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人之初,教学目标 人之初教学设计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人之初,教学目标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人之初》教案

2017新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人之初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四、教学准备

《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古筝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

五、教学模式

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二)诵读感悟、(三)、拓展升华。

六、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一讲。)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

(古筝配乐讲故事,在讲的过程中简介孟子及“子”的含义)

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4.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第二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原文: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杨)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古筝配乐,进一步感悟原文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4)、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

(三)拓展升华

1、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当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

的?)

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把老师当作家长,师加以引导与鼓励,)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2.自羲农

2015年3月16日

一、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段三字经

2、知道中国的古代史,了解中国历经的几十个朝代 3能按照朝代的先后顺序背诵.

4知道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5通过搜集资料、诵读和说故事比赛,积累相关历史掌故,提高学习兴趣。

6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修身、立德、处事等方面的道理。 7帮助学生辩证看待《三字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二、学文晓理

三、扩展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下中国从古至今的朝代,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我们中国一共经历了多少朝代?

(二)学文晓理:我们中国历史上哪朝接哪代,每一朝代有几个皇帝、多少年的历史,哪位同学能一下子数出来?

1、请学生自读本段三字经

2、老师解释语译部分。

3、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三)扩展活动:

1让学生按照三字经的内容做卡片,利用这些卡片来加强学生

【篇二】人之初,教学目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识字8人之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之、初”等13个生字。

2、会写“相、近”等7个字。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情感目标: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游戏法 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我们中国古代有一本蒙学读物《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是我国流传范围最广的一种蒙学读物,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三千白”。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人之初》就是《三字经》里的一部分。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1、老师板书课题《人之初》看图,我们读一读课文吧。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zhī chū xìnɡ shàn xí jiào qiān ɡuìzhuān y^iu yù qì yì xiānɡ jìn yuǎn 之 初 性 善 习 教 迁 贵 专 幼 玉 器 义 相 近 远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教:音节:三拼音节,偏旁:反文旁,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反义词

善——恶 远——近 幼——老 是——非

近义词

幼——小

多音字

多音字

jiāo

教书

jiào教师

wéi 以为

Wèi因为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每一个字组

三个词语。

人之初,教学目标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自读——开火车读。

五、我会读(课后朗读)

1、学生一起朗读。

2、开会车朗读。

六、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加一笔

王——( 玉)

写偏旁

初——( ) 教——( )

迁——( ) 贵——( )

加偏旁

目——( ) 斤——( )

元——( )

反义词

恶——( ) 远——( )

幼——( ) 是——( )

七、升华学习

游戏:摘果子游戏

老师叫学生闭上眼,老师去太空种苹果,老师把生字卡片挂在一棵树上。种完后全请学生睁开眼,学生认识哪一个,就把哪一个摘下来。

八、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4、初读了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背诵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小节。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小节?(2个小节)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2个段落结尾空一行处)

3、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

(1)第一小节有几句话?(2句话)

(2)人之初,性本善

初:出生,性:本性 ,本:本来,善:善良

译文:人刚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良的

(3)性相近,习相远。

相近:差不多,习:学习,相远:差别大

译文:本性都是差不多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本性也就有很大差别。

(4)苟不教,性乃迁。

苟:如果,教:教育,乃:就,迁:变坏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5)教之道,贵以专。

教:教育,之:的,道:方法,贵:珍贵,以:是。专:专心一致

译文:为了使人不变坏,最珍贵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4、同学们齐读第二小节

(1)第二小节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样确定的?(有1个问号,1个句号)

(3)子不学,非所宜。

子:小孩子,学:学习,非:不是,宜:应该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4)幼不学,老何为。

幼:小时候,老:老了,何:什么,为:作为

译文;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5)玉不琢,不成器。

琢:打磨雕刻,成:成为,器:精美的玉器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6)人不学,不知义。

学:学习 知:懂得,义:礼仪

译文: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人之初,教学目标

5、老师总结。

《三字经》有教育意义的还有很多,这些只是一点点。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学生自读

五、灵活朗读

四个人一小组,进行接力朗诵。

六、考一考你

根据意思写句子

1、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

2、人刚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良的

【篇三】人之初,教学目标

2017人教新版语文一下教案8人之初

8人之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之、相、近、习、远、玉、义”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说过《三字经》吗?谁会背诵啊?(学生试着背诵)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中的一部分吧!(教师板书:《人之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课文是什么意思?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之、相、近、习、远、玉、义”,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一)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2、指读,随时正音,

3、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4、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5、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二)深读课文,内容解析。,

1、人之初。

(1)全班朗读。

(2)小组交流第一段的意思,小组汇报。(教师引导)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2、子不学。

人之初,教学目标

(1)全班朗读。

(2)小组交流第二段的意思,小组汇报。(教师引导)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3、观看视频《孟母三迁》。

师: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什么?人之初,教学目标

生1: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很大。

生2: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

生3:孟母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8人之初》 学习环境专心一致

人之初懂礼、成才

人之初,教学目标

好好学习 持之以恒

课后反思:

人之初,本性都是善良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受到不良影响,忽视了教育,就可能会变坏。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还是教师给予得较多,把自己的感受过多地加给学生。其实,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更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篇四】人之初,教学目标

人之初第一课时设计

《人之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之、初、性、”等13个字,了解走之旁的含义;用猜字谜记住器、贵。用对比识字法记住性—姓、善—美、幼—幻、王—玉;用加一加方法记住教 、迁。并能口头组词。

重点指导“远”“近”可以通过比较书写,“习”“相”可以通过加减笔画和变换偏旁指导书写。

(2)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会认之、初、性等13个生字,正确美观书写远、近、习相4个生字。

【教学难点】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故事激趣导入

1.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课件出示课题)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人之初》,感受国学的博大精深。

2.板书课题,师范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3.认读生字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

二、初读韵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韵文,先圈出本课的生字。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3.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读。

4.全班齐读、分行齐读。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比如:(1)“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2)“初”: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此处结合字理演变图)。记忆方法:用刀剪断脐带的胎衣,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左衣右刀就是“初”。(3)“性”:左右结构。可以这样记: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4)“善”: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5)“习”用字歌

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6)“教”:左右结构。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7)“迁”:半包围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8)“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9)“专”: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10)“幼”:组词:幼儿、幼虫、幼苗。(11)“玉”: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字歌:大王怀中一宝石。(12)“器”:用具的总称。组词:器皿、器物、武器。巧妙记忆:一只犬四张口。(13)“义”:组词:正义、情义、见义勇为、兄弟相拥,义薄云天。

2.出示课件,多种方式认读:学生领读、自由读、开火车读。使学生对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的认识。

四、明确要领,指导书写

1.强调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课件出示所有要写的生字宝宝:相、近、习、远。

3.师指导书写本课生字。(1)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2)教师范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 (3)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描红,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再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 辶”的写法。写字指导说清楚观察的关键点。

【篇五】人之初,教学目标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 人之初》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识别和正确拼写“苟”“教”“择”“处”“杼”“窦”“惰”等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3.了解孟母三迁、五子登科两个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孟母三迁图、相关事例录像、图片、重点处文字文稿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孟子的有关资料;了解课文中《孟母三迁》、《五子登科》等古人教子的事例。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你们的爸爸妈妈疼爱你吗?他们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所以我们要听父母的话。古代的家长是怎样教育孩子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字经》第1课《人之初》。

二、初步诵读和感知

1.要求学生翻开课本,自己试读课文,要求把复杂的拼音、不懂的字词标识出来。到学生中间检查学生标记生字的情况。

2.教师范读,或利用音频示范正确的读音,让学生跟读。学生跟读至少2遍。要求学生特别注意自己不同的字词。

三、识字写字

1.板书,把生字写在黑板上:

“苟”“教”“择”“处”“杼”“窦”“惰”

步骤:每写一个字,先出示字形结构,然后给拼音,并让学生跟读。

2.写字:

(1)要求学生边读边写,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写字。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写字习惯。

(2)点名抽查学生,让他们到黑板上写字,纠正不良的写字习惯。

四、诵读感悟

1.点名一两个孩子试读一下课文。让其他孩子注意他读得对不对,指出读错的音。提醒孩子要注意自己读不好的音。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要求他们校正自己读音。

3.布置学生自由读,要大声阅读课文,把文句读通顺。

4.分组分角色朗读,一半读上句,一半读下句。读2遍之后,交替读。要求达到读得快、读得准。

5.教师再一次范读,读出感情色彩。

五、内容梗概略讲

1、第一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初”:开始。“人之初”是指人刚生下来的时候。

“性”:与生俱来的东西。

“习”:后天环境的影响。

人既生之后,环境影响各异,性随之而变,逐渐变得差异越来越大。??这就是 “习相远”的意思。

先天为性,后天为习。

2、第二行: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苟:如果

乃:就

迁:变化

道:方法、规律

贵:可贵

以:认为、以为人之初,教学目标

专: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引导学生诵读并理解。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内容梗概略讲

1、第三行: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择邻处:播放动漫或图片:《孟母三迁》

老师讲故事

师:孟母一次又一次带着孟子搬家,选择好的邻居而定居下来,这是为什么?(为孟子找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断机杼:

师:想象,织机上的梭子断了,就不能再继续织布了。这块布就成了一块废材料,孟母又问什么要这样做?(教育孟子做事情要持之以恒。)

2、第四行: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师:燕山是人的名字吗?(地名)

义方:教子中好的方法。

扬:传播

小结:无论孟母还是窦禹钧,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选择了很好、很适合、很有效的教子方法,这是在讲哪三个字的含义?

(有义方)

3、第五行: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学生解释后,老师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引导体会:

家长的过错:实际上是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教育子女,还要选择好的方法。

老师的怠惰:实际上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偷懒、不可倦怠。

小结:这句话讲了为人父母、老师的一种责任。

二,拓展:

1、讲“弈秋教棋”的故事。

(1)这一故事以弈秋的两个学生学棋的不同效果为正反教材,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人之初,教学目标

(2)两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本来接近,但是学习的效果却迥乎不同,为什么?

(3)这里所提供的弈秋的故事,只是辅助领悟《人之初》的文章精义,无需在这一典故上做过多引导,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大概,形成整体的生动认识即可。

2、“诗歌赏读”,诵读杜甫的《春夜喜雨》。

(1)点出:春雨随着微风悄悄地在夜间飘落,细微得听不到一点响声。这正是家庭教育的特点。

(2)范读一下生字。

(3)播放这首诗的音频,让学生跟读。

(4)让学生自由读,多读几遍。

(5)让学生齐读,分角色对读,加深印象,达到背诵的程度。

六、总结,布置作业。课后多诵读。

三字经《子不学》教案

一、教材内容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篇六】人之初,教学目标

2017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8人之初教案

8人之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之、相、近、习、远、玉、义”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说过《三字经》吗?谁会背诵啊?(学生试着背诵)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中的一部分吧!(教师板书:《人之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课文是什么意思?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之、相、近、习、远、玉、义”,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一)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2、指读,随时正音,

3、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4、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5、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二)深读课文,内容解析。,

1、人之初。

(1)全班朗读。

(2)小组交流第一段的意思,小组汇报。(教师引导)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2、子不学。

(1)全班朗读。

(2)小组交流第二段的意思,小组汇报。(教师引导)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3、观看视频《孟母三迁》。 师: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生1: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很大。

生2: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

生3:孟母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

计: 《识字8人之初》 学习环境专心一致 人之初懂礼、成才 好好学习 持之以恒

课后反思:

人之初,本性都是善良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受到不良影响,忽视了教育,就可能会变坏。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还是教师给予得较多,把自己的

感受过多地加给学生。其实,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更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人之初,教学目标 人之初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