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ppt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概略,热爱民族文化遗产,提高文学修养。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3.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2.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3.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教学难点】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有关三国时期的文学作品,我们学习过哪些篇章?诸葛亮《出师表》 司马光《赤壁之战》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罗贯中《杨修之死》二、指导预习课文1.布置思考题:周瑜用了什么方法除去蔡瑁和张允的?全文的主线是什么?全文共10段,可以分作几个部分,是如何结构情节的?2.教师朗读全文(读时要学生在书上划分段落层次,并提示学生画出一些词语)。三、研习新课。1.教师朗读后,讨论思考题。明确:使的是借刀杀人反间计。诱骗蒋干盗书,离间蔡、张与曹操的关系,借曹操之手除掉蔡张二人。设计、用计、中计是情节的主线。全文共11段,分五部分。虽是节选,但结构完整、主线突出:1—3段 开端 周瑜决定除蔡、张。4—6段 发展 周瑜设下反间计,群英会上迷敌人。7—8段 高潮 周瑜假装泄秘密,蒋干上钩盗密信。9—10段 结尾 周瑜中计杀蔡、张。11段 尾声 周瑜闻讯庆计成。四、研读课文,理解文意。(1)能用几个字概括第1段内容吗?周瑜为什么要这样?讨论。明确:毁书斩使。曹操来信,封面措辞带有对东吴轻蔑侮辱的感情色彩,周瑜十分恼火。①以此抗议示威;②表示自己决一死战的态度;③鼓舞士气。(2)第2段写什么?曹操为什么吃败伏?回去后怎么办?讨论。明确:写曹操折兵和曹操练兵。曹操所以失败,一方面由于“青徐之兵,不习水战”,另一方面突出周瑜善于调兵遣兵。曹操回去后采纳蔡瑁、张允意见,让他们操习水军。(3)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什么?如何解决?讨论。明确:得胜后犒军、报捷、“亲往探看曹军水寨”。看到曹军操练水军井井有条、声势浩大(结合书上具体描写),悟出要破曹军,先要除掉“深得水军之妙”的蔡、张。于是一条反间计就在心中酝酿了。(4)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讨论。明确:这两个情节与本文中心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毁书斩使才有三江口之战;由于曹操三江口战败,才有蔡、张训练水军之举;由于这两人整治水军得法才引来周瑜的探寨并下定除此二人的决心。这一部分是周瑜设计的背景。五、作业课后思考小说中周瑜、蒋干的性格特点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研习新课。

(一)讨论课文第2部分(4—6段)1.周瑜一见蒋干如何先声夺人?蒋干反应如何?讨论。明确:一见面点出蒋干“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蒋干自以为必会成功,却被一眼洞察,惊愕得不知如何应付,只好心虚气短地说假话掩饰。2.群英会上,周瑜又如何制止蒋干游说?蒋干又如何反应?讨论。明确:当众宣布“此吾同窗契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