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作文】
【第一篇】作文~朴素,质之美
观察含羞草观察含羞草作文 【第一观察含羞草
最近,爸爸从花草市场里买来一盆花草。我好奇地打量着这位新朋友。它长得比较矮小,茎比较细,但很直,还长着许多小刺儿。它的叶子像水杉的叶子一样一对一对的,好象两个好朋友在拉着手玩似的。
我用手一碰它的叶子,叶子就马上全部合拢起来,好象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我一捏又细又长的茎,整条茎就垂了下来,更多的叶子合拢了,好象不敢见人似的。我以为它枯死了,就大声地尖叫起来。爸爸急切地走过来问:;怎么了?”我告诉爸爸事情的经过。爸爸笑着说:;哈哈,傻孩子,这盆是害羞草,过一会儿会变回原样了。”我急着问:;为什么它会自动把叶子合上?”爸爸说:;含羞草的叶子和叶柄里有很多水分,当你用手去摸叶子的时候,叶子的水分会流到别的地方去,叶子失去了水分就会合起来。”哦,我明白了!
后来,我在《十万个什么》里看到关于;含羞草”的知识,书上说的竟然跟爸爸说的一模一样。书上还说,含羞草的;害羞”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技能,它不只是被手碰到会害羞,每逢遇到强风和大雨也会害羞起来的。
【第二观察含羞草
我猜大家都知道含羞草的性格吧!它的性格就是害羞,只要你摸一下它的叶子它就会把那一大把的叶子收拢.
还有一次我发现,我只要把含羞草放到没有氧气的地方去,这含羞草过不了几天就立刻枯萎掉.但你也不要小瞧它,它也是有优点的!含羞草的优点是:只要清风慢慢吹过这会跳舞的含羞草就翩翩起舞了!它的另外一个有点就是,有一次我跟奶奶一起去买药给爷爷煮着喝,我问奶奶:”奶奶我们要买什么药呀?奶奶说:”是含羞草,含羞草可以帮你的爷爷失眠有用,还可以在地震来临时通知我们呢!这含羞草不是仅仅就是这两个优点的,还有许多很多很多的优点只是要这么多的优点我们也用不完,你说是吧,铭铭?我回答奶奶的话说”那是!那是!我们要这么多的含羞草和它的作用也没有用呀!呵呵呵呵!~~今后,我一定要更多的观察含羞草,看看有没有更加有趣的事情发生,如果有我肯定不回忘了告诉你们的,等着吧!
但我告诉了你们,你们又有没有观察到告诉我呢?如果你还发现了有关含羞草的小常识或知识、作用也可以告诉我哦!也许我可以帮你们观察哦!
啊!我越来越喜欢观察含羞草了,因为这小小的含羞草使我的生活增加了许许多多的乐趣,还对我上科学课的时候可以积极、大胆的发言了!你们呢,你们是不是想的更我差不多呀?
【第三观察含羞草
以前经常听说含羞草,知道它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植物,只要碰碰它,它就会;害羞”地合上叶子。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妈妈特意给我买了一盆放在家里的阳台上观察。
含羞草的叶子非常绿,接近青色。我家的这株含羞草大约25厘米高,听妈妈说含羞草能长到60多厘米高呢。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含羞草散生倒刺毛和锐刺,这大概是它的保护;羽衣”吧!含羞草的花呈粉红色的球状,就像一朵朵的绒球,甚是可爱! 越看越喜欢,我禁不住伸手去触碰它的叶子,果然,含羞草害羞地闭上了叶子。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呢?为了快点得到答案,我去翻阅了《百科全书》。哦,原来含羞草这种收起叶柄,并且把头低下的现象并不是因为害羞,而是植物受到刺激和震动后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在生物学上称为感性运动,是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细胞紧张改变的结果。
从今天的观察中明白了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
【第四观察含羞草
我猜大家都知道含羞草的性格吧!它的性格就是害羞,只要你摸一下它的叶子它就会把那一大把的叶子收拢.
还有一次我发现,我只要把含羞草放到没有氧气的地方去,这含羞草过不了几天就立刻枯萎掉.但你也不要小瞧它,它也是有优点的!含羞草的优点是:只要清风慢慢吹过这会跳舞的含羞草就翩翩起舞了!它的另外一个有点就是,有一次我跟奶奶一起去买药给爷爷煮着喝,我问奶奶:”奶奶我们要买什么药呀?奶奶说:”是含羞草,含羞草可以帮你的爷爷失眠有用,还可以在地震来临时通知我们呢!这含羞草不是仅仅就是这两个优点的,还有许多很多很多的优点只是要这么多的优点我们也用不完,你说是吧,铭铭?我回答奶奶的话说”那是!那是!我们要这么多的含羞草和它的作用也没有用呀!呵呵呵呵!~~今后,我一定要更多的观察含羞草,看看有没有更加有趣的事情发生,如果有我肯定不回忘了告诉你们的,等着吧!
但我告诉了你们,你们又有没有观察到告诉我呢?如果你还发现了有关含羞草的小常识或知识、作用也可以告诉我哦!也许我可以帮你们观察哦!
啊!我越来越喜欢观察含羞草了,因为这小小的含羞草使我的生活增加了许许多多的乐趣,还对我上科学课的时候可以积极、大胆的发言了!你们呢,你们是不是想的更我差不多呀?
【第五观察含羞草
我们都知道含羞草,它在百花丛中虽貌不惊人,却是一种奇异的观赏花卉,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的羽状复叶排列整齐,一经触动,即闭合下垂,宛如低头不语的害羞少女,数分钟后,叶片又慢慢恢复原状。这是由于其叶柄和小叶基部都有一个膨大的叶枕,叶枕内有许多薄壁细胞,当叶子被触碰时,刺激便立即传导到叶枕,使薄壁细胞里的细胞液马上渗进细胞间隙,导致膨胀压骤然下降,而使叶片闭合下垂。含羞草还有预测天气和地震的特殊功能当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即立即合拢,知羞下垂,迟迟不愿意重新露面,反映敏感时预示当天天气晴朗;反之,则表明风雨将临。含羞草的叶子在正常情况下白天是横着呈水平状张开,夜里合闭。但在地震来临之前,就是白天它的叶子也呈闭合状态,或者夜里仍然半开着。;有草名含羞,人岂能无耻?鲁连不帝秦,田横刎颈死”。这是陈毅元帅1960年12月写的《冬夜杂咏·含羞草》的名句。作者用含羞草作比喻,赞颂了中国历史上无数英雄好汉们,在强敌面前大义凛然,威不可犯的气节和情操。含羞花似淡玫瑰色绒球,并有浅黄色小点,缀在球上,优美雅致,它给我们的启迪不只是这些……
【第六观察含羞草
我一直都觉得含羞草很神奇,因为它是一种会害羞的草!前几天爸爸给了我一个惊喜——买了一盆含羞草给我以满足我的好奇心。
含羞草的叶子是一串一串的,看起来好像就是一大片,但仔细地看,你会发现它是由许多小叶片组成的,小叶片成对地铺在茎上,向相反的方向,好像两个好朋友在拉着手玩似的。它的嫩红色的茎衬着那鲜绿的叶子,就像一个朴素而高雅的女孩,真秀丽!
含羞草非常有趣,只要你用手碰一碰它的叶子,它就命令成串的叶子全部合拢起来,好像一个害羞的姑娘,又好像要把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藏起来一般。为什么含羞草会这样呢?难道这就是它得名的原因吗?在我百思不得其解之际,爷爷走过来了。我把我的疑问告诉爷爷,他听了笑着说:;多好学的孩子啊!”他用手摸着我的脑袋说,;含羞草的叶子和叶柄里面有很多水分,当人用手摸它的时候,叶子中的水分就会流到其他地方,叶子因为失去了水分所以就向上卷曲了。相反,如果你碰到它的叶柄,下面的水分流走的多,那叶子就垂下头来了。”
;哇!爷爷你真厉害,竟然知道这么多!”爷爷狡猾地笑了。原来含羞草害羞的时候不单单是向上卷曲的,有时还会垂下头来。我恍然大悟地回到了房间,突然瞥见我书架上的《十万个为什么》。我打开目录一找,找到了;含羞草为什么害羞”的问题。我立刻翻开答案查看,书上说的竟然跟爷爷说的一样!原来这就是爷爷的秘密!在书上,我还知道含羞草的害羞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技能,它不只是被手碰到的时候才会害羞,每逢遇到强风或者大雨,它也会害羞起来。
原来我的身边就有很多知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发现我身边的美!真感谢爸爸给我的惊喜!
【第七观察含羞草
我家楼下的花园里有一丛含羞草,开出了粉红色的花朵非常好看。其实我们能在很多地方看到含羞草,它是一种到处都有的植物,不过因为它是小小的的,所以我们很少注意到它。
都知道如果用手去碰碰含羞草的叶子,它会立即把两片叶子闭合然后垂下,就象一个害羞的小女孩低下头一样,这就是含羞草的名字来源。你知道为什么它会;害羞”吗?其实是因为含羞草的叶子受到刺激后,立即传输到叶柄,叶柄就会收起叶片,所以两片叶子就会闭合,然后刺激再传到茎,茎受到刺激就会收缩,所以叶子就会低垂下来。如果我们不停地碰含羞草的叶子,含羞草也会感觉;厌烦”的,它就不会再闭合叶子的。是不是很有趣呢?
其实含羞草的花朵也很特别的。含羞草的花是由很多很多小花组成的花球,每朵小花都有四片花瓣,有几根花蕊。所以当含羞草开花结果后,它的花球上就会长出很多很多荚果,荚果掉落后,花球上留下了数不清的空洞。
含羞草不仅会;害羞”,还是一种特别的植物。
【第八观察含羞草
每天晚上,我都要去楼下广场玩一玩。这一天,我去楼下玩,我看见楼下有一棵奇怪的植物,我一看就知道了,是含羞草。
我一碰它的叶子,它就把它的叶子合拢起来。我看了十分钟后,它的叶子又慢慢张开。这是为什么呢?我去问家人,外公外婆都说不知道。后来我问了妈妈为什么?妈妈让我自己上网去查。我上网查了一会儿,我终于查到了。含羞草之所以;害羞”是因为含羞草有一个存放液体的囊,当我一碰,囊中的液体,流下去,叶子也慢慢地合拢了。等了十几分钟,液体流回囊里,叶子也就慢慢地张开了。
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我告诉了妈妈,又告诉了爸爸,恨不得把这个秘密告诉全世界的人。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知识要多观察多思考。
【第二篇】作文~朴素,质之美
初中作文《朴素的力量》
珠海市实验中学 初二(8)班 黄雅丹
朴素的力量
霍洛维茨曾说过:“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朴素原来是最有力量的。”
——题记
作为好的艺术家,其朴素何至于衣衫,更多在心灵。心灵朴素,犹如兰生幽谷,不香自香。追求朴素近于追求真理。
因为真理朴素。
它如此本真地显露自我,而无须在自我之外再加修饰或解释。河水,青草,太阳和月亮都没有包装,都可以用朴素或真理命名。
所谓包装,很多时候是心虚的表现。包装不光是指衣衫华丽,那些气势磅礴的人,拍胸脯的人,弹钢琴带出杂耍动作的人,都在包装自己。他们都力图以外在的修饰弥补内在的不足。他们唯恐别人不信,用豪言大话奢华精致劝别人相信自己,不起疑心。
朴素是定力,是耐力,是恒心。也可以说大美隐内,不求外露。此处之“隐”与“稳”字接近,急不得。肚子有货,心里有数,不必借助各种花样。此态近于平静,朴素和平静本是孪生兄弟,它们都美。
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文学大体上可以分为两路,一路是金派,咄咄逼人,急功近利,转瞬即逝。一路是玉派,含蓄蕴藉,谦冲雅静,尽得风流。宗白华说:“庄子,苏轼的诗文,俱是玉质文章。”
玉者,有光却抑光,别人看得见温润,看不到耀眼。这是君子的味道——既有才华,又有包藏。此味可进可退,可朝可暮,可收可放,
近于中和之美。中,说的是中庸,不偏不倚。和,说的是和洽,凡事不勉强。朴素平静,玉质文章和中和之美,都在讲内在于外在的统一,所谓朴素,是说内在更重要。用古人的话说, 就是“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道德经》里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可以从中得知,人的老师首先是大地,最终归于自然。大地朴素而生长万物,卑下而孕育众生。世间只有人做过不自然的事,大地从不搞不自然的名堂。所谓得道,说的是一个人不管做事还是做人,最高境界无非是像大自然一样——自然而然。
这就是朴素的力量。
【第三篇】作文~朴素,质之美
万物莫与朴素争美
万物莫与朴素争美(原创)
文∕闲云远岫
苗摆放在我们俩办公桌中间的那盆鲜艳的杜鹃花自4月初至今,开了近三个月,已经次第谢幕了。红色的花朵自然风干后,仍有着清晰的脉络,柔和的质感,呈现出另一种无法言说的美丽。这是一种由极致盛开的艳丽之美,回归至缓缓凋落的朴素之美。
目睹杜鹃凋零,我不禁联想起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家老子的一句话——“万物莫与朴素争美”。真正的朴素,是简明和深邃、真实和生动的总和。为了回归朴素之美,杜鹃花持之以恒地默读时光流转。 人生如花事,我与花的主人苗之间的感情也朴素至极。二十一年前,她刚调到实小,不过才二十周岁,留着干练的短发,言语极少,不苟言笑,别人都说她高傲,与她同在一个年级组的闲云,却觉得她其实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那时,还不过是个大孩子的她早早结婚,年轻的丈夫经常出差,刚怀有身孕的她住在大姑姐家,常常会莫名地伤感,我很能理解她的心境,彼此惺惺相惜。这二十多年,我们竟有十几年在同一个年级组,实在不多见。我们甚至默契到可以不用言语,就能深切感受到彼此的关爱。昨天,我们学校所在的和平路停了一天的电,饮水机无发烧水,年青人还敢直接打了冷水喝,平时一点冷纯净水都不能喝的我们两人可就惨了。恰巧,因为六年级周一要全市毕业统考调休,我们昨天上周一的课,课又特别多,以至于一上午,我都没有去办公室,下午又有两节课,嗓子简直快要冒烟了。拖着疲惫
的身子,迈着沉重的步履,回到办公室,看到办公桌上放着三个个头不大的俊俏西红柿。我想,一定是苗知道我嗓子不好悄悄放的。果然,旁边的同事说是苗挑选出来然后用食品薄膜袋装好放在我桌子上的。那一刻,我心里好感动。
每个人都是生命路上的匆匆过客。在不同的路口相遇,在陌生的风景里寻觅,在摇曳的岁月聚散离合,是一种缘分。我和苗在一起共事的日子里,一直是清淡有味地相处,一直是彼此温暖着前行。我觉得这是一种朴素而长久的友情,值得用一生去珍惜。
拥有一颗朴素之心,一抹微笑自心底溢出,柔软了自己的内心。风,徐来,携一缕暗香盈盈而过,一怀柔情,眷恋无限,花开有声,落英无言。指尖轻捻,暗香摇曳,拥一份至情至真,沉浸在朴素静好的岁月里,倚窗远望,清幽恬淡。
日子清浅地走过,用一颗风尘不染的朴素之心,把生命里细小的温暖倾注于指尖,将其凝结为纯美的情感文字,不为生动,不为感人,只为记载岁月流过的美好痕迹。拈花一笑心自静,世事如落花,心境自空明。朴素的心是简单的,幸福就简单。此时此刻,外面正下着细雨,薄凉舒适,我的心却温暖无比。回想与苗相处的点点滴滴,我似乎才真正懂得“万物莫与朴素争美“的深刻含义。
【第四篇】作文~朴素,质之美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褪去浮华见真淳-追求语言的朴素美
褪去浮华见真淳-追求语言的朴素美
【摘 要】 本文针对当前语文的创新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误解现状,以引导学生重新探究、感悟,进而运用语言进行创作为出发点,从语言的灵活性、逻辑性、真实性、深刻性四个写作向度来审视语言的朴素之美,旨在为语文的创新写作教学探寻出路。
【关键词】 灵活逻辑真实深刻朴素之美
随着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语文的教学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写作教学改革是语文教改的“重头戏”。写作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这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一味地强调“求新”、“求异”,现已给学生形成了种种的写作误解:只有文体别致、标题新颖、词藻富丽、构思奇巧的文章才堪称佳作,抑或文辞生僻冷涩、理辩性强的才冠得上“高深”之名。
其实,这些观点,且不说它们过于偏激,就其实际的效用来说,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并无多大益处。因为对于生活及语言的认识和体验还比较肤浅的学生来说,他们若是过多地关注外在形式的雕琢,就会转移对事物内涵的开掘,而使文章流于矫情和浮靡。况且,文章的出奇、出新,也并非一定得让写作者以言语的奇特,构思的奇巧出之。“语言的内核是思想和情感。”写作者以朴素、平淡之笔生发意丰蕴深、真情至性之文,同样算出奇、出新——“化腐朽为神奇”。但是运用朴素的语言写作,并不是在语言上就可以随意为之,无所用心。相反,要使语言做到“朴素”而“美”,是非得下番苦功不可的。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梳理出四个追求语言朴素美的写作向度。作文~朴素,质之美
第一,用词灵活,朴字陈词也能出新。作文~朴素,质之美
朴素的语言要生发美感,就当求一个“活”字。它要求语言突破陈规,焕发活力、生气。中学生正处于稚气和调皮尚未脱尽的年龄阶段,可是写起文章来,却因过于讲究陈式规范,使得文章显得呆滞、缺乏灵气。因此,有时不妨让学生将他们特有的性格气质,通过语言传达出来,这样便可为文章带来新鲜生动的气息。比如不说“穷困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放弃对艺术的热爱追求”,而说“穷困的生活并没有窒息他的那颗热爱艺术的心”;不说“使你的中年人生成为精致的艺术品”,而说“精致你的中年”。诸如此类的词语的改用、活用,都可以给语言带来一种活泼、幽默情趣,且颇具诗化之意。事实证明,这种“诗化”性质的语言很受现代中学生的欢迎,把它们引入作文中,可使朴素的语言顿生“灵动之美”。 第二,重视事理逻辑,平易简明之言也可阐发深邃透彻之理。
有位学生根据下面的材料写成了一则短评。“赵钱孙李外出野游,赵发现一只野鸭,钱立即举枪打死野鸭,孙飞快地把它捡回,李主动地把野鸭弄干净烧成美味佳肴。最后四人共享成果。请问若重奖贡献最大者,奖当属谁?短评如下:赵首先发现了“问题”,钱解决了问题中较难的部分,孙、李只是锦上添花而已;有句话说“发现问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没有赵,钱就连举枪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后面的捡、烧了,也就是说,赵给钱创造了机会,钱又给孙、李创造了机会,所以,赵的贡献最大。
此则短评的语言简明平易,观点却又深刻明确。它弃绝了色彩强烈的理论语言,抽象空洞的哲学术语;转而重视事理间的内在逻辑,从而把问题阐发的很有深度。可见,朴素的语言照样可以蕴涵哲理、雄辩有力——“雄辩之美”。
第三,注重自身的直觉和真情,平常语言也能扣人心弦。
学生的一篇习作中是这样抒写她离开原来班级进入重点班后的感受:“对原来的班级,我还有一种依依不舍、恋恋难绝之情。”对此,我在她的作文旁做了详细的批注:句中的两个四字短语用的不错,但是让人想到的更多的是它们的一般意义,却看不到属于您的那一份真实
的心里感受。这份心情一定是非常复杂的,甚至是不好受的。你能否换用朴素的语言加以表达?在我的鼓励和启示下,她最后把句子改成了:“我觉得我不是进了重点班,而是原先的班级把我分了出来,我不但没有得到原先想象的进入重点班后的那种兴奋和欣喜,相反,我像是丢失了什么似的.。”
显而易见,修改后的句子虽然朴实无华,但是它把写作者对原先班级的直觉和真情道得淋漓尽致——她离开后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得以尽呈在读者面前,唤起读者心灵的共鸣。正缘于此,这个句子一下子就俘虏了我的心灵。忠实于写作者本真的直觉与性情的朴素之语,有时比富丽之言显得更加精微细致、深沉感人——“率真之美”。
第四,赋予语言丰富的内涵,普通词语也会意味蕴藉。
有些学生总觉得写文章用些冷僻生涩的词语,才显得“高深”。其实,用意深切和言辞浅显并不矛盾。古代便有“言简意丰”的“春秋笔法”。唐代诗人张籍《秋思》一诗的后两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两句诗浓缩了自古及今无以计数的游子对家人的心声和深情。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尽言,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一个毫无定准的“恐” 字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做出“开封”的决定,正是出于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两句平常语,一个平凡字只因在特殊的语境中,竟然产生了莫大的效用。难怪王安石评此诗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的评论道出了本诗平淡的本色,也道明了一个写作常理:字词本身无优劣雅俗之分,只要调遣得当,赋予丰富的内涵,普通的字词也能不同凡响。
所谓作文应力求“字少意多”,使语言在朴素中见隽永,平实中见深厚,此诗便是。作诗如此,作其他文章亦之——“深邃之美”。
文章语言的平淡朴素之美,美在灵动、雄辩、率真、深切,“看似浅近,实则情高韵远,给人以平实而悠远的感受,是一种极高的美学境界”。
创新写作教学讲究“求新”“求异”,虽然能引导学生创作出富丽、绚烂,文质相称的佳作,但“绚烂”“富丽”与“平淡”“朴素”都是文章的风格范畴。它们形式各异,可内里相通,遵循的皆是“言为心声”“情动于中而发于言”的写作之理。因此,创新写作教学,应本着学生的语言功底和文学素养,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力避因“求新”“求异”而误入“言之无物”“华而不实”之途,导致弃绝了平实简明,内涵丰厚的朴素之风。
参考文献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第9版
【2】《作文周刊》高中教师版,山西省《作文周刊》社刊发,2006年2月第3649期
【第五篇】作文~朴素,质之美
作文中需要的朴素
不少老师经常强调好词好句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抄、背好词好句。许多家长也说我的孩子作文中好词好句太少,读起来不美。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学生的脑子里就形成了一个观念:要想作文好就要好词好句多。 如今学生在作文时就尽力用进好词好句,好词好句就成了作文的化妆品与装饰品。比如写秋天的校园:“踏进秋天的校园,扑面而来的是肃杀的秋色。法桐落尽了那阔大的绿叶,光秃秃的枝丫在寒风中摇摆。花坛上不知名的花草只剩下残根断枝,在秋风中瑟缩""但是,我喜爱这秋天的校园,秋天的校园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世界,是一个绚丽丰收的季节。”前面是“光秃秃的枝丫”及“残根断枝”,后边怎么又出来“硕果累累”“绚丽丰收”呢?文句好像很美,但景与情却矛盾不协调。又比如写家乡的云:“我望着故乡那碧空如洗云蒸霞蔚,像蔚蓝的大海一般的天空,心潮的浪花卷动翻滚,回旋起伏,奔腾澎湃。”这段文字中,“碧空如洗”是指蓝天一片,而“云蒸霞蔚”是指云雾彩霞升腾聚集,这两者也是矛盾不协调的。而“碧空如洗”与“蔚蓝的大海一般的天空”意思又是重复的。又比如写美丽的春天:“麦浪翻金,菜花吐艳,好一派瑰丽的春光!”客观实际是油菜花开时,麦苗还是青青的,这又是一个不真实的景色。 这种追求词藻华丽,形容词用上一大堆,犹如大街上见到的时尚女郎,她浓妆艳抹自以为漂亮,其实越涂抹得多越难看。正如刘勰说的“繁花损枝,膏腴害骨”,好词好句太多了,反而损害了内容。 我想,作文还是写得朴素一些好。西晋的陆机,极讲究词藻和对偶,后人对他评价却不高,而东晋的陶渊明,他平淡朴素,后人却对他评价很高。南朝宋的谢灵运,他也很讲究词藻,但他最有名的句子却是自然平淡而又清新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我们要力避浮艳,务求朴质。其实语言文字的美丑全在于用得恰当不恰当,用得恰当就是美,用得不恰当就成丑了。如比抗战期间郭沫若在重庆创作了剧本《屈原》,台上婵娟斥责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郭沫若在台下听到这句台词,总觉着骂得还不够狠,不能解气,他想加上“无耻的”三个字。而旁边的一个演员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就够味了。” 郭沫若就说这一字改得好,“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仅改一个字,句子就变得铿锵而有力了。在大家的眼中,“这”字不是什么好词好句,但这个“这”字用得恰当,这句子也成了“好词好句”了。 现代作家中,沈从文有湘西味,老舍有北京味,林斤澜有温州味,他们都喜欢疏朗清淡,不喜欢繁复浓重,人们对他们的作品评价都很高,而讲究佳词丽句的杨朔,人们对他的评价却就不那么高了。 追求好词好句,自己写得吃力,别人读得乏味,不是真情实感,写出来也成不了好作文。我还是很赞同叶圣陶先生的主张:“我笔写我口。”笔与口同步,准确地再现事物的状貌,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少一些“好词好句”,多一些“朴实无华”,文风正了,我想作文会进步快些,也会写得更好些。
【第六篇】作文~朴素,质之美
作文如何做到文质兼美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文质兼美
议论之美在于理趣,但理趣并不排斥形象性,写议论文不一定非得走“板着面孔训人,愤世嫉俗说理”的路子。朱光潜说:“说理文要写好,也还是要动一点感情,要用一点形象思维。”考场作文的议论说理多一些可感的形象,能把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生动,增强可读性;同时,考场议论文多一些形象化说理,与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不少要求相契合,能使文章文质兼美,也易于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这里,笔者就议论说理如何增强形象性进行例谈。
一、借象寓理
就是借形象阐释道理。议论说理时先进行形象描绘,然后借形象阐释社会意义,从形象中概括出普遍规律;或者描述形象细节,为论据材料中的人物增设具有画面感的场景,达到形象阐述的效果。试看下面的片段:
1.江河涌进大海,大海高奏着激昂的涛声,张开宽广的胸怀接纳。大海的涛声不是笑话江河的细小,不是嫌弃江河浊流滚滚,而江河也因为大海的宽广胸怀而甘愿长途跋涉,一路欢歌奔向它的怀抱。于是,大海的包容成就了尼罗河的坚持和亚马孙河的丰沛,成就了珠江口的开阔和钱塘潮的壮美……大海让流进它的每一条江河都显示出自己的亮点,而“胸怀宽广,悦纳百川”也成就了大海的亮点。所谓亮点,其实是包容的胸怀孕育出的美丽风景。
2.巍巍青山之下,粼粼濮水之滨,庄子席地而坐,持竿垂钓。风拂起,树影摇曳,滤下点点星光,清波泛起,水中的面容化作层层涟漪,向四方远远散去。水波微动中映出了两位衣冠楚楚的风尘大夫。他们身负楚王的重托,欲以高官之位来拜请庄子。但庄子持竿不顾,婉言相拒:“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是聪慧的,他深知,虽然欲望满足的背后有无以言说的成就感,但无欲守候的背后却是圣者般的宁静与祥和。
片段1 借“大海悦纳江河”这一形象阐释“亮点,其实是包容的胸怀孕育出的美丽风景”这一普遍的社会意义,新奇而又令人信服,形象与理趣兼备。
片段2 借助想象复活“濮水垂钓”的场景,形象描述中暗寓“坚守心灵的宁静”这
一主旨,充分展示了作者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驾驭功底。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借象寓理的方法时,一定要在描绘形象、复活场景之中凸显主旨,否则就会显得华而不实、主旨不明,效果适得其反。
二、缘事说理
指先叙述故事或事件,然后自然生发议论,揭示道理。运用这种技法,选取的故事或事件本身应蕴含一定的道理,常用的为寓言故事和哲理故事。试看下面的片段:
清早,狐狸欣赏着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说:“今天我要用一头骆驼做午餐。”整个上午,它奔波着寻找骆驼。但是正午太阳照到头顶的时候,它再次看看自己的影子,于是说:“一只老鼠就够了!”像狐狸这样的心态,在现实生活中大有人在。对自己认识不足,要么自我膨胀,要么无根据地认为自己无能。成长路上的我们就有这样的经历。曾经,我们被家人宠着,以为自己拥有整个世界。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并非时时有人在乎,甚至被漠视如同草芥,有些事情,我们无论多么努力都无能为力,于是,我们感到沮丧甚至自卑。我们多么像那只认不得自己的狐狸。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正确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自己的人生准确定位。尼采曾经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正确认识自己,方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才能充满自信地去迎接机遇和挑战。
这一片段借狐狸关于“午餐”的定位,引出青少年成长中“盲目自大”与“盲目自卑”的心理,点出“正确认识自我”,进而论述正确认识自我的意义,这比直接论述多了几分形象性,给人的印象也深刻得多。
再看下面的片段:
陈寅恪到清华大学任教,得力于梁启超的举荐,但他们经常为一些学术问题争执不下。一天,梁启超刚上班,同事说:“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梁启超看到学报上有一篇陈寅恪的文章,读完后,梁启超笑道:“这小子总是和咱过不去,咱要再写一篇好好和他过过招。”同事道:“梁先生,这陈寅恪在含沙射影骂您啊!”梁启超脸黑了下来,说道:“陈先生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请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怀!”梁启超和陈寅恪为
了学术分歧互不相让——“争”,体现了对学术真理的孜孜追求和不人云亦云的个性精神。两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提携,相互尊重和信任——“不争”,体现了君子之风。“争”与“不争”的境界,值得后辈学者在景仰敬佩中深思。
引述故事后,作者懂得从“争”与“不争”两个层面分析,将其中蕴含的学术精神与为人处事两方面的道理鲜明地揭示出来,让故事充分“燃烧”,体现了缘事说理的纯熟技巧,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需要提示的是,缘事说理,要注意叙议结合,不可以叙代议。
三、类比引申
也叫比较类推,是指借助相关联想,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它可以收到寓抽象于具象,化深刻为平易的效果。试看下面的片段:
1.成熟总是意味着经历时间的打磨,比如经冬的麦子,经过季节的变化、温度的起伏,才终于灌浆饱满,成为供养我们的粮食;成熟也意味着经过世间所有高温,或承受涅槃般的煎炒,或默默躲进蒸笼,才成为食物。所以人的成长,也意味着要经历一些艰难和磨砺,承受得住挫折和打击,耐受得了煎熬与寂寞,才会成为一个褪去“稚嫩”和“迷惘”的人,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2.合作才有双赢,这正如紫藤萝和篱笆的关系,如果紫藤萝选择了独自生长,那么它只会终生匍匐于地,无法汲取高处的阳光,开出最美的花朵;如果篱笆选择了独自站立,那么它只能默默无闻地渐渐朽去,无法在世上留下最深刻的印记。但恰恰它们选择了合作,一个献出生机,另一个献出身躯,于是成就了一道靓丽的美景。所以,合作求取双赢,是以你所长补我所短,以我之力足你之需,是将双方的优势融合,以求取双方利益的兼顾。
片段1 由麦子和食物的成熟说到人的成长成熟,形象可感,避免了空洞的说教; 片段2 借“紫藤萝和篱笆”演绎出“合作求取双赢”的论述,给人印象深刻。需要提示的是,运用类比引申,要善于由此及彼,善于相关联想,学会选择具象性的事理来
类比。
四、运用比喻
“喻巧而理至”,运用比喻是形象说理常用的方法,它能使深奥、抽象的道理通俗化、形象化,如把“盲从权威”比喻为“让奔马踏过自己思维的草坪,留下的只会是一片思想的狼藉”,这样的议论就显得格外精警。先秦诸子散文中大量使用这种方法,如荀子《劝学》通篇以比喻说理,形象贴切。从联想方式看,类比引申是运用相关联想,比喻运用的是相似联想。请看下面的片段:
1.低调,不像高粱那样,将穗子高高伸起,见人就点头微笑,而是像玉米,将果实隐在腰间,让人难以发现;低调,不像桃杏那样,将姹紫嫣红挂在枝头,引人注目,而是像桂花,将细小的花朵藏在枝叶丛中,暗里飘香;低调,不像太阳花那样,对着太阳不住地微笑,而是像夜来香,在夜间将芬芳暗暗送给人们。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智慧的做人姿态。
2.如果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是啊,有的人也许已经错过了太阳,但前面还会有群星。生活是用来经历的,太多的驻足只会带来更多的延迟,只会造就更多的后悔。昨日已是黑白相片上温馨的影子,明天是永远盛开在彼岸不可企及的花朵,只有今天才是可以书写的竹简。现在辛勤的汗水将是未来幸福的阶梯,用心经营每一天,才应该是我们可以把握的人生。
片段1 说“低调”不像“高粱”“桃杏”和“太阳花”,而像“玉米”“桂花”和“夜来香”,用六种植物正反设喻,点明“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智慧的做人姿态”的道理。
片段2 用“太阳”“群星”比喻“生命的精彩”,将“昨天”比作“黑白相片上温馨的影子”,将“明天”比作“盛开在彼岸不可企及的花朵”,将“今天”比作“可以书写的竹简”,比喻丰富,用语生动,形象鲜活。一般地说,运用比喻不宜作为说理的主要方法,可以适度运用,恰当点缀。
如何让初中生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初中作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写作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真情的文章,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把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放在写作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那么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第一,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第二,应当在写作课上创设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写,破除畏难情绪,允许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鼓励他们的创造想像和求异思维,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鼓励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与交流,营造一种安全心理氛围。第三,提倡学生写有个性的文章,学生的个性主要表现他们的特点和气质,体现在写作上就是要在立意、谋篇、选词、造句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人云亦云。第四,采取激励措施。作为教师,不但要注意拔尖的个体,还要顾及大众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不但要肯定一些文章的整体美,更要善于发现文章的局部美,并及时给予褒扬,以此激发学生对写作“有兴趣”的热情,“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写作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抒发自己的感情,缓解自己的压力,调整自己的状态,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写作往往追求高分,追求稳妥,盲目的套用一些名言警句、空话套话,多采用排比等方式来进行写作,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虽然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不会在语文考试中拉分,但是学生的个性也被埋没了,作文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没有新意可言,更别说抒发真情实感了。机械化的作文训练使学生逐渐失去对作文写作的兴趣,逐渐懒于动笔,懒于思考,写作文也是应付教师完成写作任务,使得作文质量每况愈下。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创新作文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写作的好习惯,比如鼓励学生写周记、日记,建议学生建立笔记本,专门记录优美的句子,在写作课上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传阅、相互学习,满足学生的成就
【第七篇】作文~朴素,质之美
让眼睛看见朴素作文~朴素,质之美
给“让眼睛看见朴素” 的修改
(2014-05-13 14:19:22)
转载▼
标签: 分类: 作文
文化
让眼睛看见朴素
当在这个物质生活充裕的社会,满眼奢华,无尽绚丽之中,回想自己,你是否已沉溺其中,双眼再也看不见朴素了呢?
(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引入题目啊。本文第一段简洁,短小,但扣题的准确性还要加强。我写一段:
朴素是什么?就是简单,不奢华;就是俭朴,不华丽。让眼睛看见朴素,就是眼观大千世界,透过纷繁与华贵,看见那份质朴与单纯,那份守望与品格。)
在经历了数百年的财富掠夺的西欧,面对这让人痛心的风气,雨果曾批评过“只有朴素才是人性之本”。不论在哪个年代,让眼睛看见朴素,都是个人乃至社会的重要基准。作文~朴素,质之美
(不要说西方了,要说眼前。高考作文的命题一定与时代性有关系。所以要结合时代的事例。正是因为现在有不朴素的现象,所以倡导要朴素。为何“看到”?就是要你看到现实的事例,而不是光让你说历史。这就是高考作文的现实性。本段可改为:
雨果说:“只有朴素才是人性之本。” 不论在哪个年代,让眼睛看见朴素,都是个人乃至社会的重要基准。
接着,可以加一段紧密联系现实的段落,这是大部分学生缺乏的: 生活中的朴素你看到了吗?我却看到了一派奢华:房屋装修要动辄几十万,婚车要林肯奔驰才豪华气派,鞋子要名牌,电脑要苹果等等,这哪里有简朴的影子?但你仔细观看,也有徒步上班族;也有喜欢自行车的朴素身影;也有大学者穿着老北京布鞋演讲的例子。)
当“毒日头”已经有了百万家资,他也要让自己的眼睛看见朴素,他不愿花几十美元去吃那美味佳肴,却宁愿给酒店每个人叫一杯几十美分的酒,因为他希望任何人都应让自己的眼睛看见朴素。只可惜他现实中的真身——杰克·伦敦,却让眼中再也看不见朴素。
当眼睛看不见朴素,人便已经与堕落同行。杰克伦敦正是如此,当他的作品为他代来奢华富贵,他当年的理想化身“毒日头”已经与他分道而行,他忘记了当年“让眼睛看见朴素”的理想寄托。扳机叩响,子弹飞出,在这人生的最后一瞬,杰克是否想过他何时失去他“理想的影子”?
(在这里,不需要说杰克伦敦的结局。因为那不是朴素。如果说,可以一笔带过。我写写杰克伦敦:
朴素难道不是一种前进的动力?当我们看到“毒日头”洒在——马克伦敦的头顶,当漫长的淘金路洒满了痛苦与泪水,那时的杰克伦敦只是有一颗朴素的心,一种向往好生活的渴望。褴褛的衣衫,满脸的风霜,真能阻挡奋斗的脚步?善良的本能,简单的食宿,真能领略不屈的头颅?这就是前期的马克吐温,眼睛让我们看到一位伟大心灵的朴素与无畏。当然,正是因为后期的奢华与奢靡,也正断送了那份理想。这难道不正说明朴素的价值与奢靡的恶果吗?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简单,简单,还是简单。”简单与朴素的内心,总会有着强大的内驱力。朴素,它让一切豪华与奢靡无光。
过渡段,可以引用名人的名句,会使文章增加底蕴与厚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正因为是心灵之窗,“让自己的眼睛看见朴素”,才显得异常可贵。
当人们 历数名君之时,一个名字总会从口中弹出——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朝真龙天子,中华数千年历史,能像他华丽铺张,倡简约朴素,可谓少之又少。因为世民哪怕身居九五之尊,仍“让自己的眼睛看见朴素”。
龙袍可不用新,车马饰具可不求华,哪怕皇后的服装首饰也尽量简约。因为他心中装着天下,因为他眼睛时常看到朴素,而正这观向朴素的目光,创出一个盛唐的辉煌。
(一个例子不要占两段,可以一段为之,然后分析:
朴素难道不代表一个人的操守?一代天子,君临天下,真龙加身,贞观之治。唐太宗却不爱奢华,不爱铺张,讲究简朴——龙袍可不用新,车马饰具可不求华,哪怕皇后的服装首饰也尽量简约。因为他心
中装着天下,因为他眼睛时常看到朴素,而正是这朴素,创出一个盛唐的辉煌。
过渡段,要用名句总结,提升拔高。也可以引用加事例。但关键是语言好,多用句式。如下: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种沉重的工作。”这是托尔斯泰的话。人生不是炫耀,不是一味索取,不是一味华丽,而是简朴的生活。托尔斯泰这位大作家,他竟然自己自制鞋子,让我们看到了怎样的朴素与简单的份量?)
让眼睛看见朴素。杰克未曾做到,在一声枪响中结束自己的一生;鲁迅做到了,收入甚丰,亦以朴素作为自己的眼镜。君勿忘那个千年称颂的姬发,更勿忘将朴素存于心间的李世民,因为看见朴素才能看见自己的成功。
当我们看见那些富二代开豪车住名房,我们不禁责问,你们为什么眼中不见朴素,为什么不将朴素挂在心间。
让眼睛看见朴素是一个人向前迈进的标志,是一个人真道德的体现。
(上面这三段,可以从这篇文章的深层说理上去分析:
为何要朴素?为何要眼睛看见朴素?就是要你的穿着打扮更简朴一些,更节约一些。我们当代人恨不能把地下所有矿藏都挖尽为快,恨不能把宇宙所有的好东西都享受为快,可否?正如鲁迅所说:你把地下所有的煤都挖出来,那么我们的后人呢?泰戈尔诗曰:“当鸟的翅膀缀上了黄金,她就不能飞翔了。”人类啊人类,你是想简单的翅膀,还是要缀满黄金的翅膀?
最后还可以加一个与现实有联系的段落,用“面”的事例段较好。因为前面只是两个“点”的事例段,且都有些长,前面的事例可简单一点。在这里加一个“面”的事例段吧:
你的眼睛看到这样的朴素情景了吗?展览馆里,毛泽东的睡衣已经补了若干补丁;周总理的衬衣在外交官夫人的手里,破旧的已经无法浆洗;钱钟书的家里只有简单的桌椅,满墙凌乱的书籍;季羡林穿着大襟的老式布衣,在沉静地写作。看到这里,我们才真正理解了朴素的价值,那难道不是一份高尚的品格与性情?)
让眼睛看见朴素,送一抹香于人间。
(结尾我改为:
让眼睛看见朴素吧。正如古诗曰之:豪华落尽见真淳,大浪淘沙始到金。做一朵不加修饰的花,做一枚自然真纯的果子。)
让眼睛看见朴素
任锋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多年前的一个春日,简单而淳朴的生活跃入哲人的视线,用眼睛看见朴素,那么,在每一个时代就都可以找到慰藉人心的清泉。让眼睛看见朴素,心灵就能泉清月明。
“朴素”二字,拆开看,无非是“素木无华”“白练无彩”,朴素的生活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思。让眼睛看见朴素,就是从简单乃至清贫的物质生活中,汲取心灵的诗意与美好;就是透过金钱、物质所遮蔽的层层外衣,去发现思想的简单与淳朴。
用眼睛看见朴素,发现朴素生活所传达出的生活真谛。托尔斯泰,在生命的最后三十年,拒绝牛奶、黄油和鸡蛋,悉心观察廉价食物的制作与生产,从而发现简单生活的美好;他亲自下地犁耕,做木工活,亲眼注视着大地由贫瘠走向富饶,原木变成家具的过程。这些朴素的生活投射到他眼睛,化作了对原始、自然、本真的生活本质的感悟,化作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不朽的杰作。他用眼睛看见朴素,从而才真正拥有了朴素的内心,完成了心灵的救赎与对生命的悲悯。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用眼睛发现“朴素”之美,就是将目光聚焦到天地之“大美”。目光所及之处,那最简单平凡的生活是朴素的最直接表现,而最真实的朴素与物质的丰腴或贫瘠无关。让眼睛看见朴素,其实是用眼睛剥去覆盖在朴素之上的表象,去触摸清洁向上的心灵。
让眼睛看见朴素,才能让心灵回归朴素。刘亮程,坚守在新疆沙漠边缘的小村庄,用作家的双眼观察朴素的乡村,在《一个人的村庄》中,他写道“我扛着一把铁锨在田间地头闲逛的时候,看见的是生于斯长于斯、亦必葬于斯的这一方土地”;王安忆,观察上海最简陋
的弄堂与都市街头最质朴的民工,把平民的生活化作《长恨歌》中的细腻,她说:“我的生活很单调,就是观察与写作”。无论是乡村,还是都市,这种对朴素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唤醒了自己和读者对物质生活异化的拒绝。
让眼睛看见朴素,在今天的社会尤显珍贵。拜金女马诺和众多为博上位不惜以丑闻炒作自己的明星,眼睛被物质欲望蒙蔽,在坊间引起了轩然大波;《舌尖上的中国》《一城一味》等纪录片,将镜头对准最原始的食材与最简单的加工方法,在朴素中带给人们对生活的原始品味。
让眼睛看见朴素,需要一个人守护住清洁的心灵,需要一个社会维护时代的正气。放下对物质的贪婪欲求,对财富的无止境攫取,遏制对私欲的无限制膨胀、对道德的无原则背弃,如此,一个个体才能拥有发现朴素的双眼,一个社会才能拥有从朴素中洞察社会顽疾的守望者。
让眼睛看见朴素,让心灵居于清洁沃土,让生命栖居诗意生活,这才是对世道人心的回归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