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北京异地高考政策》
北京异地高考政策
篇二:《最新异地高考方案》
异地高考方案公布 广东随迁子女2016年就地高考
暂未出台
参加高考时间
京上广同日公布异地高考方案
北京:后年可参加高职考试 上海:与居住证挂钩
北京市30日公布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方案;上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沪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30日公布;广东30日公布异地高考政策,于2013年、2014年、2016年为三个时间节点,分步骤分层次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高考的问题。
北京
暂未出台
参加高考时间
从2013年起,有北京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均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职考试录取。毕业后,可按照有关规定参加高职的考试录取。
从2014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均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职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 从2014年起,进城务工人员持居住证明,有稳定职业及住所,随迁子女有本市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以在京借考,回原籍录取。 上海
与现行政策并无太大不同
上海将于2014年实施与《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相衔接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沪升学考试的具体方案。据了解,关于非沪籍人员子女在沪高考的资格与现行高考政策并无太大不同。
进城务工人员符合上海市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规定的基本要求并达到一定积分的,其子女可在上海市参加中招考试;在上海市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并完成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后,可在上海市参加高考。
进城务工人员符合上海市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其子女可在上海参加中职学校自主招生考试;其子女在上海市参加中职学校自主招生并完成全日制教育完整学习经历后,可参加上海市普通高职自主招生考试;其子女参加全日制高职自主招生并完成完整学习经历后,可在上海参加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
广东
参加高考要到2016年
2013年起,在广东积分入户的异地务工人员、高技能人才子女“零门槛”参加高考;
2014年起,具合法稳定职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广东省居住证,并按国家规定在广东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广东中职学校具3年完整学籍的,可参加中职报考高职的考试,并与广东籍考生同等录取;
2016年起,具合法稳定职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广东省居住证,并按国家规定在广东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广东参加中考且具3年完整高中学籍的,可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广东籍考生同等录取。据新华社
对不符合在我省报考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通知》指出,自2014年起,经户籍所在地省级招生办同意,可在我省借考,但须回到户籍所在省(市)参加录取。
对随迁子女报考资格的认定,《通知》明确,由教育部门负责对随迁子女在我省连续就学年限和学籍进行审核。公安部门负责对进城务工人员居住证进行审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对进城务工人员稳定就业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进行审核。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公安部门负责对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的合法住所进行审核。
(郑州晚报)
2012高考日记:异地高考进行时 记录各省脚步一路向前
教育部
目前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45亿人,随迁子女有2000多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在迁入地接受完义务教育后,遇到了在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实施两年来教育改革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解决异地高考要有条件准入。首先家长要符合条件,学生还要符合条件。家长基本条件是在当地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住所、稳定的收入,并且交了各种保险,尽管不是户籍人口,但是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学生本人条件是,有可能在这里学了小学、初中、高中,也可能只是高中才来,也可能高中3年都在这里,也有可能高中一年在这里,因此各地会根据实际情况,什么样的学生跟本地学生是一样的。还有一个是城市条件,这个城市发展需不需要这个行业、这个群体,这个城市能发展到多大规模,要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教育部要求各地根据这3个条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篇三:《北京异地高考方案只字未提本科开放时间》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只字未提本科开放时间
千呼万唤,12月30日,2012年的最后一个周末,北京、上海、广州的异地高考(微博)政策“压哨”出台。截至2013年1月1日,全国共有27个省市已公布随迁子女就地中高考的方案。这其中,浙江、江苏等地的政策收获颇多赞誉,多数省份也被指称“有诚意”,而争议一致指向最后“堡垒”—北京、上海、广州。这三者中又以北京推延出台异地高考方案的表态招致最为激烈的讨论。事实上,一年来,异地高考的话题在京沪持续热议,由于牵涉教育利益,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裂缝非但没有弥合,反而越发深刻,这让不少教育学者非常心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异地高考不是一场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对决,他们各自都有利益诉求,都要追求教育公平,这无所谓对错,而教育公平要通过制度改革来推进。{异地高考的最新政策,北京}.
尴尬破冰
不及格、零分,这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分别给沪、京两地方案的评分。近两年,他已三度向国务院及教育部递交建言书,呼吁放开异地高考,而目前的局面让他失望。
“四部委布置的‘作业’是异地高考,上海的突破尽管和预想一样小,但至少有一个方案,而北京仅上交了一张‘异地高职’的答卷,再无其他,这简直不可思议。”张千帆直言他的担忧,那些已在北京就读初三、高三,“等着政策”参加考试的孩子们怎么办?
2012年8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于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政策。
2012年12月30日,北京市表态,暂不出台异地高考方案,未来3年将实施过渡政策,即满足社保、学籍等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在京参加中等及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
同一天,矛盾同样突出的上海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沪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其中指出,上海将于2014年实施与《上海市居住证管理条例》(简称条例)相衔接的异地高考政策。
根据2012年11月22日公布的条例草案,上海居住证实行积分制,指标体系目前尚未公布。但从2002年实行的《国内人才申领上海市居住证审核试行办法》中便可窥见这一体系,比如,受教育程度项,具体积分标准为:博士25分;硕士23分;学士21分;大学本科20分;大专(高职)10分;高中(含职校、技校、中专)及以下0分。
草案规定,在上海拥有合法稳定职业、住所,并加入社保的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办理居住证C证,积分达到规定分值后才可申领A证,而只有持A证者的子女获准在沪参加中高考,其余则只能入读上海的中等职业学校或返回原籍就学。
“难度较大的其实是广州,因为,它的移民人数与当地人口的比例超过北京,为何广东能出台方案,而北京只能交白卷?”张千帆认为,在过渡时期,政府需要观望有限放开后的市场反应,作为一种暂时性政策。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北京的外来人口达704.5万,在常住人口中的占比为35.9%,而广州的两项数值分别为476万和37.48%。
“移民”情况相当,而广东省目前的规定较为开放:积分入户的外来务工子女明年便可就地高考。就地高考的条件是在粤拥有连续三年的高中学籍,父母持广东居住证,拥有合法稳定的职业、住所,并连续缴纳三年以上社保。
“一直以来,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城市管理制度不接纳、不包容非户籍人口,这一次,京沪两地都从实际出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安排,做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与他们的期望还相差很远。”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时代周报。
“拼爹”游戏?
事实上,2012年12月30日,北京方案一经曝光,便由于只字未提大学本科的开放时间,立即引发质疑。而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线联平则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总结了异地高考政策难有突破的原因。
限制首先来自于资源。据称,北京市目前的常住人口为2000多万,已超过国务院2003年批复的总体规划中所提出的“到2020年控制在1800万人”的调控目标,由于人口集中,资源环境正面临严峻挑战。
其中,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线联平称,由于随迁子女人数快速增长,到2014年,北京市一年级入学人口将从目前的10万剧增至18万,小学在校生总量则预计从68万跃升至84万,而且之后几年还将持续增长。
资源紧缺也正是不少京沪籍人士反对异地高考的主要原因。上海“守沪者联盟”的发起人老崔此前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如果现阶段放开异地高考,那么,大量欠发达地区的人口会涌入相对发达的城市,这对于城市管理来说是极大的负担,故而,上海有必要设立一定的异地高考门槛。
这一门槛目前体现于《上海市居住证管理条例》(草案)。其中指出,对于子女可在沪中高考的A证,申请者需提供学历、职称证明、一年以上的劳动(聘用)合同或投资开业证明,以及参加社保的证明;C证的要求则是6个月以上的劳动(聘用)合同或营业执照,以及参加社保满6个月的证明,而第三种T证没有对学历、社保及劳动合同作出任何限制。
“过去,上海居住证分为引进人才类、普通就业类和投靠就读类。现在的A证相当于人才类,而C、T证则是就业类。从以往上海对引进人才类居住证提出的要求可以推知,新的指标体系下,积分较高、获得A证者一般至少要具备知名大学的学历,一定的职称,并且从事某些工作,而普通进城务工人员根本无法跻身。”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告诉时代周报,“这个方案最大的问题是其中的职业歧视、学历歧视,归根结底又可以称为行政歧视,也就是,当由行政机关决定谁是人才的时候,他们首先将学历和职业作为重要的标准,并将之与子女的教育挂钩。”
而其中的弊端又显而易见。“比如现在的‘三马’,马云和马化腾以前都是三四流大学的毕业生,显然要被居住证制度排除在‘引进人才’之外,而马明哲最初的学历只有初中,早年曾
是一名水电厂工人,彼时的他恐怕也无法取得A证。当我们走向市场经济,当越来越多的东西开始由市场决定,为何人才的判定依然由政府掌控?”傅蔚冈说。
“我的学历和职业或许说明我不够优秀,但我敢说,我的女儿和那些可以获得A证的人的孩子一样优秀。”小学学历的林元祥来沪15年,在浦东开一家洗衣店,没有社保,没有户籍。去年,他将读初二的女儿送回了安徽老家,好几个月才能见上一面。12月里,他几乎读遍了有关占海特以及上海居住证制度的所有报道,看到“守沪者”有理有据的反对之词,这个中年男人自称会“掩面而泣”,“自觉深深愧对孩子”。
篇四:《异地高考新政策 北京方案有望2013年底前出台》
异地高考新政策 北京方案有望2013年底前出台
新京报{异地高考的最新政策,北京}.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有望2013年底前出台!昨日,北京市教委在回复非京籍家长的“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中也表示,北京异地高考方案原则上将于今年年底前出台。
继山东、福建等13省市明确表态,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具体方案最迟于年底前公布后,昨日,市教委在回复非京籍家长的“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中也表示,北京异地高考方案原则上将于今年年底前出台。
非京籍家长递交公开申请书
自8月31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等四大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后,从9月6日起,连续每个周四,非京籍家长到北京市教委递交书面邀请,希望与随迁子女中高考政策相关负责人就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当面沟通。
一名非京籍家长表示,10月18日,教委基础处工作人员曾给予他们回复,当时称正在调研。从10月23日起,家长志愿者开始征集联合签名,要求公开随迁子女就读地升学考试具体办法的调研情况、北京市教育资源数据及教育均衡的计划措施。10月25日,家长志愿者到市教委递交信息公开申请书。
公开申请书涉及五方面内容
据参与此事的非京籍家长介绍,他们递交的“致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信息公开申请书”主要涉及五方面内容:北京市关于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简称随迁子女就读地中高考)具体办法的研究情况及实施的时间;北京市随迁子女就读地中高考(考试和录取)资格的认定标准;2013年非京籍高三学生是否具有在北京报考及考试的资格;北京市现有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及利用情况;北京市如何保障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计划措施。
当日,市教委相关处室工作人员接待了家长代表,承诺将在11月15日就公开申请书给予回执。
市教委“最后一天”给予回执
昨天是市教委承诺给予回执的最后一天。昨天上午,市教委将“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交给家长代表。
对于“关于北京市异地高考研究情况、实施时间和随迁子女高考资格认定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回复,目前北京市发展改革、教育、公安、财政等相关部门正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研究起草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经市委、市政府会议审定后,原则上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
对于“关于2013年非京籍高三学生是否有在京报考考试资格问题”,告知书回复:“2013年我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需按照教育部工作规定,由北京教育考试院制定、发布。据了解,目前我市尚未接到教育部关于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请随时关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发布的信息。”
■家长声音
“告知书解答了我们三个疑问”
非京籍家长表示,能感觉到市教委等确实是在积极推进异地高考方案的进程
今年孩子面临高考的沙女士(化名),参与了此次递交公开申请书的活动。对于市教委回复的“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沙女士表示,能感觉到市委、市政府、市教委等确实是在积极推进异地高考方案的进程,“这次的回复是一次比较务实的说法,告知书解答了我们三个疑问。”
给出了方案出台时间
原文:“经市委、市政府会议审定后,原则上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
沙女士表示,此前对于北京异地高考方案何时出台、进度如何等问题,市教委一直给予的答复是“正在研究中”,此次的回复明确了时间点。
告知了政策制订部门
原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我市发展改革、教育、公安、财政等相关部门正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按照”
沙女士表示,此前非京籍家长们一直不清楚异地高考到底由哪些部门研究起草,以为只是教育部门一家单位的事。此次答复让他们明白了此事是由多部门联合进行的,这样他们心里踏实多了。
公开北京教育资源配置
原文:“关于现有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及如何保障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计划措施,我市历来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数据和文件已经公开。”
沙女士表示,此前非京籍家长一直疑惑,是不是因为北京教育资源不够,才导致异地高考不能够放开。此次教委在“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中透露的信息显示,北京市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会对京籍居民教育受到太大冲击。新京报记者杜丁
此次市教委的回复,整体上给非京籍家长释放了积极信号。但比较遗憾的是,关于2013年非京籍高三学生是否有在京报考考试资格问题,没有给予具体解答。今年高考报名迫在眉睫,北京是否能像其他省市一样给予明确的答复?——非京籍家长沙女士
■专家说法
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表示,京沪异地高考提出的条件估计会比其他省份多 “需要可操作的硬性制度供家长做判断”
新京报:北京市明确提出了原则上将于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方案。
张千帆(北大法学院教授,三次递交异地高考建议书):年底前出台问题不大,关键是要看方案会针对这些孩子在北京高考提出什么样的条件及具体实施时间。
新京报:“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在提到办理此事的部门中,没有提及社保部门。 张千帆:社保部门不参与,是不是在未来的条件中就不会提出社保年限要求,这还说不准。家长们对社保问题有疑问,因为过去社保制度不规范,造成很多流动人口缺少社保记录,这是国家制度本身不完善的原因,不能以此理由拒绝随迁子女高考。如果从做贡献的角度,纳税证明就可以证明;如果从未来长久居住考虑,那可以要求家长参加当地社保,不需要固定年限作为必要条件。
新京报:现在十多个省份都出台了相关政策,你认为这些条件是否恰当?
张千帆:黑龙江的条件比较合理,2013年高考就可以实施了,而且没有规定社保年限。山东的方案是在国务院下发专门文件前出来的,除了实施年限有点晚,要到2014年,其他条件也没有问题。
当然,京沪外来人口比较集中,与其他省份相比,估计提出的条件会多一些。比如学籍年限要求可提高到4年至5年,可以考虑增加一年与义务教育的衔接,随迁子女至高中毕业有连续4年以上就学记录的,就可以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
我不赞同此前曾讨论的根据父母的工作性质、收入等非直接相关条件来打分的制度,这样的做法显得随意,还是需要可操作的硬性制度,有利于家长做出判断。
■各地进程
黑龙江
在2013年高考报名中,拥有黑龙江省高中学籍并在黑龙江连续就读三年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只要其父母在黑龙江省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便可在黑龙江就地高考。随迁子女报名可携带父母工作和住所证明,到学籍所在地的市、县招考办报名。 江苏
在2013年高考报名中,符合条件的外省籍考生将可以在江苏异地高考方案出台后,补办高考报名。
广东{异地高考的最新政策,北京}.
今年4月广东提出,要试行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在输入地就读校参加中考、高考,探索省内高职高专院校接受外省户籍考生入学申请。
福建{异地高考的最新政策,北京}.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提出,试行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闽高考的办法,首次允许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高职。
上海
今年3月,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曾表示,上海市有关随迁子女高考的问题会在12月有说法。
篇五:《北京异地高考时间表年底出台》
本报讯 昨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各省、直辖市都要在年底前出台推进“异地高考”的计划和时间表。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外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居住地高考的情况非常复杂,需要做扎实细致的调研工作,北京市正在抓紧做相关研究。设置准入条件,具体什么样的学生有资格在北京参加高考,细则仍在研究中。目前考虑可以享受政策的人群应该是长期对北京有贡献,并可能成为北京新市民的人群。 个案追访
一个异地高中生的返乡备考之路
北京到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1077公里,动车车程不过6小时。而对于返乡备考的朱刚霞而言,这不算太长的距离却让她的生活变得与从前大不同,她形容自己是回到故乡的“游子”。
朱刚霞,1996年4月出生在安徽省含山县陶厂镇,刚满28天就随进京务工的父母到了北京。接下来的日子,她按部就班地在北京上了朝阳双桥幼儿园、天通苑小学、天通苑中学、昌平三中的高一。15年里,她只有隔三岔五的春节返乡看望祖辈,在老家居住的时间不足百天。
今年年初,昌平三中的班主任提醒她“没有北京户口,不具备在京高考的条件”。春节后,她在家人的安排下返乡,进入安徽省含山中学借读备考。
像朱刚霞这样的返乡备考的异地考生,北京每年大约近万人。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氛围、新的老师同学以及新的课本和考题。北京将公布“异地高考”时间表的消息,也许能够改变他们中一部分人的命运和人生轨迹。 回乡之路
学籍保留在北京
回老家中学借读
由于父母都在北京不能脱身,朱刚霞自己只身回了安徽。为了照顾她,老家的奶奶也离开村里的老屋,带她租住在学校附近的一间民居里。老家的气候让朱刚霞在最初感觉有点糟。“这里冬天没有暖气,很阴冷,在屋里外面都要穿羽绒服,心里都冷,不像在北京有暖气,很舒服。”她说,最初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家人才没有让她住校,而是让奶奶来租房陪读,好给她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为了让朱刚霞返乡备考,家里人大动干戈。由于从小就读在北京,朱刚霞的学籍保留在昌平三中,只能辗转托人在当地的含山中学借读。近半年的时间让朱刚霞对老家少了陌生,多了熟悉。以前在北京,她的周末日程表里填满了和家人逛街、和同学看电影,而现在的周末只能单一成两项:补习和睡觉。
朱刚霞爽朗、健谈,从北京到安徽,她都交下了不少的好朋友,但受地域、风俗的限制,不同的朋友群体带给她的感受不同,而她在不同的朋友眼中也颇有差异。
在昌平三中,朱刚霞和朋友间谈论最多的是电影、服饰品牌以及微博“互粉”。而在含山中学,朱刚霞发现朋友间谈到最多的是学业,最友善的帮助是帮她讲题,朋友间也会谈到吃穿,但仅限于对某位同学服饰的“小赞美”,从不涉及品牌。至于微博则是这里的稀有产品,“只有我在刷微博,他们最多有个QQ号”。在她眼中,这里的朋友朴实、用功、聪明,目标明确,成绩像天才儿童一样让她望尘莫及。{异地高考的最新政策,北京}.
学习环境
新同学很拼命
自己逐步适应“苦读”氛围
在北京的时候,朱刚霞的成绩在班级是前十名,年级前三十名。而含山中学的学习氛围让她以前的优越感消失得无影无踪。含山中学在当地是远近闻名的好学校,“学生个个都是狠角色”。该校年级的前300名能上一本,前900名都能升二本,而这个成绩靠的只能是苦学。
高中一年级起,学校每天除上、下午8节课外,晚上也要上课,从晚7点上到10点,之后多数学生还会在校继续自习到11点。“但11点只是学校关灯的时间,好多同学回家后还是会继续读书的。”朱刚霞说,“这里的同学和北京的不同,每个人都在完成老师的作业后还要自己买额外的练习册做,每个学科都做,自觉性特别强。”
朱刚霞的老师告诉记者,其实北京和安徽所用的教材大体相同,只是数学略有不同,北京使用的数学教材是B版,安徽是A版,后者难度更高。回乡后的第一次考试,全班66名学生,朱刚霞位居51名,这让她颇感压力。从此,她进入了苦读行列,每天读书到夜里十一二点,周六补数学,周日补生物。“这儿班里人多,老师上课都是带扩音器讲的,不能照顾到每个人,所以全靠自己。我开始真的不适应,现在才好一些。不过,这儿的学习氛围真挺不错的,高一拼得比北京的高三都苦。”她说。
关于未来
“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
我还有更多的选择”
这份压力却没有把朱刚霞吓倒,她说一方面她正在努力学习,希望北京尽早落实“异地高考”的政策,那她将有信心做一匹“黑马”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家人也还在为她的求学之路而奔波,可能会找机会把她的户口迁往天津,让她在那里重读高中,如果实在不行,还会考虑让她出国留学。“我回了老家才觉得自己真挺幸运的,因为我能有更多的选择。”她说。
篇六:《各地异地高考政策情况》
篇七:《异地高考相关政策》
异地高考相关政策
省教育厅21日公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向社会征求意见。《办法》明确随迁子女2016年起可在当地报名高考,相关工作分“三步走”,同时明确了“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的标准。对此,有可能让子女在本地参加高考的打工者表示“放了心”。江门日报记者 娄丹
现状:{异地高考的最新政策,北京}.
我市高中外省户籍生不多
昨日,在我市打工的网友“游弋”在网上看到了广东省“异地高考”的相关内容,看到租房也算是“合法稳定”的住所后,他放心了。“按去年公布的方案,知道要想在本地高考,必须有‘合法稳定的住所’,但具体怎么个界定一直不明白。”“游弋”的女儿在我市某高中读高一,他说自己目前是租房子,而且两三年内估计也不会买房,这个明确的界定让他吃了“定心丸”。
但据了解,由于担心户籍及高考问题,像“游弋”一样,让子女留在本地读高中的外来务工者并不多。记者从江门一中、培英高中等学校了解到,目前在我市高中就读的没有本省户口的学生不多,只有极个别学生。江门一中教导处负责人表示,该校目前没有外省户籍的学生,而培英高中校长陈子乐表示,该校也只有极个别外省户籍的考生。
市教育局招生办高考科负责人表示,每年高考报名在12月份开始,广东实行异地高考,在两三年内才会增加大量异地考生。因此“对明年的高考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有意见26日前可反映
为方便家长和市民表达意见、建议,省教育厅公布了表达意见的途径。对《办法》有意见和建议者可于11月26日前通过电子邮件(gdzbgk@eeagd.edu.cn)、传真(020-38627819),以及邮寄信件(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西69号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处。邮编:510631)等方式进行反映。 明确界定
个体户是“合法稳定职业” 租房列入“合法稳定住所”
去年公布“三步走”方案时,不少市民尤其是外来务工者疑惑,如何认定进城务工人员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租房算不算有合法稳定住所呢?
《办法》明确,进城务工人员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认定为在广东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在广东省范围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在广东省人力资 1
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了就业登记;在广东省各级工商部门登记领取营业执照从事合法个体经营或其它商业活动。
在广东省拥有自有住房的(具有房地产权证、购房合同、房屋拆迁补偿协议等之一);在广东省合法租赁住房的(具有有效期内且已在县级以上房屋租赁管理部门或房屋所在地街道(镇)出租屋管理中心及其他授权办理备案机构办理了登记备案手续的房屋租赁合同,或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都算是具有“合法稳定住所”。
此外,《办法》“第三步”的条件阐述中,将“随迁子女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的表述,改为“随迁子女在父亲或母亲就业所在地市具有高中阶段学校3年完整学籍”。其他相关条文中,也表述为“父亲或母亲”,使条件阐述更为清晰。
小贴士
异地高考怎样报名?
1、《办法》要求,需在广东省参加高考的随迁子女,应当在高考报名前向就学所在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证明材料。
2、由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负责汇总,并分送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房地产)、公安、教育等职能部门,由各职能部门根据准入条件,进行审核、认定。
3、各职能部门审核后,在规定时间内将有关名单反馈回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由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各职能部门的审核结果,确定报考名单。
4、所确定的报考名单由学籍所在中学公示,对公示结果有异议并经审定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不予办理报考手续。
2
篇八:《各省异地高考政策情况》
大势所趋 北上广公布异地高考方案 渐进式阶梯式成共同特点
与其它多数省份以"学籍、社保、固定住所"等为主的条件相比,北京、上海和广东的异地高考门槛明显要高一些。北京和广东的方案都强调过渡和渐进。在北京,符合条件的外地户籍学生明年开始可以参加中职考试录取,2014年开始可以参加高职考试录取,大学本科的部分还没有计划放开。在广东,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从2014年开始可以报考高等职业学院,2016年可以报名参加高考。而广东和上海的另一项政策,都是针对积分入户或者取得工作居住证的外来人员的子女。
北京公布异地高考过渡方案 暂只能考中职高职
【北京市“异地高考”方案公布】北京市公布“异地高考”方案。1、根据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确定家长资格条件。2、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办法争取2013年出台,将与“管理制度”挂钩。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尚未出台。明年起按过渡方案执行。(记者丁静)
【京“异地高考”过渡方案】在北京市出台随迁子女在京升学考试办法之前和新办法公布后三年内,北京市将为学生提供高考文化课在京借考。另外,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京参加中职考试录取、高职考试录取以及开放大学、网络高教、成人自考等考试录取。(记者丁静)
【京“异地高考”需要五证】明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职考试录取;后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职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记者丁静)
北京市2012年12月30日公布异地高考过渡方案。从明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职考试录取。后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职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 上海敲定异地高考方案 与居住证挂钩
上海市30日公布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沪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明确,与《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相衔接,进城务工人员符合上海
市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规定的基本要求并达到一定积分的,随迁子女可在沪接受相应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
上海异地高考条件已出,需要外地生父母缴纳社保达到一定积分后,取得居住证A才可就地高考,但上海异地高考缺少操作基础,真正实施至少要等到2014年高考。
上海异地高考新政策至少2014年实施
11月22日,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发布消息,从即日起到12月2日,上海就《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居住证管理办法”被视为上海实施异地高考方案的人口信息管理基础。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对于外来人口的“积分制”管理,持《居住证》A证的人员,其子女按照规定可在上海参加中考、高考。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在上海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参加上海市社会保险,且积分达到规定分值的境内来沪人员,可以申请办理《居住证》A证。
积分指标体系尚未公布,2013年的高校招生方案已经推出。上海的高校招生对象中,仍然包括了“本市户籍”和“非本市户籍”两类。前者是“具有上海市常住户籍的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后者则包括了9类近年来逐渐获得本地高考资格的学生。
事实上,上海在异地高考问题上是在逐渐迈出脚步的。2013年,有9类非上海户籍考生可以在上海市参加全国高考,而2010年只有8类人可以参加,2006年为6类。
虽然从今年春开始,上海即承诺将在年底出台上海异地高考新政策,但显然,由于居住证方案尚未定稿、积分制细则有待公布,“异地高考”缺少操作基础,真正试行的时间表,至少要在2014年以后。
广东异地高考方案:2016年随迁子女可参加高考
去年12月2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广东省从2013年开始分步实施随迁子女就地升学考试。2016年起,经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我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在我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并可与我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新华网广州12月30日电(记者郑天虹、张建华)广东30日公布异地高考政策,根据城市承载能力,于2013年、2014年、2016年为三个时间节点,分步骤分层次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高考的问题,并同步要求各地市于2013年3月前出台异地中考政策,并于当年开始实施。
广东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人社厅、省住建厅等部门经过数月的调查摸底,多次征求各界意见,出台了广东异地高考方案。方案分三步实施:2013年起,在广东积分入户的异地务工人员、高技能人才子女“零门槛”参加高考;
2014年起,具合法稳定职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广东省居住证,并按国家规定在广东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
其随迁子女在广东中职学校具3年完整学籍的,可参加中职报考高职的考试,并广东籍考生同等录取;
2016年起,具合法稳定职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广东省居住证,并按国家规定在广东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广东参加中考且具3年完整高中学籍的,可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广东籍考生同等录取。
对于不符合在广东报考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自2014年起,经户籍所在地省级招生办同意,可在广东借考,但须回到户籍所在省(市)参加录取。
方案同时要求广东各地级以上市对在当地有3年完整初中学籍的随迁子女,根据当地城市资源承载能力,于2013年3月前制订随迁子女异地中考的实施办法,并于2013年开始实施。
该方案经由广东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人社厅、省住建厅等部门经过数月的调查摸底,并多次征求各界意见而联合制定。
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选择分步实施的方案,是根据广东实际情况做出的决定。广东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存在四大难题:一是随迁子女众多,教育资源承载能力不足。广东预计每年将有超过20万的随迁子女进入高中阶段就读,且80%以上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按现有学生测算,仅珠三角地区将至少增加200多所初中和高中,新增各类学校所需的土地、师资、投入等,是广东难以承受的;
二是现有优质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在粤招生计划难以满足广东高考生源激增的需要;
三是人口过快膨胀会对广东未来发展带来冲击。目前,广东常住人口1.2亿,其中非户籍人口3097万;常住人口和非户籍人口均是全国第一。
四是影响广东教育均衡化进程。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广东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果无条件放开随迁子女在广东升学考试条件,将对广东教育均衡化建设产生冲击和影响。
异地高考政策出台难落实难 根源在教育资源竞争激烈
有评论指出,异地高考政策其实是一种利益的重新分割,表面上看本地考生和外地考生争的是在哪考的问题,其实背后争的却是占用哪的录取名额问题,也就是瓜分教育资源问题。而如果彻底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全面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则是用新的不公平取代旧的不公平,因为现在全国各地的教育资源严重不均等。
任何改革都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现在的现实是各地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在这种大背景下,要想一步到位,达到绝对的公平是不现实的,中国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改革过程中,渐进式的改革也许是达到最终目的的一个最佳途径。
观点:异地高考方案别忽略“第三方群体利益”
有专家指出,异地高考“小公平”背后隐藏着“大不公平”。因为目前我们似乎只考虑到了两个群体:流入地本地户籍群体与流入地非本地户籍群体。但还有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却被忽略了:流出地本地户籍群体,往往就是一些我们常说的“高考大省”,一旦北京、上海放开异地高考政策,鉴于考生人数明显增加,教育部很可能会从这些地区调拨一部分招生计划给大城市。