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再见花开作文 再见了母校作文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长宁区一模作文》

2016届高三作文:(长宁区一模卷)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有人说:“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1、伤口长出翅膀

面对痛苦,有人选择自我了断,有人选择绝处逢生。痛苦是会变成腐烂的伤口,还是幻化成人生的财富,都取决于我们是否对痛苦进行思考。

对于那些不奋力去挣脱痛苦的枷锁的人而言,痛苦终究是痛苦。倒在轨道上的海子再也看不到那面朝大海的春暖花开;文森特割去了一只耳朵,用鲜血染红他崩溃的边缘;狱中的王尔德来不及也等不到对情人说一句再见便向这个世界挥手告别。也许有人认为他们用最极端的方式挣脱了痛苦,但他们又何尝不是被痛苦所屈服,用血肉的代价向痛苦低下了头呢?

的确,我们无法改变痛苦这一客观存在,但是对痛苦的思考却可以使痛苦上升成为人生的财富。 罗蒙诺索夫出生在一个鱼腥味胜过书香味的家庭,父亲不仅不支持其上学,甚至在继母嫁入之后,他还要经常忍饥挨饿甚至忍受继母的讥笑与责骂。可他在如此黑暗而痛苦的环境之下不仅没有自暴自弃,通过不断思考和自身努力,考取了彼得堡国家科学院大学,还被授予了前额奖学金,并且最终提出质量守恒定理,取得非凡的成就。他战胜了痛苦,收获了人生的财富。

韩国现任总统,也是首位韩国女性总统朴槿惠,在她经历人生低谷——父亲被意见不符的政客所枪杀而自己惊慌迷茫之时——选择了书本与思考相结合来疗伤,重新点亮了人生的灯塔。她潜心阅读研究刘文典所著的《中国哲学史》,深入思考形势多变的政坛可能触发痛苦的潜在危机,防止悲剧的重蹈覆辙,最终登上了韩国总统的席位。她面对心中难以弥补的创伤,用思与书结合的方式避免了伤口的腐烂导致自己的一蹶不振,促使她绝不向痛苦低头。她的伤口便升起一双欲飞的翅膀。她的痛苦之处,便是其人生财富所在。

除此之外,理性中带有积极却不盲目乐观的思考也是让痛苦升华为宝贵财富的重要因素。

当然,一味执着于与痛苦做斗争也可能会造成心理的抑郁,所以我们要学会发挥痛苦及对痛苦的思考的最大功能,让这双翅膀带我们飞向一个尽可能远的地方。

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曾经说过:“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思考痛苦,让伤

口长出翅膀。

2、 痛苦·思考·财富

有人说:“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我认同这种观点。痛苦、思考与财富之间的关系就是,痛苦引发思考,思考带来财富,财富避免痛苦。

痛苦,是人们生理与心理上所受到的折磨,而心理上的痛苦却远远大于生理上的痛苦;思考,即是指对自身现状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布局;而财富,并不是那些充满铜臭气味的纸张,而是归属于心灵上的收获,是人生的价值所在。

芸芸众生之中,既然活在这世间,就难免会有多多少少的痛苦。“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在平复之时,思当痛之时,结果会更加痛苦。为了避免这种反复的痛苦,于是人们学会思考。思考可以总结经验,罗列出自己所该做的与不该做的以此区分;思考也可以布局未来,想想今后自己如何做、如何不重蹈覆辙。痛苦后的思考不是“痛定思痛”的往复折磨,是使自己立足社会能更加智慧,更富有经验的捷径。思考得越早,当时的痛苦就越早结束。

思考又能构筑自我,获得心灵上的财富。泰戈尔的诗中这样提到:“真理之川从错误之渠中流过。”这就是说,人们在错误之中经过思考,能够悟出人生的真谛。这样的说法是有依据的。越王勾践在丧国之后,经历了生理与心理上的痛苦,但他勇于思考,对痛苦有了深刻的思考,在忍辱负重之时,通过卧薪尝胆来自我警戒,最终从那错误之渠中饮得了真理之水,重新夺回了国土。然而,思考的前提是正确的思考,不是所有的思考都能使人豁然开朗。有些思考,使自身陷入了对人生境遇的嗟叹与自我沉湎。显然,这是一种消极的表现,既不能拨开痛苦笼罩的迷雾,反而将自己推向了更灰暗的深渊。而正确理性的思考,是通往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的康庄大道。

获得了财富之后,心灵能够更加丰满,人生更加多姿多彩。彼时的你,在经过痛苦的洗礼,学会思考,获得了人生真谛,这些都使你的视野更加开阔,前方的路也是柳暗花明,不再遍布荆棘。财富,又使你少走弯路,避免了不少痛苦。

这所有的一切有如一枝玫瑰,或许会在根茎处碰到不少利刺,而感痛苦万分,但能够思考路径的走法,能更快捷地到达顶端花瓣绽放之处,那是馥郁花香遍染的地方。去经历痛苦,去学会思考,去获得财富,那才是完满的人生!

3、痛苦的勋章

有人说:“痛苦只是痛苦,只有对痛苦的思考才能被称之为财富。”

诚然,人们通过对痛苦的思考总结了经验和教训,从而一步一步从失败中接近成功。卧薪尝胆的越王在受尽屈辱后励精图治,得以复仇;《基督山伯爵》中的伯爵在饱尝痛苦后运筹帷幄,才在之后的十年之中让当年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凶手付出了应有的代价。粗看上去,太多太多例子告诉我们,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被称之为财富的本源;而痛苦,只能给承受者带来伤害。

但难道痛苦本身不是财富吗?人生百味,痛苦是其中最让人懊恼的一项。让人常常疑惑潘多拉的盒子为什么一定要打开?为什么世界上不能都是幸福与快乐?可能出乎所料,但痛苦的确必须存在,痛苦,亦是另一种形式的财富。

只有尝尽了失去的痛苦,才会分外感怀拥有的快乐。只有尝过月下独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孤独,才会分外珍惜短暂聚首,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只有明白参商永隔,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绝望,才会懂得珍惜眼前人的重要。正因为当今的世界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太多的痛苦,才会出现那么多或令人唏嘘,或令人不齿,或让人叹息的事。想必现在家中的“小皇帝”,“啃老族”们未曾尝受过失去亲人的痛苦。想必现在浪费粮食,奢侈挥霍的人,未曾经历物资匮乏的痛苦。想必现在嚣张跋扈,为所欲为的企业和不法商人,未曾感受到法律严惩的痛苦。

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忆苦思甜,要设立公祭日祭奠先烈?为什么我们要一遍遍回顾那屈辱,痛苦,悲哀的历史?正是因为痛苦是笔可遇而不可求又充满辛酸血泪的财富,你正视它,你才回懂得为什么现在的一切要被珍视而不能挥霍。

痛苦与对痛苦的思考不可或缺任何一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痛苦,教会了我们珍惜;对痛苦的思考,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奋进。

《基督山伯爵》临近结尾处有这么一句话,大意是“一切的美好都是痛苦所教会我的”。也许我们的生命中都必不可缺那么一点痛苦,让痛苦使我们变得深刻,让对痛苦的思考在痛苦的烙印上开出绚烂的花。那些才是成长的勋章,才是我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4、长成一棵树

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历史学家冯友兰提出了对文化必须抽象传承的看法,在五十多年间历经批判,其经受来自各界的压力是痛苦的,这种压力对于文化的破坏亦让人痛心。时至近期,习主席认为文化的抽象传承必不可少,引起了一番思考。

有人认为痛苦是财富,也有人说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在我看来,痛苦是引发思考的源泉,唯有思考过痛苦的人,他的灵魂才会焕发出光采,长成一棵树。

对痛苦的思考是由表及里的过程,是挣脱了肉体的桎梏,将精神融入新的体会无论辛酸苦辣的过程,这是现实少有人企及的。而这种思考,又不局限于个人的痛苦,以社会乃至世界之苦之痛为痛者,他获得的财富更是丰厚。

思考个人之痛能成就事业之辉煌。居里夫人尝尽放射性元素带来的疾病之痛,但痛定思痛之余,她明白自己的痛苦会给后人带来无尽的财富,她的思考超越了缠身的病魔,终成伟业。司马迁亦如是,宫刑的痛苦带给他的思考是正直平等的判断,以客观的文字成就了浩然巨著,是历史永恒的财富。 思考社会之痛能唤醒可贵的理性。工业化的步伐侵蚀了森林与河流,闲适的环境被浓烟取代,美国的梭罗、中国的林语堂都不约而同地开始思考社会中经济发展过快带来的痛苦。“互相尊重、理解、包容,与人相处如是,与湖与太阳相处亦如是。”在社会人被尾气蒙蔽双眼深陷痛苦之时,他们以“与草木为友、与泥土相亲”的深邃思考呼唤沉沦在时代车轮下的人们——返璞归真是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

更有甚者,思考世界之痛。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深谙种族歧视对整个世界观的扭曲,以生命为代价呐喊思考。世界陷入文化渐失的痛苦境地时,是以意大利为首的西欧国家,用歌剧艺术寻回人们迷失的心,以艺术传承思考文化发展。对于曾经世界文化遭受的冷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深入探求文化抽象传承的问题,而此番种种都将是世界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是尽管在不同领域,但都推动了历史进程的无价之宝。

痛苦本身并不是财富。生与死,苦难与衰老,都蕴含在每个人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并且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将痛苦认真地思考,作为财富,前路漫漫,带着它走。当你的灵魂体会遍了人世间的痛苦,这些养料足以让你长成一棵树,高大挺拔。

篇二:《海淀区期中考试作文范文——“不想长大”》

2016届海淀区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作文范文——“不想长大”

22.作文(50分)

②日前,《中国青年报》的社会调查显示,“不想长大”已成为不少80后、90后的心声。他们喜欢卖萌扮嫩,热衷看动画片,不愿意结婚生子他们被称为“不想长大族”。这些年轻人为什么不想长大?理解的人说“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批评的人说“缺乏责任感就会拒绝成长”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作文审题提示】本次作文任然属于单一话题作文:

话题单一。绝不可以跳出材料提供的舞台,也就是必须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超出此话题范围就属于跑题。

比如谈“话语权”,你就别谈“权利”(2013年海淀一模也就是说,要么围绕该范围去写,要么以此为出发点类比延伸。

单一话题作文可以分为:

1. 单一话题矛盾对立角度:

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矛盾对立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孩子成长的快与慢”,我们只能理解为“要么快要么慢”,孩子成长既可以慢也可以快是不可以的。它和2011年北京市高考作文形似而实质不同——前者是单一话题矛盾对立体角度,后者是单一话题并列共存角度,不能混为一谈。

再如“该不该设立李太白文学奖”这个话题,我们只能从应该和不应该这两个傲盾对立体里选择其中一个,不能面面俱到。

【示例一】2014年海淀一模(单一话题矛盾对立角度)

郎朗的父亲在《我和朗朗30年》这本书中,讲述了郎朗从一个普通的孩子迅速成长为超一流的钢琴家的故事,介绍了培养郎朗成功的秘诀,其中一条是: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更快一些。这引起了家长们的热议。

家长甲说: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培养孩子确实要尽早、赶快,要尽可能地早学,多学。

家长乙说: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培养孩子不能求快,求快势必会伴随严苛的训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再说,像郎朗这样成功的又有几个?

家长丙说:是啊,梁启超先生说过,学习不必求猛进,像罐头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受益。他教育出的子女个个都很杰出。{再见花开作文}.

家长甲说:可是时代不一样了啊!

要求:以上对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 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分析与引导】

(一)审清作文材料

1、话题:孩子成长

2、目的:培养孩子成功。

3、为什么:郎朗从一个普通的孩子迅速成长为超一流的钢琴家的故事。

(二)常见切入角度:你只能针对设立“孩子成长得快希望还是慢些”这个活动,谈自己是主张快还是主张慢。

(1)同意快些。为什么?

原因:郎朗的爸爸把朗朗从一个普通的孩子迅速培养成为超一流的钢琴家。时代不一样了。

(2)不同意。为什么?

原因:

1、培养孩子不能求快,求快势必会伴随严苛的训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像郎朗这样成功的属于特例。

2、梁启超先生主张学习不必求猛进。他教育出的子女个个都很杰出

【注意事项】

1、你是理解还是支持?二者必须选一。{再见花开作文}.

2、 不能随便转移话题,比如写成“勇气”“尝试”“责任”等话题文;

3、分析“不想长大”的原因时多在外围打转:怪父母溺爱、怪教育失误、怪环境冷漠;

4、行文忌拉杂,议论空泛。

一类上48分 1号文

断奶

你看,小婴儿甜美地吮吸着妈妈的乳汁,寸步不离开妈妈的怀抱,那种被呵护的安全感是所有人都向往的吧。然而,凡生育过的母亲都知道,孩子长大必定要断奶这一过程,当孩子真正脱离母体,学会自己吃饭时,才是孩子真正成长的时候,断奶,势在必行。

然而现如今,“断奶”族却不止于妈妈怀里的小宝贝,却也成为那样一群明明已长大却不愿独自面对社会的80、90后年轻人的标签。他们表面上喜欢卖萌,喜欢小孩子的玩具和动画片——这本无可厚非——只是一种人存在的多种状态罢了,但他们略带幼龄化的行为却展现出对离开家庭呵护的畏惧和对现实社会责任的逃避,他们自以为的“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本身就是对社会的误判和对未来的恐惧感;而他们怀念小时候美其名曰的“不想长大”,其实也只是害怕走出作为小孩子安全舒适的环境后无法应对社会上的压力和独自面对万千世界的不安与迷茫。说到底,他们是一群不想长大,不愿“断奶”的成人。

这样的群体越来越壮大时,人们可以清晰地辨别其特征:不愿结婚生子成家承担长辈责任;毕业后不愿脱离父母供给选择啃老;遇到挫折不迎难而上反而找家庭去解决当这样现象越来越多后,人们开始一味指责那些“断奶族”们,却不愿深究其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会出现不愿长大的成年人呢?这与其成长的背景密切相关。80、90后大多成长在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中,在本身已经和平经济发展的年代,他们不必向父辈那样艰苦拼搏以获得学习的机会,甚至是活命的机会,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时代优越感使得青年们从小便不具有危机感;一旦长大要跳出那份安逸,便如未经世的花朵瑟瑟发抖了,这也难怪,时代的安逸造就不愿离开安逸的群体,也定不会有抗日战争时期八岁小儿便期盼快快长大保家卫国的决心与

信念。{再见花开作文}.

那么,这就一味将责任推卸给社会吗?其实,若没有家庭、父母的过度宠爱和呵护,成长在安逸下的青年们依然可以磨砺品性,具备坚毅执着不怕困苦的个性。而似新闻中报道的那样孩子上课外班,便出动房车供孩子休息保姆当街做饭的事情就不应发生。父母的过度宠爱和却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禁风雨,又怎能企图孩子在成人后立即有所担当,成为“男子汉”呢?所以说,“断奶族”的出现有其时代性,也有其家庭性,这样在温室中培育的花朵即便再娇艳,终究也只是弱小的,而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需要的是更有担当,敢在纷杂的社会勇敢拼搏像太阳花一样的青年人,而这,需要社会,需要家庭的政策支持与鼓励,也需要我们自身的觉醒与成长。

80、90后不应成为依“独生而骄”的断奶一族;我的哥哥姐姐,我和我们这一代应渴望长大后一博天下的雄姿;因为断奶,势在必行;只有经历了从依附母体到脱离母体,从依附家庭到定向社会,我们才可真正称之为成长,才可真正称之为成“人”。

【评点】

该文观点明晰,“断奶”说生动且深刻,分析论证时层次清楚,从现象到原因,从家庭到时代,较为充分地阐发了“断奶”的必要性。

一类中47分 2号文

守护心中的孩子

我不想长大。

相当下无数的青少年一样,我怀念棉花糖般柔软甜蜜的童年。于是社会向我们投来鄙夷的目光,说什么没责任感,逃避现实,宠坏了。但或许他们忘了,自己当初是如何一步三回头向童年诀别的。其实,大多数的我们并非如此,我们明白,长大就象毛虫变蝴蝶一般要从狭小的茧中奋力挤出,我们会痛、会累,但我们何尝不希望用自己年轻的羽翼为社会送去几缕不同的清风?

只是现在的社会看着真冷酷,我不想迷失了自己。

那就好好保护你心底那个,若幸运,尚未离开的孩子吧。它是你深藏起的童真,让你成为冷酷中的一缕暖风。

我庆幸,是我初中的两个朋友留住了我心中即将离去的它。记得我们仨经常会跑到老师办公室。在老师的书页里夹毛毛草,或刚刚在校园里爬树摘的精致的樱桃。于是在初三那段似乎总有阴云压顶的日子里,老师办公室里总有一桌小花园一样的位子,老师的脸上也总是笑着的,声音渐渐柔软了许多。

或许若没有遇到她们,我看到这种举动大多会轻蔑地撇下嘴“装嫩!”然后继续埋头于题里。我不敢想,若我是那样的人,估计现在心里给我带来无数欢乐与感动的小孩,早就撅嘴跑了,一去不复返。那么我将是一个冷的社会的又一块冰砖。

高中我离开他们去了外校,渐渐学会了装满妒忌时的笑,无事可乐时候的笑,但我时刻没有忘记保护好心中的孩子,于是这些“为进入社会的练习”也自然了许多。

几个月后再见她们时,完全没有生疏,依旧打打闹闹相约到清华的情人坡,从坡顶滚下,抚摸着毛茸的草,对着蓝天发呆。我听到心里的它清脆的笑声。四周竟是惊诧的大学生,但我从他们的目光中,看到的不是鄙夷,而是羡慕。那天的疯狂过后,心里格外轻快,课业压

力云云都被青草的清新吹散。

再后来她们约我去校旁的一条臭水沟,干涸得只剩烂泥,无数的鱼在绝望地挣扎。我们什么也没有,只得用手抱起一团蠕动的泥,跑到远处放走。脚底的泥越粘越多,整个水渠臭不可闻,岸边围观的孩子们跃跃欲试,却无不被家长的一声呵斥镇住。但在我们眼里,只有它们绝望的眼睛。看到它们游向深水区的感动,是那天动力的全部。

但还是很多死掉了,心中的它在啜泣。它看不得冷漠。

又是三年一度愁眉苦脸的日子,我却一身轻松。我不想长大,但又不得不。我庆幸我找到了成长的要诀——保住内心的童真。不要怀疑童真的力量,它的坚毅、勇气是维持你渡过无数难关的最大力量。更重要的是,它让你有一颗有热度的心。

我欣慰,我感受到越来越多这样的心的跳动。愿不愿舍弃善的我们会成为社会一道更新、更暖的风景线。

我可以装哭装笑装世故,但这都是为了保护心中的这个孩子,及满腔击碎社会冰墙的热血。我期盼着我老时,看着春暖花开的世界,仍可以在阳光下追逐着蒲公英奔跑!

【评点】

这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散文,可贵的是该生能在考场上袒露心迹,且细节生动,有起伏变化,不生硬阐述看法,不矫揉抒发情感,语言鲜活富有个性。

一类中46分 3号文

月色依旧

前几天,恰逢几个同学十八岁的生日,大家便一起聚了聚,吃饭唱歌看电影,其间不妨有些调侃那几个已步入成年人的话,说她们“老了”,而我们这几个尚在“十七岁”的,还“年轻。”

其中有一个便忍不住了,大声呼喊着——“我——不——想——长——大——”言语之中尽显孩童的天真活泼。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再见花开作文 再见了母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