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篇一】课本为写作
课文诗写作
课文诗歌写作
——2007年春夏作文系列训练一(教师交流)
以课文为审美对象,进行深入地解读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了解课文编写的话题精神;以现代自由体诗歌或者古体诗歌这两种文学形式,将自己的学习、理解、感悟,梳理表达出来,就形成课文诗。
课文诗写作符合新课改和新高考的精神,语文学科,针对课文的解读,要有创造性,创造性地解读文本,需要训练,用诗歌这种简洁干练的文学形式,容易抓住其内核,去粗取精,及时地将思想理性地梳理出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关文学类作文的能力要求为“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全国考纲和省考试说明对文学类写作要求是“能写文学类文章”,其中包括诗歌。在传统的语言运用考核的题目中,仿写题一定程度上训练了“诗经体”诗歌“叠章复沓”这一技巧。
课文诗的写作按照形式分为拟古诗词和现代诗。
拟古诗词一般考核律诗绝句,当然考核填词也应该。写拟古诗,按照道理来讲,应该有严格的格律规范的要求,但对于当前学生的写作训练来讲,要求并不高,有思想,有中心,有感悟,形式上要求颔联、颈联对仗,押韵即可基本符合初级阶段的要求。对同一句的平仄要求不严格。
在考试状态下,作为一个语言运用题目一般分三步:
一要,读懂文本,或者回忆起文本内容,完整而深入地思考一下作为写作对象的人或者事物;
二要,有自己的观点看法,以形成诗的中心思想,然后将自己的思考的结果用整齐的句子表达出来,即缩减成合理的五字句或七字句;
三要,根据律诗或者绝句的要求,按照现代的音律去修正协调句子,使之对偶押韵。符合平仄最好。
为消除畏难心理,我们建议可一开始采用拟古风的形式,古风形式更自由一些。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进行律诗绝句写作的一个过渡。学习一篇课文,要想写出一首较好的拟古体诗歌来,需要读好多遍,深入理解才可以,同时,如果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法掌握不好,或者重复字词,写出来的诗自己都感到万分别扭。从这个意义上讲,写课文诗,这不妨是个对语文学习的好的促进。
读《刺客列传》就其中人物荆轲、高渐离、太子丹、田光、盖聂等都可以题咏,就易水送别、廷刺秦王等经典故事,也可以题咏。下面老师下水做一个示范,用ing韵,系古风,是模仿晋代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的《咏荆轲》。
古风·刺客
倜傥游侠醉燕市,
筑声零落歌声轻。
秦火炽烈舐诸侯,
太子如焚觅荆卿。
一匕一图樊氏死,
白衣白冠易水行。
顾笑舞阳真壮士,
廷逐赢政天下惊。
桐柱药囊救秦王,
股肱群臣愕未醒。
刺客本来不可成,
侠者偏向虎狼铤。
燕埋荒草秦亦亡,
煌煌一诺亮汗青。
厚地高天侠客来,课本为写作
民魂族魄烛照明。
诗歌,再短也是文章,必须有中心,《刺客》就是称赞荆轲“侠义”的精神,明知刺杀秦王无多少胜算,但侠客为人信任,一诺千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乃为大勇。这一些精神的点明,必须有基本的情节故事来支撑,所以需要易水送别和廷刺秦王故事的转述,其中廷刺秦王是重点。原文中有句话很重要: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我相信,荆轲刺秦王,不是不能刺,而是不可刺。荆轲不是个肤浅的只供人驱遣利用的杀手,恰恰相反,他深沉,洞悉世事。原文中说: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荆轲还能忍辱负重,在直面盖聂、鲁勾践这些二三流的剑客时,甚至都显得懦弱。因为没有必要在同一层次上对话交流,甚至冲突,“大行不顾细谨”,如韩信之才,能逼杀西楚霸王,但他曾忍受市井无赖的胯下之辱。
荆轲性情高迈,旁若无人。原文说: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至于鲁勾践对荆轲刺秦失败的归结,说“惜其不讲于刺剑之术”,是太史公的“障眼法”,聊博一笑。
侠,司马迁定义为: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侠肝义胆,的确是我们民族魂魄的一个重要因子,面对汹涌滔滔的外来文化,以及恣肆汪洋的物质欲求,怎么建设我们的新的民族精神。我们把目光转向构筑我们民族魂魄的原始的材料,特别是那些在民族经典中光辉灿烂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应当是我们煌煌的灯塔。所以该诗最终要落实到民族魂魄上来。
实事求是地讲,古体诗简洁,但它毕竟不能有效地容纳现代人的多重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它的话语习惯,总是很“隔”,所以,记录思想,表达情感,体现感悟,运用现代自由诗体更灵活一些。
为此,老师做下水现代诗歌如下:
易水怀古
易水,一条高渐离的筑弦
将荆轲这个灼热的名字
铿然划响
如一颗流星,穿过苍茫的燕赵
落到咸阳宫的黑瓦上
成为秦王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
易水,这条燕太子丹的弓弦
将刺客用侠义淬成利镞后
悄然射出
浸在暗沉沉的恐惧里的北中国
瞬间光亮刺目
战国纷扰的最后一段历史顿时无比生动
易水,你是一把盖世无双的剑
水有两岸分秦燕,剑有两锋论利害
秦王该杀,因他暴虐嗜屠侵吞六国
秦王不该杀,唯有他才可结束天下纷扰
易水,当一个英雄从你的剑身上渡过
这个沉重的思考,把你压得弯弯曲曲
当这个背影消逝在天际
你知道那个壮士在歌唱你的名字时
他已经注定要杀死自己
于是,中国第一个皇帝狼狈地被
中国第一大刺客追逐
于是,以暴易暴的行刺加速了一段
以暴易暴的历史
这一天,咸阳城腾起一轮不朽的毒太阳
淹没了所有的光芒
将竹简木简晒得永远失去了水分
匹夫之勇非大勇
轰然一声,匕首击中桐柱
这是六国乐章最后一个壮烈的音符
一个英雄想改变一段历史的梦
此时,定格
易水,你听到了,你的心猛烈地皱缩了一下
接着,千万关中子弟踏水北上
在呐喊声中
荆轲的名字被灼烧得彤红
穿过一层又一层的岁月迷障
那插在桐木上的匕首象一枚新月
会在风急天高的夜
在易水清亮的水波上
镌刻一个伟大的背影
易水呀,你
一条躺在北中国胸口上的
无字的纪念碑
无论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什么体裁,无非是表情达意,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识。自由体白话诗更容易充分地直接地表达自己的胸次。
怎样写好自由体的课文诗歌?答曰:透,悟,美。
一、透。要读透课文,不仅仅是读懂文本的表层意思,还有深入地探讨一下: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而不是那么讲?
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文体,而不是那种体裁?
作者的思想倾向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有这种思想倾向?
作者除了在本文中表达了这种思想外,还在其它的学过或者未读过但需要读的文章中,表达了什么思想?
作者这种思想除了他外,在他那个时代还有谁与之同调?
课文所描写的事物、现象,你了解多少,思考过多少?
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什么特征?这个时代,在整个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有什么鲜明的特征?
等等。
如:想写《西西弗的神话》的课文诗,就需要了解存在主义、加缪的思想、以及奥林匹斯众神的关系。想写《我若为王》的课文诗,就需要了解中国现代史,了解鲁迅、聂绀弩等大家对国民性的批判,了解杂文的写作手法。
二、悟。在真正去深入地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感悟,从而使自己的感悟富有超越性,获取自己独特的一点思想,或者对一点思想有更加深入的体察。
透,是基础;悟,是升华。诗歌一定要有思想。
用古体诗,往往会议论抒情言志,现代自由体诗,则更灵活。一悟开视野,悟,范围很广,空间很大,如若笼统地讲,非常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沼泽,让自己的感悟没有独特性,甚至会复述一下课文的故事情节或者罗列课文出现的事物,这样出来的文章,没有让人眼睛一亮的核心思想,不是诗。
课本诗,也是诗,必须有自己独特一点的思想,方有存在的价值。诗歌是忌讳重复的,重复无价值。作诗,必须寻找自己的独特性。
这个“悟”的独特性,是相对而言的,要求学生一定区别于众人,有时候会
矫枉过正,过犹不及。怎么办,多思考,多借鉴,多读书。
如:上文援引的教师下水课文诗《易水怀古》,认为,荆轲刺秦,是自己放弃杀嬴政,他只能以这种形式杀掉自己。其实是受到张艺谋《英雄》的“国家”“天下”有别这一理念的启发。
三、美。诗歌表达求美,这个美,首先是求得一种对课文内容的“离”与“不离”的一种恰当的距离,离课文内容太远,把课文诗写飞了,就不是课文诗;跳不出课文的内容,离课文太近了,就成课文的批注,也不是课文诗。所以“美不美”的问题,对中学生来讲,首先是一个“是不是”的问题。其次,是一个技术的问题。下面就谈技巧。
1、表述要独特一些,这源自于感受的独特。诗句与寻常的句子,也要处于“离”与“不离”之间。如张雪琦同学读《刺客列传》,有个句子“你无声地离开了/留下一腔殷红热血/染红了咸阳宫”,这就是诗句,它具有诗句的合适的距离。
无声地离开,荆轲已死;流下热血,烛照历史;染红的是咸阳宫的地面,略去地面,称染红咸阳宫,是夸张。关键是,热血染红咸阳宫,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
鲜血是染不红咸阳宫的,这是“离”;但鲜血染红咸阳宫,可以解读,这是“不离”。
2、运用联想和想象,诗歌一刻也离不开联想、想象。大量使用“通感”“活用”等手法。
如矫旭同学读《刺客列传》,有个句子“从你的歌声中溢出满满的赤红”,这个歌声,指易水送别时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诉诸人的听觉,它是不会溢出东西的,溢出东西这个意象,是诉诸人的视觉的,这个地方,从修辞的角度讲是“通感”。
通感,能很有效地把联想、想象的内容,落实到纸上。
而“赤红”,是形容词,不是名词。它是“赤红的什么”,而这“什么”,是需要阅读者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填充的,赤红的忠诚,赤红的伤心,赤红的暴力,赤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