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四年级下册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语言的魅力
[教材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S版四年级下册第22课《语言的魅力》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街头的故事:中午,一个在街头乞讨的老人什么也没得到,晚上,情况却发生很大变化,过往行人纷纷给他铜币。这是为什么?原来是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在他“我什么也看不见”的木牌上加了一句话“春天到了”,经这句美好的诗一般语言的衬托,不幸的人更加不幸,从而唤起人们对盲妇人的无限同情。说明了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 学习本课的目的:一是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浩勒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二是让学生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三是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
[设计理念]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一个独立的阅读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一个独立学习的空间,鼓励他们主动地阅读,积极地思考,并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教学力争以题目《语言的魅力》为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理解课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在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在《语言的魅力》一课中“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一波才动万波涌”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独自感受这句话在文中带来的“波澜”,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课文里描写行人的感情在变,老人的心情在变,在这变化之中,展示了语言所特有的魅力。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紧紧抓住这拨动人心弦的话语,适时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自
主学习;激发情感,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魅、姗、辰”等3个字,会写“魅、丐、牌、绅、衷、辰、酸”等7个字。掌握“ 魅力、乞丐、牌子、绅士、无动于衷、良辰美景、心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
4、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得勒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让学生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难点: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自己写富有魅力的语言。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精彩的广告词和打动人心的警示语。
2、教师自制的简单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板书“魅力”,指名读。
2、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魅力”这个词,“魅力”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3、你认为什么具有魅力呢?
(随机扩展,例如学生说到“春天的魅力”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春天的魅力在哪里等。)
4、同学们用三言两语就说出了自己的理解,描述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其实这也是一种魅力,这就是同学们“语言的魅力”。
这节课我们学习“语言的魅力”(板书“语言的”),那么课文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探寻语言的魅力。
[先理解魅力的意思,再出示课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清自己不熟悉的字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字词读音。(课件出示本课字词)
3、全班交流,注意“衣衫褴褛、姗姗而去”等词的读音。
4、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结合一些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衣衫褴褛、头发斑白、良辰美景”的意思,也可以让学生用这些词语再说一句话,进一步理解词语。)
5、再读课文,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法国诗人在一位行乞老人的木牌上加了几个字,结果给钱的人就多了。)
[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的自读和交流,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一、 导入课文
1、出示两组句子,比较那句话有魅力,为什么?
(1)年少的时候要好好读书。(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黄四娘家的花开得很繁茂。(2)黄四娘家的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师:我们的讨论得出一个结论: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有的语言平平淡淡毫无魅力,有的却动人心弦。看来,优美的语四年级下册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言是能吸引人的,是有——魅力的。能今天我们学习的《语言的魅力》里也有那么一组句子,同学们快到课文里找找。四年级下册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1)我什么也看不见。 (2)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具体说明“我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没有魅力,而“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却有魅力呢?
2、学生思考
3、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板书:
老人 行人 我什么也看不见。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4、先来汇报“我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没有魅力?
生:老人很可怜,但行人无动于衷。
师:你从哪里得知老人很可怜呢?又从哪儿了解到行人的无动于衷? 生: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着一个衣衫褴〔lán〕褛〔lǚ〕,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他不像其他乞丐〔gài〕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一块木牌。
“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大家一起读读。通过这个句子,对于这位老人你知道些什么? 生:“衣衫褴〔lán〕褛〔lǚ〕”说明他很穷。“头发斑白”说明他很老了。“他不像其他乞丐〔gài〕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说明他是因为双目失明才迫不得已出来乞讨的。
(板书:衣衫褴〔lán〕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懂得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老人如此可怜,但行人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生:巴黎大街上衣着华丽的绅士看到衣衫褴褛的盲老人无动于衷; 巴黎大街上打扮漂亮的少女看到头发斑白的盲老人淡淡一笑; 巴黎大街上行行色色的商人看到双目失明的老人姗姗而去"" 从“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姗姗而去”说明他们无视老人的困境,豪无同情心。
师:我们好好读读,边读边揣摩一下这些行人此时此刻心里是怎样想的?
师:我来现场采访一下,这位衣着华丽的绅士,这位老人衣衫褴褛,多可怜呀,你为什么不给他施舍个钱呢?
生:他是瞎的当然什么都看不到啦,这有什么稀奇!
生:走近他搞脏我的衣服。
师:这位美丽的少女,这位老人头发斑白多可怜呀,你为什么不仅不帮助他,还笑话他?
生:他太老了,头发斑白真难看,还是我漂亮。
师:这位老板,这老人双目失明,你为什么走得那么快,不帮帮他呢? 生:没空,我还要做生意呢。
5、面对如此冷漠的行人,老人的心情如何?找出句子
盲老人叹息着:“唉!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指导读出伤心的语气。
师:同学们根据课文展开了丰富、合理的想象,加深了课文的理解。谁来给“我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没有魅力?下个结论。
生:老人非常可怜,行人却无动于衷,说明“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没有魅力。
师:难到在偌大个繁华的巴黎街头就没有人肯在盲老人面前停步吗?难到过路人都只顾忙碌着自己的事对老人无动于衷吗?(不,法国诗人让·彼浩勒使这个世界改变了。)
【以上教学环节,是通过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透过文本,理解当时
【篇二】四年级下册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语言的魅力》教案
瓦金完小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瓦金完小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2、语言的魅力》教案(s版下册22课)
【篇三】四年级下册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北师四下《语言的魅力》教案
北师四下
2.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法国诗人让o彼浩勒帮助盲老人的故事,体会“语言的魅力”。
2.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语文,谈谈自己对“语言的魅力”这个词语的理解。 2. 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对人物外貌及神态描写的作用。
【教学素材】
1.搜集一些优美的诗句。
2.本课的课件。
3.春天的美景图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句子)
(1)东城见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语言怎么样?(生回答:很有吸引力)
3.小节:对。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语言:交流要运用口头语言、思考要依靠思维语言、写作要驾驭书面语言,即使做梦吧,也会运作潜意识语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语言有关的一篇课文—-《语言的魅力》。
4.板书课题,齐读。(课件出示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词。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
(1)指名读带拼音的生字。
(2)去掉拼音的生字。(开火车、男女生读)
(3)指名读词语,全班质疑不理解的词语。
(4)小测验,巩固词语。
3.同桌合作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把自己的理解写在书上)(课件出示)
4.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可以从书上做标记
5.就上面的问题,全班进行交流。
三、资料交流,促进理解。
1.小组交流资料。
2.全班交流,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促进读课文的理解。
3.老师小结。
四、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集体观察。(课件出示)
2.总结:“衫”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写得左窄右宽,左边是“衤”,不要写成“礻”;“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艹”要包住下面的“者”。
3.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4.展示点评学生作品。
五、当堂作业,反馈检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词语练习。(课件出示)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板书课题。
2.读课题,说说你对魅力的理解。(出示课件)
3.说说生活中你觉得什么很有魅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语言的魅力。以课题为突破口,理解体会“魅力”的意思,激发学习课文兴趣。为什么诗人让·彼浩勒添上的那几个字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弄清这个问题。
二、比较阅读,自主感悟。
1.带着刚才提出的“为什么诗人添加了几个字后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这一问
【篇四】四年级下册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小学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一)(语文S版四年级下)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一) 【内容简析】
课文讲的是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在一位双目失明的行乞老人的木牌上加上了几个字,帮助老人行乞的事,说明了恰当运用语言文字,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
【设计理念】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本课教学设计将从问题入手,提炼有价值的问题,然后立足于“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着力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赏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把阅读与思考、阅读与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体会语言的非凡魅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会认“魅、姗、辰”等3个生字,会写“魅、丐、牌”等7个字,掌握“魅力、乞丐、牌子、绅士、无动于衷、良辰美景、心酸”等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浩勒添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教具准备】四年级下册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繁华的巴黎大街边,坐着一位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乞讨老人,可是一上午过去了,他什么也没得到;后来,一位诗人在他的乞讨木牌上偷偷加上了几个字,结果给老人钱的人却出乎意料地多。诗人究竟加了什么字呢?让我们来学习第22课《语言的魅力》。
2.板书课题,据题质疑。
齐读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自读课文。要求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记住后再往下读。
2.圈画生字、新词,同桌互学。
3.检查自学生字、新词情况,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讲意思。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5.轮读课文,指导正音,力求每个学生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6.检查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情况。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重点指导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概括。)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抽读生字、新词卡。(重点指导“辰、衷”的读音。)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魅、丐”。)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4.当堂评价,集体指导。
四、课堂小结,布置预习
熟读课文,预习:诗人在老人的木牌上添加了什么字?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第二课时
一、看图复习,引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看图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说的是著名诗人让·彼浩勒在一位双目失明的行乞老人的木牌上加了几个什么字,帮助老人行乞的事。)
2.诗人在盲人的木牌上添加了什么字?为什么效果前后大不一样?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读课文,感悟理解
1.放声朗读课文,找出盲人行乞牌子上前后不同的内容。
2.出示句子:
(1)“我什么也看不见!”
(2)“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小组合作探讨: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3.出同步练习。课件出示:照样子写句子。
4.检查点拨,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的表达效果。
(1)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一段,用“ ”画出描写春天美景的句子,边读边想像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
(2)让·彼浩勒加的那几个字,仅仅是为了让人们想象出这样的画面吗?人们看了木牌上的字后会怎么想呢?(不是的,人们在体会到万紫千红的春天美妙外,更感到什么也看不到的盲老人的不幸。这样
的语言产生了巨大的情感力量,就能打动人心,人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同情心,因此盲人就能收到很好的行乞效果。)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语调应是抒情的,老师要作适当的指点,让学生读出无限的感慨。)
(4)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再现文本,尝试应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用心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这一故事,然后请同学扮演记者进行街头采访。四年级下册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记者采访的对象:盲老人、诗人、绅士、贵妇人、漂亮小姐、一般职员、普通市民等。) 采访举例:
a.老爷爷,今天给你钱的人多吗?
b.先生,您为什么要加上“春天到了,可是”这几个字?
c.太太,您看到木牌上的字后是怎么想的?
d.先生,看样子,您也是个穷人,为什么还要给他钱?
""
3.课堂小结,感受语言魅力。
(可见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
四、超越文本,拓展延伸
1.全班交流课前搜集的精彩广告词和打动人心的警示语。
2.出示老师事前准备好的广告词、警示语,学生齐读,进一步感悟语言的魅力,学习、积累生活中富有魅力的鲜活语言。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课文讲了什么?学后有何收获?
2.实践活动:制作简易的警示牌。
在水塘边、草坪上、花坛边、电灯开关处、楼梯、校园、饭堂等处竖起你的警示牌,看谁的话最有魅力,最能打动人心。
附板书:
我什么也看不见。(毫无所获)
22.语言的魅力
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出奇地多) 运用恰当
【篇五】四年级下册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北师大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言的魅力》教案1
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灵活运用。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
3.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后木牌上的语言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自己对“语言的魅力”这个词语的理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引题。
师:同学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他会有怎样的遭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感人的故事。(看黑板齐读课题)23、语言的魅力
2.解读课题。
师:“魅力”是什么意思?(魅:传说中的鬼怪。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3.质疑。
师: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的问题:①什么语言有魅力?②语言有怎样的魅力?③为什么语言有魅力?"")
小结:学贵有疑,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是最会学习的。我相信,通过你们用心读书,这些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二、检查预习
出示预习提示:
1.我会读
繁华 衣衫 褴褛 绅士 叹息 悲伤 漆黑 陶醉
盲老人 让·彼浩勒 嬉戏 添上 良辰美景 无动于衷
找一找“无动于衷”这个词语出现在哪句话中?读一读。
2.出示句子: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那些打
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姗而去了。
理解“无动于衷”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行人看了盲老人木牌上的字,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3.具体在这篇课文中有魅力的语言指的是“ 。”
4.用简短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叙述的是这件事?
三、品读体验,体会魅力
1.轻声读课文1-5自然段,想一想:诗人让o彼浩勒加上那几个字前后,情况有什么不同?
2.结合重点词句自读课文,完成表格,语言要简练,可以摘抄书中的重点词语,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看谁读得快、填得准。 (引导学生抓住木牌内容变化前后行人的态度、失明老人的感受所发生的变化,来体会加上这几个字的巨大作用。)
出示表格
3.学生默读、填表,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师生、生生交流。
①添字前后,行人和盲老人都有哪些表现?
请一名学生展示自己填的表,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添字前:行人: 无动于衷 淡淡一笑 姗姗而去
(板书:无动于衷)
盲老人:叹息 悲伤 什么也没有得到
(板书:没得到)
添字后:行人: 纷纷相助
(板书:纷纷相助)
盲老人: 笑着说 给钱的人多极了
(板书:多极了)
②学生课下修改表格中不恰当之处。
③指导朗读。
【篇六】四年级下册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北师四下《语言的魅力》教案 (1)
北师四下
2.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法国诗人让o彼浩勒帮助盲老人的故事,体会“语言的魅力”。
2.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语文,谈谈自己对“语言的魅力”这个词语的理解。
2. 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对人物外貌及神态描写的作用。
【教学素材】
1.搜集一些优美的诗句。
2.本课的课件。
3.春天的美景图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句子)
(1)东城见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语言怎么样?(生回答:很有吸引力)
3.小节:对。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语言:交流要运用口头语言、思考要依靠思维语言、写作要驾驭书面语言,即使
做梦吧,也会运作潜意识语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语言有关的一篇课文—-《语言的魅力》。
4.板书课题,齐读。(课件出示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词。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
(1)指名读带拼音的生字。
(2)去掉拼音的生字。(开火车、男女生读)
(3)指名读词语,全班质疑不理解的词语。
(4)小测验,巩固词语。
3.同桌合作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把自己的理解写在书上)(课件出示)
4.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可以从书上做标记
5.就上面的问题,全班进行交流。
三、资料交流,促进理解。
1.小组交流资料。
2.全班交流,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促进读课文的理解。
3.老师小结。
四、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集体观察。(课件出示)
2.总结:“衫”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写得左窄右宽,左边是“衤”,不要写成“礻”;“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艹”要包住下面的“者”。
3.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4.展示点评学生作品。
五、当堂作业,反馈检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词语练习。(课件出示)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