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2017水灾地区 贵州水灾2017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第一篇 2017水灾地区
《中国气候2017》

第二篇 2017水灾地区
《2017高三地理 热点六区位分析型》

第四部分 热点题型练

热点题型6 区位分析型

(80742162)(2017·江西鹰潭一模)库拉索岛,面积约444平方千米,人口约17万。1956年成为自由贸易区,首府威廉斯塔德成为加勒比海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威廉斯塔德港是世界最大港口之一。下图为库拉索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威廉斯塔德港成为世界最大港口之一的主要因素是( )

A.位置优越

C.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 D.技术先进

2.近年来威廉斯塔德港的港口吞吐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

A.炼油工业技术进步

B.石油贸易减少

C.跨印度洋中转船舶减少

D.旅游业发展缓慢

解析:1.A 2.B [第1题,图示该岛处于至巴拿马运河航线上,周围有大面积海域,则该港是重要海洋运输线路的物资补给地。该地属于发展中地区。图示该地无资源优势。故A正确。第2题,该地有炼油业,则说明该港口位于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上,近年来由于石油贸易减少而使其吞吐量减少。]

(2017·温州适应性测试二)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约34°33′N,114°49′E附近)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根据以上材料和图回答3~4题。

3.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

A.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4.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区位选址说法正确的是( )

A.风沙掩埋 背风坡

C.水灾 高地 B.风沙掩埋 迎风坡 D.水灾 远离河流

解析:3.A 4.C [第3题,结合经纬网知该区域位于华北平原,自图中等高线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知,该地地貌的变化是河流沉积的结果。第4题,结合等高线分布知,不同时期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到高地,主要是为了防范水灾威胁。]

(2017·天水市模拟一)枣树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土壤pH值在5.0~8.6之间,枣树都能正常生长、结果,有著名的“铁杆庄稼”之称。下图示意“我国红枣主产区分布状况”。读图完成5~6题。

5.我国红枣主产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 )

A.水热充足

C.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 D.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6.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华人居住区,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造成非华人市场难以开拓的主要原因是( )

A.冷藏保鲜技术差

C.贸易壁垒森严 B.交通运输困难 D.饮食习惯不同

解析:5.D 6.D [第5题,根据图中红枣主产区分布可知,红枣树主要分布在光照充足、日温差大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第6题,国外多数国家没有种植红枣的历史,因而各国消费者对红枣的价值了解不全面,也没有食用红枣的习惯,使得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开拓。]

(80742163)(2017·晋冀豫三省考前质检一)酱油是我国发明的传统调味品,原料采用高蛋白豆粕(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和北方硬质小麦,传统酱油经天然晒露法制作而成,制作高品质酱油的周期长达一年,仅晒酱就要7个月。广东省的酱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左右,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据此回答7~8题。

2017水灾地区

7.广东省知名酱油厂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原料充足

C.科技发达 B.劳动力充足 D.光热条件好

8.决定广东省酱油出口量的主要条件是( )

①酱油品质好 ②酱油产量高 ③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④海运便利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7.D 8.A [第7题,传统酱油经天然晒露法制成,需要充足的光热条件。广东省纬度低,光热条件优越,为优质酱油生产提供了良好条件。第8题,广东省酱油品质高、产量大,为大量出口提供了质量和数量保证。]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9~11题。

9.上图所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C.雷州半岛 B.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

10.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

A.热量和土壤

C.光照和温度 B.地形和水分 D.积温和降水

11.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和水分

C.光照和湿度 B.地形和土壤 D.市场和政策

解析:9.C 10.B 11.A [第9题,图示地区种植香蕉,说明位于热带,故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雷州半岛。第10题,图示为典型的基塘农业模式,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水分较多的地区,主要是对地形和水分条件的改造。第11题,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类似于山地垂直地带性,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变化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80742164)(2017·河南商丘检测)下表为世界某著名工业城(区)的区位因素评价表,其所在国政府直接介入该工业城(区)的整个筹建过程。读表,回答12~14题。

12.A.德国鲁尔区

B.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C.日本筑波

D.印度班加罗尔

13.该工业城(区)形成的原因是( )

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导向型企业

B.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自发地在地理位置上相互靠近

C.政府把投入-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

D.在规划的用地上,建设基础设施,吸引投资者开办企业

14.与美国“硅谷”相比,该工业城(区)不具备的区位条件是( )

A.科技力量强

C.军事订货多且稳定 B.生活环境舒适 D.交通便利 解析:12.C 13.D 14.C [第12题,由表中该工业城(区)形成的重要因素有“大学支持”可知,该工业城(区)应是技术导向型的高科技园区,因而排除德国鲁尔区、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再根据重要因素“接近首都”排除印度班加罗尔。第13题,高科技园区企业之间并非具有投入-产出联系;该类企业对廉价劳动力需求少,可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般靠近高校和科研院所;由“其所在国政府直接介入该工业城(区)的整个筹建过程”可知,该工业城(区)属于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第14题,科技力量强、生活环境舒适、交通便利是现代高科技园区的共同区位条件,而美国国防部稳定、大量的军事订货则是美国“硅谷”的特殊区位条件。]2017水灾地区

下图示意铝工业的产业流程。读图完成15~16题。 甲工厂 乙工厂 丙工厂产品:铝土矿产品:氧化铝分选,电解,产品:电解铝 氧化铝含量约氧化铝含量接铝含量约99%为40%~70%近100%

15.图示三个工厂的区位选择最合理的是( )

A.甲-接近原料地 乙-接近动力来源地 丙-接近市场

B.甲-接近原料地 乙-接近原料地 丙-接近动力来源地

C.甲-接近市场 乙-接近动力来源地 丙-接近原料地

D.甲-接近市场 乙-接近动力来源地 丙-接近市场

16.丙工厂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A.投入更多的劳动力

C.向甲工厂靠近 B.向乙工厂靠近 D.依靠科技降低能耗

解析:15.B 16.D [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工厂分别进行铝矿开采和初级加工,应接近原料产地;丙工厂产品为电解铝,需要接近动力丰富的地区。第16题,丙工厂生产电解铝,能源消耗较多,属于高能耗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依靠科技降低能耗。]

(80742165)(2016·西安八校联考)某公司广告语中说:“在中国,公司建立了四十多家现代化工厂,链接了百万亩优质果园基地。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新鲜采摘,就近加工,让您时刻享受健康安全的产品。”据此完成17~18题。

17.该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四十多家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

C.原料 B.市场 D.交通

18.该公司的果汁等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同类企业相比,该公司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原因是( )

A.市场需求量大

C.生产成本低 B.技术水平高 D.政府政策支持

解析:17.C 18.C [第17题,水果运输的难度较大,且易腐烂变质,保质期短,该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四十多家工厂都接近水果原产地,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为原料。第18题,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劳动力、用地等成本较低,使该公司的生产成本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其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第三篇 2017水灾地区
《2016-2017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巴州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年级地理试题(问卷)2017水灾地区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新西兰南岛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当地时间2011年6月13日下午发生强烈余震,震级为里氏6级。该座城市曾在2011年2月发生强烈地震。据材料完成1~2题。 1.地震的孕灾环境主要是(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生物圈 2.下列属于地震灾害主要受灾体的是( )

A.桥梁、厂矿 B.沉损船只 C.粮食作物 D.滑坡和泥石流

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地震 ④风暴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相对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灾情来说,具有( )

A.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B.超前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C.滞后性、隐蔽性、狭窄性和暂时性 D.滞后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暂时性

2011年5月10日,受到强热带风暴“艾利”的影响,菲律宾部分地区遭受洪灾,并已造成数人死亡。据此回答5~6题。

5.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台风的天气系统是(

)

采石场突发山体滑坡,引发泥石流。截至11日,已确认19人死亡,3人失踪,1人获救。据此回答10~11题。

10.广西泥石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①连日的暴雨 ②植被的破坏 ③没有预警系统 ④火山的喷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是指( )

①一次大地震后可能还会有余震的发生 ②地震有可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③水库可能诱发地震 ④火山喷发可能诱发森林大火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读“全球自然灾害及其损失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符号“□”“▲”所代表的自然灾害是( )①强风 ②干旱 ③地震 ④洪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为减轻上述两种灾害损失,下列工程措施适宜的是( )

①营建防风林 ②修建水库 ③跨流域调水 ④建设护坡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14~15

题。

6.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锋面气旋 B.台风常发生在秋冬季节 C.台风是一种在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D.台风有百害无一利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从形成过程看,寒潮是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减弱—再增强的过程。据此回答7~8题。 7.寒潮暴发最有利的条件是( )

A.强大的气压梯度 B.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 C.单一广阔的陆地表面 D.广阔的高纬度洋面 8.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尘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9.我国很少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 )

①青藏高原 ②滇南各地 ③海南岛 ④塔里木盆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1年5月9日13时30分许,由于连降暴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咸水乡洛江村广坑槽

14.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 15.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2017水灾地区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

16.如果左下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 )

①修建了水利工程 ②开辟了运输线 ③加固了防洪大堤 ④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图,回答17~19

题。

17.右上图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B.洪水频发 C.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D.海水入侵 18.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 )

A.过量开采地下水 B.实施南水北调工程C.沙尘暴盛行 D.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19.该问题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滑坡 C.山崩 D.地面沉降 20.下列不属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是( )

A.种类多 B.频率高C.分布范围广 D.地域差异小 读“我国自然灾害点位图”,回答21~22题。 21.我国自然灾害点位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边境线分布 B.沿海岸线分布

C.沿纬线分布 D.主要分布在中纬度与环太平洋交汇处 2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点位密集的原因是( )

A.地形复杂 B.气候多变C.自然灾害多发 D.人口密集 23.下表为我国近50年来平均每年出现的较大的气象灾害,据 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广 B.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大

C.说明我国自然灾害频率高 D.说明我国自然灾害低于世界平均值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24~25题。 24.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其中影响地区最广、受灾人口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是( )

A.旱涝灾害 B.地震灾害 C.台风灾害 D.蝗虫灾害 25.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

①国土面积广大 ②人口众多 ③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 ⑤灾害灾次频发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6.我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并不表现在( )

A.灾种特点—种类多、频次高 B.灾情特点—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C.地域差异特点—地域差异显著 D.灾种特点—现代火山活动频繁,地壳运动强烈 27.我国不同地区的受灾体及其致灾因子、危害组合正确的是( )

2017水灾地区

A.西部—畜牧业—洪涝、干旱、冷冻、风雹—掉膘、死亡 B.东部—种植业—雪灾、旱灾、虫灾、鼠灾—减产、绝收 C.东部—农作物—洪涝、干旱、冷冻、风雹—减产、绝收 D.西部—畜牧业—雪灾、旱灾、地震、泥石流—掉膘、死亡 读下图,完成28~29题。

28.下列关于①~④所属灾害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属于东北灾害带 B.②属于海洋灾害带 C.③属于青藏高原灾害带 D.④属于西北灾害带 29.图中①~④所属灾害带的主要灾害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是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 B.②是台风、风暴潮、赤潮

C.③是洪涝、旱灾、病虫害

D.④是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

2010年春季,西南5省面临世纪大旱,5 000多万人受灾。这场少见的世纪大旱使农作物受灾面积近500万公顷,其中40万公顷良田颗粒无收,2 000万人面临无水可饮的绝境。据此回答30~31题。

30.造成这次干旱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正常的干季B.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

C.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 D.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31.此次干旱受灾面积最大、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 )

A.棉花、甜菜 B.春小麦、花生 C.水稻、油菜 D.玉米、大豆

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32~33

题。

32.1950~1990年间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

A.1954年、1999年 B.1989年、1999年C.1954年、1983年 D.1967年、1971年 33.这两次水灾都是( )

2017水灾地区

A.集中性暴雨所致 B.下游排水不畅所致 C.上游水土流失所致 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 34.长江流域成为水灾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 )

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②围湖造田 ③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④位于季风气候区 ⑤东部临海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35.我国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

A.降水变率大,集中在7、8月份 B.冬季风通道 C.植被覆盖率低,蒸发强烈 D.临近沙源地 2009年4月,华北地区经历了一次沙尘天气,造成许多地方空气污染指数(API)增高,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读图,完成36~37题。

36.造成该沙尘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冷锋 B.气旋、暖锋 C.反气旋、暖锋 D.反气旋、冷锋

37.该沙尘天气先后经过呼和浩特、北京、石家庄,它们依次是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3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告诫我们,在环境问题上,要正确处理的什么矛盾。( )2017水灾地区

A、资源的有效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 D、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利益 39.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肆虐 B、拉尼娜现象频发 C、大地震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

D、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采取掠夺式的使用

40.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 无关的(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 ⑧富营养化 A、②⑥ B、⑥⑦ C、①③⑤ D、④⑤⑧

二、综合题(共40分)

41.下图是“世界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柱状统计图”,据图回答问题。(8

分)

(2)说明图中A、B两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4分)

(3)分析减少我国干旱灾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分)

43. 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三:无锡地区2010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 ℃,比往年高2.5 ℃;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 ℃,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1)描述1950年~2001年自然灾害损失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说明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6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年份灾害损失差异很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

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

材料三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4分)

⑴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属于哪类?(2分) ⑵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⑶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8分)

⑷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4分)

第四篇 2017水灾地区
《2016-2017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1》

地理学习

地理学习

地理学习

地理学习

地理学习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2017水灾地区 贵州水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