、不会、没有、北京、天安门、广大、升旗

1学生齐读

2开火车读

点兵点将读(3分钟)

检查 :二

去拼音读多少、告诉、不会、没有、北京、天安门、广大、升旗

1点名读,并说出自己的记字方法:夕+夕=多、一口咬掉牛尾巴

2随机点组指词读(5分钟)

3小组齐读课文,小组长领读,做到正确、流利读课文。(5分钟) 4小组交流,两位小朋友居住在哪?有什么想法?

5教师点名回答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做到笔顺正确书写四个生字“去、走、门、广”四个生字

2背诵课文

预习环节

观察:

1自己观察“去、走、门、广”在田字格占格位置,起笔和收笔。 2自己观察,每个字的笔顺。(6分钟)

动口说:小组交流

“去”上半部分是土要写得宽扁一些

“走”上半部分和“去”相同

“门”注意笔顺先写“点”然后写“竖”

“广”注意“撇”的角度不要太大(4分钟)

写:

1教师范写笔顺,学生书空笔顺,然后教师在黑板上范写田字格中的“去”,学生书空,描红,写两个字,并口头组词,用词说一句话。

2用相同的方法学习“走、门、广”共计20分钟。

读:1小组齐读课文,读书之后,并派代表比赛。

2代表小选手,角色扮演,一个是天山孩子,一个是北京孩子进行文本背诵,选5组代表,学生评出表现最好的小选手,加2分。

反馈环节

一我会多种记字方法

多=( )+( ) 人+云=( ) 宀+女=( )

二步步为营

走: 共( )笔,第五笔是( )。 门: 共( )笔,第二笔是( )。 板书设计

多想去看看

雪莲

教学反思:

【篇四】多想去看看教案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版别:人教版(新疆专用)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授课人:张玉玲

所在单位:阿瓦提英艾日克乡上海浦东新区白玉兰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个生9个生字,认识5个偏旁“心(心字底)、方(方字旁)、ㄡ(又字旁)、氵(三点水)、羊字旁”。

2、正确书写“去、走”等6个字,认识新笔画“ㄥ(撇折)”

3、正确朗读课文,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北京、爱新疆的思想感情。

4、读读记记,积累偏正结构的短语

[教学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轻声,注意停顿。 [教学准备]:

1、 生字词卡片

2、 天安门图片;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中国地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图片导入

1、出示天安门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指名说、齐读词语“天安门”)你们知道天安门在哪吗?

2、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设计说明:从导入入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北京天安门和升旗仪式的初步认识:升旗仪式很壮观。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先把字音读准,再把课文读通顺。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生评价)

2、 字词句理解。

(1)依次出示:沿—沿着—沿着弯弯的小路 走—走到远方的北京。(指名读)

(2)出示句子:妈妈说,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到远方的北京。

师: 妈妈告诉我什么呢?(学生读)

出示:北京(学生读)多想去看看教案

师:谁知道北京?跟大家说一说。(学生回答)

师(出示地图):瞧,这个有五角星的地方就是“北京”,它是北京的首都。同学们,从地图上知道从我们新疆到北京要跨好几个省呢,非常远!课文中就用了一个表示很远很远的词语,叫做—(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远方”“远方的北京”(学生读)

师:远方的北京,有一座天安门,天安门前还有一个广场,广场上每天都要举行—(出示:升旗仪式)(学生读)

(3)认识升旗仪式。

师:我们学校每个星期一举行的就是“升旗仪式”那学校的升旗仪式怎样呢?(学生回答)。

师: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又是怎样的呢?

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显得更庄重。每个早晨经常有人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看升旗仪式,连外国人也都要驻足仰

4、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带领学生再读课文

设计说明:水到渠成,学生已经可以从课文中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壮观了解到升旗仪式的庄重、肃穆,以此让法制教育成为可能。

(三)、 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去、走” 。

2、让学生先读一读,再比较异同。引导学生观察“去、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识新笔画“”

3、 “去”和“走”的上面都是“”土,在田字格中占位不同,两个字的下半部分笔画不同。

4、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5、学生试写,教师巡视。

6、评议、练写。

(四)、课外拓展

1、说一说,看一看

请有听爸爸妈妈说过北京的同学说一说。

2、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课前收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回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

[作业设计]:

1、 朗读第一自然段。

2、 抄写“去、走”这两个字。

3、 把今天学到的相关法律知识告诉自己的父母。 设计说明:让学生和家长交流课堂所学,以达到小手牵大手,与父母共同学法的目的。 [板书设计]:

2、 我多想去看看

去 走 [教学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是一首诗歌改写而成的小散文,有两个自然段,分别表达了两个孩子的不同心愿。第一自然段通过妈妈和“我”的对话,表达了非常想到遥远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的愿望。于是这节课,我主要抓住几个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以这几个句子为依托,来理解本文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从看天安门图片入手,让学生初步感知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是怎样的,然后让孩子们抓住关键词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充分地朗读,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壮观。这样既抓住了语文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又能够体会语言文字所蕴寓的含义。最后,我在领读时再次让学生感悟文中孩子非常想去北京城的愿望。

姓名:张玉玲

单位: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上海浦东新区白玉兰小学 职务:教导主任

电话:18399211035

电子信箱:237807933@qq.com多想去看看教案

通讯地址: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上海浦东新区白玉兰小学

邮编:833200

【篇五】多想去看看教案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11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淮阳县实验小学一年级组 雷莉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3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3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欣赏法、读书指导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们最想去什么地方呢?

2、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课件出示北京风光图片)

3、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4、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有什么想要告诉小朋友或老师的吗?

能用上这课的课题来说一说吗?(带上感情说)突出“多想”。

5、板书课题。

小朋友说得真棒啊!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好吗?齐读。

6、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想”?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办法识记,同时学习“心”字底。用上“心”

字底是因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拼音读准拼音。

2、指名读、评读。小组交流。

3、这个孩子是那里的孩子,他想去看什么?

(山里的孩子想去看升旗仪式)

4、他为什么这么渴望看升国旗仪式,去天安门呢?

遥远、没去过。(抓词体会)

5、看图当你看到国旗升起来时,你会想些什么?

我爱祖国,我爱北京。

6、学生自由读。结合生活讲一讲。

多想去看看教案

三、学习生字。

1、 (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己练读。

同桌检查。指名读。

2、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

3、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什么生字?

4、学生畅所欲言,相机教学“方”字旁。学生讲得好的奖励玩

猜字谜游戏。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保盖头下一个女。(安)

、、、、、、

5、比一比,看谁的眼睛亮。(巩固生字学习情况)

6、去掉拼音读一读。

7、同学挑战读。

四、学习一、二两句话

过渡:看,调皮的小猪把生字词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

1、指名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1)“谁想去什么地方?”

指导朗读。

(2)以“弯弯的( )”拓展说话。

(3)理解“遥远”。

多远算是“遥远”?举例来说。

(课件)出示地图,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

(4)扩展:一座( )

(5)他“为什么想去呢?”

多想去看看教案

理解升旗仪式的壮观。

2、学校里的升旗仪式怎样的?(庄严、肃穆)。

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显得更庄重。每个早晨经常有人民

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看升旗仪式,连外国人也都要驻足仰望我们国家的国旗冉冉升起。(播放课件)看有关升旗仪式的图片,老师解说。

3、你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4、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你的感觉?理解“壮观”。

5、指导朗读“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天安门上升旗仪

式非常壮观。”

五、学习第三句话

过渡:这位山里的孩子家离北京那么遥远,他从来也没有去过北

京城,北京城里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又是如此地壮观,怪不得这位山里的孩子这么想去北京亲眼看看升旗仪式呀,让我们把这种迫切的愿望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读好第3句话)

1、这里为什么说了两遍“我多想去看看”呢?(说明这位小朋

友非常想去。)

2、那么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请你读一读

(1)自由读(2)指名读,集体评议(3)齐读

3、小结:这位小朋友读得真精彩,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他想

去看看的迫切之情。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再来读读这一句话。

4、指导读:我想山里小朋友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现在让我们

班的男孩子们从心底里大声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班的女孩子甜甜地向着北京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满怀对北京的无限热爱,齐声呼喊——我多想去看看。

六、指导背诵课文

七、课外拓展

通过读诗,我知道了什么?

1、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说一说。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2、现在,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吗?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八、布置作业:

收集北京风光图,办一期《美丽的首都北京》图片展。

九、板书设计:

11 我多想去看看

山村 遥远 天安门广场

看升旗

十、课后体会:

首先,我以精美的课件(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他们以新鲜感,也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看到如此优美的北京风景图,都惊叹不已。一些去过北京的同学都纷纷举起小手争着抢着要介绍北京的各个风景区,在这个氛围中引入课题,轻而易举地把学生带入了课文中来。

在学习的课堂里,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通常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充满智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

【篇六】多想去看看教案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正文: 11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我多想去看看教案_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卡片。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片,去过北京的小朋友。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认识吗?(指名读、齐读词语:天安门) 北京在哪儿?(指名读,齐读词:北京)北京是什么地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首都北京亲眼看看天安门呢?有一个农村的孩子,他家住在大山里,他也和大家一样,非常想去北京亲眼看看天安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教案_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学生自由初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你认为比较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做个记号。三、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如:升、能,注意是后鼻音;告诉的“诉”地轻声等等。。。。。。四、检查字音和认字情况1、开火车拼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3、师生共同评议,纠正字音。

五、指名分句朗读课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后评议。六、同桌一起读课文,理清主要讲什么 1、师:【课件出示】在“我”家的门前,我和妈妈正说着话呢!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对妈妈说了什么?请同桌两个同学一起来读课文,找到妈妈告诉了我什么和我对妈妈说了什么,同桌两个同学对读。 2、指名一对同学对读,学生评议。七、指导朗读、背诵 1、师:妈妈告诉了我什么? 出示第一句: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要读得慢一些,舒缓一些。“告诉”、“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注意连起来读,不要读得一字一顿。)2、师:妈妈还告诉我什么? (出示第二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师: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后,还要坐上好几天的火车才能到达北京。可见这个孩子的家离北京远吗?很远很远就是“遥远”。 (最吸引孩子的就是北京的天安门) (朗读时,注意把“遥远”、“天安门”读得重一些、慢一些。) (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师:天安门广场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每天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想不想看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 看了以后,觉得广场上升旗仪式怎么样? 学生从雄伟的场面中领悟“壮观”的意思。 指导朗读“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这一句,注意“仪式”以后稍停一下,“非常壮观”读重一些。3、学生朗读第

一、二句。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师再次提醒语速舒缓,体现出“我”沉浸在遐想之中。)

八、课间休息(学生唱《我爱北京天安门》)【课件出示】九、交流收集的图片或照片。1、师:老师请同学课前收集北京风光的照片,去过北京的同学把自己在北京照的照片带来,都带来了吗?好,请小朋友四人为一小组交流以下,说说自己带的这张图片是北京的什么地方?去过北京的同学介绍介绍自己这张照片是在哪里照的?2、学生小组交流。3、指名全班交流,用投影片看几名学生的图片、照片,说一说这是被京的什么地方?十、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师:是的,这个农村的孩子也跟我们一样非常想去北京看看。(第三句:我对妈妈说,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谁能读读这句话,要把自己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得情感读出来?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第二课时一、指导朗读、背诵诗歌。1、(看书上插图)教师引背。2、学生同座位互背。3、全班同学齐背。二、指导写字。1、学生看书,自己说一说“广”字怎么记?自由记住“广”在田字格的位置。2、学生在书上练习书写。3,学生再看书,说一说“升”字怎么记?演示“升”和“开” 的比较,自由记忆“升”在田字格的位置。4、学生练习书写。三、扩展练习。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当地的风景图片。说话训练:我多想

( )。作业设计:1、想一想,连一连。告 走 北 升 城 广路 京 旗 门 场 诉2、比一比,组词。听( )走( )北( )开( )诉( )足( )比( )升( )3、画一画,把你心目中天安门和五星红旗的样子画下来。板书设计:11我多想去看看天安门(图) 升旗仪式(图)爱北京 爱祖国我爱北京天安门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多想去看看教案 2017我多想去看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