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北来人二首 宋 翻译

高中作文 zuowen 3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高中古诗文阅读(粤教版高二)

2008年广州市高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测练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60题;满分150分,测练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学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上。

2.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学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卷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0分)

一、课内古诗文背诵默写(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句子与课文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B.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D.彼童子之师,受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2.下列句子与课文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B.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嫱来

C.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生烟D.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3.下面句子与课文表述不相同的一项是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B.遥怜小女儿,未解忆长安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下面句子与课文表述不相同的一项是

A.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峰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D.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5.下面句子与课文表述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堪赠盈手,还寝梦佳期B.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C.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D.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6.下列句子与课文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B.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C.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D.彤管有炜,说怿汝美

7.下列句子与课文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荧荧暗香去B.清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C.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弟开D.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8.下列句子与课文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椟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凄凄风雨。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9.下列句子与课文表述相同的一项是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B.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C.仆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0.下列句子与课文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盖均无贫,安无倾,和无寡。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惊寒雁阵,声断衡阳之浦。

C.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D.盖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二、课外古诗文名句积累(20分,每小题2分)

11.下列的名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B.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C.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D.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圆圆曲》)

12.下列的名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B.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

C.人事有代谢,来往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3.下列的名句,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一寸光阴一寸金,养华天气半晴阴(严元照《定风波》)

B.春宵一刻直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C.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不湿旗(潘阆《酒泉子》)

D.今年花盛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欧阳修《浪淘沙》)

14.下列的名句,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苦恨连连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B.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C.细雨湿衣看不见,落地闲花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刘禹锡《竹枝词》)

15.下列的名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B.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C.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16.下列的名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

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D.博观而约取,厚积而簿发(苏轼《杂说•送张琥》)

17.下列的名句,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B.魔高一尺道一丈,天地无情独奈何?(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C.一寸丹心为思亲,两行清泪为报国(于谦《立春日感怀》)

D.最是无情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金陵图》)

18.下列的名句,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曹雪芹《红楼梦》)

B.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

C.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坡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D.外称不辟亲,内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19.下列与谚语“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B.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邵谒《金谷园怀古》)

C.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增广贤文》)

D.威严不足易其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战国策•赵策二》)

20.下列句子不能用作“励志”的一项是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

B.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二》)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D.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乐辞》)

三、古诗文知识积累与应用(40分,每小题2分)

21.下列对古代文体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汉代正式确立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赋向骈文方向发展,称为“骈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B.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因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又因要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会影响内容的表达。

C.古代的序也作“跋”“引”,相当于现代的“引言”“前言”,用以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如张九龄的《荔枝赋并序》。

D.铭是古代一种文体。刻在牌上,放于书案右边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陋室铭》;刻在碑上,叙死者生平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柳子厚墓志铭》。

22.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字孟坚,与司马相如并称“班马”,他的主要作品《汉书》,开创纪传体断代史书体例。我们学过的《苏武传》就是出自《汉书》。

B.林逋,字君复,隐居杭州孤山,植梅放鹤,世称“梅妻鹤子”。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正出自他的《卜算子•咏梅》。

C.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他发扬了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被后人归为“唐宋派”。他的《项脊轩志》通过生活细节表达对亲人的真挚之情。

D.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他的主要作品《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言长以官职命名,如《杜工部集》;以郡望命名,如《柳河东集》;以名号字命名,如《稼轩长短句》;以书室命名,如《七录斋集》。

D.科举时代的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因揭晓结果的布告是用黄纸书写,故称“金榜”,考中进士称“金榜题名”,其中一甲的一二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27.下列对诗词诵读节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杜甫《秋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C.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诗》)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

D.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王安石《桂枝香》)

28.下列对诗词韵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四声”是古汉语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的总称,由古四声演变而来的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叫“四声”。

B.对联的上下联必须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一般不用重复的字,且要求上联的末一字押平声韵,下联的末一字押仄声韵。

C.格律诗必须严格依循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例如,绝句的第一、二、四句一定要押韵。

D.七律创作讲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指的是第一、三、五句的平仄不计较,第二、四、六句就必须按平仄来写。

29.下列根据诗的标题推测诗的题材,分类不恰当的一项是

A.怀古咏史诗:《蜀相》《题乌江亭》《乌衣巷》《过陈琳墓》

B.边塞征战诗:《从军行》《塞下曲》《夜上受降城闻笛》《山行》

C.咏物言志诗:《雪梅》《蝉》《赏牡丹》《孤雁》

D.写景抒情诗:《山居秋暝》《江南春》《初春小雨》《长安秋望》

30.下列词牌与词作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周邦彦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刘克庄

落红吹满沙头路。似总为、春将去。花落花开春几度。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镜中冉冉韶华暮。欲写幽怀恨无句。九十花期能几许。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元好问

A.卜算子、鹧鸪天、虞美人、青玉案B.虞美人、卜算子、青玉案、鹧鸪天

C.鹧鸪天、虞美人、青玉案、卜算子D.鹧鸪天、虞美人、卜算子、青玉案

31.下列诗句排列最能表达闲适情感的一项是

①又得浮生半日闲②忽闻春尽强登山③因过竹院逢僧话④终日昏昏醉梦间

A.①③②④B.③②④①C.①④③②D.④②③①

32.下列对我国古代作品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②襟三江而带五湖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④则修文德以来之

⑤裂裳衣疮,手注善药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⑧吾从而师之

⑨又怪其不列之中州,而列是夷狄⑩侣鱼虾而友麋鹿

A.①②⑥/③⑨⑩/④⑤⑧/⑦B.①④/②③⑧⑨⑩/⑤⑦/⑥

C.①⑥/②③④⑦⑨/⑤/⑧⑩D.①④⑧/②③⑥⑨/⑤⑦/⑩

3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②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④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

⑤古之学者必有师⑥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⑦吾宁斗智,不能斗力⑧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

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③⑤⑩B.②⑦⑧⑨

C.③④⑦⑨D.④⑤⑥⑧

39.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②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③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⑥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⑦戍卒叫,函谷举⑧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⑨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⑩勃,三尽微命,一介书生

A.①⑩/②⑦/③⑥⑧/④⑤⑨B.①⑤/③⑨/②④⑥⑦⑧/⑩

C.①④⑦/②⑥/③⑩/⑤⑧⑨D.①③④/②⑤⑥/⑦⑩/⑧⑨

40.下列各组虚词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汝其勿悲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其孰能讥之乎?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项王瞋目而叱之其功百倍于常

吾尝终日而思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罔不因势象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句读之不知不出,火且尽

前臣之治东阿也甲者出,太尉笑且入

四古诗文阅读理解(10题20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41题。

秦州杂诗(其七)

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41.下列对这首唐诗文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大处落墨,概写秦州险要的地理形势。“莽莽”写出了山岭绵延雄奇莽苍的气势。

B.颔联专从“孤城”着笔,描写塞外高空风动云移,天还未黑,月亮就已高悬天上的景象。

C.颈联分别用苏武出使匈奴和傅子介计杀楼兰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愿为国捐躯的勇气。

D.尾联的“一”和“正”两字,开合相应,显示了唐王朝当时整个西北边地的衰飒局势。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42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42.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开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警胜矣。又问:无古碑何也?曰:雁宕开自南宋,故无唐人题名;黄山开自前明,故无宋人题名;丹霞为国初所开,故并明碑无有。大抵禹迹至今四千馀年,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黄河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证也。然即此以观,山尚如此,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若因前贤偶施疏解,而遽欲矜矜然阑禁后人,不许再参一说者,陋矣妄矣,殆不然矣。

(节选自袁枚《游丹霞记》)

45.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余置笔砚坐片时置:设置

B.循原路下如理旧书理:文理

C.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津:渡口

D.陋矣妄矣,殆不然矣殆:危险

46.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无级处则凿崖石而为之山千仞衔窗而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丹霞以遒警胜矣若因前贤偶施疏解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因利乘便,宰割山河

47.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丹霞山到处都是悬崖绝壁,很难找到上山的路,若要上山,必须先用锯子斜斜地将山锯开一条缝,然后侧着身子才能通过。

B.丹霞山的山腹凹陷进去有几丈之深,山间泉水悬空滴落,夜晚,作者借宿于山中的静观楼,叮叮咚咚的泉水声不绝于耳。

C.从丹霞山往下走的时候,作者俯瞰山下,看见山路极为陡峭,不觉惊惧万分,心跳不已,只能坐在石阶上一级级往下挪动。

D.作者认为丹霞山上没有古碑是因为丹霞山直至清初才被开发,由此联想到学无止境,不可因前人的疏漏而否定新的见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48一50题。

谯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人也。少好学,能说《易》《春秋》。仕于州郡。成帝永始二年,有日食之灾,乃诏举敦朴逊让有行义者各一人。州举玄,诣公车①,对策高第,拜议郎。

时数有灾异,玄辄陈其变。既不省纳,故久稽郎官。后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

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大鸿胪左咸举玄诣公车对策,复拜议郎,迁中散大夫。四年,选明达政事能班化风俗者八人。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变易姓名,间窜归家,因以隐遁。

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若玄不肯起,便赐以毒药。太守乃自赍玺书至玄庐,曰:“君高节已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复辞,自招凶祸。”玄仰天叹曰:“唐尧大圣,许由耻仕;周武至德,伯夷守饿。彼独何人,我亦何人。保志全高,死亦奚恨!”遂受毒药。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东有严敌,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玄遂隐藏田野,终述之世。

时兵戈累年,莫能修尚学业,玄独训诸子勤习经书。建武十一年卒。明年,天下平定,玄弟庆以状诣阙自陈。光武美之,策诏本郡祠以中牢,敕所在还玄家钱。

时亦有犍为、费贻②,不肯仕述,乃漆身为厉,阳狂以避之,退藏山薮十余年。述破后,仕至合浦太守。

瑛善说《易》,以授显宗,为北宫卫士令。

(节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第七十一》)

①公车:汉代官署。①犍为、费贻:人名,汉代名士。

48.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诏举敦朴逊让、有行义者各一人举:提拔

B.太守乃自赍玺书至玄庐赍:捧着

C.唐尧大圣,许由耻仕耻:羞耻

D.阳狂以避之阳:假装

49.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既不省纳,故久稽郎官

A.谯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人也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50.下列全都表现谯玄“特立独行”的一项是

①诣公车,对策高第,拜议郎

②时数有灾异,玄辄陈其变

③变易姓名,间窜归家,因以隐遁

④彼独何人,我亦何人。保志全高,死亦奚恨

⑤漆身为厉,阳狂以避之,退藏山薮十余年

⑥善说《易》,以授显宗,为北宫卫士令

A.②⑤⑥B.②③④C.①②⑥D.③④⑤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五、默写和应用(20分)

51.根据上句或下句的内容,补写出横线上的句子(5分)

①,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②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

⑤,,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贺铸《青玉案》)

52.根据句中的提示,填写横线中的句子。(10分)

①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也有相似的句子:,,。

②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③现代诗人舒婷的《双桅船》中“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是化用了宋代词人秦观的名句:,。

④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其影片名字出自唐代黄巢的诗句:,。

⑤琼瑶小说《庭院深深》,书名出自北宋词人欧阳修的《蝶恋花》“?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53.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请你另外再写出五个含有哲理的诗句。(5分)

六古诗文阅读理解(17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54—55题。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①。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①煮白石:《神仙传》中的典故,“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这里借指全椒山道士生活清苦。

54.仔细品味这首诗,说说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55.有人认为这首诗中最凝练传神的两个字是“冷”和“空”,请你说明理由。(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6–58题。

汉诽谤法

汉宣帝诏群臣议武帝庙乐,夏侯胜曰:“武帝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赤地数千里,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于是丞相、御史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遂下狱,系再更冬,会赦,乃得免。章帝时,孔僖、崔骃游太学,相与论武帝始为天子,崇信圣道,及后恣己,忘其前善。为邻房生告其诽谤先帝,刺讥当世,下吏受讯。僖以书自讼,乃勿问。元帝时,贾捐之论珠崖事曰:“武帝籍兵厉马攘服夷狄天下断狱万数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障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位巷哭是皆廓地泰大征伐不休之故也。”考三人所指武帝之失,捐之言最切,而三帝或罪或否,岂非夏侯非议诏书,僖、骃诽谤仍皆仅法所禁,如捐之直指其事,则在所不问乎?

(选自《容斋随笔》)

5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①奢泰亡度

②会赦,乃得免

③及后恣己,忘其前善

57.用“/”为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武帝籍兵厉马攘服夷狄天下断狱万数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障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位巷哭是皆廓地泰大征伐不休之故也

58.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3分)

考三人所指武帝之失,捐之言最切,而三帝或罪或否。

七应用实践(13分)

59.请你从羊城八景中选择一景撰写一副对联,不少于14字。(6分)

羊城八景分别为:云山叠翠(白云山)、越秀新晖(越秀公园)、古祠流芳(陈家祠)、珠水夜韵(珠江夜景)、黄花皓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天河飘绢(中信广场和水景)、五环晨曦(广东奥林匹克中心)、莲峰观海(莲花山)。

60.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们被电视上一个个感人的画面震撼:受困者的顽强,救助者的执著,志愿者的无私,捐助者的踊跃……对于灾区人民,你有怎样的期待和祝福?你是否为他们出过一份力?请你根据要求填写一首词。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符合《诉衷情》词牌要求,韵脚字除外,其它字平仄不论。(7分)

相关链接

例词1

诉衷情

晏殊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例词2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008年广州市高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测练题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0分)

一、课内古诗文背诵默写(20分,每小题2分)

1.C(A“拔”应为“拨”。B“度”应为“渡”。D“受”应为“授”。)

2.D(A“沈沈”应为“沉沉”。B“女嫱”应为“女墙”。C应为“蓝田日暖玉生烟”。)

3.B(“小女儿”应为“小儿女”。)

4.C(“峰火”应为“烽火”。)

5.A(“赠盈手”应为“盈手赠”。)

6.C(A“扎扎”应为“札札”。B“萍”应为“苹”。D“汝”应为“女”。)

7.D(A“荧荧”应为“盈盈”。B“清风”应为“金风”。C“次弟开”应为“次第开”。)

8.B(A“案椟”应为“案牍”。C“凄凄风雨”应为“风雨凄凄”。D“曰师、曰弟子之云者”中的“之”去掉。)

9.A(B“报刘之日短也”应为“报养刘之日短也”。C“仆著此书”应为“仆诚以著此书”。D“今其智反不能及”应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0.C(A“安无倾,和无寡”应为“和无寡,安无倾”。B“惊寒雁阵”应为“雁阵惊寒”。D“不变”与“变”对调。)

二、课外古诗文名句积累(20分,每小题2分)

11.A(“癖”应为“僻”。)

12.C(“来往”应为“往来”。)

13.A(B“直”应为“值”。C“不湿旗”应为“旗不湿”。D“花盛”应为“花胜”。)

14.B(A“连连”应为“年年”。C“落地闲花”应为“闲花落地”。D“情”应为“晴”。)

15.D(“除去”应为“除却”。)

16.D(“簿发”应为“薄发”。)

17.A(B“魔”与“道”位置对调。C“思亲”与“报国”位置对调。D“最是无情”应为“无情最是”。)

18.A(B“暮”应为“莫”。C“坡”应为“波”。D“内”与“外”位置对调。)

19.C(当一个人的地位、名誉和财产,遭逢重大损坏时,一定要保住身心的平衡与健康,以求来日东山再起,也就是“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

20.B(此句劝喻世人不要争名夺利,并无励志作用。)

三、古诗文知识积累与应用(40分,每小题2分)

21.C(书前为“序”,书后为“跋”。)

22.C(A“司马相如”应为“司马迁”。B名句出自《山园小梅》。D《聊斋志异》是文言短感动奋激。②告诉:向上报告。⑤学者:求学的人。⑥交通:交错相通。⑧可恨:令人遗憾。⑩博学:广泛学习。)

39.C(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

40.B(而:连词,表修饰关系。于:介词,比。A其:语气副词,表劝勉/语气副词,表反问。以:连词,因为/介词,在。C因:介词,因为/介词,凭借。为:介词,替/助词,呢。D之: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且:副词,将/连词,一边……一边。)

四、古诗文阅读理解(10题20分,每小题2分)

41.C(并非表达诗人愿为国捐躯的勇气,而是暗指唐王朝已从繁荣昌盛的巅峰跌落下来了,像苏武、傅子介那样的故事已经不可能重演了。此联寓含的是今昔盛衰之感和诗人对于国家衰弱局势的深切忧虑。)

42.C(A不是春天,应是夏日。B诗人是以鸟儿的无拘无束,反衬自己陷于宦海,不能自由飞翔的苦闷,而不是“如高飞的鸟儿般无拘无束,逍遥之情态令人生羡”。D诗人虽想撇开烦恼而未能抛开,“憔悴”“不堪听”都暗示了他的醉是愁醉而不是欢醉,是以醉遣愁的无奈。)

43.D(诗人不是以屈原和贾谊来勉励自己,立志留名千古;而是以屈原、贾谊自况,触发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44.D(马曲的“是离人几行情泪”不是“委婉含蓄”,而是直抒胸臆。)

45.C(A置:放下。B理:温习。D殆:大概。)

46.C(介词,凭借。A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作“就”;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作“却”。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D连词,因为;连词,于是。)

47.A(并非“用锯子斜斜地将山锯开一条缝”,而是山的一侧裂开了一条缝,就像被锯子斜斜地锯开一样。)

48.C(耻:以……为耻。)

49.D(被动句。A判断句。B倒装句。C省略句,省略主语“谯玄”。)

50.B(①是州郡所为;⑤是犍为、费贻所为;⑥是谯玄之子谯瑛所为。)

袁枚《游丹霞山记》参考译文:

甲辰年的春末,我到达广东东部,听说仁化县有风景优美的丹霞山,于是在五马峰下停船,另租一艘小船,顺江而下前往丹霞山探访。

船行了一天一夜,到了丹霞山。只见丹霞山到处是绝壁,没有可上山的路,只有山的一侧裂开了一条缝,就像被锯子斜斜地锯开一样。人侧着身子进入,很久才能找到路。拉着铁索向上攀登,见到另一番天地。借助露出地面的松树根作梯级,就像天然形成的台阶一般,脚下绝不会打滑;没有树根作梯级的地方就开凿山崖做梯级,细数一下共有三百级台阶。到阑天门的山路最为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山路的尽处上面横放着一块铁板作为进出的门,若一人拿着长矛守卫,那么连一只鸟也飞不过去。山上的楼台庙宇很坚固,又很宽敞,开凿山崖形成沟渠,把泉水引到寺庙的厨房,十分巧妙。有佛塔建在悬崖之下,悬崖像高高张开的布覆盖着它。佛塔的前面群山环抱,就像是各国的诸侯拿着文书来朝见,夹杂的山岭有像巨大的水牛或丑陋的犀牛的,有像牦牛或人影的,有像鹞鹰张开两翅或蛮人在舞蹈的。

晚上,我借宿在静观楼,山高千丈,紧挨着窗户,似乎压迫着人的魂魄,连梦中也觉得沉重。山的中部凹陷进去好几丈,泉水如珠子般悬空滴落,躺在床上终夜听着泉水叮咚的声音连绵不断。山涧有很多身上有着美丽花纹的鱼儿在游动。我放下笔静坐一会儿,不知不觉已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忘记了有家,也忘记了自己身在哪里了。

第二天,我沿着原来的路下山,就像在温习功课,更加觉得很有滋味。站在高处眺望自己上山的路,从江口到这里,山路就像龙蛇蚯蚓那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无穷无尽,大约有一百里那么远。如果用郑康成虚空鸟道的说法,拉成直线行走,那么从五马峰到丹霞,一会儿就可到达。这时我才明白大自然是故意做出回转曲折的样子,正如文章,如果不曲折宛转就不是好文章。但从高处俯视山下,丹霞山确实十分陡峭,人不能不感到害怕,于是我坐在石阶上一级一级地挪下山。

僧人问我,丹霞山与罗浮山比较怎么样呢?我说:罗浮山的风景分散,找到一处美景的快乐也抵不上付出的辛劳,丹霞山凭着美景的集中而胜出了。僧人又问我:丹霞山上没有古碑又怎么解释呢?我说:雁荡山从南宋开始开发,所以没有唐代文人的题跋;黄山从明代开始开发,所以没有宋代文人的题跋;丹霞山是从我们这个朝代初期才开发的,所以并没有明代的碑刻。从大禹到现在大概有四千多年了,名山大川,还有混沌而没有被开辟的,像黄河的源头,到元代才被探访到,这就是证明。然而从这点来看,山尚且如此,就更可以明白先贤圣人们的学说是无限广阔的。如果因为前代的学者们偶然遗漏了一些解释,就因此想小心谨慎地禁锢后来的学者,不让他们再增加一点新的观点,这真是浅薄而荒谬啊,大概不应该这样吧。

《后汉书•独行列传》(节选)参考译文:

谯玄,字君黄,是巴郡阆中的人氏。年轻的时候就很好学,能够解释《易经》《春秋》。在州郡做官。成帝永始二年,国家遭遇日食的灾祸,成帝就下令推荐厚道淳朴、谦逊礼让,并在道德行为上可为表率的人各一个。州里推荐了谯玄,到官署去,(谯玄)考核成绩优异,被授予议郎的官职。

当时国家有多次自然灾害和奇特的天文现象,谯玄就坦率地陈述其中的异变。但他的意见却不被成帝理解接纳,所以谯玄长久地滞留在郎官的位置上没有升迁。后来调任太常丞,他以替弟弟服丧作为借口辞掉官职。

平帝元始元年,又出现日食现象,平帝又下令公卿大夫们推荐厚道淳朴、敢于直言的人出来做官,大鸿胪左都推荐谯玄到官署去考核,(谯玄)再次被授予议郎的官职,后升为中散大夫。元始四年,(朝廷)要选拔八个明白通晓政治事务又能宣扬教化教育百姓的官员。当时一致推举谯玄,(谯玄)担任御史大夫,手持节杖,与太仆王恽等人分别出行各地,考察各地民风民情,每到达一个地方就专门行使惩罚奖励的职权。这件事还没有完成,而王莽已经篡居帝王之位,谯玄于是抛弃了使者的车马队伍,改换姓名,从小路逃回家中,趁机隐匿起来。

后来公孙述在四川自封为王,他连续聘请谯玄任职,谯玄都不去。公孙述就派遣使者准备了礼物去征召谯玄,说如果谯玄还不肯出来做官,就赐给他毒药。太守于是亲自捧着文书到谯玄的家里,说:“您高尚的节操已经很出名了,朝廷很看重您,您确实不应该再推辞了,免得自招杀身之祸。”谯玄仰头向天长叹说:“唐尧是圣明的君主,许由还是把做官当作耻辱;周朝的武王最为贤德,伯夷为了不做官宁愿挨饿。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啊,我又是什么人啊。我要保全我高尚的志向和节操,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于是接受了毒药。谯玄的儿子谯瑛哭得眼中流出了血,叩着头对太守说:“现在我们的国家,东面有强大的敌人,军队四面出击,供国家调配的军费也许不很充足,我愿意拿出家中的一千万钱,来为父亲赎去死罪。”太守替他向公孙述求情,公孙述听了之后答应了。谯玄从此在乡间隐居,终老在公孙述统治时期。

当时战乱不断,没有人去学习,唯独谯玄教导各子侄勤奋学习经史文章。建武十一年,谯玄去世。第二年,国家战乱平定,谯玄的弟弟谯庆写下状书到大殿上亲自述说谯玄的事迹。光武帝很赞赏谯玄,下令当地的郡县用猪、牛二牲祭祀他,又下令当地官府归还谯玄家的钱财。

在公孙述当权时,也还有犍为、费贻,不肯出来替公孙述做官,就在身上涂漆装作恶疮,假装发狂来逃避,躲藏在山中水草地长达十多年。公孙述被打败后,他们出来做官,官至浦阳太守。

谯瑛善于解说《易经》,凭借教授《易经》而使祖上显赫,官至北宫卫士令。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五、默写和应用(25分)

51.①桃李春风一杯酒②甲光向日金鳞开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⑤剪不断,理还乱⑥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52.①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③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④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⑤庭院深深深几许

53.答案示例: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③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⑤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⑧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⑩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六、古诗文阅读理解(17分)

54.本诗表达了作者思念朋友的真挚感情和内心的寂寞之情。(4分。怀念之情2分;寂寞之情2分。)

55.“冷”字写出了郡斋环境之冷,更突出了诗人内心之冷。正是在这种冷的心理感受中,诗人想到了栖居寒冷山林中的友人,要用热酒去安慰、温暖故人。

“空”字则烘托出一个秋气萧杀、落叶满山、全无人迹的清冷荒山,表达了诗人寂寞惆怅之情,景与情两相呼应,浑然天成,构成意味深长的艺术境界。(“冷”与“空”的解释各2分。)

56.①节制②才③放纵

57.武帝籍兵厉马/攘服夷狄/天下断狱万数/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障/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位巷哭/是皆廓地泰大/征伐不休之故也

(每错3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58.58.考察夏侯胜、孔僖和贾捐之这三个人所指责的汉武帝过失的话,其中贾捐之的话最恳切。而三位皇帝对他们的处理也有所不同,有的问罪,有的不问罪(“考”1分,“切”1分,“或”1分。)

《容斋随笔•汉诽谤法》参考译文:

汉宣帝刘询下诏书,让大臣们商议为曾祖汉武帝祭庙制定庙乐一事。光禄大夫夏侯胜说:“武帝在世时曾耗尽国家财力,生活奢侈,毫无节制,天下财务耗费已尽,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数千里,武帝没有给人民带来什么恩泽,不应该为他这样的人建庙制乐。”于是丞相、御史大夫上奏弹劾夏侯胜,说他非议诏书,诋毁先帝,大逆不道。于是夏侯胜被打入监狱。囚禁了两年,遇到大赦,才得到赦免。汉章帝时,孔僖、崔骃在太学学习,大家一起议论起汉武帝,认为他刚登基时能够坚持圣贤明道,到后来就放纵自己,忘记了自己先前的善行。谁知他们的议论被隔壁房间的太学生听到,告发他们诽谤先帝,讽刺当今皇上,因此孔僖和崔骃以诽谤罪被关进了监狱接受审讯。后来孔僖上书为自己辩护,他们两人才得以释放。汉元帝时,贾捐之议论珠崖的事说:“汉武帝登记兵器,养肥马匹,征伐周边少数民族强迫他们臣服,再加上用刑太重,天下被判处的罪犯数以万计,才导致寇贼四起,连年征战。父亲战死儿子继承,女子都要登上了边塞的堡垒,孤儿哭嚎着到处流浪,年迈的母亲和寡妇在街巷中哭泣。这些都是武帝扩地太多、征战不断的缘故。”考察夏侯胜、孔僖和贾捐之这三个人所指责汉武帝过失的话,贾捐之的话最恳切。而三位皇帝对他们的处理也有所不同,有的问罪,有的不问罪,这难道不是因为夏侯胜非议诏书,孔僖、崔骃诽谤先帝,都是汉代的法令所禁止的,而像贾捐之那样直接指出事情的原委就不在问罪之列吗?

七、应用实践(13分)

59.(6分。内容3分,对仗2分,“仄起平收”1分,字数不足扣2分。)

答案示例:

景点:云山叠翠(白云山)

上联:奋志凌虚白云生足下

下联:登高览胜红日伴身边

景点:古祠流芳(陈家祠)

上联:镂玉雕金重见民间艺术

下联:描龙刻凤展开世纪蓝图

景点:黄花皓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上联:黄花不败英雄浩气传千古

下联:皓月永存志士光华耀万家

60.略。(7分。句数1分,押韵3分,内容3分。)

【篇二】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词的章法

转载自绝妙好词

  词的章法多取法于诗,但由于要紧密配合音乐,又有着自己的特点。开头、过片和结尾怎么写,可以说是词的章法的核心。这里介绍几种有代表性、有特色的写法。

  怎样开头:词的起调、发端要“工”。要象园林的门扉,使人一推开便能窥见佳景的一角,但又不能一览无余,这样才能引起一定要走进去、看下去的浓厚兴趣。宋词中有一些比较常见而又有特色的开头:

  (1)造势:开门见山,直陈胸臆,一起句就道出词的主旨或概括词的内容。单从词句上看似乎平淡无奇,实似引弓待发,往往笔锋一转,便如悬崖飞瀑,一泻而下。称之为“造势”。这种方法不单豪放派词人指陈时事、言志咏怀时常常使用,就是婉约派的抒情作品也不乏其例。

  柳永是很擅长铺叙的,他写钱塘一带壮丽景色和杭州繁华生活的名作《望海潮》,便有一个似乎颇为平直的开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象散文一样直陈而出,粗笔勾勒了全词所写对象的轮廓。接着镜头由远而近,写全景、写江湖、写市廛、写西湖、写游客,便都有了一条贯穿的主线,使读词者不能中辍。同时,作者先抹一粗笔,接着再皴染着色,精描细画,吟出“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样精炼秀丽的名句,粗细相映,韵味更显丰厚。

  有时开头虽全用平常词句,组织起来却显得奇特豪迈。如刘过的《沁园春》(寄辛承旨):“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使入一读便好象听到了词人的朗笑,摸到了词人的脾性。接着,笔锋突转,平空请出白居易等三位历史人物,传声肖形,借古人之言,表自己之志,全用赋法而带有很浓的浪漫主义色彩。如果没有开头那样一个开门见山的起句,后文就会显得平淡了。

  (2)造境:由写景入手,先造出一个切合主题的环境,然后因景生情,依景叙事,带出词的主体部分来。称之为“造境”。

  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起手先画出一幅春江静秀和平的风景画——山前飞着白鹭,水底游着鳜鱼,多么自由而恬静啊!这样的开头正是给下文以渔父自况的作者出场造成一个典型的环境;作者也用这个环境寄寓自己要求超脱现实的思想感情。

  写景为的是写情,是苍莽阔大还是静谧偏狭,全由主题需要决定。同是写秋景,范仲淹的《苏幕遮》写的是羁旅思亲,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开头,非常洗炼地描绘出一个寂寞、雕零的深秋景象,使人一看便产生羁旅难熬、心情调怅的感觉。辛弃疾的《水龙吟》主题宏大得多,他的开头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多么广阔的江南秋景,我们感到的是阔大苍郁而不是凄凉孤寂,因为只有这样的境界才切合作者宽阔的胸怀,才包容得了作者在词中寄寓的那种壮志难酬的激愤。

  3、造思:先设一问,或点出题意,或造一悬念,引入深思,使入急于要看下去。然后以答语形式引出词的主体。这是词人常用的一种开头方式,是渭“造思”。有时,先用一个反问句,明退暗进,随即把正意推出,有如引弓发丸一般。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重无数。(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李清照《临江仙》)

  这两段都是先用一个特指句开头,说是“特指”,其实答案已隐含其中(烦恼无尽,庭院深深),因而下文都不正面作答,而用肠断、春归写出相思、怅恨,用柳烟、雾阁象征深院浓愁,意境比直陈深了许多。

  这种以问开头的手法,比较适用于表达细腻的感情,但名手也能用来表现豪放的精神。例如: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苏轼《满庭芳》)

  问语似乎平常,答语却出人意外,一问一答特别显得深情而豪迈。清郑文焯评他是以“健句八词,更奇峰突出”。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辛弃疾《王楼春·戏赋云山》)

  出语便很奇特,答语又故意含混,确能使人仿佛面对云峰,有神奇怪异变幻莫测之感。

  如何过片:过片是词特有的章法。什么叫过片?除小令外,词都是分片的,而多数分为上下两片。它们是表现同厂主题的两个层次,其间必定要密切关联。关键就在上下片衔接之处,即下片的开头部分,称之为过片。过去写词、评词的人是很重视过片的,特别强调“过片不可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张炎)“承上接下”是个总的要求,要接得紧密、自然,又以能出新意为上。沈义父《乐府指迷》说:“若才高者方能发起新意,然不可太野,走了原意。”就是要人们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

  过片的具体作法千模百式,并无成规可循,常用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笔断意不断,上下紧相连。这是最普遍的做法。其中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意思虽上下紧接,但写法上有明显的顿宕,使人一听便知是另起了一段。张炎推崇的姜夔的《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就是这种做法的典范。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侯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这首词是写由蟋蟀的鸣声而引起幽思的。词有序说明作词的缘起:与张功父会饮,闻壁间有蟋蟀鸣声,乃相约为词。功父先成,辞甚美。姜夔则“徘徊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词的起句就是呼应词序的,突出了一个“愁”字,也是全词情调的总括。听功父之词已有愁思,更何况又听到蟋蟀那象私语般的凄清的鸣声。这样,作者一开“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由青山又回应到江水。这两“山”相连的过片,衔接得那么紧凑而节奏又多么分明!

  (2)异峰突起,对比明显。过片处十分鲜明,看上去,好象上下片说的是两件事,仔细一看,才发现整个的意境、感情、气脉是完整贯通的。这样的过片,峭拔险峻,跟上片结句有个明显的对比。辛弃疾的《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就是个较好的例子。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老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上片写作者俯视剑溪,幻想取出神剑,以实现杀敌救国的壮志,却受到当权者的阻挠。上片结句“风雷怒,鱼龙惨”,情调是很苍凉的。可是过片处却出现了一个十分挺拔峻峭的形象:“峡束苍江对起”,一下子把人的视线导向峰顶,接着吐出了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上片以咏志起首而结于悲愤,下片以抒愤为主而起于激昂,界线分明,以对国家无比关切而又无能为力的激情贯穿起来。

  (3)上下连贯,文意并列。上下片文意并列,或一正一反,或一今一昔,而以过片为桥,下片首紧承上片尾,使上下片贯通一气。如: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鬂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

  上片追念昔日帝王生活,下片哀诉今天囚虏处境的凄凉,一今一昔,一正一反,对比是很鲜明的。过片处,上片以过去连干戈都不知为何物作结,下片以突然间作了敌人干戈下的囚虏起首,互相呼应,连得又紧,转得又急,自然亲切,使人感动。陈与义的《临江汕》“忆昔午桥桥上饮”情况近似。上片追忆南渡前在西京洛阳过的潇洒岁月,下片抒发如今偏居江南一隅的惆怅之情,而以“二十余年成一梦”作过片,承先启后,而且定下了全词比较消沉的基调。

  吕本中《采桑子》是又—种类型: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上下片一正一反,没有明显的过片句子,而以上下片格式上的重复,实现了上下片的联系与区分。

  (4)一总一分,直接过渡。上下片一总一分,其间往往没有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格式本身就决定了上下片既是整体又有区别的关系。

  例如赵企的《感皇恩》词,写别情,上片总写,下片一句一层,分四层写离恨的原由。从而,将别离时人们的心理状态,描摹得淋漓尽致。

  (5)有问有答,上下相接。李孝光《满江红》,上片尾句作“舟人道:‘官依缘底驰驱奔走?’”下片首句说“官有语,依听取”,直问直答,比较少见。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可以归入这一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浯。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另一种是,上片尾句以问句作结,而下片虽未直接回答,但内容实际上是就问题而发,呼应上文的。这种写法比较多见。如:

  “华鬂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萧条病骥。向暗里,消尽当年豪气。梦断故国山川,隔重重烟水。身万里。旧社雕零,青门俊游谁记? 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清愁自醉。念此际付与何人心事。纵有楚柁吴樯,知何时东逝?空怅望,脍美菰香,秋风又起。”(陆游《双头莲·呈范致能待制》)

  上片慨叹“壮志成虚,此身如寄”,深恋故国而飘落万里,结句含泪设问:旧日的同志们已四散飘零,青年时在故都的慷慨激昂的斗争生活还有谁记得吗?下文没有正面作答,而是又把笔锋转回到个人理想抱负无法实现的苦闷,用“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作过片。其实,这正是另一种回答方式:在这样一个但求苟安而无所作为的环境中,谁还可能实现当日的怀抱呢?

  辛弃疾的《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也近于此。他上片在抨击南宋那帮权贵苟安误国的罪行的同时,提出了“谁是真正能力挽狂澜的人?”(“几人真是经纶手?”)“完成平戎事业才是读书人值得自豪的大事,你们懂吗?”(“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两个问题。下片没有直接答复,却以“况有文章山斗”起句,对韩南涧发出了一连串的赞誉。这实际上就是对上片问题的回答:韩南涧就是能力挽狂澜的“经纶手”,就是懂得平戎是大业的“真儒”。

  写好结尾:一首词结尾是很要紧的,它往往是点睛之笔。尾句要能收住全文,又能发人深思,留有余味,所以词人们非常重视它,在句法上、音律上特别下功夫。姜夔说:“一

  (1)“词意俱尽”,点明主题。“所谓词意俱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词穷理尽者也。”

  刘克庄的《玉楼春》(戏林推)全首八句,若单看前六句:“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似乎只是在写忘了国家安危而沉浸于青楼酒肆的文人生活,没有多大意义。然而,作者在词的结尾突然推出了“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两句,深刻犀利,使人猛醒,前面六句也有了着落。作者用尾句点明主题,告诉人们不要沉醉于颓废的生活而忘记了统一祖国的大业啊!

  (2)“意尽词不尽”,余味无穷尽。“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词可以不尽矣,非以长语益之者也。”

  有的词也是在结尾处点明主旨,但写得不这样外露。他们用形象说话,显得感情更深更细。例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全首都在以杨花比离人,写得非常细腻缠绵,处处写花,但始终未出“离人”二字,直到结尾,说到被风雨击落的杨花化成了尘土,溶八了流水以后,才笔锋一转,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点破了题旨,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3)“词尽意不尽”,耐人寻味。“非遗意也,辞中已仿佛可见矣。”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更加含蕴沉郁。作者始而痛惋人民的苦难,继而表白统一祖国的急切希望,最后却说“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暮色笼罩中的大江虽然正使我苦闷,深山中却传来阵阵“不如归去”的鸟鸣。解这首词的人,都说这结尾是消极低沉的,是作者孤独苦闷心情的流露。其实其中还有积极的一面。他虽然感到国势垂危如日薄西山(江晚)不免惆帐,但时刻不忘收复旧土,重返故园,那深山中传出的“不如归去”的呼声,就代表着作者和去国离家的人民的共同心情。

  (4)“词意俱不尽”,余意更深邃。“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

  贺铸《横塘路》用问答方式结尾:“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把失意人的愁思比作烟草、风絮、梅雨,非常形象地加深了主题,很耐人寻味。韦应物的《调笑令》(河汉)结尾“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与开头“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紧相呼应。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以深情的问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作结,余意深远,这些结尾都是很有特色的。

  一首好词,开头、过片、结尾是一个整体,必须合起来品味,才能知道它的妙处。

【篇三】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高考诗歌复习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2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2分)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2016年浙江省语文高考卷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①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②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

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

景交融。学科.网

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

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

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沉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

②以学.科网“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

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 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Ⅱ

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 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嗶里,并简要赏析。(5分)

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首先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一“抱”鱼儿一“吹“,就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所以古人认为其为”晚唐巧句“。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五、六句“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寂寞。诗人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悲愤的情怀。然而,却“禅伏诗魔归净域”,诗未成。诗未写成,悲忧郁愤更深。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冲荡这重重愁阵。然而,“借酒浇愁愁更愁”。这更大的悲伤便使诗人找到自己从前的官服:“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餐待眼明”。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他要好好的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2015年北京卷

醉翁操

【1】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 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解析】本词主要借对流泉声音的描写来赞美欧阳修在琅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籁的悠然自得之情。所以选项C说是对醉翁的思念之情不准确。

17. 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

①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B

A.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解析】A用龙吟虎啸的声音和万籁百泉的秋音来写觱篥声;C是蜂和蝉来写琴声;D用白玉和黄莺写琴声。

②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2分)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分) ① 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2分) ② 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19. 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

苏轼的《醉翁操》上阕主要是通过描写流泉的自然声响带来的美妙效果来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妙意境做法得以流传的欣慰。如首句“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写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声若环佩,词人创造了一个美好意境。“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下片写鸣泉虽不复存,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人间。《醉翁亭记》则是通过描写琅琊山的四时景色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诗歌解析】 词的上片写流泉之自然声响及其感人效果。“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四句为鸣泉飞瀑之所谓声若环佩,创造出一个美好意境。琅然,乃玉声。《楚辞·九歌》曰:“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此用以状流泉之声响。清圆两字,这里是用来说泉声的清越圆转。在这十分幽静的山谷中,是谁弹奏起这一绝妙的乐曲?如此以来,动静之趣立现。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是对上面设问的回答:这是天地间自然生成的绝妙乐曲。这一绝妙的乐曲,很少有人能得其妙趣,只有醉翁欧阳修能于醉中理解其天然妙趣。此句依然是写流泉声响之无限美妙。“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在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二句说这一乐曲如何打动了荷蒉者。词作将此流泉之声响比作孙子之击磬声,用荷蒉者对击磬声的评价,颂扬流泉之自然声响。

下片写醉翁的啸咏声及琴曲声。“醉翁啸咏,声和流泉。”二句照应上片之只有醉翁欧阳修才能得其天然妙趣的意思。写欧阳修曾作醉翁亭于滁州,在琅琊幽谷听鸣泉,且啸且咏,乐而忘还,天籁人籁,完全融为一体。“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说醉翁离开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声响,但此自然声响,朝夕吟咏,似带有怨恨情绪。“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说时光流转,山川变换,琅琊诸峰,林壑尤美,并非永远保持原状。童颠,指山无草木。而水,同样也不是永远朝着一个方向往前流动的。这句的意思是,琅琊幽谷之鸣泉也就不可能完美地保留下来。“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说,山川变换,人事变换,人们因鸣泉而念及醉翁,而醉翁却已化仙而去。此处用“飞仙”之典,谓醉翁化为飞仙,一去不复返,鸣泉之美妙,也就再也无人聆赏了。

结句“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说,鸣泉虽不复存在,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在人间。词作最后将着眼点落在琴声上,突出了全词的主旨。 这首词句式及字声配搭非常奇特。开头四句,“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只有一个仄声字(“响”),其余都是平声。接着二句亦然。这样的安排,与此曲所属宫

调有关。同时,上下两结句作七言拗句,也是特意安排的。故郑文焯曰:“读此词,髯苏之深于律可知。”(《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

2015年天津卷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②比拟,如“柳拂”。 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2015年江苏卷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

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白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篇四】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2012–2016年诗歌鉴赏题统计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篇五】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4届高三月考诊断性测试题——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岳正,字季方,漷县人。正统十三年会试第一,赐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赞善。

天顺初,改修撰,教小内侍书。阁臣徐有贞、李贤下狱,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王翱以正荐,遂召见文华殿。正长身美须髯,帝遥见,色喜。既登陛,连称善。问年几何,家安在,何年进士,正具以对。复大喜曰:“尔年正强仕,吾北人,又吾所取士,今用尔内阁,其尽力辅朕。”正顿首受命。趋出,石亨、张軏遇之左顺门,愕然曰:“何自至此?”比入,帝曰:“朕今日自择一阁臣。”问为谁,帝曰:“岳正。”两人阳贺。帝曰:“但官小耳,当与吏部左侍郎兼学士。”两人曰:“陛下既得人,俟称职,加秩未晚。”帝默然,遂命以原官入阁。

时亨、吉祥恣甚,帝颇厌之。正从容言:“二人权太重,臣请以计间之。”帝许焉。正出见吉祥曰:“忠国公常令杜清来此何为者?”吉祥曰:“辱石公爱,致诚款耳。”正曰:“不然,彼使伺公所为耳。”因劝吉祥辞兵柄。复诣亨,谕令自戢。亨、吉祥揣知正意,怒。吉祥见帝,免冠,泣请死。帝内愧,慰谕之,召正责漏言。

亨、吉祥构蜚语,谓正卖直谤讪。帝怒,谪钦州同知。道漷,以母老留旬日。陈汝言令巡校言状,且言正尝夺公主田。遂逮系诏狱,杖百,戍肃州。

亨、吉祥既诛,帝谓李贤曰:“岳正固尝言之。”贤曰:“正有老母,得放归田里,幸甚。”乃释为民。

宪宗立,御史吕洪等请复正与杨瑄官,诏正以原官直经筵,纂修《英宗实录》。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正还朝,自谓当大用,而贤欲用为南京祭酒,正不悦。忌者伪为正劾贤疏草,贤嗛之。

成化元年四月,出正为兴化知府。正至官,筑堤溉田数千顷,节缩浮费,经理预备仓,欲有所兴革。乡士大夫不利其所为,腾谤言。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

四》,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B.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C.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D.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考取贡士的中央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

B.“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应试未中

的叫落第、下第。

C. 六部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

D. 古代描述官员职务时,“入”指调入京城为官,“出”是指官员犯错被贬离开京城做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岳正颇得皇帝喜爱。皇帝召见岳正,远远地看到岳正样貌很好,心中很是喜欢,便任命他为内阁大学士,鼓励他尽力辅佐自己。

B.岳正秉持正义,但处事不够严谨。当时石亨、曹吉祥非常骄横,他主动向皇帝请命离间二人,却被识破,最终遭到皇帝的斥责。

C.岳正渴望受到重用,但时运不济。官复原职后,他没有受到重用,有人还伪造了岳正弹劾李贤的奏章的草稿,岳正因此得罪了李贤。

D.岳正为官勤政为民。他出任兴化知府时,为百姓做了一些实事,如兴修水利、灌溉良田数千顷,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

(2)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童华,字心朴,浙江山阴人。雍正初,为知县。时方修律例,大学士朱轼荐其才,世宗召见,命察赈直隶。乐亭、卢龙两县报饥口不实,华倍增其数。怡贤亲王与朱轼治营田水利,至永平,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王器之。寻授平山知..

县,邑灾,不待报,遽出仓粟七千石贷民。擢真定知府,权按察使。以前在平山..发粟事,部议免官,特诏原之。

怡贤亲王奏以华理京南局水利,华度真定城外得泉十八,疏为渠,溉田六百亩,先后营田三百余顷。滏阳河发源磁州,州民欲独擅其利。自春徂秋,闭闸蓄水,下游永年、曲周滴涓不得。时改州归直隶,以便控制。华建议仿唐李泌、明汤绍恩西湖遗规,计板放水,数县争水之端永息。华又以北人不食稻,请发钱买水田穀运通仓,省漕费,民得市稷黍以为食,从之。

调江苏苏州,会清查康熙五十一年以来江苏负课千二百余万,巡抚督责急,逮捕追比无虚日,华固请宽之。巡抚怒曰:“汝敢逆旨耶?”对曰:“华非逆旨,乃遵旨也,上知有积欠,不命严追而命清查,正欲晰其来历,查其委曲,或在官,或在役,或在民,或应征,或应免,了然分晓,奏请上裁,乃称诏书意。今奉行者不顾名思义,徒以十五年积欠立求完纳,是暴征,非清查也。今请宽三月限,当部居别白,分牒以报。”巡抚从其请,乃尽释狱系千余人,次第造册请奏。时....

朝廷亦闻江南清查不善,下诏切责,如华言。

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上意解,命往陕西以知府用。署肃州,佐经略鄂尔泰屯田事,凿通九家窑五山,引水穿渠,溉田万顷。以忤巡抚被劾罢官。乾隆元年,起福州知府,调漳州。颇好长生术,招集方士,习丹家言,复劾罢归。数年卒。

(选自《清史稿·循

吏二》,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 形势:河流状况。 ..

B.以前在平山发粟事。 以前:从前,以往。 ..

C.当部居别白,分牒以报。 部居:分门别类。 ..

D.次第造册请奏。 次第:依照顺序。 ..

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B.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C.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D.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童华心怀百姓,做事敢于担当。他去检察赈灾事宜,发现乐亭、卢龙两县上报饥荒人口不实,就增加了一倍的数额;在平山闹灾时,来不及等上级同意,就开仓济民。

B.童华尽职尽责,管理有方。他在治理水利时,把泉水疏通为渠,灌溉了六百亩田地;采用正确的办法解决民间纷争,因地制宜,节省开支,方便百姓。

C.童华刚直敢言,不媚上官。任职苏州,他反对巡抚附和朝廷强征拖欠赋税的做法,并极力建议缓期清查,最终巡抚采纳了他的建议。

D.童华不畏权贵,仕途不顺。当受到李卫谗毁时,他敢于为自己辩解,得到世宗理解;他一生官场数度起伏 。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巡抚督责急,逮捕追比无虚日,华固请宽之。(5分)

(2)今奉行者不顾名思义,徒以十五年积欠立求完纳,是暴征,非清查也。(5分)

二、诗歌鉴赏(32分)

(一)、(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 诗行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9、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6分)

10、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5分)

(二)、(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

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

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

1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

1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三)、(201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①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13、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5分)

14、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6分)

三、语言运用题(20分)

15.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____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

____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 机敏 焦躁 B.与众不

同 敏锐 浮躁

C.标新立异 机敏 浮躁 D.标新立

异 敏锐 焦躁

16.下列熟语中, 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

17.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自开展禁毒斗争以来,我国每年新发现的吸食海洛因人员增幅从2008年的13.7%降至2013年6.6%,近五年来戒毒三年以上人员已迂120万。

C.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意识到,如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D.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对昆曲《牡丹亭》华美的唱腔和演员娴熟的技巧惊叹不已,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了奇妙的平衡。

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以美国为例,①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②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③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覆盖,随后④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⑤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在何时喷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①。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②,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③。学优高考网

四、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前有一个农夫种了五亩地,这一年恰逢干旱,农夫只得一担一担地从河里挑水来灌溉。一个工匠看见农夫这样辛苦,便告诉他,愿意帮他做一个水车,比用桶挑要轻松多了,而且灌溉农田很有效。

农夫说:“我不觉得水车比我的桶更好用,再说,等你做好水车,我的禾苗也许早就干死了。”

工匠说:“你挑的那点儿水,怎么能满足禾苗的需要呢?你的地恐怕很快就要光秃秃了吧。”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农夫不再言语,继续一担一担地挑着水;工匠摇摇头,走开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4届高三月考考诊断性测试题——古诗文阅读参考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答案

【篇六】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2016诗歌鉴赏汇编

2016浙江卷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

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21. 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

融。

22. 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

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沉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②①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证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注】①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②德:通“得”。

23.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 。(不超过6个字)(1分)

24.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4分)

【答案】

23. 去无用之费

24. ①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②合理地节约用度。③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

①②

【解析】

23.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

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24.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

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筋骨之强,___________,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2)夫以秦王之威,___________,辱其群臣。___________,独畏廉将军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客喜而笑,___________。肴核既尽,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封狼居胥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昨夜雨疏风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5.【答案】(1)蚓无爪牙之利 上食埃土(2)而相如廷叱之 相如虽驽(3)洗盏更酌 杯

盘狼籍(4)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5)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2016 新课标3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

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答案】

8.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④②③①

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9.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这是考查诗歌中的情感,本题是比较两首诗歌情感的不同之处。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 ”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 ”。

【答案】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016天津

14.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

【答案】

(1)“望”字更好,承上启下,照应标题中的“登”,同时引起下文所见之景。(答“空”字说明理由也可给分)

(2)借景抒情,借幽静之景抒发闲适之情,动静结合,前句动静、后句静景,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映衬,落日、鸟和人相互映衬,表达现实之情。

(3)“闲”既是环境的的“宁静”之境,又是一种“闲适”之情,“人外”应是“世外”之意,“闲”勾勒出“小台”的“宁静”景物特征,有表达了诗人远离世间的喧嚣的“闲适”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贾谊《过秦论》)

(2)既窈窕以寻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4)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15.(5分)

(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亦崎岖而经丘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4)吴楚东南坼

(5)一蓑烟雨任平生

【解析】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016山东

14.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

【答案】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手法,表现出诗人高昂的诗兴,展现出湖上风雪翻飞的景象。

描绘出一幅壮观的江天风雪行吟图。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4分)

【答案】小令开篇两句交代了孤舟夜泊的背景:入夜洞庭湖畔,灯火青荧,衬托出了作者内

心的冷寂孤独。“朔风吹老梅花片”,诗人在封闭的船舱中听到朔风的劲烈,于是 “推开篷”细看究竟,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惊喜顿生,诗兴大发。“一笑琅然”,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心情无比畅快豪爽。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曲,仔细分析作者前后的不同

情感,然后组织答案。“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交代了孤舟碇夜泊的背景:时间是入夜,地点是洞庭湖,遥岸青荧的灯火,衬出了客船的冷寂。孤舟无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可想而知诗人只能蜷缩在船舱中,从而自然地度入“舟中”的题面。“朔风吹老梅花片”是意味深长的一笔。在“夜泊洞庭边”的迷茫夜色中,是不可能望见“梅花片”的,可见全句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感觉。结合题目的“舟中”二字,则可发现此处的“朔风”,实是诗人在封闭的船舱中所获得的听觉印象。听觉印象而产生视觉效果,反映了朔风的劲烈。这种强烈的风声使作者生发了“吹老梅花片”的联想,推篷是因为朔风的骤起,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事出意外,惊喜顿生,难怪要“诗豪与风雪争先”了。以下写风、

雪与诗情搅成一片,难分难辨,活脱脱是一幅江天风雪

【篇七】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浙江省语文高考历年高考诗歌及答案

浙江省历年高考诗歌题及答案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20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6分)

定林①(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 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 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 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 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仍:又。

22.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参考答案:“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23.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解析。(3分)

参考答案:诗人被罢官后,寄情自然山水,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背景解读: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1074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1076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201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3分)

【解析】“今古河山无定据”指古往今来,大好河山并没有一定属于谁的准则。首句破空而来,对苍茫大地之变化无常作了诗哲式思考,奠定了全诗的深沉雄浑的格调。诗歌以议论开篇,其作用在结构上是引领全文;在内容上是奠定了全词的格调,或揭示主旨。

22. 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设问);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诗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答任意两点4分)

(20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未展芭蕉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唐)钱珝 (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

【答案】:还未展开 芳心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解析】:首诗词的简要赏析:第一首: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第二句写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一层俗称蕉心,诗人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三、四两句又另外设喻。古代的书札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第二首:诗句运用了衬托、对比和比拟的手法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作者以一首海棠诗暗示、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芳心”是一个双关词语,一层意思是海棠花的花心,另一层是儿女的爱慕之心。

【考点】:古代诗歌鉴赏,选择了钱珝的《未展芭蕉》与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两首诗,要求考生比较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20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宫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2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名句“ , ”一脉相承。(2分)

解析:本题的考查方式与前几年浙江卷的考查方式有较大变化,考查了学生对文本关键句的理解和对知识“横向联系”的能力。该诗绝大部分内容描写了公侯朝臣的奢华生活,结尾两

句内容与部分形成鲜明对比,尤其“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句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异曲同工。

2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5分)

解析:考查考生对艺术特色的赏析,而且规定是对“对比”艺术的分析,难度较大。第21题对本题有暗示作用,考生若理解了21题的意图,那么容易找出“对比”的内容,但“对比”的艺术特色到底是什么,要说清楚不容易。本题是不是有这样一个意图——要求学生对具体艺术特色进行掌握。答案:

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

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201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三峡吟 (唐)李端 (南宋)徐照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21.这两首诗都以来写愁。(2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21.(2分)

猿声

22.(5分)

①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 ②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201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2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2分)

(1) (2)

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21.(2分)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2.(5分)

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

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翻译】

(第一首):一提起东都汴梁之事,人们便徒增许多白发。皇家陵园的石马残破不全,废弃的宫殿前,铜铸的骆驼正在哭泣。料想胡人的命运也不会长久,听来的边地消息,特别容易以讹传讹。叫人多么地感到凄凉啊——旧京的女子,还保留着宣和年间的发饰。

(第二首):十口之家一同离别之后,如今成了独飞的孤雁。饥荒难耐,只好到荒芜的寺院里锄来野菜;贫寒无衣,只能穿上沦陷后蕃人穿的衣衫。豪门贵族歌舞喧闹,沙场将士一天天稀少无人。眼看就要老死在闽南之地,也不见銮驾回转恢复中原。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

【答案】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况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

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

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篇八】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2016年诗歌鉴赏汇编

2016全国高考分类汇编之诗歌鉴赏

2016浙江卷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

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21. 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22. 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沉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证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①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②不劳,其兴利多矣。”

【注】①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②德:通“得”。

23.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 。(不超过6个字)(1分)

24.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4分)

【答案】

23. 去无用之费

24. ①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②合理地节约用度。③珍惜人力物力,

减轻百姓负担

【解析】

23.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

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24.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

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筋骨之强,___________,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2)夫以秦王之威,___________,辱其群臣。___________,独畏廉将军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客喜而笑,___________。肴核既尽,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封狼居胥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昨夜雨疏风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5.【答案】(1)蚓无爪牙之利上食埃土(2)而相如廷叱之 相如虽驽(3)

洗盏更酌 杯盘狼籍(4)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5)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2016 新课标3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 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

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

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答案】

8.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9.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这是考查诗歌中的情感,本题是比较两首诗歌情感的不同之处。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 ”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 ”。

【答案】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016天津

14.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北来人二首 宋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