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小青蛙教案设计
3.小青蛙教学设计
3.小青蛙
1
2
3
4
5
【篇二】小青蛙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青蛙》教案
2016学年第二学期小学语文学科
第一单元第3节《小青蛙》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的一些习性。
3、能辨析“睛、请、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
二、教材分析
《小青蛙》是一首儿歌韵文。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本课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三、学情分析
本课可以采用归类识字、字谜识字、看图识字、组词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识字,能主动识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并有意识地将识字教学引向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在生活中识字。
四、教学策略
1.朗读法
2.提问法
3.利用多媒体展示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青蛙)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板书:小青蛙)
3.课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导学:同学们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
4.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
5.青蛙穿着绿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的是绿色的意思吗?(青)
6.导入: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看,小青蛙还为咱们带来一首儿歌呢!(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小青蛙的距离,既让学生感到新奇,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为整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你圈画的生字的读音。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那该怎么办呢?(查字典、问老师、问同桌、借助拼音)读完后,请你们把圈画出的生字、词读三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二)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句。
1.指生读第一句。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清、晴、眼、睛"。
(1)指生领读生字。
(2)先引导学生小组内观察;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几个字;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汇报交流:
预设一:
"清、晴、睛"三个字的读音有点像,字形里面都有"青"字。
①导学: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我们把它们放回课文里读一读,再看看图,好吗?
预设:"清",清水的"清"。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导学:带"三点水旁"的字表示与水有关,谁还能说出带"三点水旁"的字。
师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浑水,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晴":太阳出来就表示天气晴,所以是"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有关。(出示晴天的图片)
导学:谁能给"晴"找个相对的朋友?(出示阴天的图片) 扩词:雨过天晴、晴空万里。(练习说话)
"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与眼睛有关。我们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②导学:怎样区分"睛"和"晴"?
③想想还能给"青"加上什么部首,组成哪些字。(发现生字中的"请、情")
预设二:
"眼、睛"都是"目字旁"。
①说说这两个字都和什么有关。
②请眨眨你们的小眼睛。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第一句。
★学习第二句。
1.指生读第二句。
2.相机学习生字"保、护、害、事、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3.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全班比读第二句。
★学习第三句。
1.指生读第三句。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请、让、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小组比读第三句。
(三)巩固生字。
1.挑战过关。(认读生字)
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
第二关:擦掉拼音认读。
第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老师。
第四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
【篇三】小青蛙教案设计
小青蛙教案
总序号005
《小青蛙》教案
教材来源:部编本2016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 教学主题:小青蛙 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小青蛙教案设计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 张丹丹 建设路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课文中的“清、情、请、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作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同时体现了汉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课文将字族文识字寓于儿歌之中,通过读文识字,能有效避免学习形声字的枯燥。将字与文融合在一起,不断巩固青字族中各字的音形义,既有利于读文识字,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 2.教材分析
《小青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
3.学情分析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等12 个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会写“青、清”等7个字和横折提1个笔画。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 正确朗读儿歌。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评价任务
任务一: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等12 个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会写“青、清”等7个字和横折提1个笔画。
任务二: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任务三:正确朗读儿歌。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小青蛙
青 请 清 生 保 护 事 让 病
总序号 006
《小青蛙》教案
教材来源:部编本2016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
教学主题:小青蛙 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 张丹丹 建设路小学
板书设计
小青蛙
青 请 清 情 晴 生 保 护 事 让 病 眼 睛
【篇四】小青蛙教案设计
小青蛙教学设计
o 教学设计
共1学时
1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正确、规范地书写课后的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初步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给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是有益的动物,我们应该保护它。
2学情分析
《小青蛙》这篇韵文,通过简短的语言告诉我们青蛙保护禾苗及我们应该保护青蛙。本课内容简单,易于理解,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整个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充满童趣、民主和谐的课堂中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3重点难点
1.认写生字。小青蛙教案设计
2.初步感知由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构字规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小青蛙教案设计
活动1【导入】禾苗 一、熟字入手,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青”,扩词。
2.板书:小青蛙。
3.学生反馈。教师指导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并圈出生字。
2.教师范读,学生默读。
3.同桌互读生字。
4.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其他学生评议。
5.开火车读生字。
6.结合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认读。
7.教师把生字卡“清”、“晴”、“睛”、“情”、“请”贴到黑板上,请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发现,在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
8.幻灯出示各种与字有关的图片,体会这些字各自表达的意思并记住这些字。
9.出示儿歌,巩固记忆。
10.游戏(1)谁是神枪手;(2)送字宝宝回家。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小青蛙教案设计
2.指导学生勾词语:天气晴、大眼睛、吃害虫、好事情、小青蛙,并通过提问让学生初步感知两种基本的短语形式。如:天气怎么样呢?怎样的眼睛呢?
3.教师引读课文。教师读“清清河水”,学生接“天气晴”。
4.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直到读熟。
5.指名读,大家评议。
四、拓展训练
1.小组讨论:怎样保护青蛙?
2.收集各组意见,教师小结。
3.请学生说说自己查找资料的情况,指名谈谈你还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有益的动物,它们能帮我们做什么。
4.根据学生讨论回答的情况,教师小结。重点讲不能吃青蛙,并鼓励学生保护有益的动物。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学生写字,教师巡回辅导
【篇五】小青蛙教案设计
《小青蛙》教学设计
【篇六】小青蛙教案设计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
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三课水乡——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定位】
人文性: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请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 审美性: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实践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含、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内容】
本课选自人音版2015版4年级下册第三课中的第二首表演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一课时学习时间。属于唱游型课型。教学重难点是能够准确掌握歌曲风趣的特点,并表演歌曲。歌曲的教学设计很好地与新客场标准中的三维目标相结合。 【学情分析】
4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一些音乐知识并且有一定的音乐体验过程。在上课之前根据每个班学生的不同的状态,老师会围绕着音乐要素,有所针对的设计一些铺垫的环节,让学生迅速地投入到音乐学习氛围中去。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
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置,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