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小蜗牛教学设计表格
小蜗牛 教学设计
一年级人教版上册
14. 《小蜗牛》 教学设计
蒲河小学 季星娟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对 妈 全 回”四个字,认识偏旁王字旁。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及蜗牛爬行慢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景色。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第一课时 1、会认12个生字。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猜谜语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说一说:谜底是什么呢?(蜗牛)
2、引出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新字(即:课文要求会认的12个生字)
1、听课文朗读音频。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试着齐读课文,然后把要求会认的字圈出来。
(2)老师领读,学生跟读。特别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翘舌音。
3、认读要求会认的12个生字
(1)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2)检查识字情况:
出示词语:住在 小树 孩子 发芽 很久 回来 变黄 去玩
(学生再齐读)
(3)开火车读,检查读音,共同正音。
(1) 自由朗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 小蜗牛一共去了树林几次?
(3)有感情的朗读前三自然段。并学习生字: 对 妈
1.个别读
2.男生和女生分开读
三、熟读课文,初步感知。
3.圈出生字:对 和 妈
(1)注音
(2)分析结构
(3)组词
(4)指导书写:老师范写,学生书空跟写,学生描红,在书
上练写。
四、课堂练一练 反义词: 多——(少) 板书设计
14、小蜗牛 住 孩 玩 吧 发 芽 爬 呀 久 回 全 变
对 妈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篇二】小蜗牛教学设计表格
《蜗牛(一)》教学设计
蜗牛 (一)
教学背景分析:
从观察蜗牛开始,引导学生在获得观察结果的过程中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因此,观察蜗牛,不仅仅是观察它的外形,更要关注它的生活,从蜗牛的运动、反应、吃食、排泄以至繁殖等方面进行观察研究,这些内容将直接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蜗牛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小动物,它行动缓慢,易于观察研究,因此非常适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研究活动,在本课的学习中,还将发展学生观察、饲养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蜗牛,经历自己感兴趣的实践过程。
2、了解一些有关蜗牛身体及吃食物等方面的知识。
3、知道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等。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蜗牛的行为特征。
2、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蜗牛的食性等情况。
3、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照顾小蜗牛、观察它的生活和成长是十分有趣的。
2、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有关蜗牛身体及吃食物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蜗牛,了解到动物的生活离不开食物等
教学准备
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记录笔纸、供蜗牛食用简单的食物、放大镜
板书设计:
蜗牛 (一)
身体结构 食物
【篇三】小蜗牛教学设计表格
小蜗牛教学设计
《小蜗牛》教学设计
学前准备
1.读通课文,利用工具书,预习本课生字。(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全”等4个字。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师)
2.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头饰。(学生)
教学环节
一、巧用谜语,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教师利用谜语引入新课。出示谜语
2.出示小蜗牛的图片,谁来看图说说它的模样?
3.板书课文题目。学生自由回答。
3.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小蜗牛是怎么样爬行的?他干了些什么事呢?
二、教师指导,读通课文,感知内容。(用时:23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1)出示课件“我能行”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3)小组内交流:向小组其他成员介绍自己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
2.认识生字.课件出示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出示课件“孩”“玩”
4.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出示课件
三、指导写字。
(用时:8分钟)
1.教会学生观察“对、妈、全、回”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出示课件)
2.利用课件演示字和笔顺,学生书空。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1.学生观察“对、妈、全、回”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课件演示字的笔顺,学生书空。
3.看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5.在田字格里工整地写“对、妈、全、回”。
四.课堂检测:
1.组词 妈( ) 回( )
2选词填空
发芽 回来 玩具
(1) 春天,小草( )了。
(2)妈妈下班( )了。
(3)我把( )让给了妹妹。
五、布置作业(用时:4分钟)
鼓励学生说一说,你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反思
《小蜗牛》是一篇童话故事,语言富有童趣。课文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与特点,小蜗牛在四季中什么也没有得到。本课的导学案设计意在创设情景,领进了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本课教学设计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读带讲,在丰富的对话练习和分角色朗读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课文上。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识字到指导写字,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通过多种方法练习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领悟。并且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语言迁移运用,从而完成了由书本语言到自我语言的读书内化的过程。
3.指导分自然段读文,读后说一说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4.分角色朗读,读后评议。
1.听教师范读课文,做到:听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
3.学生认真听,用笔圈出每个季节的特点的词语。
4.学生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蜗牛和蜗牛妈妈说话的不同的语气。读后评议。
4.按课文内容填空。
一年有_____季,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个季节的景色都很美。
【篇四】小蜗牛教学设计表格
蜗牛教学设计
舒兰市中小学“两修三课”教案用纸(正页) 篇二:蜗牛科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蜗牛》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近距离、有目的地观察和描述蜗牛,在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问题进行研究。
知识与技能:
了解蜗牛的身体构造、生活习性。 了解蜗牛是通过腹足进行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小动物的兴趣和爱心,关注周围其它生命的情感。 意识到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 通过小组活动,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小蜗牛教学设计表格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蜗牛身体结构、运动方式以及操作蜗牛在水中的反应实验等活动来了解蜗牛
【教学难点】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对信息的整理和理解。
【教学准备】:
每组两只蜗牛、放大镜、菜叶、苹果片等食物,记录表、老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来了一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大家想不想认识它呀?大家来猜一猜,
“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它是什么? 生:蜗牛(齐声回答) 师: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蜗牛。 (板书,并且打开课件)
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师:大家有没有见过蜗牛? 生:有
师:大家来说一说你们对于蜗牛的了解,以及你们想研究的问题。 生:我知道蜗牛口中有两千多颗牙齿。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电视,电视上说的。 师:×××同学真棒,课外知识面可真广呀!大家有没有想研究的问题呢? 生:我想研
究蜗牛是怎么生宝宝的?
生:我想研究蜗牛是怎样运动的? 生:我想研究蜗牛是怎样拉便便的? 师:大家原来有这么多问题想研究呀,今天我们主要研究这么几个问题:
1、蜗牛身体上有哪些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2、蜗牛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
3、蜗牛是怎样运动的呢?我们用铅笔碰它,它会怎样?
4、蜗牛是怎样排泄的,你能找到地方吗?
三、合作探究、落实目标 合作讨论如下问题,老师划分任务:
1、蜗牛身体上有哪些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1、2合作组)
2、蜗牛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3、4合作组)
3、蜗牛是怎样运动的呢?我们用铅笔碰它,它会怎样?(5、6合作组)
4、蜗牛是怎样排泄的,你能找到地方吗?(7、8合作组) 老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1、蜗牛要轻轻的拿,要轻轻的碰触,要爱护小动物。
2、要积极参与实验
3、实验完后,举手示意,上交实验器材后洗手,注意卫生。 (老师分发蜗牛、放大镜、菜叶、苹果片等实验器材) 注意:
1、在这一过程中,时间为10分钟。
2、老师在小组间来回巡视,并用一定的时间到各小组的桌旁观察他们的活动,听他们讨
论,通过积极鼓励,促使他们都参与到研究活动中。
3、老师在来回巡视中不要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只需引导他们观察。
四、交流展示、体验成功
同学上台展示,其他组成员可以补充说明。 可以询问的问题是: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的答案是怎么来的?蜗牛爬过之后也有粘液,
它有什么作用呢?
五、抽测达标、拓展延伸 你们知道吗?
蜗牛有22000种,他们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属高蛋白质、
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滋补品,但并非所有的蜗牛都能食用,因为有微毒。能食用的是褐云玛
瑙蜗牛、高达环口蜗牛、海南坚蜗牛、皱疤坚蜗牛、白玉蜗牛。(ppt展示图片)你们还想知
道关于蜗牛的知识吗?下课后查阅资料吧! 板书设计
壳————–保护自己 蜗牛 腹————–腹足蠕动 口——–进食
头
触角——-探路 《蜗牛的教学反思》
蜗牛这堂课是以实物观察活动为主的科学课,同学们积极性很高。如何让同学们一直拥
有极大的积极性,这边是我这堂课的成功之处。 在导入部分,我采取了猜谜语的形式导入,众所周知,猜谜语、脑经急转弯是小学生最
喜欢的活动。这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自主学习的部分,让大家来聊一聊,你
们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对蜗牛有哪些了解呢?你们想在这堂课上研究什么呢?大家都兴奋异
常,想法都千奇百怪、异彩丰呈。你不要否定任何一个孩子的想法,因为那可能都是无穷的
想像力。但在有限的时间内,是不能每一个问题都研究到,所以老师总结发言,挑出最有价
值、最能符合本堂课内容的问题来进行研究。这一步便起到收的效果。研究和观察开始后,
老师只是引导和鼓励,最关键的还是让他们自己自由的讨论。在展示环节,老师也非常重视
趣味性:蜗牛是怎样运动的?你能模仿一下吗?上台的同学通过自己夸张的动作,逗得大家
哈哈大笑。最后在拓展部分,老师采用的是幻灯片的形式介绍蜗牛的种类,鲜艳的颜色,清
晰的图片,各种形状各异的蜗牛。给孩子们带来的震撼是难以想象的,很快新课便在孩子们
一声声惊叹中结束了。
科学课如果能寓教于乐,培养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兴趣,那么这边是一堂成功的课。篇三:
蜗牛教案
《蜗牛与黄鹂鸟》教案设计
【设计意图】
一、在设计本课教案时,我是本着“变难为易、变厌为趣、变被动为主动”的目的,培
养学生听辨、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
二、通过这堂课来给学生一个机会,一个展示的舞台,一种表现的欲望,一种创新的动
机和一种发散思维的环境。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由发展,自由表演,自由创
作,自由评论。
三、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提高审美的同时产生快乐,使本节课能在轻松活泼、愉快合
作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
【授课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2、表现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够用轻松、活泼的情绪,自然、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二、能力目标:
1
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及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体会节奏、旋律等音
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演唱歌曲,体会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ⅹⅹⅹ
2、让学生在歌唱、表演的音乐实践中感受愉悦。
【教学课件的选择及应用】
1、运用自制多媒体课件配上故事,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歌曲内容,并加深记忆歌词,
2、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摆脱书本的束缚,能更好的为歌曲配上动作,富有表情的歌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口风琴、双响筒、沙锤等。
【教学过程】
一 、 组织教学,交流情感 同学们踏着欢快的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兴趣盎然
【设计意图】从孩子们喜欢吃的水果—葡萄入手,从葡萄的味道、颜色、大小引出歌曲
的典型节奏,运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节奏习惯,较容易的解决了歌曲的节奏难点。
1、趣味节奏,引出难点 a
秋天来了,在秋天里我们能吃到许多好吃的水果,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你们喜欢吃葡萄吗?谁来说说葡萄的味道是怎样的?学生回答。老师把其中的一种味道展示小蜗牛教学设计表格
出来,“酸酸的”谁能把这酸的味道读出来?为了突出这种酸的味道,是把酸字读得重一点还
是轻一点?哪个“酸”字更重一些?(课件出示重音记号),这是切分节奏的一种,一起用“哒”
读这个节奏,用双响筒奏一奏,强调节奏重音。 b葡萄成熟以后是什么颜色?(由“紫色的”引出的颜色应该把“紫”读的重一些。学
生用“哒”读节奏,用沙锤奏一奏。 c、由葡萄大小引出节奏xxx 这些酸酸甜甜的葡萄个儿还不小呢,都是些大葡萄。读一读,奏一奏。 d、把葡萄的特点连起来读一读 由大葡 萄 引出难点节奏∣ⅹⅹⅹ 学生用“哒”拍读节奏 大葡 萄 xx x (出示课件)
2、解决难点,打下铺垫 伴着欢快的节奏,葡萄宝宝也跑到大屏幕上来了,他们不但按照节奏排好了队,而且每
人还带来了一个小音符,来!请出我们的小助手——口风琴,帮助我们来唱准这些小音符。小蜗牛教学设计表格
我们来个接龙游戏,切分节奏你来弹,一起来合作。 ∣1 6 5∣ 看,又来了一队葡萄宝宝,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再来弹一弹。能不能轻声唱一唱。学生随
琴视唱。 ∣1 6 5∣ ︱1 3 2︱ 大葡 萄 xx x ∣1 6 5∣ ︱1 3 2︱ (展示课件)
三、新歌教学 感受音乐
【设计意图】以葡萄为主线,用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歌曲,通过让学生模仿蜗牛与黄鹂鸟
的形象,感受歌曲的节拍、节奏及强弱等音乐要素。 故事导入:这些酸酸甜甜的葡萄宝宝不光我们喜欢,连小蜗牛也让它们给吸引了呢。春
天,当葡萄树刚发出了绿绿的嫩芽,小蜗牛就迫不及待地背着重重的壳往树上爬。住在树上
的两只黄鹂鸟看见了,就嘲笑蜗牛:“小蜗牛,葡萄成熟还早的很呢,你现在上来干什么呀?”
小蜗牛会怎么回答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播放《蜗牛与黄鹂鸟》fiash动画
2、师范唱,听拍子 同学们随音乐自由律动,听完谈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回答,
师评价)仔细听老师范唱,说说歌曲是几拍子的。
3、用蜗牛动作体会二拍子 二拍子。哎,小蜗牛正是踏着二拍子的步伐往树上爬的,谁
来模仿一下蜗牛爬行的动作,让我们听音乐一起来模仿模仿。(让学生充分发挥表演才能,有
特色的给予奖励)
4、体会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小蜗牛爬的可真带劲呀,黄鹂鸟也飞来了,谁来模仿黄鹂鸟
的动作,瞧,黄鹂鸟展翅飞翔的时候,正好飞出了二拍子的强弱规 律,是什么呀?(师示范,引导学生体会拍子的强弱)来,我们听音乐再来模仿模仿。
5、分析乐句 看着小蜗牛和黄鹂鸟都飞来了,顽皮的葡萄宝宝带着小音符们也悄悄地溜
出葡萄架,藏到这首歌曲里了,你能找到它们吗?课件 请你再仔细观察,歌曲中还有没
有相同的旋律呢?
找到这些规律,学起歌曲来就更容易了。
6、轻声唱 学生随琴轻声完整的来视唱旋律,填词演唱。
7、技巧处理:
(1老师有个好办法能让你又快又准确的记住它,它读起来就象知了的叫声,(唱谱,填
歌词唱)
(2)换气记号:
8、随着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四、美化音色 深化情感
【设计意图】音乐教学中要注重歌曲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通过美妙的声音,适宜的情绪
以及肢体语言等各种技巧来表现歌曲。第一部分:把抽象的声音感觉用形象的语言来形容,
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歌唱训练,而不能放任他们去大喊大叫,使学生把歌曲唱得甜美、动听,
美化了音色,提高审美能力。第二部分:用有趣的两种动物形象的对比让学生准确的掌握歌
曲情绪的处理。
(一)声音处理:
1、分别用“wu”和“la”学习连音、顿音的演唱方法 连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随着老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比一比谁的想象力最丰富。现
在把你的整个面部想象成一栋楼房,鼻子以下是一楼,鼻子以上是二楼,你的眼睛就是二楼
的窗户,请你注意听,小蜗牛的歌声就象蚕宝宝吐丝一样均匀而又连贯,正从二楼的窗户中
轻轻地飘了出来。(师范唱) 顿音:小蜗牛的歌声可真好听,黄鹂鸟也不示弱,听,黄鹂鸟的歌声和小蜗牛的歌声有
什么不同呢?(黄鹂鸟的歌声有弹性) 同学们,你们玩过皮球吗?现在让我们的声音也像拍皮球一样富有弹性地跳跃起来。
2、带上连音和顿音的演唱方法分角色演唱歌曲。
3、根据男生、女生的音色特点分角色演唱 如果用我们男女同学的声音来模仿,你觉得谁的音色适合表现黄鹂鸟,谁的音色适合表
现小蜗牛呢?来,注意唱歌的姿势,身体坐直,目光平视,面带微笑,嘴巴放松,预备!让
我们起立,男同学唱小蜗牛,女同学唱黄鹂鸟,踏着节拍唱起来吧!(老师用圆号、八音盒的
音色表示蜗牛与黄鹂鸟为学生伴奏)
(二)情绪处理:
1、感受切分节奏的作用。
切分节奏一共出现几次?为什么用切分节奏? (师范唱,生选择,体会切分节奏给歌曲带来的欢快情绪)
2、根据动物特点表现歌曲 谁来描述一下蜗牛爬行有什么特点?生再次进行模仿,总结蜗牛的壳很重,爬的很吃力。
师引导学生演唱蜗牛的乐句应唱得慢些,声音沉重些。 黄鹂鸟又是怎样嘲笑蜗牛的?同学们根据生活的体验模仿嘲笑别人的样子。用骄傲的口
气演唱黄鹂鸟的乐句。
3、随动画,再次有感情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五、创造表演 团结合作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情感体验,理解歌曲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内涵,表现歌曲的情绪,
从而激发学生的即兴创作灵感,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展、自由表演、自由创作,培养学生创
新性、发散性思维和探究团结的精神。通过学生评价学生,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要学生经
过认真思考后再进行评价,使学生感到自信、自我和独立。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创作表现歌曲 演一演:喜欢表演的同学找几个同学一起分角色为这首歌曲设计动作,一起创编这首歌
曲的情境,可以扮葡萄树、黄鹂鸟、蜗牛几个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唱一唱:喜欢唱歌的
同学可以找几个好朋友分角色进行演唱篇四:三年级科学上册 蜗牛(一)教案 教科版 蜗牛(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篇五】小蜗牛教学设计表格
《小蜗牛》教学设计
《小蜗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小蜗牛》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学习,已基本能很好地掌握了拼音等基础知识,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利用连环画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来感悟树林里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让孩子们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树林的四季。
三、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拼音,认识12个生字,学写“对、妈”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四季树林里的不同特点。
四、课前准备:课件 田字格
五、教学课时:2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
赶紧躲进房里头。
2.指名生猜谜语:蜗牛。
3.课件出示蜗牛的图片,让孩子们对蜗牛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4.导语: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它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先说说这篇课文与以往课文的区别。
2.自主阅读课文,遇到有注音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读不出的地方 看图猜想。
(1)全班交流: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在交流中,学生把猜读中的错误改正过来。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教师巡视指导。
三、借助插图,认识四季。
(一) 了解树木在一年四季的变化。
1. 课件出示文中4幅小树的插图和4个句子:
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
小树发芽了。
树叶全掉了。
树叶全变黄了。
2.插图与句子配对,请学生读准上面4句话。
3请学生按小树的生长过程给它排序。
(二) 了解其他景物的变化,认识四季。
1. 过渡:哇,在小树不断的变化中,四季早已悄悄走过。小蜗牛爬呀爬,发现其实不仅是小树,还有很多景物也会悄悄地告诉我们四季的信息呢。
2. 出示“草莓”“蘑菇”‘雪’的带文字的图片,请学生根据图读准字音。
3. 引导学生分辨这些景物分别属于哪个季节。
4. 教师概括,出示儿歌进行总结:
叶芽叶芽点点,已经已经春天;
草莓草莓甜甜,已经已经夏天;
蘑菇蘑菇圆圆,已经已经秋天;
白雪盖住地面,全变全变不见。
5.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对”“妈”,提示学生注意偏旁相让后带来的字形变化。
2.教师出示课件写字教程,指导生识记笔画顺序。
3.教师范写,生跟着书写,先描红再书写。
4,讲评优秀作品。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生畅所欲言)
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掌握小树林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试着把它画一画。
七.板书设计:
春天:小树发芽了
夏天: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长着草莓 秋天:树叶全变黄了,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 冬天:树叶全掉了,地上盖着雪
【篇六】小蜗牛教学设计表格
《小蜗牛》教学设计
《小蜗牛》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小蜗牛教学设计表格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故事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随课文题目识记、学写“牛”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ù zài hái zi wán quán biàn huí fā yá
住 在 孩 子 完 全 变 回 发 芽
hǎo jiǔ wō niú wán bɑ pá yɑ pá
好 久 蜗 牛 玩 吧 爬 呀 爬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4.学习新部首“
”。
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
(4)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而且,课文没有拼音,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从范读开始,教师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安排同桌互相帮助,使学生能自主识字,并学会向他人请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
(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
(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本环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并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卡片、说出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利用图画复述课文,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接着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
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
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