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作文】
篇一:《杨浦区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质量测试试卷》
杨浦区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质量测试
语 文 试 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1年4月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 阅读(9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
(一)默写(18分)
1. ,花木成畦手自栽。(《书湖阴先生壁》)
2.此地一为别, 。(《送友人》)
3. ,雪尽马蹄轻。(《观猎》)
4.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
5. ?止增笑耳。(《狼》)
6.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
(二)阅读古诗词,完成7——8题(4分) 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7.词中加点的“阑珊”一词意思是 (2分)
8.下面对有关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东风夜放花千树”巧妙设喻,展现元宵之夜彩灯争奇斗艳的热闹画面。
B.“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借“玉壶、鱼龙”形的彩灯旋转飞舞,呈现元宵欢乐场景。
C.“众里寻她干百度”极写寻觅之苦,也含蓄表达了词人对自己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
D.词人借“那人”的形象,曲折抒发自己自甘淡泊、安于寂寞的高洁情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9.选文出自《 》,作者是 朝著名古文家 。(3分)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描写了太阳将出时的景色,为喷薄欲出的太阳蓄势。
B.“正赤如丹……动摇承之。”通过描摹色彩,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
C.“皆若偻”运用比喻,写出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峻,形象而生动。
D.选文依次描写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不同景色,展示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动人景象。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唐太宗怒斥敬德 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争道,上大怒,出为潭州。蓄怒未泄,谓尉迟敬德曰:“唐俭
②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证验有怨言指斥。”敬德唯唯。明日对仗,敬德顿首曰:“臣实不闻。”.
频问,确定不移。上怒,碎玉珽于地。奋衣入。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敬德今日利益者各有三:唐俭免枉死,朕免枉杀,敬德免曲从,三利也;朕有怒过之美,俭有再
④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三益也。”赏敬德一千段,群臣皆称万岁。 .
【注释】①尉(yù)迟敬德:唐初大将。②唯唯:谦卑地答应。③玉珽(tǐng):天子所持的玉板。④段:通“缎”。 ③①
12.解释加点字。(4分)
(1)臣实不闻 实( ) (2)三益也 益( ) ..
13.下列对画线句“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争道,上大怒,出为潭州。”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 和太宗争执辩论,发怒犯上,(后来)出走潭州。
B.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他争着把棋布于有利位置。唐太宗大怒,把他贬为潭州刺史。
C.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他争着把棋布于有利位置,太宗一怒之下,出走潭州。
D.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和太宗争执辩论,发怒犯上,(唐太宗)出走潭州。
1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划浪线“上怒”的原因。 (2分)
15、文中的尉迟敬德是个 、 、 的人。(3分) ①
二、现代文阅读(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3分)
中国龙
①中国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8000年。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
②龙的形成历来众说纷纭。古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依赖于雨水,雨水适度,牧草丰茂,谷物有成;雨水乏缺,叶草干枯,百谷旱绝;雨水过量,人畜受淹,农田泡汤。古人猜想一定有一个“神物”掌管着一切,它能兴云降雨、翻江倒海,在土壤干涸急需甘lín滋润时能够降下
喜雨。于是一个集飞禽、走兽、水族及自然天象之精华于一身的虚拟组合——龙形成了。 ③龙这一虚拟出的神灵形象,其组合物象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是骆驼头、鹿角、虎眼、马齿、牛耳、蛇身、鲤鱼鳞、鹰爪、泥鳅尾。龙身如蛇, ; 龙鳞如鱼鳞, ;龙爪如鹰爪, ;龙角如鹿角, 。集如此多的优势于一身的组合自然是万物之灵,它的身上自然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人们将自己对身外世界的畏惧、疑惑、想像、依赖、崇拜等,都贯穿、体现到龙的组合中了。龙成为灵异、祥瑞之物。古人把生物分成毛虫(披毛兽类)、羽虫(鸟类)、介虫(有甲壳类)、鳞虫(有鳞之鱼类及有翅之昆虫类)和人类五大类。龙是鳞虫之长,在百虫蠢动、疫病益发之时,龙出则百虫伏藏。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其间体现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审美感受和艺术情趣。
④随着时代的更替,龙的造型在不断变化。从我们能看到的汉代瓦当上的行龙、隋代赵州桥石栏板上的双龙、唐代铜镜背面的云龙、元代高足杯上的云龙、明代金冠上的升龙、清代皇帝玉玺上的蟠龙,当代吉庆嘉瑞的祥龙,不同时代龙的造型显示出不同的风采:汉代雄健豪放,隋唐健壮圆润,元代成熟稳健,明清繁复华丽,而当代的祥龙,总是扬头挺胸、瞠目振鳞、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威武奋发。
⑤除了能兴云降雨,使百虫伏藏,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封建社会皇帝头戴双龙戏珠金冠,身穿龙袍,手持龙钮玉印,自称真龙天子,希望拥有龙的威严、精神和本领。龙还具有体现出类拔萃,不同凡俗的文化象征意义。龙是神物,非凡人可比,所以人们常常把那些志向高洁、行为不俗,很有本事、有成就的人称为“龙”。
⑥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黄帝、炎帝等中华民族的始祖都是“龙子”。自然,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也就是“龙的传人”了。
16.(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甘lín
(2)根据文意,请在第③段横线上选填恰当的词语。(4)
龙身如蛇, ;龙鳞如鱼鳞, ;龙爪如鹰爪, ;龙角如鹿角, 。
A.井然有序 B. 扎实有力 C. 华美稳重 D. 灵敏矫健
17.第①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试举一例,说说其作用。(6分)
说明方法:
举例: 作用:
18.通读①——⑤段,可知本文是从以下五方面介绍中国龙的:(4分)
(1)
(2)中国龙形成的原因。 (3)
(4)
(5)
19.对选文内容理解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
大的龙。
B. 龙是一个集飞禽、走兽、水族及自然天象之精华于一身的虚拟的神灵形象。
C. 古人把生物分成毛虫(披毛兽类)、羽虫(鸟类)、介虫(有甲壳类)、鳞虫(有鳞之鱼
类)和人类五大类。
D. 龙具有体现出类拔萃,不同凡俗的文化象征意义。
20.阅读相关链接,运用上文中相关知识,具体说说民间过“春龙节”的原因。(4分) ...........
【相关链接】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民间有剃头、祭祀、吃春饼(吃龙鳞)、吃面条(扶龙须)、吃饺子(吃龙耳)等习俗,人们相信如此可“龙威大发”。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5分)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
刘继明
⑴女歌唱家在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候,被一场致命的疾病击倒。她整日卧病在床,回忆自己刚刚绽放的青春年华和艺术生命,犹如窗外天幕上一闪即逝的流星,心里充满了忧伤。在那些日子,她不止一次地支撑着虚弱的身体走到钢琴边,但她的手指已经无力掀开琴盖。她只能任凭往昔的音乐在脑子里发出空洞的回响,而又无可挽回地弥散,消失,彻底地归于冥寂…… ⑵一个小偷拿着一束玫瑰花,在一个细雨濛濛的黄昏敲开了这扇关闭多日的门。他看到的是一双美丽得令人心悸的濒死者的眼睛。
⑶在他还未来得及问“请问您要花吗”的当儿,他手里拿着的那束花已被轻轻地接了过去。“好香的玫瑰呀!”她凑近花认真嗅嗅说,“是刚采到的吗?”她抱着花往里走时又轻轻一笑,“太谢谢了。”她再次把脸贴近玫瑰花,陶醉地闭上眼睛。待她睁开眼睛时,刚才还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的脸上奇迹般露出两抹淡淡的红晕,“您还站在门口干嘛?请进来呀。”小偷觉得她的声音像水晶一样空灵而透明。
⑷小偷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显得局促不安。“您看这花放在哪儿好?”她找到了一个空罐头瓶,“您看这花插在这里面行吗?”她又喘息似的笑了笑,“您从哪儿知道我喜欢玫瑰的?”她忽然偏过脸,孩子气地把双手合在胸前,“您猜猜看,我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小偷摇了摇头。 ⑸ “弹钢琴,”她轻轻吐出3个字,“我好久没摸过琴键了。”她朝他看了一眼。“您能帮我掀起琴盖吗?”她不好意思地垂下眼睑,手指互相绞在一起,“您知道我现在连这点力气都没有了。”
⑹小偷犹豫了一下,还是过去帮她掀起了琴盖。“您真好。”她坐在钢琴旁喃喃地说。她的手指按在琴键上,琴声蚕丝一样从她的手指下滑出来,显得绵软无力。
⑺ “这是《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您知道吗?可惜我现在不能唱了。我15岁的时候就是靠这支曲子走进音乐学院的,大学时我唱它得过大奖。”她的手指在琴键上无力地垂下。“我本来可以为您把那首《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弹完,可我的手越来越不听使唤了。”她说,“您在看什么呢?”“我在看墙上那幅照片。” “您认出来那是我了吗?”“我正这么想来着。” “那时候我刚刚成名,您看我笑得多甜。”……
⑻“我该走了。”小偷猛地从沙发上站起身向门口走去时,他听见身后传来一种异常的声音,“您……还来吗?”他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这束花过不了几天就枯萎了。”她又把脸贴近那束玫瑰,自言自语地说。
⑼ 三天以后,他又来了。带着一大束芳香四溢的玫瑰。“哦!”她吻着那些娇艳的花朵说,“我好久没见过这么多的玫瑰了。”她因兴奋过度,呼吸有些困难起来。他把她扶到床上躺下,又将插上玫瑰的空罐头瓶围绕床的四周摆了一圈。她默默地看着他做完这些。“您知道吗,我还以为您不会来了。”她说。
⑽从这以后,小偷每隔三天便送来一束玫瑰,它使房间里散发着奇异的花香。她久病不愈的脸一度焕发出淡淡的红润。可惜这种淡淡红润并没有维持多久,有一天,她坐在钢琴旁等了整整一个下午,始终未听见她所熟悉的敲门声。就在那天夜里,她的脸变得比往常更加苍白…… ⑾夏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小偷终于从拘留所里被放出来了。原来,他正打算洗手不干,找一份像样的工作像一个正常人生活时,因先前的盗窃事发而被拘留。在拘留所里他总是坐立不安。走出拘留所的那个下午,他迫不及待地冲向花店,但跑遍了大半个城市,才在一个偏僻的花市上买到一束并不十分鲜艳了的玫瑰。这大概是夏季里最后一朵玫瑰了,他想。
⑿他又敲响了那扇门,但开门的是一个陌生的老人。
21.第⑴段划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4分)
22.第⑻段划线句“您……还来吗?”中省略号的具体表达作用应是:(4分)
① ;② 。
23. 第⑶段中,当玫瑰花一出现在门前,虚弱的女歌唱家就自然而然地接了过去,根据文意,原因应是① ;② (2分)
24.下列对文章标题“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既是指小偷送的最后一朵玫瑰,也是指《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那首歌。
B.喻指女歌唱家的艺术造诣。
C.喻指文中的女歌唱家。
D.象征小偷身上复活显现的美好人性。
25.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理由。(4分)
主人公是: ⒀老人瞥了一眼他手里的玫瑰,说:“你是找那位女歌唱家吗?她两个月以前死了。”
篇二:《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月考试卷9》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月考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2年12月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 阅读(9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
(一)默写(18分) 1. ,雪尽马蹄轻。(《观猎》)
2.此地一为别, 。(《送友人》) 3.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4.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5. ,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6.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捕蛇者说》)
(二)阅读古诗词,完成7-8题(4分)
望 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诗中“齐鲁”是指现在的 地区。(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岱宗夫如何”句,写出了作者乍一望见泰山时对自然造化神奇的疑惑之情。
B.“造化钟神秀”句,“钟”是“聚集”的意思,“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阴阳割昏晓”句,“割”字给人泰山如刀的感觉,突出了泰山险峻崎岖的形象。
D.“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出了黄昏时山中云气层出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选文出自《 》,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3分)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2分)
1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先世避秦时乱”交代了桃花源人祖祖辈辈的情况。
B.“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C.“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表明桃花源人的单纯。
D.“不足为外人道也”写出了桃花源人的善良。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唐太宗怒斥敬德 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争道,上大怒,出为潭州。蓄怒未泄,谓尉迟敬德①曰:“唐俭轻我,
②我欲杀之,卿为我证验有怨言指斥。”敬德唯唯。明日对仗,敬德顿首曰:“臣实不闻。”频问,确.
定不移。上怒,碎玉珽③于地。奋衣入。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敬德今日利益者各有三:唐俭免枉死,朕免枉杀,敬德免曲从,三利也;朕有怒过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三益也。”赏敬德一千段④,群臣皆称万岁。 .
【注释】①尉(yù)迟敬德:唐初大将。②唯唯:谦卑地答应。③玉珽(tǐng):天子所持的玉板。④段:通“缎”。
12.解释加点字。(4分)
(1)臣实不闻 实( ) (2)三益也 益( ) ..
13.下列对画线句“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争道,上大怒,出为潭州。”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和太宗争执辩论,发怒犯上,(后来)出走潭州。
B.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他争着把棋布于有利位置。唐太宗大怒,把他贬为潭州刺史。
C.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他争着把棋布于有利位置,太宗一怒之下,出走潭州。
D.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和太宗争执辩论,发怒犯上,(唐太宗)出走潭州。
1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划浪线“上怒”的原因。 (2分)
15.文中的尉迟敬德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