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作文】
篇一:《2015-2016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A卷》
2015-2016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A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填涂在答题卡上。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回答1、2题。
1.根据文化生活知识,下列对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科技、语言、体育等活动属于文化范畴 ②文化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③精神活动以及精神产品都属于文化 ④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表明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我国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③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精神武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东北三省抗战遗迹资源丰富,各有内涵和特色。2015年6月3日成立的东北抗战遗迹联盟,致力于加强东北地区抗战遗迹的保护工作,传承历史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彰显中国人民珍爱和平、维护和平、捍卫和平的坚定意志。之所以要加强抗战遗迹的保护工作,是因为
A.文化的产生依赖于实践
B.一切物质现象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D.精神产品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体现 C.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圭生来就有的
4.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这些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业。这是因为
A.文化发展总是落后于经济发展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总能促进社会发展
5.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将于11月8日至15日在福建泉州市举办。这一活动的举办,在加强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会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艺术节是展示文化的最佳方式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6.2015年6月8日,文化部公布了第23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结果,29家网络动漫经营单位遭行政处罚,8家违法动漫网站被关停。之所以要查处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是因为文化
①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③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A.①② ②是个人成长的助推器 ④对社会和个人有深刻影响 C.①④ D.③④ B.②④
7.2015年7月4日,中国“土司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使生活在中国西南山区的土家族、苗族和仡佬族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之所以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
①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③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②③ ②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C.①③ D.②④
8.重阳节,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和更多中国传统节日一样有着丰富的活动,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习俗。对于传统习俗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②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③对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④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9.某校举办“孝敬文化节”,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这一举动引发热议。有学生家长表示,学校以如此盛大的场面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很感动。但专家表示,此种方式不可取。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传统文化,谁也不能不面对它的影响
B.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
C.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D.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10.由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编著的《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5)》显示,在内容融合上,平面媒体已
纷纷围绕生产的采、编、发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建立“中央厨房”式的全媒体发布平台,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材料告诉我们
A.新传媒在不断取代旧传媒中发展壮大
B.大众传媒显示出日益强大的文化传递功能
C.科技进步使新传媒具有文化创造的功能
D.新媒体的强大文化共享功能促进文化发展
11.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化为养料,轻松
地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作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①我们需要传统文化,要吸收其积极成分
③在文化传承中勇于创新和丰富传统文化
A.①③ B.①④ ②把传统文化固定化,当作物件加以传承 ④要大胆地摒弃一切传统文化 C.②③ D.②④
12.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文化发展方向的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
C.教育方式的变革 B.思想解放运动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3.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不竭的财富,打造文化强军,永远也离不开祖先留给我们的这种财富。然而要
树立文化自信,不仅要当“啃老族”,更要做“创新派”。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文化崛起中成为弄潮儿。这告诉我们
A.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基础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B.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回答14、15题。
14.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这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不能离开社会实践
③文化创新是永葆民族文化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④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下列对文化创新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②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③文化创新要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④ ④文化创新要拒绝接受外来文化 C.②③ D.③④
2015年7月,山东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在济南市举办。此次培训主要有草柳编、剪纸两个项目。培训期间,学员们通过学习实用设计、鉴赏、应用技艺和衍生品开发等课程,探索草柳编、剪纸艺术当前的生存状态及发展之路。回答16、17题。
16.“以前的柳编筐好用,但当地缺乏材质,用纸条代替行不行?”“藤条能编织大的储物盒,能否编小的汽{对促进派实干家的感悟}.
车挂件?”通过相互碰撞,一批草柳编创意制品被学员们制作出来。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文化创新能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
A.①② B.①③ ②文化创意的灵感源自文化交流 ④文化创新的目的是制作优秀作品 C.②④ D.③④
17.创作剪纸长卷《枣乡风情》的聊城市茌平县某中学教师说:“家乡的剪纸风格偏粗犷,胶东地区的剪纸
较为细腻。应该仔细研究二者风格的不同,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剪纸内容。”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必须以继承传统文化为根基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交流和博采众长 ④文化创新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15年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持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建立长效
机制,做到“三个结合”——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与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基层联系点建设相结合,创作一批有生活、接地气的优秀作品。全面持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依据是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繁荣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③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文化创作要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2015年7月17日,东方卫视举办以“薪火相传珍爱汉字”为主题的汉字文化交流展示活动。本次活动
旨在倡导人们热爱汉字书写,传承汉字文化。举办该活动,是基于汉字
①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对促进派实干家的感悟}.
③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④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形成了丰厚的规模巨大的史书典籍。关
于史书典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史书典籍对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④我国的史书典籍,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早在2 000多年前,思想家荀子就提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
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的观点。这表明中华文化
①源远流长 ②薪火相传 ③博大精深 ④异彩纷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以下内容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不同区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②我国的文学艺术历史辉煌悠久、内容丰富绚烂
③中华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
④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3.民间一直将兰州拉面、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并称为“中国五大面条”。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面食,更有不同的面食文化。这表明
A.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4.不论是近代的“西学东渐”还是现代“走出去”的文化发展战略,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
广胸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一枝独放。下列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②包容性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③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
④包容性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3题,满分52分)
25.(16分)2015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领导干部
是否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重要检验。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的原因。
26.(18分)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是中英两国文化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是中英两国间首个文化交流年,
在此框架下一系列高水平的文化和创意活动在两国集中展示。“中英文化交流年”分为两个部分:3月至6月由英国大使馆、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在中国举办主题为“新世代”的英国文化季活动;7月至10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在英国举办主题为“创意中国”的中国文化季活动。
(1)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举办中英文化交流年的必要性。(9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不同文明应如何交流互鉴。(9分)
27.(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极大弘扬,
是一曲亿万中华儿女“愿以热血卫吾华”的抗击日本侵略的不朽的英雄赞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用鲜血与生命书写的感天动地的精神史诗。201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全国各族人民要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弘扬抗战精神对我们实现既定目标的意义。(9分)
(2)请你就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9分)
高二政治试题(A)参考答案
1.B 2.D 3.D 4.B 5.A 6.C 7.B 8.D 9.B 10.B 11.A 12.D
13.C 14.C 15.A 16.B 17.D 18.C 19.A 20.D 21.A 22.D 23.B 24.A
篇二:《山东省菏泽市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
山东省菏泽市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对促进派实干家的感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填涂在答题卡上。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回答1、2题。
1.根据文化生活知识,下列对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科技、语言、体育等活动属于文化范畴 ②文化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③精神活动以及精神产品都属于文化 ④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表明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我国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③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精神武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东北三省抗战遗迹资源丰富,各有内涵和特色。2015年6月3日成立的东北抗战遗迹联盟,致力于加强东北地区抗战遗迹的保护工作,传承历史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彰显中国人民珍爱和平、维护和平、捍卫和平的坚定意志。之所以要加强抗战遗迹的保护工作,是因为
A.文化的产生依赖于实践
B.一切物质现象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D.精神产品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体现
C.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圭生来就有的 4.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这些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
业。这是因为
A.文化发展总是落后于经济发展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总能促进社会发展
5.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将于11月8日至15日在福建泉州市举办。这一活动的举办,在加强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会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艺术节是展示文化的最佳方式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6.2015年6月8日,文化部公布了第23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结果,29家网络动漫经营单位遭行政处罚,8家违法动漫网站被关停。之所以要查处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是因为文化
①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③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A.①② ②是个人成长的助推器 ④对社会和个人有深刻影响 C.①④ D.③④ B.②④
7.2015年7月4日,中国“土司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使生活在中国西南山区的土家族、苗族和仡佬族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之所以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
①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②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重阳节,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和更多中国传统节日一样有着丰富的活动,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习俗。对于传统习俗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②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③对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④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9.某校举办“孝敬文化节”,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这一举动引发热议。有学生家长表示,学校以如此盛大的场面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很感动。但专家表示,此种方式不可取。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传统文化,谁也不能不面对它的影响
B.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
C.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D.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10.由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编著的《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5)》显示,在内容融合上,{对促进派实干家的感悟}.
平面媒体已纷纷围绕生产的采、编、发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建立“中央厨房”式的全媒体发布平台,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材料告诉我们
A.新传媒在不断取代旧传媒中发展壮大
B.大众传媒显示出日益强大的文化传递功能
C.科技进步使新传媒具有文化创造的功能
D.新媒体的强大文化共享功能促进文化发展
11.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化为
养料,轻松地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作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①我们需要传统文化,要吸收其积极成分
③在文化传承中勇于创新和丰富传统文化
A.①③ B.①④ ②把传统文化固定化,当作物件加以传承 ④要大胆地摒弃一切传统文化 C.②③ D.②④
12.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文化发展方向的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
C.教育方式的变革 B.思想解放运动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3.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不竭的财富,打造文化强军,永远也离不开祖先留给我们的这种财
富。然而要树立文化自信,不仅要当“啃老族”,更要做“创新派”。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文化崛起中成为弄潮儿。这告诉我们
A.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基础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B.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回答14、15题。
14.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这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不能离开社会实践
③文化创新是永葆民族文化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④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下列对文化创新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②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③文化创新要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④文化创新要拒绝接受外来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5年7月,山东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在济南市举办。此次培训主要有草柳编、剪纸两个项目。培训期间,学员们通过学习实用设计、鉴赏、应用技艺和衍生品开发等课程,探索草柳编、剪纸艺术当前的生存状态及发展之路。回答16、17题。
16.“以前的柳编筐好用,但当地缺乏材质,用纸条代替行不行?”“藤条能编织大的储物盒,
能否编小的汽车挂件?”通过相互碰撞,一批草柳编创意制品被学员们制作出来。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文化创新能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
A.①② B.①③ ②文化创意的灵感源自文化交流 ④文化创新的目的是制作优秀作品 C.②④ D.③④
17.创作剪纸长卷《枣乡风情》的聊城市茌平县某中学教师说:“家乡的剪纸风格偏粗犷,胶
东地区的剪纸较为细腻。应该仔细研究二者风格的不同,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剪纸内容。”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必须以继承传统文化为根基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交流和博采众长 ④文化创新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15年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持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
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做到“三个结合”——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与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基层联系点建设相结合,创作一批有生活、接地气的优秀作品。全面持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依据是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繁荣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③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文化创作要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2015年7月17日,东方卫视举办以“薪火相传珍爱汉字”为主题的汉字文化交流展示活
动。本次活动旨在倡导人们热爱汉字书写,传承汉字文化。举办该活动,是基于汉字 ①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③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④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形成了丰厚的规模巨大的史
书典籍。关于史书典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促进派实干家的感悟}.
③史书典籍对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④我国的史书典籍,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早在2 000多年前,思想家荀子就提出“人无
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的观点。这表明中华文化
①源远流长 ②薪火相传 ③博大精深 ④异彩纷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以下内容能够体现这
一观点的有
①不同区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②我国的文学艺术历史辉煌悠久、内容丰富绚烂 ③中华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
④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3.民间一直将兰州拉面、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并称为“中国{对促进派实干家的感悟}.
五大面条”。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面食,更有不同的面食文化。这表明
A.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4.不论是近代的“西学东渐”还是现代“走出去”的文化发展战略,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宽广胸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一枝独放。下列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②包容性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③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
④包容性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3题,满分52分)
篇三:《三项机制心得体会》
三项机制心得体会
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用制度激励和约束干部紧扣落实“五个扎实”干事创业、始终保持追赶超越精气神,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是确保陕西与全国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宁陕飞地经济园区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
建立鼓励激励办法,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推进园区建设。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大,稳中有进的态势下,陕西当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而宁陕飞地经济园区也处于园区建设的重要转折阶段。这个关键节点需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凭借鼓励激励办法,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干事创业方式方法,树立以园区建设为中心,加强党员干部责任感和紧迫感,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才能通过改革增添发展动力、推动新发展理念落实,推动园区实现较快水平发展,使干部在改革发展中实现获得感。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促进干部敢想敢试敢作为,为探索园区发展新路子提供坚强支撑。营造宽松的用权履职环境是干部干事创业的基本保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不是为了保护干部的不作为,而是为干部干事创业创造宽松环境而作出的有效探索。飞地经济园区是一个新的发展模式,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新挑战,这过程鼓励干部有激情大胆探索创业,允许并包容合理试错,这是
符合要求的,有利于园区实际建设发展的。没有探索,就没有试错,但也一定没有发展。
建立“能上能下”机制是干部成长的精神食粮,是园区发展壮大的催化剂。综合运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安全生产、党的建设等方面工作责任认定结果进行调整。履职不力领导干部就得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这样的干事创业环境才有精气神。《陕西省推进省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办法(试行)》出台,这不仅可以弥补干部管理中退出机制的缺位,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为园区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政策保证。
按党学习文件要求,从“三严三实”到“两学一做”再到“三项机制”学习教育活动,宁陕飞地办一直坚持把党的建设放在工作首位,积极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形成了常态化、长期化的学习,尤其是在思想建设、能力建设取得较高成效。此次三项机制学习,增强了党员干部敢想敢试,干事创业的底气,提高了团队的精气神,让飞地办这个团队可以放开手、放心大胆的干事创业。三项机制就像场及时雨,为探索园区发展方式方法提供了更多可能,为园区建设发展壮大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因此,要进一步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研读“三项机制”,争取把政策落到实处,落到园区建设发展整个过程当中来。
篇四:《高二政治模拟题三》
高二政治模拟题三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回答1、2题。
1.根据文化生活知识,下列对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科技、语言、体育等活动属于文化范畴 ②文化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③精神活动以及精神产品都属于文化 ④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表明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我国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③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精神武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东北三省抗战遗迹资源丰富,各有内涵和特色。2015年6月3日成立的东北抗战遗迹联盟,致力于加强东北地区抗战遗迹的保护工作,传承历史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彰显中国人民珍爱和平、维护和平、捍卫和平的坚定意志。之所以要加强抗战遗迹的保护工作,是因为 A.文化的产生依赖于实践 B.一切物质现象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C.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圭生来就有的 D.精神产品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体现 4.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这些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业。这是因为
A.文化发展总是落后于经济发展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D.文化总能促进社会发展
5.2015年6月8日,文化部公布了第23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结果,29家网络动漫经营单位遭行政处罚,8家违法动漫网站被关停。之所以要查处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是因为文化
①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是个人成长的助推器 ③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对社会和个人有深刻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6.2015年7月4日,中国“土司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使生活在中国西南山区的土家族、苗族和仡佬族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之所以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
①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②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某校举办“孝敬文化节”,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这一举动引发热议。有学生家长表示,学校以如此盛大的场面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很感动。但专家表示,此种方式不可取。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传统文化,谁也不能不面对它的影响 B.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 C.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D.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8.由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编著的《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5)》显示,在内容融合上,平面媒体已纷纷围绕生产的采、编、发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建立“中央厨房”式的全媒体发布平台,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材料告诉我们
A.新传媒在不断取代旧传媒中发展壮大 B.大众传媒显示出日益强大的文化传递功能 C.科技进步使新传媒具有文化创造的功能 D.新媒体的强大文化共享功能促进文化发展 9.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化为养料,轻松地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作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①我们需要传统文化,要吸收其积极成分 ②把传统文化固定化,当作物件加以传承 ③在文化传承中勇于创新和丰富传统文化 ④要大胆地摒弃一切传统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回答10、11题。
10.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这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不能离开社会实践 ③文化创新是永葆民族文化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④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下列对文化创新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②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③文化创新要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④文化创新要拒绝接受外来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5年7月,山东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在济南市举办。此次培训主要有草柳编、剪纸两个项目。培训期间,学员们通过学习实用设计、鉴赏、应用技艺和衍生品开发等课程,探索草柳编、剪纸艺术当前的生存状态及发展之路。回答12、13题。 12.“以前的柳编筐好用,但当地缺乏材质,用纸条代替行不行?”“藤条能编织大的储物盒,
能否编小的汽车挂件?”通过相互碰撞,一批草柳编创意制品被学员们制作出来。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②文化创意的灵感源自文化交流 ③文化创新能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的目的是制作优秀作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创作剪纸长卷《枣乡风情》的聊城市茌平县某中学教师说:“家乡的剪纸风格偏粗犷,胶东地区的剪纸较为细腻。应该仔细研究二者风格的不同,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剪纸内容。”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必须以继承传统文化为根基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交流和博采众长 ④文化创新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15年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持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做到“三个结合”——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与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基层联系点建设相结合,创作一批有生活、接地气的优秀作品。全面持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依据是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繁荣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③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文化创作要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早在2 000多年前,思想家荀子就提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的观点。这表明中华文化 ①源远流长 ②薪火相传 ③博大精深 ④异彩纷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民间一直将兰州拉面、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并称为“中国五大面条”。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面食,更有不同的面食文化。这表明 A.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17.中央财政一次性投入的4480万元近日已全额下拨,用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辽宁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修缮,准备在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投用,警示国人勿忘国耻。这表明( ) A.文化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19.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2015年9月3日,中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气势恢宏的盛大阅兵,观看这次阅兵的人们无不留下激动的泪水,内心充满无比自豪的爱国情感。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奔跑吧兄弟》是从韩国引进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将韩版具备的活力、创造性与中
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该节目之所以火爆,是因为( ) ①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可复制性和传承性 ②民族文化尽管各具特色但也有共性
③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可以消融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新中装”在北京APEC会议上闪亮登场。“新中装”将民族传统、中国风范、领袖气质、东
方元素等要素融入其中,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中国当代的国家精神和崭新的国家面貌,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誉。这表明( )
①健康向上的文化总是会被人们主动接受的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③中华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④不同文化之间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2.参加APEC会议的各国领导人和夫人身着“新中装”在水立方集体亮相,“新中装”展示中国
人新形象的中式服装, 其根为“中”,其魂为“礼”,其形为“新”。这表明( ) ①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②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③经济政治活动也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④文化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印度国父甘地有一句名言:“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
它把我连根带走。”这句话主要表达的观点是( )
①文化交流首先应维护好本民族的文化 ②要实现文化的平等性 ③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④要坚守文化的民族性
18.2015年国庆黄金周期间罗浮山景区共计接待旅游人数28.4万人次,景区内青蒿园颇受游客青睐,不少游客前来青蒿园合影留念。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带火”广东罗浮山葛洪修炼地,这表明( )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24.近日在湖南卫视播出的《我是歌手》非常火爆,该节目逆转以往此类节目的比赛规则,聚
集具有知名度的实力歌手同台竞技,评判权则掌握在现场500名普通观众的手中。这种权力倒置催生的戏剧性,成为观众最大的看点。这一最大看点启示我们( )
A.要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C.要发展流行、通俗的大众文化
B.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D.艺木创作要坚持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25.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特的辉煌历程。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秦始皇统一中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B.隋唐时期,儒学便确立了其至尊地位 C.宋元明延续了隋唐文化的辉煌,产生了宋明理学,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期 D.明清时期,西方近代文化思想传入中国
26.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 )
A.差异性
B.民族性
C.区域性
D.包容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7.(16分)2015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领导干部是否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重要检验。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