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彝良洪灾2017 2017年洪灾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第一篇 彝良洪灾2017
《2017届高考自然灾害对人类危害》

第二篇 彝良洪灾2017
《2016-2017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2》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即原来解析后的目标)

1、目标:(1)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深刻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2)通过学习洪水和洪灾问题,学会分析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原因,揭示自然灾害的诱发机

制好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3)通过分析洪峰、洪灾和泥石流的相互关系,加深对自然灾害之间关联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重点揭示了洪水致灾的机制和发生规律,

这是本节学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分析洪灾发生的原因。

二、

(一) 预习导学 知识梳理

1、自然灾害是指在 中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 的事件。

2、洪水是河流水位 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 ,就形成洪灾。

3、洪水致灾的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 。

(二)洪水成因

1、洪水形成的原因:1、强降雨、大量冰雪快速 、 堵塞河道;2滑坡、泥石

流 河道;3、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 溃决。

2、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 速度和河道的 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

河道的 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就不容易形成洪水。

3、地面坡度 ,突土壤含水率 ,植被覆盖率 ,则流域的汇水速度越快。

反之则越慢。河谷越 ,越通畅,纵向坡度 ,河道的排水速度越快。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主干问题)

1、洪灾形成的原因

流域和河道状况对洪水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2、洪灾的防治措施彝良洪灾2017

四、目标检测

1、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

示意图。读图4-2-1填空并回答:

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第(1)、(2)小题的相应空格内:彝良洪灾2017

A 洪水 B 风暴潮 C 干旱 D 水土流失 E 泥石流 F 台风

(1)图示的各种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

图(四)中,地区I与II与地区III共有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多项选择);在地区

II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

IV_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2)(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

中的是_____________,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_____________,发生在水圈中的是

_____________。

(3)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

意义重大。写出我国加强防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3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分层配餐

一、基础题(A组题)

1. 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

2.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南北温差大

C.冬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D.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3. 有关气象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B.短时间的大暴雨,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C.冬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干旱是造成我国农田受灾面积最大的一种气象灾害

4. 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是( )

A.北美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

5. 下列有关地质灾害关联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地发生的滑坡、泥石流,一定与地震有关

B.一种原发性的地质灾害往往诱发其他灾害

C.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

D.某地土地荒漠化,可能与降雨有关

二、巩固题(B组题)

6. 在夏季风势力强盛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东部地区( )

A.北旱南涝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7. 主要由外力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和滑坡 B.火山和泥石流 C.火山和滑坡 D.滑坡和泥石流

8. 下列属于防洪工作的工程措施是( )

A.修建分洪区 B.洪泛区土地管理 C.实行防洪保险 D.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

9. 人们通过植树造林可以预防或减少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爆发 C.泥石流 D.暴雨洪涝

10. 对台风、暴雨洪涝的最主要的监测手段是( )

A.气象台的人工监测 B.利用气象雷达 C.利用探测气球 D.利用气象卫星

三、提高题(C组题)

滞洪区是为了抵御洪水而划定的地区,在洪水期来临时

蓄水以保证下游河堤的安全。下

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式意

图,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滞洪区集中分布地区A

是_____流域,C是______流域,

B、D在黄河和长江的__________

地区。

(2)A地区滞洪区较为集中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3)D地区需要划定滞洪区的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滞洪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原因是

第三篇 彝良洪灾2017
《2016-2017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1》

地理学习

地理学习

地理学习

地理学习

地理学习

第四篇 彝良洪灾2017
《2017年学考地理模拟考试》

2017年学考模拟考试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挪威南部山谷小镇留坎受地形影响,一年有近6个月无阳光照射。当地政府为此在小镇北方海拔约450米高的山上架设3面巨镜,利用反光原理将光线反射到小镇广场中心,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使得镜子能够随着太阳光线的变动而调节方向,以获得最多的太阳辐射,从而让民众能够享受到自然阳光。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彝良洪灾2017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太常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2.如图所示,为保证阳光每天都能照射到小镇的广场,从每年的冬至日到春分日期间,计算机调节镜面与水平面夹角α如何变化 A.先变小后变大

B.持续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持续变大

某农户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B.a、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c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4.该农户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地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各地的气压值

彝良洪灾2017

A.甲>乙>丁>丙 B.乙>甲>丙>丁 C.丙>丁>甲>乙 D.丁>丙>乙>甲 6.下列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B.乙、丁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

D.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陆地温度较低

“血迹石”是约三亿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后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时代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据此回答7—8题。 7.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分别是

A.花岗岩和石灰岩 B.大理岩和砂岩

C.石灰岩和玄武岩 D.砂岩和片麻岩

8.下列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C.“千人石”一定具有层理构造

彝良洪灾2017

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

下图中虚线是我国某次南极科考路线图。读图回答9—10题。

9.科考船途经①②③④处,均顺风顺水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列关于①②③⑤处对应洋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处洋流向高纬地区流动 C.③处洋流是受西风带影响形成的

B.②处洋流使沿岸增温增湿 D.⑤处有世界著名大渔场

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对图示空白处内容的补充合理的是

A.甲——水位下降

B.乙——改善局部气候 C.丙——增加

D.丁——加重

近几年“滴滴打车”在中国特别是在大中型城市发展迅猛,打车软件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这种出行模式对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

12.与该模式相关度较低的行业是

①电子商务 A.①②

②商业地产 B.②③

彝良洪灾2017

③汽车维修 C.③④

④交通运输 D.①④

D.数字地球与RS

13.“互联网+交通”的经济模式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A.GIS与GPS B.RS与GPS C.GIS与RS

下图为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C.酸雨

B.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减少

15.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种植牧草,严控放牧规模

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几年来多地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这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组织专家进行调查。据此回答16—17题。 16.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水土流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A.城市化进程快,占用大量土地 C.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加且多暴雨 17.下图与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曲线是

B.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 D.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

A.① B.② C.③ 读我国某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矩形方阵分析图,回答18—19题。

D.④

18.该城市在产业发展中

A.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增长潜力较大 B.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较小 C.缺少增长快、比重大的优势主导产业 D.纺织业可优先培育为主导产业 19.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③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A.①②

B.③④

②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④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D.②④

C.①③

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完全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回答20—21题。 20.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

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生活用水 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 C.减缓了青岛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 D.改善了青岛市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 21.引黄济青工程的配套水库——棘洪滩水库每年都要投放大量的白鲢、花鲢鱼苗,其主要作用是 A.控制水中藻类过量繁殖,净化水质 B.进行淡水养殖,增加经济收入 C.为吸引鸟类停留而投放的饵料 D.发展生态旅游,供游客垂钓

2016年12月15日,中国首个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迎来了其安全运行25周年的日子。这25年不仅是秦山核电安全高效运行的25年,也是中国核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国门、参与世界核电技术竞争的25年。据此回答22—23题。 22.核电与常规能源相比

A.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C.对技术要求低

B.核反应堆发电成本低 D.比化石燃料的运输量大彝良洪灾2017

23.我国核电工业能够走向世界,是因为我国具有

①资金优势 ②技术优势 ③劳动力优势 ④市场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期。”这是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据此回答24—25题。

24.五常大米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的优势条件是

①热量充足 ②生长期长,有机质丰富 ③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④土壤肥沃,使用的化肥少 ⑤宣传力度大 ⑥劳动力充足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25.促使黑龙江五常由“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主要原因是 A.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C.交通运输条件不断完善

B.优良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D.农田水利设施不断改善

第Ⅱ卷

26.(8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CAB为晨昏线的一段对应图乙中 (M线或N线)。(1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3分)

(3)图乙的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地。(1分)

(4)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是_________(a或b),d地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__。a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3分)

27.(8分)读某地区某日11时天气形势示意图(单位:hPa),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的风向为____(西北风或东南风),丙气压中心的垂直气流方向为____(下沉或上升)(2分) (2)甲、乙两地相比,风力较小的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图中A天气系统为__________(冷锋或暖锋),该锋面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大风、降温、阴雨或连续性降水)(2分)

(4)A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寒潮或台风)。(1分) (5)A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空气质量变好或加剧春旱)(1分)

28.(9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左图)和两个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右图)。

材料二 下面是四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示意图。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彝良洪灾2017 2017年洪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