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2015小学校本课程课程标准 小学课程设置标准2015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第一篇 2015小学校本课程课程标准
《校本课程标准四》

校本课程标准四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标准

教学材料:《心灵教育读本》(泾川二中校本教材)

课程类型:讲座类

课时安排:32课时

授课对象:初一年级

一、课程背景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影响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要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课程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

1.积极进取 乐观生活

2.目标专注 奋勇向前

3.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4.直面困难 勇于挑战

5.控制自我,做情绪的主人

6.以柔克刚,合理疏缓不良情绪

7.创造契机 把握机遇

8.精益求精 追求卓越

(二)学习目标

1.让学生懂得心态决定命运,学会乐观地看待一切,积极进取,笑傲挫折,积极进取。

2. 让学生懂得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因此要学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会放松,学会排除杂念,努力集中注意力,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

3、让学生懂得具备毅力方能成事,学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抗挫折的能力,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4、让学生懂得只有具有责任感的人才能对家庭、事业和社会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把培养责任感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与自己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直面困难 勇于挑战。

5. 让学生初步学会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2015小学校本课程课程标准

6. 让学生懂得理性生活,学会克制忍让,学会宽容,学会合理疏缓不良情绪。

7. 让学生初步学会积极去创新观念、思路及方法,与时俱进,灵活变通,在问题与细节中挖掘机遇,抓住机遇,成就未来。

7. 让学生懂得细节决定成败,努力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从小养成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建议

(一)充分体现课程形式的多样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可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可开设心理常识课,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专题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体。该课程的实施,应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努力激发起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话说,使每个学生都想说话,让学生通过自己参与的活动来宣泄感情,发表见解、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三)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安排要以学生主体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在课程实施中要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要或已经出现的问

题,给学生提供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以更好发挥潜能和发展自我

(四)倡导“活动体验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换位思考、中心发言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及他人的感知,并从中得到学习、支持、鼓励,从而促进成长。

(五)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教育渠道

学校与教师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使其重视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学校变成各有侧重的教育场所,使家长充分认识到教育的“合力”作用。同时,帮助家长规范自身的行为,掌握运用科学的家教方式方法,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使家庭在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中真正起到助推作用。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研究和课题研究

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同时,特别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才能真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四、评价建议2015小学校本课程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为目的的实践

性课程,不管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专题讲座,还是心理常识课,评价应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要符合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规律、特征和心理需要

教育目标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规律、特征和心理需求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应把握他们在成长中所遇到的实际心理问题,确定适应的教学内容,安排活动,训练重点,使学生在原有心理水平基础上得到健康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要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应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即使是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教师只作点拨。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有助于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调整自己的某些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而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

3、心理健康教育要避免学科化倾向2015小学校本课程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的认知学科课程,它不主张直接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心理学课程的学科知识,而是以其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为背景知识,把经过处理了的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而具有心理教育内涵的场景提供给学生。引起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体现的是以学生的情意活动为

第二篇 2015小学校本课程课程标准
《小学新诗教校本课程标准》

低年级校本课程标准

(试用)

第一部分 前言

中国曾经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诗词曲赋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诗教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在中华民族精神和品格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随着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中国迅速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历史大变革,根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教育政策文献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人文精神成为历史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江泽民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许多传世佳作。他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新诗教以其固有的民族特质和特有的教育功能,成为我们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必然选择。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1.课程性质

(1)人文性 新诗教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人文性是其最显著的性质。新诗教的人文性首先体现在诗歌的人文性:诗缘情、诗言志。《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新诗教的目的,就是通过诗歌教育,更有效地发挥诗歌抒情言志的人文关怀作用。

(2)工具性 新诗教课程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学诗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工作能力等功用。

(3)生活性 新诗教课程的生活性缘自于诗歌的生活性。诗歌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其内容来源于生活。中国传统诗词曲以其短小精炼的形式,特别适合于及时抒发生活感受。古今诗人们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秀诗歌都是即兴之作。新诗教的生活性,就是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体念生活、提炼生活、抒写生活的意识,引导学生诗性地生活。

(4)校本性 新诗教课程新六艺校本课程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校本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一是新诗教课程必须结合学校实际,传承学校的传统,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从校本性出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在全城区统一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校际之间应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二是新诗教课程应与语文课、思品课、音乐课等国家课程相结合,成为国家课程特别是语文课程的补充和拓展。三是新诗教课程要注意与新六艺其它课程特别是新礼教、新乐教、新书教(书画教育)等课程的结合与渗透,弘扬“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课程融通理念。

2.课程价值

(1)培养学生人格 诗教作为中国优良教育传统,其培养人格的特殊价值早已为先贤所洞悉。孔子曰:“温柔敦厚,诗教也”;“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毛诗序》曰:“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中国古今无数诗篇,表现出诗人们优秀人格。如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所表现的革命家胸怀;鲁迅“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所体现的鲜明爱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进取求索;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表现的视死如归;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爱国英雄主义。这类诗篇在中国诗歌宝库中不胜枚举。这些诗篇所蕴含的优良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柱,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贵教育资源。新诗教的终极价值,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诗教传统,坚持以人文本,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2)启迪学生智慧 诗歌启迪智慧的价值,也就是诗歌具有启智的功能。优秀的诗篇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诗歌中蕴含的智慧,是情商和智商乃至价值取向的融合体。诗歌是言志抒情的文学形式,学习诗歌可以增进学生的情商是无异义的。诗歌富于想象,语言形象化为其主要特点,因此,学习诗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西方学者维柯在《新科学》中提出了“诗性智慧”这一著名理论。他认为诗性智慧是原始人类“最初的智慧”,是一种如同感觉力和想象力的诗性能力和心理功能,更是一种诗性创造。他说原始人和儿童

都长于想象,因此,“在世界的儿童期,人们按着本性都是崇高的诗人”。不仅如此,学诗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能力是人最基本的智慧之一。诗歌语言的组织,不仅需要形象思维,也需要逻辑思维。因此学习诗歌也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优秀的诗歌,往往源于作者思维灵感。思维灵感是人发散思维的表现,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学习诗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诗歌特别讲求创意,杜甫诗歌名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诗歌创新精神的经典表述。因此,学习诗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习诗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诗歌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是由诗歌关怀人的心灵这一属性所决定。首先,诗歌可以成为作者宣泄情感的工具。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学习诗歌可以帮助学生利用诗歌这一有益工具,对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进行疏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再者,诗歌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形式。要表达思想情感,就需要作者对自己思想情感加以反省——内省。内省就是自我认识。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内省意识和能力是人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因此,学习诗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心意识和水平,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4)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诗教具有审美价值。诗歌是语言艺术,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艺术还与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有

密切联系。在中华民族文艺发展历程中,诗歌艺术处于十分显著的地位,它是中华民族文艺发展的源头。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审美就是欣赏美和创造美。优秀的诗歌可以给人以美感。诗教的审美价值就是诗教的美育价值,它体现在诗教可以使学生受到诗歌美的熏陶,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美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诗教是从诗歌艺术教育的角度强化美育,实施素质教育。

2015小学校本课程课程标准

(5)传承优良文化 诗教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和优良教育传统。《尚书·尧典》记载:“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由此可见,中国诗教的历史或许可以上溯到上古的唐尧时期。延至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六艺中的乐教包含了诗教。春秋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并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内容的“新六艺”授徒,并留下了其教育过程中一系列关于诗教的论语。从此诗教在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取得了显著而独立的地位。到五四运动为止的整个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中,诗教长盛不衰,润育了中华民族的品格,使中国号称诗国。诗教成为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文化运动以来,诗教传统虽然并没有终断,诗歌仍然是学校语文教育的内容之一,但诗教的地位显著地削弱了。随着当前中国文化领域对民族文化反思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振兴民族大业的客观要求,诗教的价值重新得到了认识:振兴诗教,就是弘扬

第三篇 2015小学校本课程课程标准
《开展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

基教研〔2015〕5号

关于开展2015年驻马店市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评选活动的

通 知

各县区基础教研室,市直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起着必要的补充和拓展作用,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近年来,我市各县区、各学校十分重视校本课程建设,涌现出了一批质量较高的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为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扩大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总结推广校本课程建设的典型经验和有效成果,促进中小学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建设的协调、整体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根据《驻马店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驻教基〔2015〕6号)精神,决定在全市开展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评选活动。现将有关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评选按小学和幼儿园、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进行,成果的征集面向从事中小学校本课程研究的团队。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该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教材的内涵一般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共同开发的教与学的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

二、参评成果要求

(一)参评条件。参加驻马店市校本课程优秀成果评选项目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课程设置符合国家基础教育相关政策规定,课程特色显著,课程实施效果显著,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2、体现新课程理念,能够以鲜活的、发展的、创新的活动形态整体设计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

3、从校本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内容,通过分析和研究校内外环境,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体现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4、作为校本课程实施媒介和重要形式的校本教材,要具有原创性、地域性、教育性、实用性,系统讲解某一领域知识的教学材料汇编或正式出版物(文本教材)。校本教材结构合理,重心突出,层次清晰,内容丰富,体例严谨,行文流畅,用语规范,图文并茂,格调清新,可读性强,便于讲解或自学。不存在方向性、科学性、知识性错误。

成果要求不少于1个学年的学习内容。确系根据学校实际自主开发的成果,严禁抄袭。每项成果主编1人,参与人数限前5人。参评成果不包括学习辅导用书、习题集、教学参考资料,以及参与编写的国家和全省地方课程教材等。

(二)参评材料。参评项目须提供如下材料:

1、《驻马店市优秀校本教材申报表》3份(见附件2);

2、《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

审议通过的《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表、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课程学习结果评价等材料各1份;2015小学校本课程课程标准

3、如有校本教材,需提供编写的校本教材1份;1学年的校本教材教案1份。

4、其他佐证性材料。能体现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反思等环节的过程性、真实性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原始性材料。不能提供纸质的可提供电子材料刻录光盘。

三、评选要求:

(一)逐级推荐,由各县区基础教研室、市直各学校汇总后报市基础教研室。

(二)市基础教研室组织专家对申报成果进行评审,评审采取审阅材料同现场查看或调查询问、面谈相结合的形式,最后评出市级优秀校本课程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为申报数的70%。对于弄虚作假、佐证材料不充分、不符合优秀成果要求的不予评奖。

四、材料报送要求

参加驻马店市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的项目,以县区、市直学校为单位报送如下材料:

(一)每个校本课程材料放置在一个档案袋(盒)内,并在档案袋(盒)上标注:成果名称,参评人的姓名、单位和手机号码。

(二)以各县区、市直各学校为单位填写《驻马店市优秀校本课程评选汇总表》(见附件2),采用EXCEL格式填写,并发送电子文档。

(三)请务于2015年5月31日前,将纸质申报材料上报驻马店市基础教研室(不接受个人报送)王青平老师处,

电子材料(不含音频、视频材料)通过驻马店市基础教研网的成果申报平台申报。

联系人: 柴祥德 王青平 联系电话:18539619277 本项成果评选不收任何费用。

附件1.驻马店市优秀校本课程名额分配表

2015小学校本课程课程标准

2.驻马店市优秀校本课程申请表

3.驻马店市优秀校本课程评选汇总表

驻马店市基础教学研究室

2015年3月10日

第四篇 2015小学校本课程课程标准
《校本课程标准》

《卫生保健·生理健康》课评价内容及

标准说明

一、教师教学能力

⒈教学设计。

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积极探索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根据教材特点,教法设计上努力做到课的内容、组织教法、教具等方面有改革和创新因素。

⒉教学组织。

课程的结构严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灵活多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学生个性,能控制全局,程序流畅自然,安全措施落实。教学情景美,营造生动活泼、有高度文明行为的教学氛围,并能充分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2015小学校本课程课程标准

3.教学方法。

教法灵活多变,课堂气氛活跃,营造出最佳的教学氛围,保持乐学的高昂情绪。贯彻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思想,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循序渐进,照顾全面,形成能力,达到课堂教学最佳境界,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的措施和有创见。在教学方法上,注重选择使用综合性多法结合互配使用,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4.教态仪表。

教风踏实,仪态美。和蔼可亲,形成最佳的教学“磁场”,力求对学生起到陶冶作用。讲解明确,扼要生动,学生易懂。站位适当,术语规范。

5.互动方式。

能体现出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的多边互助,调动教学中各种动态因素之间的密切合作,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特长、身体健康和个性品质的适应得到发展。教学措施(手段)有效,反馈及时,区别对待,保护帮助得法,纠正错误及时。

6.思想教育。

教书育人,德育渗透,认真做到知、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努力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在积极的教学情绪之中,使学生感到可亲、可近、可信,没有心理隔膜,能结合课的内容教材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正确果断处理问题。

二、掌握程度。

1.技能技术掌握较好,生活感觉得到发展。

2.能掌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方法。

三、教育工作效果

1.学习态度。

自觉认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好,师生关系融洽,愉快活泼。注意力集中,主动积极,自觉练习,听从指挥。

2.意志情绪。

表现出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有进取精神,能勇于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情绪饱满,欢快活跃,喜爱锻炼,笑声汗水满课堂,乐此不疲。

3.多边互动。

师生关系融洽,同学间相互协作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2015小学校本课程课程标准 小学课程设置标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