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作文题珍惜友情写作指导 有关珍惜友情的作文

高中作文 zuowen 4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高考作文:2015年作文题预测来之不易须更懂珍惜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2015年作文题预测来之不易须更懂珍惜写作指导

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来之不易须更懂珍惜"写作指导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作家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放到牛棚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大伯,你为什么不把草料直接放在地上,这样牛吃起岂不方便?”老农说:“放在地上,全堆在它面前,食物得太容易了,它不晓得珍惜,糟践厉害;我现在放到让它勉强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作家听后,连连感叹:“哦,哦,真是喂牛有道,我明白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比喻性材料,主要角度有二:

一是可从作家“喂牛之道”的角度发掘材料寓意。作家所说“喂牛之道”即生活之道,育人之道,治学之道,治国之道等等。写作时,能从材料中的喂牛之道展开谈生活之道、育人之道和治学求学之道即算切合题意。还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这里的“道”的含义需明确,不能符号化。

二是可从材料中牛糟践得之容易的饲料而不浪费靠自己费力得的饲料这一角度提炼观点。从牛对待草料的态度可以看出,得之容易则不珍惜,得之艰难则懂得珍惜,于人而言,很容易得出“得之艰而惜之深”的观点。

至于从牛的角度谈要通过努力才能获取真正的成功一类的题目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 这是一则很有现实意义的材料,考生应该有话可说,有话能从不同角度说开去。材料既引导考生关注当下,思考自身,又引导考生观察生活,扫描社会,思考亲情、教育、人生、国家、社会和未来,可以说,思考和可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

必须注意的是,考生审题很容易表面化和片面化。所谓表面化,就是只是讲要有育人之道,育人之道是多么的重要,要懂得珍惜等等,只听雷声大,不见雨点下,想要的及时雨最终只是梦幻一场。所谓片面化,就是不能全面审题,只是侧重写一个方面,如要讲究方法、树立目标、努力拼搏,或要珍惜等等,没看到材料的重心是“食物来得太容易了,它不晓得珍惜”“喂牛有道”。

【范文】

来之不易须更懂珍惜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让我们无视亲人的关爱;官二代富二代的名号让我们漠视生命;大学的普及让我们肆意抛弃奋斗的机会正是因为这些来之太易,让我们忘了珍惜。 风华正茂的90后零零后又何尝不是?正是因为有金钱开路,所以多少学子不务正业,流连于游戏厅,练就“飞檐走壁”的神功,他们无视父母的日夜劳作,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他们只知父母有权有势,自己不付出就能潇洒快活的生活,这来之太易的繁华富贵让他们不懂珍惜。

老农喂牛,却将草放在牛勉强够得着的屋檐上,牛努力去吃,知道吃草不易,方知珍惜,不敢糟践。

“最美洗脚妹”刘丽,出身贫寒,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家中兄妹的学费、家庭的负担压在了她瘦削的肩头。她虽幼小,却早早懂得了财富来之不易。于是,她不怨天不尤人,只是努力地工作,哪怕只是做一个洗脚妹。她勤俭节约,虽每月仅两三千元的工资却还能省下一

篇二:《高考备考资料_高考作文:2015年作文题预测来之不易须更懂珍惜写作指导(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2015年作文题预测来之不易须更懂珍惜写作指导 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来之不易须更懂珍惜"写作指导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作家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放到牛棚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大伯,你为什么不把草料直接放在地上,这样牛吃起岂不方便?”老农说:“放在地上,全堆在它面前,食物得太容易了,它不晓得珍惜,糟践厉害;我现在放到让它勉强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作家听后,连连感叹:“哦,哦,真是喂牛有道,我明白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比喻性材料,主要角度有二:

一是可从作家“喂牛之道”的角度发掘材料寓意。作家所说“喂牛之道”即生活之道,育人之道,治学之道,治国之道等等。写作时,能从材料中的喂牛之道展开谈生活之道、育人之道和治学求学之道即算切合题意。还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这里的“道”的含义需明确,不能符号化。

二是可从材料中牛糟践得之容易的饲料而不浪费靠自己费力得的饲料这一角度提炼观点。从牛对待草料的态度可以看出,得之容易则不珍惜,得之艰难则懂得珍惜,于人而言,很容易得出“得之艰而惜之深”的观点。

至于从牛的角度谈要通过努力才能获取真正的成功一类的题目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

这是一则很有现实意义的材料,考生应该有话可说,有话能从不同角度说开去。材料既引导考生关注当下,思考自身,又引导考生观察生活,扫描社会,思考亲情、教育、人生、国家、社会和未来,可以说,思考和可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

必须注意的是,考生审题很容易表面化和片面化。所谓表面化,就是只是讲要有育人之道,育人之道是多么的重要,要懂得珍惜等等,只听雷声大,不见雨点下,想要的及时雨最终只是梦幻一场。所谓片面化,就是不能全面审题,只是侧重写一个方面,如要讲究方法、树立目标、努力拼搏,或要珍惜等等,没看到材料的重心是“食物来得太容易了,它不晓得珍惜”“喂牛有道”。

【范文】

来之不易须更懂珍惜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让我们无视亲人的关爱;官二代富二代的名号让我们漠视生命;大学的普及让我们肆意抛弃奋斗的机会……正是因为这些来之太易,让我们忘了珍惜。

风华正茂的90后零零后又何尝不是?正是因为有金钱开路,所以多少学子不务正业,流连于游戏厅,练就“飞檐走壁”的神功,他们无视父母的日夜劳作,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他们只知父母有权有势,自己不付出就能潇洒快活的生活,这来之太易的繁华富贵让他们不懂珍惜。

老农喂牛,却将草放在牛勉强够得着的屋檐上,牛努力去吃,知道吃草不易,方知珍惜,不敢糟践。

“最美洗脚妹”刘丽,出身贫寒,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家中兄妹的学费、家庭的负担压在了她瘦削的肩头。她虽幼小,却早早懂得了财富来之不易。于是,她不怨天不尤人,只是努力地工作,哪怕只是做一个洗脚妹。她勤俭节约,虽每月仅两三千元的工资却还能省下一大部分资助那些贫困学子。

生活的艰辛,金钱的来之不易能让人学会奋斗学会珍惜,并且学会感恩。刘丽用自己的奋斗、勤俭、爱心,向国人证明她珍惜这一切,感恩这世界。

还记得汶川大地震中的那位80小时救出29名生还者的“最近牛志愿者”陈岩吗?不久前的报道竟让人大跌眼镜。这个小男孩成名后,出席各种社会活动、到处领奖,还“经常出入高档会所,打牌、吃饭,花钱大手大脚”。2013年,陈岩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一万元。你可曾想,其实只是举手之劳,换来了鼓励、荣誉和财运,但他不懂珍惜,这来之太易的富足却让他变得贪图享乐,精神匮乏,日渐堕落。

青年学子,还未踏入社会,从未经历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从未体味人生的苦、辣、咸、酸,却动不动抱怨食堂的饭菜难以下咽,鄙弃食堂的阿姨们收集剩菜剩饭的行为。我们没有劳动,所以不知“汗滴禾下土”的艰辛,更无法体会“粒粒皆辛苦”的个中滋味。

俗话说,事非经过不知难。只有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方懂得富足生活的来之不易;只有体会独自奋斗的无助与艰辛,才知道家的温馨和父爱母爱的珍贵;只有重走长征路,才深知和平的来之不易。还犹豫什么,为了你我,为了国家的繁荣复兴,趁着年轻,奋斗无悔。

得之艰而惜之深

牛对它眼前的草不屑一顾,反倒不肯放过那伸着脖子才勉强够得到的草。这分明写的是我们人啊:同样的东西,凡是经过艰苦的努力而获得的,我们才会倍加珍惜。

也许贪婪是人的本性,大多数人总觉得别人的、远处的总会好些,正所谓“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于是,不怕千难万险,挖空心思,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尽

管有时候,得到之后突然发现有点“瞎子点灯能白费蜡”,但对自己的成果总像爱因斯坦的小板凳怎么也舍不得扔掉。

成果难得所以珍惜,《诗三百》“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优美诗句是不是也可以佐证呢?由于“溯洄”途上的前行不易,才切身体会到了追寻美好的途中的“阻”与“长”,付出几乎没有止境。这种付出不仅是简单的机械劳动,更饱含一个人的心血与精力。自古以来,大凡经过百般付出之后,珍惜之情总会油然而生。 小英子笔下动情地描绘城南的旧事曾引得多少人落了泪。便看他写廊柱上的垂吊,那一个菜篮子,因为融入了谋求生计中的点滴回忆,而超越了物品本身的价值,被作者珍藏于心,久久不忘。那是一个很长的故事,是生活,是他曾经奔波过辛苦过而最终享受过的见证。——曾经的生活因饱尝艰辛、铭刻于心而倍加珍惜。

也许是文人天生敏感的知觉和多情的笔触,放大了珍惜之情的美感。而一个建筑师以生命来维护这种珍惜则更让人动容。高迪离开了几个即将竣工的工程而投入到他明知未必能竣工的圣家族大教堂的建设中。为什么?因为这巨大的工程几经周折,耗费了他大量精力才得以开工。他倾注了太多,因此之后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只要维护教堂的建设,他更甚于珍惜自己的生命。工程进行中的阻力越大,他越是执着坚定,终于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传奇。这是绝对是一首传世的珍惜之歌。

珍惜是一笔精神财富,见证着辛勤劳作的价值。青春奋斗而美丽,高考因拼搏而辉煌,记忆因经历而丰富,说到底就是,价值因得之艰而惜之深。珍惜过去的付出,它让我们的经历有了深度而不至于在时间磨洗下褪色,同时也是一种对在困难环境中奋斗的自我认定,我们也因此才更有力量追求那得知不易的东西。 (来源:冠华作文网)

篇三:《材料作文指导》

备战2012中考作文题型:专题三 材料作文

题型阐释

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所给的材料(事例、故事、寓言、诗歌、歌词等),由其提炼中心,展开联想、想象,写出经历、思考、感悟等。材料作文在思辨性上对考生有较高要求,这类作文以能够凸显思想的张力与深度者为佳。 题型呈现

根据材料的指向性,材料作文题可分为以下三类: 1.单一型材料作文

这类材料作文中心单一明确,可采用“聚焦中心”法构思,即直接提炼出材料中心,立意选材,谋篇布局。

比如2010年云南曲靖市中考作文题材料:一名画家小时候,兴趣非常广泛,样样都想拿第一,结果却一无所获。于是他的父亲拿来一个小漏斗和一捧玉米,当父亲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粒放到漏斗里面时,玉米粒相互挤着,竟一粒也没有掉下来。父亲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如果这个漏斗代表你,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那么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这则材料的中心非常明确,关键句为父亲意味深长的话,提炼出来即:“集中精力,才会收获成功和快乐;面面俱到,往往会因精力分散而导致失败。”考生写作时需要注意:一是这篇作文适宜选用议论文文体。二是材料中父亲说的话运用了类比手法,考生在得出论点时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漏斗”与“画家”,“玉米粒”与“每天要做的事”,“玉米一粒也没从漏斗里掉下来”与“画家每天做很多的事却没有一点收获”,“玉米粒相互挤着”与“不分取舍地做事,消耗了画家大量的精力”。只有分析清楚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才可能更好地把握材料中心。三是论点要想鲜明准确,必须借助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达。四是材料中的一个细节可作为论点的支撑:小时候样样想拿第一却一无所获的孩子长大后成了画家,父亲的话功不可没。 2.多元型材料作文

命题者在命制材料作文时,选择的语言材料常常具有丰富的含义,这样的材料就可能不止一个中心,而是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指向。对于这样的材料作文,考生可以采用“从中选点”法构思,即从多项中心里选择一个重点立意选材,然后再布局谋篇。怎样“从中选点”呢?应区分重点与一般,根据中考作文阅卷短平快的特点,考生可以先摒弃含混晦涩的角度,再剔除容易陷入雷同选材的中心,最后选择最能体现命题者意图且自己最擅长的角度立意。

比如2010年重庆綦江县中考作文题材料:友情,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但不可以单向支取,只有通过彼此的积累才能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懂得珍惜友情,就是珍惜人生中那份最宝贵的财富;懂得珍惜友情,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通过解读材料,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有关友情的一系列观点,如“友情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友情来自朋友双方的情感投入”“友情忌讳功利,它的真谛在于责任与奉献”“我们要懂得珍惜友情”“珍惜友情是一种智慧与幸运”等,任意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构思行文均可。 3.“隐喻”型材料作文

这类作文题,材料中没有明确的寓意提示,我们可以采用“含义概括”法审题构思,即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概括所给材料的基本思想,再立意选材与谋篇布局。写惯了记叙文的考生多感性思维,容易被这类材料中的某一细节打动而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而这类文题恰恰需要考生具备整体感知的思考能力。

比如2010年湖北武汉市中考作文题材料: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荫。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我们一些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则寓言材料,讲的是小橡树“成长”的烦恼:看到别人开花结果,自己却不知该做什么。材料中苹果与玫瑰各有各的建议,小橡树听了反而更加迷茫。最后它静下心来思考,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成长方向,快乐地成长为一棵大橡树。这则材料,同时有多个可供提炼的话题,如“成长的烦恼”“人生目标”“别人的建议”“认识自己”等,最后归纳概括,可确定其基本意思为:快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倾听我们自己的心声。考生可根据这一中心联系具体生活实际运笔行文。 材料如矿石,构思则是把矿石中所藏的珍贵的稀有金属,即思想,提炼出来。

随即便浮想联翩,引而申之,触类多通,驱心若游丝钩花,又仿佛郢人斫鼻、

庖丁解牛那样纯熟。 如何写好供料作文?

一、供料作文的特点

1.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

供料作文一个独到的特点是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多方位、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题立意能力。这比单纯命题作文考查范围广。考生要想写出符合材料要求的作文,首先得快速阅读,准确把握材料的表面和隐含信息,并据此审题立意、构思作文。 2.题型复杂,写作方式多样

供料作文的题型较为复杂,考试时所要求的写作方式也是多样的。如,有一料一文、一料两文、多料两文等出题方式,而多料作文又比较常见。 从作文方式看,可以分别要求改写、缩写、续写、补写;体式可以要求说明文、散文、读后感、议论文等。当然以议论文为最多、最难。

从供料的内容来看,十分丰富,可以是诗歌、寓言、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也可以是新闻通讯类的真人真事。

从材料内容的特征来看,大体可分为单一显露型、多项选择型和暗示隐蔽型等。

3.审题难度加大

正因为所供材料形式复杂多样,供料作文的审题难度相应增大。考生如果对材料把握不准,很容易产生以下差错:一是对隐喻性材料,如哲理诗、哲理散文、寓言、童话等理解错误,就容易犯偏离题意的差错;二是对某些具有多面性事物的材料的理解不周全而犯片面性的差错。如关于“电视给我们带来什么”这类材料,应该从优劣利弊等对立统一的多方面去作辩证思

考,却往往由于审题不当而只强调单方面的作用而失之偏颇;三是对于多则异质材料的取舍不当,或缺乏综合能力,也容易犯片面性的差错。 4.有一定的结构规律

供料议论文写作较之命题作文,在拟题、选择角度、立意等方面虽有一定自由,但又不像话题作文那样宽松、洒脱,可以完全不“理”所供材料,而是一定要从材料中引出论题来,这就需要对材料加以概括、评论、分析,并联系实际,生发议论,最后得出结论。因而大体可按“引——评——联——议——结”的结构方式来行文。

这五个环节,若有所欠缺,或处之不当,则会犯如下错误,如:若不“引”不“评”,抛开材料,另起炉灶,文章则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写法上会混同于话题作文。若“引”述过多,又缺乏“联”,只在原材料上“打转转”,人云亦云,则必然局促狭隘,犯主旨不鲜明或缺乏独立的主题的毛病。因此,锤炼出简明的概括能力、深刻的评析能力、思路开阔的联想议论能力,就成为写好供料作文的关键环节了。 二、供料作文的写作技巧 1.读懂材料,认真审题

所谓读懂材料,就是要把握材料的主旨,即分析概括材料的中心。其办法一般可分为“四点”,即找中心点、找共点、找要点、找取舍点。 ①找中心点

有的材料中间有中心句,只要从材料中提出来即可。如:大雕塑家罗丹晚年醉心于手,留下了许多手的独立创作,以致引导后来的雕塑家,把手雕刻成独立的、宏大的纪念碑。但仍然是这位大师,当他的学生指着巴尔扎克塑像上那双叠合在胸前的手赞叹说:“这手像极了!老师,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一双奇妙而完美的手啁!”罗丹怔住了,猛然,他操起一把斧子,朝那双完美的手砍去。他对正在发呆的学生说:“这双手太突出了,它不属雕像整体了。记住:没有任何部分比整体更重要!”

这段材料一看即可知晓,它最后一句话,正是材料的中心句。 ②找共点

有的材料没有明确的中心句,但所有材料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写的,所以,我们只要找到这个共点并概括提炼出来,它就是材料的中心。 ③找要点

有的材料既没有中心句,又不能概括出“共点”来,这时就可采用“找要点”的办法。如:

有两个青年谈人生志向。一个说:宋代词人李清照有句名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愿以“生当作人杰”为座右铭,要为当今社会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默默无闻有何意义?另一个听后不以为然地说:如果人人都想当人杰,名扬于世,那么,平凡之事谁去干呢?我愿以“甘当铺路石”为座右铭。

看来这两个青年的观点是针锋相对的,但舍弃任何一点都会失之偏颇,因为这两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这个“统一”就是:人类社会既需要轰轰烈烈干大事业的“人杰”,也需要默默无闻于平凡事业的普通人,而且后者往往是前者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取消哪一方面都会影响社会的进步。辩证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是其要点。

④找取舍点

有些语段材料有转折关系,它的中心点常常在“但是”之后,这就要采用“取舍”法了。

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显然,这个语段的中心应在“但”之后。但是在“但”之后,又是一个必要条件关系的复句,这个复句的条件是“不断积累”,结果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到底哪个是中心呢?有的学生说“飞跃必来……”是中心。显然错了,“飞跃”句表示结果,而条件复句也属偏正复句,主要强调条件,因此这段语段的中心应是“不断积累”。

材料的中心把握住了,接着就是认真审题的问题,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的,一般来讲材料中心把握住了,题目也就清楚了,但有时也不尽然。例如《燕还是雁》这则寓言说鸿雁飞得高,让人不容易辨别出它到底是什么鸟。越国人把它当作野鸭,楚国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作文题珍惜友情写作指导 有关珍惜友情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