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新闻标题赏析 优秀新闻标题赏析

写作指导 zuowen 3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新闻标题赏析

优秀新闻标题赏析.pdf

优秀新闻标题赏析

1. 难以想“象”的痛苦

(华商报 2005/01/06 9 版) 有人说,新闻标题是文学与新闻相结合的最高技巧。这个标题是

个绝好的例子。在广场上看热闹的人们横七竖八地站满了一对大象母 子雕塑的身上、鼻子上,只剩了面孔的大象在人们的踩塔下显的特别 的委屈。《难以想“象”的痛苦》,巧妙地分开了“想象”这个词语, 也委婉地对市民的这种行为提出了批评。

2. 奥巴马和希拉里联手是"梦幻组合"还是"一场噩梦"?

(新浪网)

新闻标题的技巧在于如果委婉的揭露一些人们所知的一些信息,在此 则标题里,希拉里与奥巴马激烈竞争是大家都所知的,但新闻标题却 低调的用引号来告诉了读者,而且标题以疑问的语气来引起读者的思 考。

3. 我很丑,但不防碍做总统

2004 年的乌克兰大选,遭遇中毒毁容的尤先科占到上风。这句

编辑“杜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说的话,因为用了赵传的“我很丑, 但我很温柔”的比拟,所以多少带点调侃的意思。政治新闻的标题向 来给读者一种谨慎不苟言笑的印象,如果是纯粹的政治报纸,这也是

必须的,所以不可能这样拟发,但《美报》只是西安的一家社会生活 类报纸,所以如此这般“调侃”也算是一种个性,这首先肯定了尤先 1

科的政治才能,再者也贴近这个喜欢诗歌和善于煽情的总统候选人的 风格形象。

4.“徒儿” 休得无礼

(华商报 2004/08/11 5 版) 西安名胜大雁塔南侧有尊高大的玄 奘铜像,经常有孩童爬到“唐僧”身上玩耍,周围游客缤纷,这等行 为甚是不雅。这个摄影报道的大照片就是这样一个随意的场景,但因 为标题的传神,而让报道的分量得以提高,报道的意图也因为这“借 体”教化,而更易实现。

5.千里赴蓉 只为活出个熊样

(三秦都市报 2004/03/11/ A18 版)

报道的是 04 年被解救的天津受虐黑熊艾玛,被送往成都治疗的 事情。“千里赴蓉”,简要说明了黑熊是被展转送往成都寻求治疗的, 而且这种拟人手法也合乎黑熊受到的关切;“只为活出个熊样”,继承 前句语境,轻松幽默地吸引起了读者阅读新闻的欲望,看完新闻,又

感觉这幽默是借对黑熊的调侃之名,而对虐熊者进行谴责,继而引发 读者的怜悯之心。

6.

(肩题) 墓价 4000 元碑价 1500,一亩地年租 350 元能建 200 座墓

(主标题)墓园暴利 人“死不起”了

(华商报 2004/03/12 45 版)

从肩题就可以看出整个新闻要说的问题了,墓园暴利一直为人们 所敢怒不敢言,这条新闻不仅为人们代言说了这个问题,而且尖锐地

2

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人“死不起”了,愤怒与谴责之意活然而 出,让人百般玩味。

7.

(肩题) 老师随意缺课 学生回家自修 家长困惑—–

(主标题)上课咋也“缺斤少两 ”

(西安晚报 200/03/16 8 版) 这是一个典型的借用新闻当事人言论的标题。借用当事人的某句话做 标题,在娱乐新闻上最为常见,有时候为可吸引读者,编辑不惜断章 取义或者偷梁换柱,如果“断”得好、“偷”的妙倒也是一种敏锐, 但相反,眼下因为“胡

断”“乱偷”而和当事人引发纠纷的事情层出 不穷。李毅的“我的胡球像亨利”就曾是一个报纸“胡断”的标题, 让李毅成了诸多球迷的笑柄。《西安晚报》上的这个社会新闻标题, 引用的原话抓住了事件的中心,也合适地传达了新闻与当事人的意 图,“缺斤少两”则同样运用了反面幽默化的表达手法。

8.

(主标题) 寻枪

(副标题) 金龙护卫押钞员“不慎丢失一只手枪”,运钞车在西安街 头散发启事悬赏寻枪(华商报 2004/01/09 头版头条) 这个新闻标题的主标题言简意赅—-“寻枪”,而且是用了大号黑字 体,直接说明了事情的严肃性,同时它也借用了陆川导演的著名电影 《寻枪》的影

【篇二】新闻标题赏析

新闻标题赏析

好标题

1.“土豪”的胜利,庶民的狂欢? 摘自《南周》 2013年10月27日,恒大客场平局归来,球迷前往迎接,十几位穿金色短裙、脸蛋和胸背绘有土豪字样的女郎突现,所拉横幅写着“恒大我爱你,一起来做土豪吧”。恒大貌似也不拒绝土豪的名号,连八卦称球员家属为“土豪太太团”,也未见异议。如此顺势而为,默认土豪标签,煞是有趣。

网络赋予土豪一词新意,褪去了原来一方豪强的本义,也消解了与劣绅并用时的血腥味,但其权势基因还在,而这依然透着前现代的霉味。

世道粗鄙,则用词卑贱,物欲横流,价值观混乱,是土豪时尚的培养基。有谁知,在“与土豪做朋友”和“一起做土豪”的调笑后面,堆积了多少隐情隐衷? 运用流行词

2.别老想着从民众兜里掏钱 摘自《南周》 黄金周前,有报道说国务院参事刘桓称遗产税已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草稿。媒体又找来2010年版遗产税草案,称将80万元起征,这可把民众吓坏了。这年头,中国城市家庭资产净值超过80万太常见了,二三线城市一套不大房子的价钱而已,分明是拔中产鹅毛的赶脚。根据2012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中国城市家庭平均资产为247万。 还有强制养老保障,多次放风说要延迟退休至65周岁。亲,2007年中国零岁健康预期寿命只有66周岁(男65周岁、女68周岁),其实质,是让你多交几年社保税、少拿几年养老金。亦有放风说要提高养老金缴付比例,亲,现在缴付比例已达税前月薪的28%,已是欧洲高福利国家的社保税水平。民众能乐意吗?

这些事放到一块儿看,是遗产税要税你,房产税也要税你,社保税还要税你,都是从民众口袋里掏钱,大伙儿能睡得安稳?

引发同感

3.安徽婴儿火化前“复活”《南周》 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日前误送一名病婴到合肥市殡仪馆,婴儿火化前被发现仍活着。经媒体报道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经调查专家组分析,患儿当时可能处于医学上的“假死”状态。目前,经治医生査某已被吊销执业医师证书,有关当事人也被严肃处理。目前患儿情况危险,正在积极抢救治疗中。孩子父亲表示,孩子的病根本治不好,自己并不怪医院的误诊和误送。

骇人听闻

4.两猫继承200万遗产 摘自《联合早报网》

美国田纳西州两只家猫在主人仙游后,继承了近200万港元财产和1栋4200平方呎豪宅,主人家属反而一毛钱都拿不到。

退休企业家谢泼德(Leon Sheppard Sr.)去年辞世,他有5名子女、12名孙儿和6名曾孙。不过,根据遗嘱,他把25万美元(约195万港元)资产和1栋4200呎豪宅留给爱猫「弗利斯科」(Frisco)和「杰克」(Jake)。

当地电视台WMC-TV报道,弗利斯科和杰克将一如往常住在豪宅,25万美元将作为它们的照顾费用及大宅维修费。谢泼德的亲人只有在老猫弗利斯科死去及保证杰克获良好照顾后,才可分得余下资产。

新鲜,高度凝练内容

(李娜法网夺冠标题合集)

5.法网冠军,娜不是梦《半岛晨报》

6.额滴神娜《京华时报》

7.娜一夜,爱姜山,更爱美人《成都商报》

(二胎合集)

8.爸爸妈妈生二胎 老大答应吗?

9.你敢不敢生二胎?

(汪峰头条合集)

10.明星组团绝杀汪峰头条梦

11.原谅我一生不羁放纵无法上头条

改编自歌词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12.帮汪峰上头条: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13.学霸睡哪?复旦学霸宿舍惊呆小伙伴

14.没事,这是中国

发帖人“白白的太阳”说:昨晚9点半左右,和义大道的星巴克前面的水柱边,俩外国人坐在草坪边上嗑瓜子,脚下一地的壳。

刚看见的时候以为他们没注意,就多看了他们几眼。没想到他们还是旁若无人地边嗑边丢。

实在忍不住就走上前去沟通,示意他们说请不要乱丢垃圾。谁知道他们不但没有任何不自在的意思,还义正严辞地劝我说:“没事,这是中国,你看谁都是这样的!”

引发人联想

15.距离幸福只差两天(讣闻)

上个世纪80年代《光明日报》曾作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逝世可见报的规定。即使有资格见报的人,除去那些名人,也按官阶大小给予不同的篇幅,大多数也只是简单的生平介绍,千篇一律,枯燥而单调。而美国却不同,报纸对一个人的过世,不论是名家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他的一生有特色、有亮点,都可成为报道的对象。普通人的讣闻,他生前渴望当上爸爸,并准备经营冷饮店开创新生活。却在妻子产子前2天不幸身亡。

感人,有故事性

坏标题

而新闻标题的常见错误主要表现在:1、概括事实不准确;2、用词表达不当;3、行文不合法语。

1.中石化董事长道歉

标题没有提及当今的热点话题,青岛燃爆事故,让人没有阅读欲望。 更改:中化董事长就青岛爆燃事故道歉

2.火化之前“复活”男婴抢救无效死亡

和优秀标题相比,没有悬疑感

更改:安徽男婴火化前竟“复活”

3.陈景润同志逝世

这似乎太简单太平淡了. 人物逝世的新闻标题怎样做,能不能突破老框框 更改:魂系歌德巴赫猜想

4.偶遇同事跳舞招来一顿痛打

只看标题还以为是仅仅是遇到(看见了)同事跳舞就招来一顿痛打。但新闻事实却是因为偶然遇到女同事,并与之同舞,被女同事的丈夫看见后误解,而招致痛打。

更改:偶遇同事跳舞招来一顿痛打

5.第五届机博会23日亮相

机博会容易招来误解,最好用全称

更改:第五届机械博览会23日亮相

【篇三】新闻标题赏析

20个好标题欣赏 新闻采写

20个好标题欣赏

新闻信息在纸质媒介的传送过程中,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起着提示和评价新闻内容,以及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甚至组织和美化版面的重要作用,所以可以说制题是个画龙点睛的程序-。也最能考验报纸编辑的把握新闻思想与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

多年来我一直有剪报的习惯,并且分类管理,报纸的优秀新闻标题也是我剪贴的一部分,以下是我从几百个“西安社会生活类报纸优秀标题”剪报里又甄选出来的部分,并把我个人认为其优秀的原因做一简单赏析,以期与大家交流学习。(以下数字纯粹做量排列,没有时间和媒体排序之分)。

1.《千里赴蓉 只为活出个熊样》(三秦都市报 2004/03/11/ A18版) 报道的是04年被解救的天津受虐黑熊艾玛,被送往成都治疗的事情。“千里赴蓉”,简要说明了黑熊是被展转送往成都寻求治疗的,而且这种拟人手法也合乎黑熊受到的关切;“只为活出个熊样”,继承前句语境,轻松幽默地吸引起了读者阅读新闻的欲望,看完新闻,又感觉这幽默是借对黑熊的调侃之名,而对虐熊者进行谴责,继而引发读者的怜悯之心。

2.(肩题)墓价4000元碑价1500,一亩地年租350元能建200座墓 (主标题)《墓园暴利 人“死不起”了》(华商报 2004/03/12 45版)

从肩题就可以看出整个新闻要说的问题了,墓园暴利一直为人们所敢怒不敢言,这条新闻不仅为人们代言说了这个问题,而且尖锐地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人“死不起”了,愤怒与谴责之意活然而出,让人百般玩味。

3.《“徒儿” 休得无礼》(摄影报道)(华商报 2004/08/11 5版)

西安名胜大雁塔南侧有尊高大的玄奘铜像,经常有孩童爬到“唐僧”身上玩耍,周围游客缤纷,这等行为甚是不雅。这个摄影报道的大照片就是这样一个随意的场景,但因为标题的传神,而让报道的分量得以提高,报道的意图也因为这“借体”教化,而更易实现。

4(肩题)老师随意缺课 学生回家自修 家长困惑—–

(主标题)《上课咋也“缺斤少两”》(西安晚报 200/03/16 8版)

这是一个典型的借用新闻当事人言论的标题。借用当事人的某句话做标题,在娱乐新闻上最为常见,有时候为可吸引读者,编辑不惜断章取义或者偷梁换柱,如果“断”得好、“偷”的妙倒也是一种敏锐,但相反,眼下因为“胡断”“乱偷”而和当事人引发纠纷的事情层出不穷。李毅的“我的胡球像亨利”就曾是一个报纸“胡断”的标题,让李毅成了诸多球迷的笑柄。《西安晚报》上的这个社会新闻标题,引用的原话抓住了事件的中心,也合适地传达了新闻与当事人的意图,“缺斤少两”则同样运用了反面幽默化的表达手法。

5.《寻枪》(副标题)金龙护卫押钞员“不慎丢失一只手枪”,运钞车在西安街头散发启事悬赏寻枪》(华商报 2004/01/09 头版头条)

这个新闻标题的主标题言简意赅—-“寻枪”,而且是用了大号黑字体,直接说明了事情的严肃性,同时它也借用了陆川导演的著名电影《寻枪》的影响力,

来实现报纸对事情的质疑—-“不慎丢失一只手枪”,怎么会“不慎丢失”呢,相关人员对此遮遮掩掩,而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正印合了电影《寻枪》中的的悬疑,也因为这“悬疑”而被大家期待关注。一句话,这个标题一边严肃地向市民发了“广告”,一边以媒体的态度对事件提出质疑。不过两个字,标题在新闻中的动态呈现特性充分体现。

6《狼狗咬伤我左腿 主人打断我右脚》(阳光报 2004/05/17 A5版)

当事人张先生被狼狗咬伤,为了索取医药费,又被霸道狗主人打断右脚。标题上下两句,以对联的形式,恰当概括了这个事情之所以成为新闻的原因。新闻界有句俗语“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所以这前后两句,缺一点都不是新闻。而且这种对联形式的标题,对仗工整,拿来对应的新闻元素悄然地传达了媒体的感情立场(比如这个标题中的“狼狗”对“主人”)。

7.《难以想“象”的痛苦》(摄影报道)(华商报 2005/01/06 9版)

有人说,新闻标题是文学与新闻相结合的最高技巧。这个标题是个绝好的例子。图片上,在广场上看热闹的人们横七竖八地站满了一对大象母子雕塑的身上、鼻子上,只剩了面孔的大象在人们的踩塔下显的特别的委屈。《难以想“象”的痛苦》,巧妙地分开了“想象”这个词语,也委婉地对市民的这种行为提出了批评。

8.《如果傻根知道汇费没那么贵》(西安晚报 2005/01/14 37版)

新闻编辑永远不能被社会的潮流和热点落在后面。这个新闻标题的妙处就在于借用了眼下人们最关注和熟悉的“热点”来吸引读者,傻根是 《天下无贼》里的主人公,因为得知6万元一寄出去就成了59400元了,所以才决定带走,随后才遇上了“贼”。这个报道借用傻根的事例告诉回家过年的人们,还可以用邮局的其他节约汇费的方法把钱带走,以提防路途上的危险。带上“傻根”的标题成了上半句,许多人都想知道“如果”的下半句,那么,请看报道。

9.《1:0 累死老汉郝海东》《总是郝海东 又是郝海东》(华商报 2004/04/01 16版)

2004年的世界杯预选赛,国足1:0艰难战胜香港队,《华商报》在主题报道和相关花絮中分别用了这两个精彩的标题。呼告和反复的制作手法保证了媒体在这场比赛上的鲜明态度,同时也把对郝海东老骥伏枥的赞扬,和对国足存在的实际问题一并融合在了“累死老汉郝海东”这样的大白话里,自然亲切而又感情强烈。

10.《我很丑,但不防碍做总统》(2004/12/31 美报)

2004年的乌克兰大选,遭遇中毒毁容的尤先科占到上风。这句编辑“杜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说的话,因为用了赵传的“我很丑,但我很温柔”的比拟,所以多少带点调侃的意思。政治新闻的标题向来给读者一种谨慎不苟言笑的印象,如果是纯粹的政治报纸,这也是必须的,所以不可能这样拟发,但《美报》只是西安的一家社会生活类报纸,所以如此这般“调侃”也算是一种个性,这首先肯定了尤先科的政治才能,再者也贴近这个喜欢诗歌和善于煽情的总统候选人的风格形象。

11.《恋爱是件费力讨好的事》(西安当代女报 2006/03/15 D3版) “费力不讨好”这个老俗语去下一个“不”字,然后定位一个对感情上的事情,让人耳目一新,有过恋爱的人都会会心一笑,对这样生动的劝勉乐于理解。很多的俗语、成语都是活生生的信息元素,有创意的运用将会使新闻标题活力焕发。

12.《豆芽为什么这么“肥” 激素催的》(华商报 2004/05/13/ 15版)

比较精彩的设问型新闻标题。一问一答,让标题的语势波澜起伏,直接吸引了读者对新闻内容的关注。这句问答,包含了最核心的新闻内容,并且给了读者最容易记住的一个生活信息:“肥”豆芽要慎重购买。

13.(肩题)不到200米的大荔县司令部街(主标题)《县委这头是水泥路 村子那头是泥水路》(华商报 2004/08/06 8版)

报纸在排版这个标题的时候,主标题相同字数的两句话被一上一下放置,并且上句中的“水泥路”和下句中的“泥水路”都换了不同颜色的字体,对比的效果更加突出。这种对照式的拟题法,字面上看只是如实描述一种情况,没有直接的褒贬之词语,但所有读者都可以强烈感受到媒体所要表达的鲜明立场。对稿件信息的高度准确把握,让编辑才得以灵光闪现般地抓住了“水泥”和“泥水”这两个汉字因为排序不同,而造成的巨大反差,以此来做题这则新闻,自然恰当,气势夺人。

14组标题:

(肩题)国足0:6不敌巴塞罗那 遭遇1979年以来最大败绩

主标题:《脸是这样丢的!》

(肩题)3:0轻松拿下韩国队 中国女足拒绝冷门

主标题:《球是这样踢的!》(华商报 2004/04/23 30、31版)

同一日,中国男足和和女足在大赛中一惨败、一大胜,媒体有理性,但也得在感情上站到读者的角度上,所以这种言简意赅、宣泄般的呼告句式,直接把握住了读者的心情,且又不失分寸,读者会马上亲近过来,新闻信息的传播得以良好实现。

15.《听说 童话昨日回来过》(三秦都市报 2004/05/31/ 8版)

报道的内容是六一前夕报社主办的儿童剧上演。标题采用比拟,把早已经远离孩子的儿童剧当成“人”来说,如讲久违的童话故事:“从前,有一个青蛙王子……”,标题给读者开了一个梦幻般的头,而“故事”具体则是在新闻内容里。同时这个标题用一个“听说”和一个“回来过”,把新闻中对儿童剧的忧患意识强烈地抒发了出来,这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和具体的感受。

16.《借你的眼睛穿过黑暗》(摄影报道)(西安商报 2004/11/10 8版) 照片的内容是5位来自外地的目盲艺人在两个健全人带领下穿过马路。他们前后手搭肩膀,互相配合,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新闻用浪漫的诗句作为标题,首先传达了对这些残疾人互爱互助的尊重,再者他们虽身有残疾,地位卑微,但也是自立自强的艺人,所以这句浪漫饿又充满深情的句子,也显示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和对生命的热爱。

17.《九牛二虎之力搬大象》(三秦都市报 2004/04/16 A3版)

西安动物园搬迁,几只恋旧地的大象不愿意离开,工作人员开始想各种办法……费了老大的劲,终于把它们给装走了。这同样是一个巧用成语的标题。“九牛二虎之力”说明人们做这件事情很是费劲,而出这么大力气做的又是“搬大象”的事,这两个新闻元素合起来,就变成了趣味横生的“九牛二虎之力搬大象”,一句话,三个动物,牛和老虎都没有大象“厉害”—–而确实在搬迁动物园的时候,就这个大象最难搬,工作人员的各种方法在读者看来都十分有趣,这正和题目的有趣互相照应。

新闻标题赏析

18《国足赢了 全国人民笑了;国力走了 陕西球迷哭了》(华商报 2004/08/04 头版头条)

这个对照性的标题把两个新闻的感情元素平静地说出来了,但对于本地读者、尤其是球迷来说,这种感情却恰恰相反成了一种复杂,继而强烈迸发。这个标题对版面的美化作用在美编的安排下得以彰显—–同样是白色大号字体,但左边是大红底色、全国球迷狂欢照片,右边是纯黑底色、陕西球迷撒泪即景。一赢一走,一笑一哭,看似平淡的标题,实则饱含了编辑的别巨匠心。

19《你胆大 我害怕》(摄影报道)(华商报 2004/11/17 19版)

照片上一个拆迁房屋的民工悠然地站在一个10米高的梁上挥动榔头,让过路人心境胆颤。站在群众角度上的第一人称的标题,用顺承的语气表达了对“大胆”民工的劝勉与批评。六个字一句话的题目言简意赅,准确鲜明,且与新闻内容配合完整。

20《女播客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西安当代女报 2005/11/02 A8版)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相信这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句被小时候的蔡国庆喊喊出来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学儿童节目“小喇叭”的“片头”,深受人们怀念。这个标题把这句“古老”的话,用在一个新生事物“播客”的身上,移栽巧妙,形象生动,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也把读者的兴趣吸引到了新闻里的“女播客”身上去了。

【篇四】新闻标题赏析

体育新闻标题赏析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以来,新闻媒

体全方位、多视角的报道,使人们每天在第一时间耳闻目睹奥运会的赛况。报纸虽然不能像电视那样把人们带进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比赛场面,但奥运会的文字报道同样精彩,特别是那些独具匠心、寓意深刻的新闻标题,不仅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眼球,还引发了一些耐人寻味的思考。各大报刊在标题制作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用修辞手法,有的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等不一而足,但都力求写出新意,引人注目。

巧嵌名字

很多报纸都巧妙地使用运动员的名字做标题,以名字入题,突出了体育报道的主角———运动员,让读者一瞥标题,就知道主要新闻事实。这样的标题往往较切

合读者的阅读心理。如:

(1)王娇果然是跤王(《中国青年报》

2008-08-19)

(2)中国“娇”傲(《今晚报》2008-08-

18)

(3)此时无声胜有声动作展示真实

的“月亮”(《今晚报》2008-08-12)

(4)“晶霞”一出谁与争锋(《今晚

报》2008-08-11)

(5)“欣”苦夺金期待“欣”王朝(《新

民晚报》2008-08-19)

标题(1)、(2)写的都是中国运动员王娇夺冠,标题从她的名字入手,巧妙利用谐音,既抓住了新闻事实,又突出了运动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标题(3)“月亮”指的是跳水运动员林跃和火亮双人组合,分别取自运动员的姓和名。标题(4)“晶霞”指跳水运动员郭晶晶和吴敏霞双人组

合。标题(5)指体操运动员何可欣。这里把运动员的姓名巧妙地嵌入新闻标题中,既点出了运动员,又凸显了新闻事实,借题发挥、巧妙点缀,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以动取胜

高尔基在讲到文学作品写作时说:“要使艺术作品具有令人信服的教育作用,就必须使主人公们尽可能多做事,少

说话”。同样,在新闻标题制作中,也必须善于抓住描写对象富有典型性的、外在的具体动作,把“心灵的生气”灌注其中,从而揭示它的内在特征,使之形象、鲜明、生动,思想感情强烈,或沁人心脾,或耳目一新。如:

(6)“秦王”登基(《潇湘晨报》2008-08-

14)

(7)这一“健”又“捡”一金

(主)

奥运会体育新闻标题赏析

□鲁晓霞

附台词、流行歌曲、成语、谚语、诗词名句等仿拟出与新闻报道内容等相联系的语言极具自我传播效应、格外引人注意,是增加文化附加值的强势模因。比如,著名作家斯宾塞·约翰逊的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成为家喻户晓的著作,而书名也随之成为炙手可热的强势语言模因。人们仿造而来的新闻报道很多都采用与此相关的标题,比如《西安晚报》的新闻文章就用《谁动了孙英杰的钱包?》做标题,《国际金融报》的新闻报道“谁动了保险业的奶酪”等都可以说明强势模因在新闻界的冲击力。除了书名之外,还有一些是出自一些知名电

影,比如进口大篇《与狼共舞》就催生了《齐鲁晚报》的记者采用《宋鹏飞:与艾滋共舞》的新闻标题,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还充满了艺术的美感。所有这些无不表明,新闻时髦语是模因论背景下语言强势模因在新闻界创作的冲击力所造成的新的时尚的写作风格。 新闻时髦语的修辞效应

在上文众多新闻时髦语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新闻时髦语不仅仅是表达的需要,更是因为它们比普通的同义或近义表达

能产生更为丰富多彩的修辞效果。新闻报道选用时髦语的原因很多,但重要的是为了产生几方面的修辞效应。

第一个修辞效应便是时尚性。新闻报道的时尚性是近年来才呈现的一个新特点。新闻的表达不仅要准确,更要时尚。比如,一些贺岁片如《无间道》里面的“出来混,债总是要还的”就引起了新闻记者的注意,《中国经营报》的记者就写出了新闻报道《南方高科:出来混,债总是要还的》。冯小刚的《手机》里的经典台词“做人要厚道”,搜狐新闻就爆出了《做人要厚道:政府和舆论应善待温州炒房团》,《天下无贼》里面的冷幽默式台词“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也被记者敏锐地捕捉并写出了新闻报道《春运涨价: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总之,这些新闻报道正是由于这些时髦语的存在,通过依附在家喻户晓的贺岁片经典台词上,不仅如实报道了新闻内容,而且还呈现了浓郁的时代特色和前沿的时尚性。

第二个修辞效应便是简易性。比如刚才谈到的关于丑闻表达的“门”,就远远比“丑闻”或者“事件”要简洁。这种强大的表

现力正好符合了新闻标题的写作特点,因为新闻标题作为文章的中心,必须要简洁抢眼,新闻的简要性不允许我们用更长的词来表达短词本可以表达的内容。另外,这种简易型不仅体现在字数上,更体现在更易于记忆和理解上。新闻时髦语依附在成功的强势语言模因上,可以加快读者提取信息和消化信息的过程。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记者,应该明白消费群体的价值取向,不能再以过去的严肃的方式来一板一眼地报道事实。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提倡记者在正确表达的前提下大胆使用新闻时髦语,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当然,这种使用不能出现滥用或者误用,避免弄巧成拙。 参考文献:

1.陆云红:《浅谈新闻语言中流行语的运

用》,《新闻三昧》,2008(12)。

2.里查德·道金斯著,卢允中译:《自私的基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现代外语》,2007(1)。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编校:施

新闻标题赏析

【篇五】新闻标题赏析

寻找十条新闻标题并分析其制作技巧

一、寻找十条新闻标题并分析其制作技巧

1、 今年你的工资涨了吗? 19地区已上调最低工资标准(2014年12月26日中新网)

分析制作技巧:以设问的句子作为标题,是为了揭示下文,强调某种观点而有意提问,一问一答,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使读者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工商总局副局长孙鸿志被查 9天内“四虎”入网 (2014年12月26日中新网)

分析制作技巧: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而此新闻标题将9天内落网的4名贪污受贿官员比作“虎“,恰当的运用比喻修辞,使读者更能体会到贪污受贿带给社会的危害,也使得标题更加突出文章主题。

3、念斌向法院申请1500万国家赔偿 追责有关办案人员 (2014年12月26日中新网)

分析制作技巧:在标题中添加具体的数据,突出数据的大和钱的数量之多,而且后面标明是国家赔偿,还要追责有关办案人员,能够吸引读者眼球,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使读者好奇到底是为什么,想要一看究竟。

4、合肥“房叔”套取63套安置房一审被判刑20年 (2014年12月26日中新网)

分析制作技巧:标题表明了事情的因果关系,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将“房叔”套取的房子数目添加到标题中,证明其实名副其实的房叔,因为从他套取的房子数目可以看出。将“房叔”的审判结果添加到标题中,是希望大家引以为戒,虽然房叔套取了很多房子,但是他的下场很悲惨。

5、美国老人一棵圣诞树用40年 期盼家人团聚换新树 (2014年12月26日中新网)

分析制作技巧:突出这棵圣诞树用的时间长,后又表达老人的美好愿望。用了40年的东西,因为有了更加美好的愿望所以要换掉,打亲情牌,前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亲情的珍贵。

6、琼瑶谈于正案:这一年我真的老了,之前我还蛮快乐 (2014年12月26日中新网)

分析制作技巧:运用争论事件中胜利一方说过的话作为文章的观点,能够直接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增强标题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和准确性,也能够让读者看到琼瑶对于此案的看法。

7、高速公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2014年12月26日新华网)

分析制作技巧:用疑问句构成悬念,使读者带着问题往下探究。将疑问句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让读者好奇文章到底是如何选择的,引人深思。必需品和奢侈品形成对比,在强调中给读者以鲜明

深刻的印象,突出新闻主旨。

8、于正输了,影视剧市场赢了 (2014年12月26日凤凰网)

分析制作技巧:将于正与整个影视剧场放在一起,一个输了,一个赢了,二者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更加好奇,为何会如此,吸引读者的好奇心,突出文章主题,表达作者观点。

9、“贵50%”买俄石油 中国有那么蠢吗? (2014年12月25日新华网)

分析制作技巧:先表明不利的条件,后引出疑问,使读者对文章的观点好奇,在贵50%的情况下,中国到底会不会买呢?作者抛出自己的疑问,同样也是在问读者,引人深思。

10、“爱拼才会赢”不要变成“虐星大比拼” (2014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析制作技巧:采用双关对偶的修辞手法,在新闻标题中运用对偶可以使标题呈现一种平衡与对称的形式美,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十大搞笑段子排行榜

TOP1

异地恋,男孩说还有81天我就回来了,于是给女朋友买了81种零食,说:你每天吃一个,吃完了我就回来了。后来,男孩为了给女孩一个惊喜,第三天就回来了,女孩哭着说:你果然没有骗我,我刚吃完你就回来了……

TOP2

如果你在圣诞节没有收到礼物,请不要伤心也不要难过,因为接下来还有元旦,还有春节,还有情人节…慢慢地你就会习惯了……新闻标题赏析

TOP3

.三个大学生被绑票。坏人把他绑在了电线杆上,然后问他:说,你是哪里的?不说就电死你!大学生A:我是交大的,大学生B:我是北大的,大学生C:我是电大(电力大学)的!结果就被电死了….寒~~~新闻标题赏析

TOP4

师范学院的学生说:我是“师院”的

铁道学院的学生说:我是“铁院”的

职业学院的学生说:我是“职院”的

技术学院的学生说:你们聊,我先走了!

TOP5

媳妇玩老公的手机不小心掉到地上了,手机壳和电池都摔出来了,还有藏在里面的100快钱!媳妇看着老公说,解释一下吧!老公恐慌的说:我的天呐!摔得真

够狠的,把话费都摔出来了。。。。。。

TOP6

小明呢,就明天要考试窝,但晚上却在看电视

小明妈妈就担心地问:书都看完了吗?明天要考试啊

小明就爽快地回答:妈,我看完了。

小明妈妈就很开心的赞扬小明:乖,那明天你一定考得很好呢

小明哭着说:妈,我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