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家乡随州的美景作文 写家乡美景的作文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我的家乡 随州 2》

我的家乡 随州

1基本概况

2地理环境

3人口

4资源

1基本概况

随州,湖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位于湖北省北部。随州市版图面积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万,下辖一市一区一县:广水市、曾都区、随县。随州素有“汉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称。跨北纬31度19分至32度26分,东经112度43分至113度46分。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中部中心城市武汉,西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北临信阳,南达荆门,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襄十随汽车工业走廊重要城市,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

随州荣誉: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专用汽车之都,世界四大古银杏群落之乡,世界三大兰花产地之一[1] 。

2地理环境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跨北纬31度19分至32度26分,东经112度43分至113度46分。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中部中心城市武汉,西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北临信阳,南达荆门,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 地形

随州地理位置 随州地貌多样,山地、丘陵、平原多种地形兼而有之。其中,山地面积4285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094平方公里、平原530平方公里、河滩面积80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61.3%、30%、7.6%、和1.1%。随州因而形成了山脉与河流交错,山谷与坡地相衔,丘陵与平地呼应,随州因此有“万山千泉百洞”之称。随州的北面是属于淮阳山脉西段的桐柏山,其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西南面是褶皱断块山大洪山,其主峰宝珠峰海拔1055米。其间为丘陵和坡地,中部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的平原,称之为随枣走廊,这是古今南北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

土壤

随州区境土壤的成土母岩主要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凝灰岩、千枚岩和红砂岩等。形成的农业土壤共三大类,即黄粽壤类、潮土类和水稻土类。其中水稻土分布遍及全境,占耕地的86.2%。

气候

随州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据统计,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总数在2009.6-2059.7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无霜期220-240天。{家乡随州的美景作文}.

水文

在平原之上,有氵厥水流贯其间。氵厥水是汉水东面最大的一条支流,它发源于大洪山北麓,流经随州、安陆、云梦,至应城与云梦交界的虾咀分流,西支经汉川北部至新沟注入汉水,东支由云梦入孝感至武汉谌家叽注入长江。在氵厥水两岸,数百条支流呈叶脉状分布,其中流量较大的氵厥水、漂水、差水、均水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水系,可称之为涢水流域。 [5] 人口民族

3 人口

随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随州市常住人口为2162222人;随州常住人口数量位于全省第十二,仅次于荆门、咸宁、黄石。其中广水市常住人口最多,人数达787730人;随县次之,常住人口为755910人,较少的为曾都区,常住人口为618582人。市常住人口中,{家乡随州的美景作文}.

男性为1096328人,占总人口的50.70%;女性为1065894人,占总人口的49.30%。市常住人口中,0至14岁的人口为298967人,占总人口的14.00%;15-64岁的人口为1664910人,占总人口的7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98345人,占总人口的9%。[7]

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218.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1.55万人。[2]

3民族

随州市属少数民族杂散区,全市共有回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满族、仫佬族、壮族、藏族、维吾尔族、布依族、朝鲜族、彝族、侗族、瑶族、土族、拉祜族、黎族、白族、仡佬族;畲族、佤族、塔吉克族、独龙族等23个少数民族。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199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8%,其中,回族人口最多,1102人。回族人口除市区最多有300多人外,100人以上的还有曾都区的万和镇新城居委会、小林镇的小林店村、广水市的广水办事处工新街以及大洪山风景区的珍珠泉村。随着城市的扩大、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活跃,随州市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逐年增多,每年的流动量大约在3000人左右。随州市现有2个民族居委会,即曾都区万和镇新城回族居委会、广水市工新街回族社区居委会,没有民族乡,也没有民族社团自然资源

篇二:《我的家乡随州的发展变化》

我的家乡随州,是鄂北新型地级市。它的前身是县级。

今天,这座矗立于鄂北的地级市,正以崭新的形象和雄健的步伐,迈向辉煌灿烂的21世纪。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东临武汉,西临襄樊,南靠荆门,北靠信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京广、汉丹、西宁铁路,京珠、汉十、随岳高速公路,107、316、312国道,贯穿全境。交通四通八达。

随州,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唐代诗仙李白和宋朝诗人黄庭坚诗颂随州“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诗到随州更老成,江山为助笔纵横”。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在古代,历史上曾五度置国,四度置郡,七度置州,四度置县。

解放后,1949——1997年,也置县。解放初,属孝感地区管辖,1952年划归襄阳地区管辖。 1 948年12月19日,是随州人民彻底解放的日子。

随州特色 打开了随州开放大门

随州,除深厚的历史底蕴,最引人注目的还具有得天独厚的“三大特色”,这“三大特色”成为改革开放、打开随州大门的“金钥匙”。三大特色是:

一是5000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诞生之地。炎帝的“农耕文化”,在全世界开创了“农业文明”历史先河。

二是1978年发掘出的2400多年前曾侯乙墓编钟,震惊世界,被称为“国宝中国宝”“世界第八大奇迹”。它的出现,改变了中国音乐史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过去有人断言:“中国在战国时期,尚无7音阶,中国的12音律,是战国末,由希腊传入的。”编钟的问世,打破了这种断言。编钟,不仅具有7音阶,而且在7个音声中间,还有5个完备的中间音,形成了完整的12音律体系。

三是大洪山旅游开发区,自然环境优美。大洪山海拔1055米,诸多历史名人早有定论:“巍然屹立,气势磅礴”;“九洞十八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温”;“汉东地阔无双院,楚北天空第一峰”,“苍松翠柏长生地,绿水青山古洞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温泉已开发开放,将历史资源优势,已变成现代经济优势。

至于炎帝,全国不是有几处相争吗?随州所展现的,是炎帝出生的史实。华夏始祖,根在随州。至于炎帝活动范围,当然很广,你说你的就是了,随州办自己的事,与世无争,携手共进!

应该看到,随州目前这三大特色,潜在优势大于开发优势,资源优势大于经济优势。未来,天地广阔,任重道远。

地级市设立以后,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把“三大优势”适时地拿到手上,提出“四个随州”(特色随州、开放随州、文化随州、和谐随州)建设目标,丰富发展了随州特色。目前,正着力组织力量,大力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新设地级市,近年来,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倾全力、斥巨资打造了炎帝神农和编钟文化品牌建设。其中有:遏祖广场、炎帝神农故里、炎帝神农公园、炎帝塑像、神农大道、曾侯乙墓址、曾侯博物馆等。

2009年5月,省委、省政府将炎帝寻根节纳入全省战略部署,“省助、市办”、“省政府举办、随州市承办”,规划更大、规格更高、影响更广,效果更好。办节期间,共接待国内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达2万余人。除了寻根谒祖、炎帝编钟文化研讨,旅游观光,还恰谈经贸56项,意向达成引进资金数亿元。专用汽车博览成交2000万元,部件定单5亿元,专用汽车2110多辆,其中出口定单600多辆。

随州市(县)各届、各级党委政府,立足随州实际,带领广大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革的征程中,艰苦奋斗,大干苦干,取得了由国家授予的十余个“金牌”。这些“金

{家乡随州的美景作文}.

牌”是:

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县;

全国交通工作先进县;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

全国科学技术工作先进市;

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市;{家乡随州的美景作文}.

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市;

全国卫生城市;

全国百强县;三项指标榜上有名(1989年粮食总产826286吨,占全国第13位;棉花总产13703吨占86位;猪牛羊肉33394吨,占86位。)

湖北省“吨粮市”;

湖北全省机械化试点县。

……

历史的实践已充分证明:这些“金牌”的含义和份量十分深邃和重大。其影响必将是历史性的。这些“金牌”的后面,是一部载入史册的无可比拟的光辉的伟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有价值的一段历史。

随着水利建设的成就,不仅带来了全市粮、棉、油高产稳定,而且带来了水运、水电、水养、旅游业的综合发展和农、林、牧、副、渔全面增收。以粮食为例,粮食一多,就出现两个转化:1、生物转化。即养猪、鱼、禽、畜等变植物食物为动物食物;2、工业转化。即加工、酿酒、副食品等,变农副产品为工业产品。不仅如此,并且为随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当前乃至今后时期发展的重要资源。从发展趋来看,水,也必将成为 在农副产品增长的情况下,按照生产能力、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走与城镇、乡镇企业、城市工业挂钩的路子。在城镇搞工业产品配件,并向农村延伸;在农村建立工业原材料基地,将农副产品向工业加工延伸。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模式。

简而言之,随州的历史和当今,可以概括两大步:前六十年以农“立”市。这一步,是由农业到工业,由农村到城市,直到建地级市发展的过程;未来还有更光辉的第二步:因为“三农”是随州的主体,第二步也必仍然要坚持以市“立”农。

随州,今天以市“立”农,正赶上国家大有作为战略机遇期的大好时代。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下,预期再过三个五年计划,从十二五时期起步,至随州“百年大庆”。到那里,一个真正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新随州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是随州人,生在随州,长在随州,吃着随州人种的粮食,对随州一草一木深有感情。它的发展变化大家有目共睹,近期最新的消息是,随州农产品出口越据全省第一,而前段时间叶家山古墓新发现也在继续诠释着随州的历史文化,在未来,还需要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继续为家乡建设作出哪怕微薄的贡献。

篇三:《家乡随州的比较优势》

家乡随州的比较优势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 家乡随州的版图面积9636平方公里,人口约260万,下辖曾都区,广水区和随县。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

与其他城市相比,其比较优势主要有文化及旅游优势、生态优势,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 随州的文化及旅游优势在于:随州古称“汉东之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以“古、奇、美、”而著称,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古—-神农故里。据史籍记载和国内外专家学者考证,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就诞生在随州烈山(厉山镇),近年来随州烈山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 奇—-编钟故国。随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早期大型成套系列编钟(打击乐器),精美绝伦,价值连城,被海内外誉为世界奇迹。 美—-旅游胜地。被称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荆楚名胜大洪山,风光秀丽,景观奇特,为中原一绝,是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 封 江、徐家河水库岸柳依依,百岛竞秀、渔舟游弋,有“水上公园”之胜名;平靖黄土、 武胜三大古关雄踞险地,突兀而立,气势非凡;吴山鸡鸣山,相传得名于张三丰,道家发源地;高贵三潭风景区等。处处佳境引人入胜。 随州历史文化名人众多,上古有炎帝神农;春秋有季梁、随侯;战国有曾侯乙;唐时有胡紫阳,李白与胡紫阳交往频繁,写下了大量诗文,流传至今的有《题随州紫阳先生壁》、《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等,今随州拟重建餐霞楼,保护现光寺等文物古迹,扩建成现光山旅游名胜区;唐代诗人刘长卿曾在随州任刺史,有《刘随州集》传世;宋代有欧阳修,他4岁随母亲来随州投靠叔叔,24岁才离开随州北上求学,留有五眼桥、八角楼等遗迹;南宋有名将李庭芝;元朝有明玉珍,明中后期有著名谏官杨涟。

随州的生态优势在于:随州山川秀美,景色宜人,森林面积达到52.3%,随南地区甚至达到70%,完全是一个天然氧吧,堪称全省最适宜人居的地方。随州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有国家森林公园中华山,有全国十大水库之一的徐家河,一批风景名胜享誉华中地区。 曾都区自设立以来, 林业生态建设始终保持快续高效的发展势头,6年植树造林502万亩。植树造林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全区森林面积和蓄积有了大幅度增长, 森林面积达到 520万亩, 新增森林面积超过前10年之和, 森林覆盖率达56% 。以食用菌、木材加工等为主的全口径林业产值达15亿元, 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广水自然资源丰富,森林面积9.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0%;水力蕴藏2万千瓦;乔灌林350种;药材600多种,以桔梗、蜈蚣、绞股兰最为著名;已探明矿藏达32种,宜牧草场227万亩。广水市东有1000公顷的中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北有三潭省级风景名胜区,西有近8亿立方米的徐家河水库省级旅游度假区,具有良好的人居环境。

随州的地理优势在于: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阳,北临信阳,南达荆州,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 随州的产业优势在于:汽车机械、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五大产业板块已经初具规模,部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了知名度并形成了品牌。

随州坚持 " 开放兴市,工业兴市,项目兴市”,一座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市在中原腹地崛起。 波导公司催生信息产业城。波导随州公司是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在总部以外的唯一一家生产企业。目前与波导手机配套引进的有德立电子科技公司、 新加坡美律公司和已签约的日本东芝松下三井技研联合公司等 8 家企业。按照波导公司的市场规划,随州公司年销售收入三年内突破 100 亿元。 武汉健民催生医药化工城。2000年,武汉健民集团先后兼并了随州制药厂、楚天制药厂、楚天外用药公司,拥有颗、粒剂、口服液等 18 个剂型共 137 个品种,年销售收入达 2 亿元以上。以武汉健民为代表,随州医药化工产业全行业以上企业个数已达 59 家,拥有 10 余亿元的资产。 武大科技园催生新型材料城。2004

年初,武汉大学正式在随州建设工业园区,集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化、 风险投资与园区管理功能于一体,具备了 10 个产业化项目的生产技术。这些项目都是填补了国内及省内空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目前,工业园己启动生产改性纳米硅嗣胶炕氧基硅坑及其合成光纤光缆专用石英材料项目,年销售额 12 亿元,利税 4 亿元。 铁树集团催生纺织服装城。2003 年,香港集嘉、柳莺两公司联合收购了铁树公司,成立了随州铁树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一个以铁树、景康为龙头,集纺纱、印染、服装 加工等为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正在随州大地显露生机。 随峰茶业催生茶产业。随州市云峰山茶场始建于1975年,现有高标准良种茶园13000多亩,先后研制生产出“随峰”牌绿茶(随州芽茶、曾侯银剑、编钟龙井、云雾毛尖、神农绿碎)等十几个品种上百种花色的系列产品,设计年生产能力1000余吨。产品严格按照色绿色食品标准组织标准生产,预计五年以后,全市茶园面积将恢复发展到20万亩左右,茶叶年创产值5亿元以上,利税2500万元以上。 汽车业带动了我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先后拥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汽车改装企业,如湖北齐星,航天双龙,湖北大力、湖北华威、湖北合力、湖北程力、江南东风、湖北楚胜等,这些企业共同铸就了我市的辉煌明天。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市自荣获“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美誉后,城市品位不断增强,从而坚定了外来企业家来我市投资的坚强决心。汽车改装车,用东风系列,所改装的车有洒水车,垃圾车,油灌车,随车吊,压缩垃圾车,道路清障车,其中绿化洒水车占到中国80%的市场。

虽然在外求学,但一直还是很关注家乡的发展的,相信家乡一定会越来越好!

篇四:《随州游记作文指南》

游记作文例文 (一)

秋游银杏谷

今天,天气晴朗,小鸟在树上歌唱,蓝色天幕上那金色的太阳犹如一颗金闪闪的宝石,一片雪白的云朵像在晴空遨游的孤帆。我们坐着车向洛阳的银杏谷出发。

在还没到银杏谷时,我有点晕车,可是我一想到我就要到美丽的银杏谷时,我马上抖擞了精神,焦急的等待着银杏谷的到来。{家乡随州的美景作文}.

到了,到了,终于到了我期待已久的银杏谷了!不愧是银杏谷啊!银杏成林,树叶茂盛,绿色的银杏叶就像一把把绿扇子,扇呀,扇呀,扇来了秋天的凉爽。那石磨铺成的小路,像长长的九天银河,我和妹妹忍不住在上面小心翼翼的走了走,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不一会儿,我和妹妹就像两只欢快的小兔子在上面蹦蹦跳跳,做着各种鬼脸。最奇怪的就是房子上面也铺上了很多石磨,让我怎么也想不通——这么多石磨是哪儿来的呢?

走着走着,导游叔叔突然说前面有三棵银杏谷里最大的银杏树。我们一听,兴奋极了,也不由得加快了步伐。在走了很久以后,我的眼前忽然出现了三颗高大的银杏树。眼前的这三棵银杏树,树干粗壮,枝叶茂盛,绿扇微微发黄,漂亮极了!这三棵银杏树就像三个高大的战士,守护着整个银杏谷。这三棵银杏树的旁边是天下第一大算盘。它真是大呀,我们六个小朋友一起抬一个算珠都抬不到一毫米高,可真重呀!我们继续向前走,发现一片竹林。竹林里的小蝴蝶真多呀。我们在树林里捉起了蝴蝶,捉着捉着,我们忽然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小算盘。它静静地躺在乌龟那带有花纹的背上。我和妹妹异口同声的说:‘它可能是‘第一大婶’的小宝贝吧。它贪玩迷路了,乌龟大叔正准备把它送回家吧。'竹林的右边是十二生肖的雕像,它们个个栩栩如生。我还分别和它们合了影呢。

时间到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银杏谷。在坐车回家时,我睡着了,梦里还是那美丽的银杏谷oooooo

例文(二)

炎帝故里游记 在一个艳阳高照的星期天,我和妈妈一起游览了炎帝故里。。 沿着弯弯曲曲的田间小道,我们首先来到九龙井。放眼望去,只见四周是很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池塘。池塘里的水安静地泛着浑黄的颜色,一眼看不到池底。正在失望之际,突然我看到一口清澈见底的井,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井竟是在浑浊的池塘里。像这样的井,在这儿共有九口!它们恬静地躺在池塘里,‘里清外黄'多么神奇的景观呀!关于九龙井还有一个传说呢!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人去九龙井挑水,不小心掉了一只桶,没想到第二天却在另

一口井里发现了。据说,这九口井里的水是相通的,只要将其中一口井水搅动,其他几口井水也会跟随它而动,够神奇的吧! 顺着口道向西走几十米,我们来到了炎帝的住所——神龙洞。相传神龙炎帝当年带着自己的子民就生活在这里。洞内石桌、石凳还在,洞外千年不变的阴阳石还在。它们都静静地等待着炎帝的归来。虽然炎帝已去,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驻于华夏大地。

接着,我们来到连山石的山脚。仰头望去,只见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踏着蜿蜒的青石板路拾阶而上,只见两旁树藤缭绕,行人可坐于树上荡秋千。千奇百怪的石头像人儿立于路旁:有的手指青天,有的像熊猫,有的在攀爬……登上山顶,一块巨大的石头矗立于此,这就是有名的连山石,它的外形就是一个‘山'字。连山石与山顶的接触面很小,让人们不禁担心它什么时候会滚下山去。看到的人先是担心转而又惊奇,接着又高兴地倚着连山石拍照留念。

随后,我们来到莲花塘。远远望去,那儿就像一块绿色的大地毯上乡着一些红黄相间的荷花。走近了,只见塘里层层叠叠的荷叶你挤着我,我挤着你,像无数的小伞正在努力撑开自己的伞叶,生怕晒着水底的鱼儿。那一朵朵荷花,有的已过花期准备着化入水里做肥料;有的正在怒放,扬着一张张自信的脸蛋;有的含苞欲放,娇羞而好奇地张望着这美丽的世界……

看到这儿,我感慨万千,更为家乡是炎帝故里而感到骄傲!朋友们,炎帝故里随时欢迎您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家乡随州的美景作文 写家乡美景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