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二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二测试卷
执教时间:2015年5月4日
教学目标:
1、查漏补缺,解决疑难和遗忘知识。
2、进一步梳理知识,加强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指导,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3、提高审题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更正考试中的错误题型。
4、理性看待考试分数,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查漏补缺,解决疑难和遗忘知识。
2、进一步加强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指导。
难点: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和提高数学综合素质,使学生解题规范
化,做到会做题得满分,不会题也力争得分。
教学方法 :
1.评(评错误原因,评优秀解法,评新题生题)、议、练结合 。
2. 整理升华,总结提高。
教具:
多媒体、投影仪 。
教学过程: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题难度不大,考察学生能力的题较多,对于素质不高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答题却是感到了困难,所以这些学生成绩不太理想。
二、答题分析
1、存在问题:从评卷情况看,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别学生审题不清,造成错误。
(2)学习知识不够灵活,解决问题能力欠佳。
(3)对部分概念模糊,造成填空、选择题丢分。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查:
(课前,提前把测试卷发放到学生手中,并提出要求)
教师谈话:同学们,试卷老师已经批完了,现在发给大家,自我检查分析,完成三件事情:
1、自查:检查自己出错的原因。
2、自改:把自己能改正的题目改正过来。
3、自记: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
(设计意图:把试卷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查自改,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也为小组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总结检测情况:
谈话:同学们,通过阅卷,老师发现同学们完成地不错,其中有24人得了优秀,班级中不少同学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一些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巧妙,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审题不仔细,解决问题不够灵活,下面我们就对这次检测进行试卷讲评。
(设计意图:试卷讲评课要发扬优点,改进不足,通过简单总结,对学生解决问题中的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鼓励,也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学生试卷讲评课的学习热情。)
(三)试卷讲评:
1、小组合作交流,生生互助解难质疑。
自改、自记,同学们都完成了吗?下面我们小组交流,听清楚要求:
(1) 把自己已经解决的问题以及错误原因分析给小组同学听。
(2) 自己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忙解决。 谈话:课前,老师已经把试卷发到同学们手中,要求同学们自查、
(3) 小组长把你们小组出错较多的题目记下来。
2、组间交流,师生互动解难质疑。
(1)谈话: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让学生展示方法,教师点拨、总结方法。
(2)谈话:看图填空。
(3)谈话: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让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灵活应用于生活当中,加强对基
本概念的掌握。
(4)典型错题分析:
填空题错的最多的是以下几题:
第4、7、8小题出错较多。 查找错误的原因:一是对题意理解不 透 彻;二是对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固。
弥补办法: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达到正确理解和填空。{二年级数学试卷评改课}.
小结:同学们,1——8题都是填空题,不管题型怎么变换,做完后,我们都要停下来认真检查,检查什么?学生交流。
3、学生交流,个别展示。
(1)谈话:学生交流选择题第1——4题,通过交流展示。
(2)总结: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解题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
际,用心分析最后结果,来判断选择A、B、C中的哪一个。
4、学生交流,独自订正。
(1)谈话:口算、笔算出错较少,出错较多的是混合运算,原因只要
是部分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掌握不牢固,计算习惯不认真,书写习惯不规范。
5、师生合作,互动交流。(1)谈话:这些试卷中的问题现在自己能解决了吗?请你把试卷中的问题改正过来好吗?学生独立改正错题。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共同努力,把学生存在的困
惑给予解决,此时,给学生适当的时间予以改正。)
6、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1)谈话:学生独自思考,理解题意并解决问题第1——4题。出错的
最多的是第4小题的第二问、第三问。
(2)谈话:造成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题意理解不透彻,造成列式错
误。
(3)弥补办法:帮助学生理解题中的相关信息,根据题意列出正确算
式,教师注重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是试卷讲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反映出学生中思维的习惯,教师的讲解可以对知识做强化巩固的过程,起到趁热打铁,举一反三的作用。)
7、课后分析,自我反思。
(1)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谈话小结:希望同学们认真订正,从中汲取经验,使知识和能力再
上一个台阶。
8、教学反思。
试卷讲评是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为避免讲评“简单重复”和“高耗低效”,遵循先“生”后“师”,先“筛”后“讲”,既“点”又“面”,明“路”后“果”的方法上好试卷讲评课。
篇二:《二年级数学课评》
评《角的认识》
一、以实践活动为主线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指一指、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练一练、比一比、想一想等构成了学生学习的课堂活动基本柜架,改变了学生仅凭眼看耳听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了“在游泳中学习游泳”的学习要求。
二、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为手段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角的认识阶段,启发学生想到“做一个活动的角、画角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研究”,并且不要忘记“我们要研究的数学问题—-转动一下,可以形成什么样的角”。正如美国学者巴拉布与达菲所指出的,“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向学生问他们应当自己问自己的问题来对学习和问题解决进行指导。这是参与性的,不是指示性的;其基础不是要寻找正确答案,而是针对专业的问题解决者当时会向自己提出的那些问题。”
三、以理论为指导设计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锐角、直角与钝角是学生已有的认识)到潜在的发展水平(用图形表征平角与周角)之间,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指一指、做一做、画一画三步曲,是为帮助学生达到潜在的发展水平所架设的“脚手架”,同样也遵循了布鲁纳关于儿童智力发展从动作水平,到表象水平,到分析水平的心理过程。
总之,孙老师对课堂活动的有效设计,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启发性的问题设计,使得教师的引导更加有效;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接受教育理论的指导,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以适当的案例为帮助,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富有思考性。
《认识角》评课研讨交流
二实小:王翠萍 看了崔老师执教的这一节课后,收获很多。老师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不落俗套,精心设计了具有新视角的教学活动。
一、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角是一个抽象的图形,与儿童头脑中想象的角不尽相同。向老师很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给图形分类导入新课。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建立了角的概念。然后崔老师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地方有角,从周围实物上找角,既深化了学生对角的认识,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这节课中,崔老师设计了许多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摸角、玩角、比角,这些活动不仅仅围绕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玩中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过程层次清晰。
由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开始,接着玩一玩活动的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探索出多种角的大小和比较方法。这样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把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玩中学,在做中学。
总而言之,这堂课崔老师能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和意图,选择合理的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也充分认识了角。真正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理念。
评《认识角》
二实小:宫巧芬
今天,我们二年级数学组四位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认真观摩研读了崔老师执教的《认识角》一课,使我们收获多多,下面我就从教师的的教学行为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尊重、鼓励学生,合理评价
教师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充分给予学生发表意见、交流方法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的各种不同意见,不是简单地评判是不是,对不对,而是通过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和规范表达,比如在引导描述角的特征时,就追问:这尖尖的、锋利的地方其实就是—— 一个点,我们把这个点叫做“顶点”。判断角时追问:是角,为什么是?不是角,为什么不是?
二、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组织全体学生动手操作,摸角、画角、为角命名、找角、玩活动角、数角。教师注重俯下身子去关注学生差异,进行辅导。学生参与面广,发言面也较大。
三、合理、有效运用资源
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用以前学过的分类知识对
图形进行分类,导入新课。
随时挖掘身边的资源,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角,学生发现了桌面的角、课本封面的角、黑板表面的角、电视机屏幕的角、三角板上角。并让学生用手比划比划,使学生对角有了直观感受。 合理整合各种媒体资源,利用课件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出示不同图形判断是不是角、演示角的大小变化、检测学生找角的情况、数角以使学生对角的认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展示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还利用实物三角板、活动角进行操作探究,发现新知。四、从直观形象的事物入手,重视让学生亲自感知。
角的概念比较抽象,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根本无从解释、
概括,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向老师多处让学生亲自感受、体会。例如新授前先让学生找实物中的角,抽象出角的图形后,
又让学生摸三角板上的角,通过这样不同层次的感知,初步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
五、教态自然、语言准确、板书美观。
老师的准备充分,从教具学具等的准备中,不难看出向老师为这节课付出了心血和汗水。这些直观教具的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板书工整,这节课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简明,娟秀的字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六、目标科学、合理;教学手段多样。
《认识角》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较为困难。低年级儿童的思维还是比较低级的,在进行逻辑推理时还往往需要有具体事物的支持,还难以运用假设和命题进行推理。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必须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我觉得向老师把握的基点比较准。
总之,教师注重自己的教学行为随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引领、促进、提升的作用。要是教师的评价语言更丰富一些就更好了,对于学生有价值的发现,可以用语言或动作给予鼓励。
篇三:《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评价》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
问题阐述: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以往的课堂上教师评价主要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是否达标,体现出评价侧重于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三维目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在过程和方法之中,它们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没有主次、轻重之分。
然而,现实中大多数教师由于没有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非学业评价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因而评价的范围很窄,以知识和能力为中心进行评价的现象仍十分普遍,而且对非学业品质的评价多限于学生的思想品遵规守纪等方面,而对学科教学中丰富的培养目标,如对好奇心、探究倾向、创新习惯、实践能力、表达和沟通、合作与分享等等,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评价语言和标准单一、僵化。在评价中,语言单调、重复、低效,不能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影响。表现在评价标准上,一是以优秀生为中心的评价定势。二是以标准答案为中心的评价定势也很普遍。三是口头评价没有与其他评价很好结合。再者、评价主体单一,自评、互评流于形式。评价忽视学生的参与与主体性的发挥,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现象十分普遍。虽然有时也组织一些学生自评和互评,但这些评价模式还很不成熟,缺乏实效性、明确的评价目标与标准,忽视对学生的反思、比较、观察能力的培养等。受传统教育理念及评价习惯的影响,学生在评价中或是对错误姑息迁就,一味肯定,不敢说否定的话,或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上,不善于发现问题,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评价的形式主义。
教改的发展向教师课堂评价提出挑战,评价不能只是看中学生当时的知识掌握水平,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让他们在评价中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习能力得以发展,更好的促进学生今后自主学习。正如斯塔弗比尔姆所强调的“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自主学习的评价,给予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权利,注重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让评价主体多元;将总结性与商讨性评价相结合,让评价方式多元;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让评价标准多元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学会评价,在评价中成长。{二年级数学试卷评改课}.
文献综述:
一、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角度
1、评价学生的心理状态
从注意力是否集中、态度是否认真、求知欲是否强烈来评价学生。
2、评价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
主要测评学生在学习活动里自学能力结构和合理迁移创造性思维水平。包括:独立阅读数学
教材和用已有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自我组织学习活动和反馈发散与聚合思维统一体,直觉与分析的有机结合,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3、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主要评价学生掌握“双基”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形成过程是否高效、省时、独立构建知识体的能力。掌握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是什么、哪里找、怎么学、有什么用。不等同于记住或模仿做题。
二、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形式
1、注重过程评价
作为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认识自我。如:帮助学生制作数学成长袋。里面有自己的解题方法、学习体会、自己满意的作业、典型的错题等等。
2、注重多样评价
笔试是常用的方法,研究中,不少作者尝试采用面试、笔试相结合的方法。在面试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思维方法、创新之处等等。
3、注重激励评价
除了常用的定量评价学生一时期掌握数学知识和应用的能力之外,研究者还采用评语的方式,进行定性评价。如: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肯定进步和发展,指出不足,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