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评课稿 一年级文具的家教案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评课稿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文具的家集体备课教学设计(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文具的家集体备课

教学设计(部编版)

【教学目标】

1、认识“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13个二类字,会写“文、次、找、平、办、让、包”7个生字;能自主积累词语,认识“斤字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 认识13个二类字,会写7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都摆着铅笔、橡皮,能说说他们有什么用吗?

2、教师归纳: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出示捡到的玩具)可是这些小伙伴却被他们的小主人弄丢了,它们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记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学习生字,精读课文。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评课稿

1、小组交流识字方法。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评课稿

2、教师领读生字并扩词。

3、齐读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火眼金睛”游戏。

4、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5、送字宝宝回家。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生字,并读一

读。

6、读后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7、组织讨论:怎样做才能不丢东西呢? 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评课稿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

二、自主积累词语。

1、在《文具的家》里你学到了哪些词语?

2、你能选一个说一句话吗?

三、写字指导。

1、(出示7个要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具:里边是三横。丢:先写一撇,再写一

个去字。皮:第一笔是横钩。已,区分“己”和“已”。

四、口语交际训练。

(一)想象训练。

1、创设情境,在讲台上摆放着被遗弃的铅笔、橡皮、尺子,它们

碰到了一起,猜猜它们会说些什么?

2、“失物招领”会。把自己遗失的文具领回家。

(二)说说你书包里有哪些小伙伴,你是怎样疼爱它们的?

【篇二】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评课稿

人教版第15课《文具的家》优秀教案(含反思)

15 文具的家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文具的家》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文字活泼,富有童趣,并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本课教学设计意在从学生兴趣出发,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并进行扩词训练,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感受人物的情感。教学中创设趣味的学习环境,用“闪电读词”和“闪电出字卡”的游戏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在课文阅读方面将以“朗读”训练为主,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生字、会读对话、了解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趣味。借助顺口溜总结整理物品的方法,通过“文具认领会”和“整理书包比赛”鼓励学生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评课稿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谜语导入:同学们,我们猜两个跟文具有关的谜语,好吗?请你们在猜到的第一时间,高高举起你们的小手,保持安静,用眼睛告诉我你们知道,能做到吗?课件出示谜语:色彩各异像颗糖,擦去字迹不怕脏(橡皮);小小黑人长又黑,爱用木头做衣裳(铅笔)。(课件出示橡皮、铅笔图像)

2.导学:我们刚才提到了铅笔、橡皮,它们和格尺、转笔刀等都是我们学习时的好伙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3.认识“文具”: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该怎样识记“文具”的“具”。

(2)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具”。如:商城里的“家具城”,商场超市里标牌上的“玩具”“文具”,书店里的“工具书”等。教师用大屏幕出示相应的画面。

(3)生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谜语形式导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将学生熟悉的文字和图片相联系,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检查预习。

(1) 教师导问: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写的是( )和( )之间发生的事。( )总丢文具,( )告诉她文具是有家的,最后( )知道了文具的家在哪里。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评课稿

(2)教师课件出示新词:

文具、一次、丢失、仔细、检查、所有、他们、每天。

(3)教师指名领读在书上圈画的生字、新词,教师适时正音。

(4)游戏 “闪电读词” :同桌一齐站起来,老师点哪个词,同桌就开始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5)教师范读:同学们,解决了生字的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师先来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注意圈画生字的字音。

(6)学生自由读: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我们可以用轻声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小组轮读等方式来读。

(7)轮流读: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和勇气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识记生字

(1)游戏“闪电出字卡”。教师读第1自然段,请同学仔细听。当老师读到课文里的生字时,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第一个把字卡举起来。

(2)学生举字卡“丢”。指名读准字音。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预设:生1: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一撇加一个“去”字,就念“丢” 生2:我是用想一想的方法记住的。“去”字就像一个人蹲在那里。上面的“撇”就像手绢。我想象小朋友们在玩“丢”手绢。

(4)教师读第2自然段,学生举字卡“找”。

教师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找”字。

预设:生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找”字。提手旁加一个“戈”就念”找”。

【篇三】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评课稿

文具的家反思

《文具的家》教学反思

《文具的家》这篇课文文字活泼,富有童趣,且配有三幅生动有趣的插图,适合一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这篇课文的内容也很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他们由于年纪小,自理能力较差,丢三落四是常见的事,丢了不去找也不足为奇。因此在教学时我先出示文具的图片,问图片里有什么,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把图片说完整。一年级的学生看问题时比较片面,自己看到了什么就说什么,不能全面的思考,为此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引导他们说完整的句子,如“我看到了”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接着我总结:“这些文具能帮我们做许多事情,就像我们的伙伴一样,每天和我们在一起。”我手里随即拿着文具并说:“这些文具都是同学们捡到放在老师这儿的!这些小伙伴被它们的小主人弄丢了,它们该多伤心啊!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 从而引出本课课题。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并提示学生仔细看课题,“文、具”是本课的学会写字。边板书边强调这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占格。学生自己在本上写,学生书写时强调坐姿,找一名学生在投影展示,其他同学找优缺点,并提出建议。学生拿回去写,其他同学自己检查,满意的在后面画星,不满意的在旁边再写一个。师解释文具,加以深化,引导学生用“文、具”组词。

初读课文,自由读,借助拼音这个小助手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句子读通顺。三分钟后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读书时适时强调读书姿势:左手扶书,右手指字。指名读时,提示其他学生找问题,

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评课稿

分自然段找问题。学生读时,我把错的字写在黑板上。文章读完后全班齐读错字,正音。第三步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

识字环节,先出示带拼音的会认字,以词语的形式出现。学生先自由读,再找小老师领读。最后我强调“时候”的“候”与“时”交朋友时读轻声。接着去掉拼音帽子开火车读,使大部分学生参与进来。接下来我说:“生字宝宝单独和我们见面了,你们还认识吗?”这个环节只出示去掉拼音的会认字,以摘苹果的形式出现。此时我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再读课文,我说:“这些字、词宝宝躲在了课文中,和我们捉迷藏呢!谁已经和它们成为了真正的朋友,快回到文章中读读吧!看谁读得通顺、流利。”学生读完后,我说:“谁有进步?”让学生展示。我用不同的激励语表扬学生如:你的声音真洪亮!你读得真有感情!

最后,我总结:“下课后,同学们想一想爱护文具的好方法,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篇四】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评课稿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本组教材围绕“明理”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等。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

1.会认59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1

4.会读会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好句的习惯。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明理做人。

1.会认59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明理做人。

15.《文具的家》 2~3课时 16.《一分钟》 2~3课时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2~3课时 18.《小猴子下山》 2~3课时 语文园地七 2~3课时

本单元的教材都是一些小故事,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故事中如何明理,所以朗读好课文非常重要。具体步骤是: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问题。 2.听后回答思考题。

3.摆好正确的读书姿势和课件里的叔叔阿姨或老师进行比赛,看谁读得好。小学生善于模仿,运用课件或教师范读课文,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5. 文具的家

2

3

4

5

【篇五】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评课稿

15 文具的家 说课稿

15 文具的家 说课稿

一、说教材

《文具的家》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通过一个小朋友找不到铅笔、橡皮时妈妈与他的对话以及后来他的改变,渗透着对于孩子们要爱护文具的主题思想的教育。课后设了两道题,第一道是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课件能让学生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必然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二题是读一读,记一记,出示了“新”“些”等四个字组成的不同的词语,意在培养学生通过同一个字组成不同词语的词语积累的观念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3个生字,认真学会7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意识的通过一字多词的方式积累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13个生字,认真学会7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意识的通过一字多词的方式积累词语。

3.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法

1.生字认读时多采用游戏的方式,如:开火车认读、小老师领读、我是小小神枪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产生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

2.朗读课文时,可采用自读认字、同桌对读相互帮扶、师生对读掌握语气、指名朗读检验效果等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疏通自己朗读时的各种阻碍,以达到通顺流利朗读的目的。

3.生词积累时用一字组词开花的方式,让学生爱上组词和积累。

五、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1.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文具们可伤心了!它们都要离开你们找贝贝去了。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哪?

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二)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文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具”?提示:

1.“具”里面是三横。

2.可以组成很多词,比如:家具、道具、刀具、玩具

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评课稿

“文”这个字我们天天都能和它见面,你知道我们能在哪见到它吗?(语文书上)那这个字还能组成哪些词呢?(文明、文化、文学)

看看这个字由几笔组成?——教书写。

(随文识字、随认随写)

(三)给足朗读时间,读准生字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要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游戏——我是小小神枪手(将生词写在气球上,让学以射击游戏的方式来记住生字生词的读音)

(四)反复阅读实践,读通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边标自然段序号边把遇到困难的语句画下来。

2.同桌互助,帮助对方把课文读通顺。如果两人都读不好,示意老师指导。

3.读文,师生评议:能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4.师范读课文,学生并听边认读生字。

(五)整体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六)联系实际质疑,引发深层探究。

1.铅笔,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你有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想过为什么吗?(联系生活实际,将文本中的内容迁移的现实生活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思考。)

2.读文,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爱她一样,爱着她的小伙伴们?

3.再次探究读文: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小组讨论)

4.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或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七)选择性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1.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背积累。

2.赛读、赛背。

(八)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1.端正工整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七个会写字。

2.读一读,记一记。(养成学采集并积累的好习惯)

(九)板书设计

文具的家

铅笔 橡皮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评课稿 一年级文具的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