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2017年七年语文下册 七年级下册语文2017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2017年七年语文下册

人教版2017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最新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滨湖学校 2017年 春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 22分

1、找不出下列各项中注音无误的一项( )2分

A 疮疤chuāng 祈祷qǐ 絮叨xù 哺育bǔ

B 字帖ti 震悚sǒng 烦琐suǒ 校补xiào

C 渲染xuān 嗥鸣háo 可汗hán 抹杀mǒ

D 污秽suì 朔气shuò 辟头pī 气氛fēn

2、找出下列各项中书写无错别字的一项( )2分

A 鲜为人知 家喻户晓 妇儒皆知 鞠躬尽瘁

B 锲而不舍 气冲斗牛 呖尽心血 目不窥园

C 深恶痛绝 浊流婉转 五彩斑斓 亘古不变

D 惶恐不安 心不在焉 目不窥园 一反既往

3、对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回忆鲁迅先生》选自《萧红全集》,萧红,原名张迺莹,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B《邓稼先》一文,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鲜明的表现了邓稼先忠厚朴实的气质和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品格。

C《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德国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星期一故事集》等。

D《木兰诗》这首诗描绘了木兰代父从军和辞官还乡的不寻常经历,歌颂了她深明大义、勇敢坚强、不贪图功名利禄、热爱田园生活的优秀品质。

4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闻一多先生在作为革命家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B.学校的喷泉随着音乐变换的时候,远远看去,真是浩浩荡荡,美不胜收。

C.江苏自古人杰地灵,文化发达,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5、找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 2分

A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能否全面推广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为了防止震后疫情不再发生,鲁甸灾区领导要求行政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这次社会调查,已经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存。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7、默写 6分

① ,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② 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

③ 草树知春不久归, 。《晚春》

④ 黄河以他英雄的气概, , , !

⑤ 《木兰诗》诗中表示战斗的残酷,将士们勇敢战斗,终得胜利的句子

是 。

⑥ 《木兰诗》诗中 , 两句描写行军疾速的情景, 描写

艰苦的战地生活。

二、课内外阅读 48分

(一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5分2017年七年语文下册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 全诗扣紧一个“ ”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表达了 的情感。2

9、“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句中哪个字用得好?品析好在哪里。3

(二)孙权劝学16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解释加点词。2

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但当涉猎 涉猎

见往事耳 见: 蒙乃使就学 乃:

11、下列加粗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A.但当涉猎 门当户对

B.自以为大有所益 多多益善

C.见往事耳 往事不堪回首 D.卿 今 者才略 卿 今 当涂掌事

12、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017年七年语文下册

13、翻译下列句子。4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文末的“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 4

15、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最后一课》语段 (9分)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6.“钟声”已能宣告“最后一课”结束,为什么还要写普鲁士兵的“号声”?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理解“钟声”、“号声”的意思,以及在句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与“他说,‘我——我——’”句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是( )(2分)

A.“‘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B.“‘顺——山——倒一’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C.“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D.“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四)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18))

⑴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⑵“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2017年七年语文下册

⑶“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⑷“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⑸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⑹“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⑺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蒙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三棵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放进了篓子里。

⑻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吧。”

⑼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

⑽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这是谁?是你的儿子吗?”

⑾“是老小,”母亲回答了老太太,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⑿老太太用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⒀“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⒁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

⒂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⒃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⒄我找了一根草棒,在地上划算着。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⒅“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⒆“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⒇“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21)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22)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23)“娘,”我哭着说:“我”

(24)“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25)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2017年七年语文下册

(选自《意林》2012年第22期,有删改,作者:莫言)

20本文标题为“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请概述文段中“我”的“狂”有哪些表现?(3分)

21.第(1)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2. 根据第⒇等段划线句子,请概括老太太的家境状况。(2分)

23.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人?(2分)

24.怎样理解作者最后一段“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的心情?(4分)

25.文章中的那棵小白菜在文中多次出现,结合文章内容说一下有何作用?( 4)

三、作文 50分

生活中有些事情总是让人感怀,幸福的,喜悦的,痛苦的,忧伤的,烦恼的,骄傲的,厌恶的,渴望的等,请以“想起的都是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适当的描写、抒情,字数600左右。

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

1 A 2 D 3 C 4 B 5 C 6 C

二课内外阅读

(一)

8、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表达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

9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二)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4、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惊讶、敬佩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学有所获

;文末的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15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 我的启示是:1、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2、士别三日 刮目相看,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

(三)最后一课

16.号声呼应了前面普鲁士兵的操练,表示普鲁士兵占领的事实,也暗示了德语要代替法语。

17.韩麦尔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我”觉得他形象高大。

18.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一方面表现了他为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感到极大的痛苦,另一方面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9 A

(四)白菜

20(3分)为母亲卖白菜而痛哭流泪;为老太太挑拣白菜而出言不逊;多算了老太太一毛钱而让母亲蒙羞。

21.(2分)神态、动作、心理描写(1分)。表现了母亲被贫穷所迫决定卖白菜时的矛盾心理,暗示了母亲家庭的极度贫困、窘迫(1分);或:表现母亲坚强的性格(1分)。

22(2分)极度贫穷

23.(2分)母亲是一个坚强、善良、诚信的人。(写出“坚强、善良、诚信”三个词语中的任意一个得一分,两个得2分)

24(3分)坚强的母亲因为我不诚信的行为而第一次流了泪,(1分)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终坚持奉行诚信。(2分)

25,小白菜是文章叙事的线索;表现了我对小白菜的喜爱珍惜;推动股市情节发展,为下文我气愤时惩罚老太太多算一毛钱做铺垫;也用一颗小白菜来表现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也暗示我的人生经历坎坷。

【篇二】2017年七年语文下册

2017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字词及背诵

(新)人 教 版 七 年 级 下 册

第一单元

1 邓稼先/杨振宁

元勋 奠基 选聘 谣言 背诵 昼夜 昆仑 挚友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梳头 抱歉 秩序 深宵 伴侣 硕果 卓越 迭起 澎湃 大无畏 锲而不舍 目不窥园 沥尽心血 心不在焉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

舀 揩 碟 捆 咳嗽 调羹 薪金 校对 草率 洗澡 悠然 抹杀 疙瘩 深恶痛绝 不以为然

第二单元

5 黄河颂/光未然

巅 劈 气魄 狂澜 浊流 屏障 哺育 榜样 浩浩荡荡 小楷 绞肉 吩咐 宛转

6 最后一课/都德

捂 踱 婉转 喧闹 气氛 诧异 懊悔 惩罚 奴隶 钥匙 字帖 祈祷 7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碾 誓言 胸膛 嗥鸣 山涧 高粱 斑斓 缠绕 亘古 默契 田垄 埋葬 镐头 土壤 禾稻 丰饶 污秽 耻辱

8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 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 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 著

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第三单元

9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搁 掷 脐 憎恶 菩萨 竹竿 烦琐 土匪 辫子 胸脯 疮疤 诘问 哀悼 茉莉 书斋 霹雳 震悚 粗拙 守寡 10 老王/杨绛

蹬 绷 捎 惶恐 肿胀 荒僻 取缔 降格 镶嵌 门框 滞笨 侮辱 愧怍 11 台阶/李森祥

啃 蹦 撬 磕 门槛 厚道 糟糕 醒悟 晌午 烦躁 头颅 自言自语 言外之意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第四单元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修润 生疏 商酌 恳切 譬如 朦胧 累赘 别扭 拖沓 妥帖 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颠沛流离 以身作则

14 驿路梨花/彭荆风

寨 撵 扛 驿路 迷茫 陡峭 露宿 竹篾 简陋 悠闲 修葺 晶莹 折损 15 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揽 失意 达观 契约 监督 排解 循环 如释重负 海阔天空 悲天悯人

16 短文两篇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莲, 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篇三】2017年七年语文下册

2016-2017年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 …七年级语文测试卷

… …(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 运用:(24分)

… …1、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 A、体魄.(p) 污秽.(suì) 收敛.(1iǎn) 取缔.(tì) 装 …B、炽.痛(chì) 镐.头(gǎo) 惩.罚(chéng) 吞噬.(shì) … C、亘 ….古(gèng) 玉簪.花(zān) 云鬓.(bìng) 鸡毛掸.子(dǎn) …D、谰.语(lán) 嫉妒..(jí dù) 金柝.(tu) 胡骑.

(qí) … …2、选出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 (2分) 级… A、慷概 各抒己见 群蚁排衙 知识渊博 班…B、颓唐 无动于衷 舍己为人 妇儒皆知

… C、惩罚 骇人听闻 惊惶失措 头晕目眩 … 订 D、粗茁 深恶痛绝 面面相觑 爱不释手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长者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 … B. 他最近进步很快,学习成绩欣欣向荣....

。 … …C.登上紫金山顶,遥望南京城全景,各种景物栩栩如生....,令人心旷神怡。 …D.大扫除时,有的同学拈轻怕重 …....

、挑肥拣瘦。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名…姓…A、同志们用手亲纺的线、织的布做成的衣服,穿着感到格外舒适,也更加爱惜。 B、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 线C、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一切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富。 …D、当我和妈妈走上天桥时,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都非常激动。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所写的爱国主义名篇。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号…D.《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诗人臧克家高度赞扬了闻先生作为学者的严谨

考…刻苦和作为革命家的大无畏精神。 … …6、“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语),考考你会多少。( 8分,每空1分 )

…⑴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诗句是: … … , … ……⑵马上相逢无纸笔, 。

⑶独坐幽篁里, 。

⑷ ,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此夜曲中闻折柳, 。 (6) ,惟解漫天作雪飞。 7、下列一段话有三处语病,找出来并修改。(3分)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②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交往能力,以免将来走入社会不被淘汰。③我们的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这些能力,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①句的修改: ②句的修改: ③句的修改: 8、《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 (性格特点),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

。(3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6分) (一)(17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本文选自 ,这是一部由司马光主持编篡的 通史。 本文注重以 来表现人物。(3分) 10、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⑴孰.若孤( ) ⑵邪.

( ) ⑶遂.拜蒙母( ) ⑷即更.刮目相看( ) 11、解释下列词语。(4分)

(1)当涂: (2)及: ..2017年七年语文下册

(3)见往事耳: (4)刮目相待: ....12、翻译句子(4分)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7、翻译句子。(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13、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2分)

14、鲁肃与吕蒙结友有什么作用?(2分)

(二)阅读《卖油翁》,完成15-20题。(19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

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

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5、本文作者是 朝的文学家 ,他和韩愈、柳宗元还有其他五位文学家并称为“ ”。(3分)

16、解释下列词语(10分,每空1分)

(1)陈康肃公善射 善:_______________ (2) 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_______________ (3)尝射于家圃 尝:__________ (4)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释:_______ 睨:________ 去:_________ (5)尔安敢轻吾射 安:________ (6)以钱覆其口 覆:________ (7)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________ (8)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

(3)无他,但手熟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我酌油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你从本文中学到了什么道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也是一种感动。收获

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一种幸福,淡泊宁静也是一种幸福

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上的每一个脚印里。

请以“ 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语文测试卷答题卡

第一部分 积累 运用:(24分)

(3)见往事耳: (4)刮目相待: ....12、翻译句子(4分)

⑴ ⑵

… … 装 … …

… …6、(8分)

…⑴ , 。 …级…班…⑵ 。 …⑶ 。

… 订⑷ , ; …(5) … …(6) … …7、 (3分)

… … ①句的修改: …②句的修改: …名…姓…③句的修改: …8、、 、 线(3分)

… …

…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6分) … …(一)(17分)

…号…9、 、 、 (3分) 考…10、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 …⑴孰.若孤( ) ⑵邪.( ) … …⑶遂.拜蒙母( ) ⑷即更.刮目相看( ) …11、解释下列词语。(4分)

… ……(1)当涂..

: (2)及:

13、 (2分) 14、 (2分) (19分)

15、 、 、 (3分) 16、解释下列词语(10分,每空1分)

(1)陈康肃公善射 善:_______________ (2) 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_______________ (3)尝射于家圃 尝:__________ (4)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释:_______ 睨:________ 去:_________ (5)尔安敢轻吾射 安:________ (6)以钱覆其口 覆:________ (7)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________ (8)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

17、翻译句子。(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3)无他,但手熟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我酌油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从本文中学到了什么道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8.

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B 2、C 3、D 4、A 5、B 6、(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 凭君传语报平安 (3) 弹琴复长啸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何人不起故园情 (6)杨花榆荚无才思 7、(1)发现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不”删除 (3)“处心积虑”删掉或改为“呕心沥血”等褒义词

8、老舍、老实 坚忍 自尊好强 吃苦耐劳、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 9、《资治通鉴》 编年体 对话 10、shú yé suì gēng 11、(1)当道,当权 (2)到,等到(3)历史(4)重新 12、(1)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2)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 1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4、侧面表现吕蒙才略惊人长进。 15、宋 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 16、(1)擅长

(2)自夸 (3)曾经

(4)放下,斜着眼睛看,走 、离开 (5)怎么 (6)盖 (7)慢慢地 (8)打发

17、(1)见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微微点点头。 (2)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不是很精湛吗?

(3)这没有什么,只是手法熟练吧了。 (4)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18、我从本文中学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篇四】2017年七年语文下册

2017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2017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总分12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殷红(yān) 收敛( liǎn ) 确凿( záo ) 校补(jiào) ....

B. 崎岖( qí ) 祈祷( qǐ ) 踱步( duó ) 喧嚣( xiāo ) ....

C. 女佣(yōnɡ) 踌躇( chú ) 重荷( h ) 荒谬( miù ) ....

D. 镐头(gǎo) 花圃( pǔ ) 脚踝( huái ) 涉猎( sh ) .....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势磅礴 来势凶凶 荒草萋萋 惊涛澎湃

B. 浩浩荡荡 炯乎不同 杂乱无章 鲜为人知

C. 人声鼎沸 九曲连环 亦复如是 家喻户晓

D. 鞠躬尽瘁 妇儒皆知 惹人注目 一拍即合

3、下列加点字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轻捷(快) 讪笑(嘲讽) 人迹罕至(稀少) ...

B. 山巅(山顶) 怪诞(荒唐的) 心会神凝(领会) ...

C. 哽住(声气阻塞) 殷红(带黑的红色)锋芒毕露(毕竟) ....

D. 鉴赏(鉴定) 宛转(曲折) 锲而不舍( 刻 ) ...

4.多音字因词义不同而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抹黑 抹杀 抹布 抹墙 转弯抹角 B、着手 穿着 着急 着迷 一着不慎 C、星宿 住宿 宿愿 宿将 三天两宿 D、和棋 和牌 和面 和药 曲高和寡

5.选出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2017年七年语文下册

A.小红才五岁、机灵活泼,一有不明白的事儿,就缠住你问,不问个水落石出不罢休。 ....

B.亭亭玉立的五层教学楼共设四十间教室,十间办公室。 ....

C.这几天来校参观的人真多,车辆络绎不绝。 ....

D.这篇作文几经改动,总算差强人意。 ....

6.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一项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历史性深刻

变革。这次变革要求学生 , ,学会办事,学会健体,

,,力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提高民族素质的目的。

A.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

B. 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

C.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

D. 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

7.下列加点词意义有误的一项是( )

A.初,权谓吕蒙曰 初:当初

B.安能辨我是雄雌 安:怎么

C.但手熟尔 但:但是

D.士别三日 别:另外

8.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竹里馆》中是人在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中,充分感悟隐居生活的

美好情趣。

B. 《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闻听伤离惜别的笛声,唤起了对他乡友人的浓浓思念之情。

C. 《逢入京使》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

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D. 《晚春》以拟人化的手法,轻灵的语言,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

9.下列作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B. 《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

C.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现代作家

D. 《最后一课》————都德————德国作家

10.下列句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②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③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

④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⑤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⑥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⑦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A ③⑥⑦④⑤①② B.⑦⑥⑤④③②①

C ⑤④③⑥②①⑦ D.⑦⑥⑤①②③④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B.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C.通过这件事,使他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诗歌只有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才能领略此中画意诗情,感受其意境美。

(二)阅读选择

英国剑桥大学的查尔斯·古达特说, 人类是在地球的最后两次冰河期之间开始褪毛

的。在地球气温全面上升之后, 人类祖先就向北迁徙, 同时为了两性喜好的选择, 开始

失去了覆盖在身上的毛。

而在冰河期再次到来之后, 人类只好再度南迁。然而借以阻挡太阳灼晒的毛的失去

却使他们面监着新的生存难题。于是, 各地的人就逐渐演化出至少四种肤色的人种。因

此, 查尔斯认为, 地球上所有人种的共同祖先, 必然是在可免受热带烈日灼晒之苦的高

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在南迁之后, 因环境的不同, 才逐渐出现了不同的肤色。

然而另外两种较为普遍的起源说与他的理论却大相径庭。一种认为, 人类是分别在

世界各地各自演化出来的; 另一种认为, 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 然后迁徙到世界各地。

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 他们则认为无非是为了能在热带的烈日下凉快一些。目前科学界

所公认的一种说法是, 人类生活在热带时, 毛皮不利流汗散热, 这就需要大面积光滑无

毛的皮肤。因此人类的毛大约是200万年前, 由森林往平原移居时逐渐褪尽的。

12. 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 有以下三种观点, 对他们的相关关系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查尔斯·古达特的看法 ②“另外两种较普遍”的看法 ③目前科学界公认的

说法

2017年七年语文下册

A.①②③的说法相同

B.②③说法基本相同, ①与②③的说法不同

C.①②③的说法各不相同

D.②③的说法完全相同, ①与②③的说法基本相同

13. 对第三自然段的“他的理论”中的“理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起源的理论 B.人类褪毛的理论

C.人类起源理论中的人类褪毛的理论 D.人类褪毛理论中的人类起源理论

14. 查尔斯·古达特认为: 人类的祖先是“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不能作他这看法

的依据的一项是( )

A.人类祖先在两次冰河期间北迁。 B.人类祖先北迁后褪毛。

C.两性喜好的选择也导致了人类祖先的褪毛。 D.人类再度南迁后肤色发生了变化。

15.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查尔斯·古达特认为, 人类出现不同肤色, 是在不同生活环境中阻挡太阳的灼晒而

产生的结果。

B.另外两种较普遍的起源说与查尔斯·古达特的理论大相径庭的分歧点在于: 人类不

同的人种是否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C.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说法所认为的人类褪毛时所处的环境与查尔斯的看法相一致。

D.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说法与其他人类起源理论有所不同。

二、 填空。(10分)

16.默写(5分)

(1) ?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

(2)《竹里馆》中意境优美高雅, 。

(3)《木兰诗》选自它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乐府双璧”。

17.仿写(3分)

汶川地震灾区一位受伤学生转院来德阳治疗,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探望。小丽准备送

他 一本《繁星·春水》,并在书的扉言写下了一段赠言:

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真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

美好,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未来,快乐生活。

你准备赠送一本《城南旧事》,也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2分)

18.将下列诗句抄写在方格内(2分)

三、 文言文阅读。(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9.文段乙选自__________,是宋代_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 __体通史,记载了从

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3分)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卿今当涂掌事( ) ②但当涉猎( ) ...

③蒙乃始就学( ) ④及鲁肃过寻阳(( ) ..

21.写出从文中衍生的两个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吕蒙前后的变化对你有何启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一)(9分 )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

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

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

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

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

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

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

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

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

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

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

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21.语段细致地描写了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其作用是( )(2分)

A.突出“我”对老师的依恋之情。

B.侧面烘托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热情。

C.表明“我”此时复杂的思想感情。

D.体现韩麦尔先生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

22.“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

们的脑子里去。”小弗朗士把韩麦尔先生称为“可怜的人”,为什么?(2分)

23.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字帖上为什么把“法兰西”和“阿尔萨斯”挨在一起并反复地

写?(2分)

24. 我们常说“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请你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11分)

人格——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

⑴很多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

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⑵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

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⑶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出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后来

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就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⑷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的秋天,

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

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

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只尽责

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⑸几日后,在北大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年轻的学子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

季羡林竟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

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⑹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是关心的是什么?

⑺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

这位在“五四”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

历经80年的岁月而仍未老。

⑻历史虽然早已远我们而去,然而,当你有机会和经过“五四”或受过“五四”影响

的老人接触后,你就知道,历史和传统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

他们崇高的人格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

⑼前几天,我在北大又听到了关于季老的另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刚走进校园

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老,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忧了先生。最后决

定,每人用竹五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⑽这该是多么美丽的一幅画面!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

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

只是在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⑾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

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 ,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2017年七年语文下册 七年级下册语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